1986年3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论“打旗号”
宋坤
不正之风的刮法有种种,其中之一是“打旗号”。这办法确实也灵。办事之前,一旦打出某领导的“旗号”,如“某局长说的”、“某部长点头了”等等,马上“立竿见影”。一些事情本来违背原则,但很快变得“顺理成章”、“合理合法”,办起来也容易极了。事情越不好办,“旗号”打得越凶。这法子很快被一些聪明人学会了。在光天化日之下打着“旗号”行骗,也往往“旗开得胜”。
说来也难怪。至今还是喜欢“唯上”的人居多。一听“领导有话”,特别是顶头上司说的,便“有令则行”,管它原则不原则。即使有时对某些旗号有怀疑,或者看出破绽,也不想去核实一下。怕惹出麻烦来,吃不了兜着走。与其自讨苦吃,不如装聋作哑,反正出了问题有“旗号”在顶着。
“打旗号”之风刮个不停,关键就在某些自身不正的领导。一些手中握着一定权力的领导者,很喜欢“放风”。对有求于己而不会白求者,又可炫耀一下手中权力,时常爱说这样一句话:“你就说我说的。”过去有些领导人爱批条子,开“通行证”。后来发现这种条子虽然管用,但也有个不小的弊病,很容易让人抓住把柄。“你就说我说的”却来无影,去无踪,不留痕迹,又有威风,妙极了。事成之后,自然有报。出了事则查无实据,可以一推六二五,此所以有人乐此不疲的缘故吧。
所以,要灭不正之风,就要堵住这“打旗号”的风源。有效的办法是“认真”二字。见到谁打出可疑的“旗号”,必须三曹对案,把真真假假弄清楚,然后落案处理。决不可以查无实证为由不了了之。如此,则“空口无凭”的办法也就不可靠了,取巧者就会当心些的。


第8版()
专栏:

森林里有诗
流沙河
写诗的人,或不写诗的人,都有一个森林的意象隐藏在心中,哪怕他没有去过森林。没有去过,他总看过森林吧,在画幅上,在银幕上。森林的意象是神秘的,比原野的意象,比沙漠的意象,比江河的意象,比海洋的意象,都神秘得多。这是因为森林是人类真正的故乡,人类的远祖就是从树上爬下来的,就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大冰期中断了“有巢氏”的生活方式,迫使人类的远祖从森林走向原野,走向江河。文明的古城堡崛起之后,人类才有可能乘骆驼去横越沙漠,驾艨艟去漂越海洋。现代的大城市出现之后,市民们几乎忘记了森林。他们看见森林,只是在画幅上,只是在银幕上,鄙人便是一例。可是在我的意识的隐处,森林的意象仍然存在着,神秘地存在着,而且常常莫名其妙地呼唤我。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望着列宾的名画《森林的早晨》发呆,并设想自己是五只小熊中的一只,而觉得躲在森林里其乐也融融的了。我望见的是人类的故乡。我的发呆,原来是真正的乡愁啊!
原野不是,沙漠不是,江河不是,海洋不是,只有森林,它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那些郁郁葱葱的芬芬芳芳的远古记忆,作为人类的“集体隐意识”,一代代地秘传下来,至今还出现在我们的梦境里。谁都梦见过从高处落下来,这是因为,姑妄言之,人类的祖先都从树上落下来过。去问问那些童心未泯的孩子,没有不向往森林的。森林里有诗!读了唐诗中的这些妙句: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陈子昂)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杜甫)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
牛羊上山小,烟火隔林深。
(钱起)
你不觉得很亲切吗?如果去过森林,你可以说:“这些妙句唤起我的记忆。我见过这样的森林景象。”可是我从来没去过森林,也觉得这些景象非常亲切,仿佛见过。这不恰好说明我有一个森林的意象隐藏在心中,作为“集体隐意识”神秘地存在着,被唐诗中的这些妙句唤醒了吗?
森林不但给我们以诗意,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多氧的空气,给我们醒脑提神的负离子,给我们对抗沙漠化的绿色,给我们涓涓流泉,给我们水土保持,给我们花,给我们果,给我们风调雨顺,给我们人寿年丰,给我们飞禽走兽,给我们原木,给我们植物纤维,给我们印书的纸张,给我们建筑物,给我们家具。除了这些物质生活资料外,还给我们旅游的环境。人类觉得森林是亲切的,这种出自隐意识的感情自发倾向,同人类自身的实际利益完全和谐一致。美感与利益,两者如此完全一致的例子,在自然界并不多见。朝霞晚霞,雷电虹霓,蝉吟蛩唱,雀噪鸦啼,荷塘月色,柳岸晓风,断崖千尺,洪波百丈,这些自然景物何尝不美,却很难说它们能给人类带来多少物质利益;森林则不同,既给我们诗意的美感,又给我们物质的利益。森林是人类的精神生命线之一,也是人类的物质生命线之一。我们爱森林的同时,还得爱护森林。毁林,无异于自杀!
爱护森林是人类理性闪光的表现。
侦察卫星所摄照片显示,地球上的植被面积正在年年缩小。这个不祥之兆威胁着人类明天的生存。“牛山之木尝美矣!”哲人孟轲两千年前已经提醒过我们了。蠢事再也做不得了。
爱森林,写森林诗吧!让更多的读者也来爱森林并且爱护森林吧!郁郁葱葱之色,芬芬芳芳之气,乃是我们祖国祥瑞的征兆。
读完四川林业报选编的这本《森林诗》,我很满意。惭愧的是我没有写过一首森林诗,却在这里为《森林诗》写序。森林诗如何写,这个问题我不敢谈。我若妄谈,便是不自量了。如果别人将我一军:“你写一首来看看!”我如何下台呢。说不敢谈,前面又谈了一句“森林里有诗”。那么我就补充几句吧。如下:
森林里有诗,这和森林里有蘑菇不一样。蘑菇是自然物,客观地存在着,到森林里去找,总能找着。找蘑菇不要灵感;找蘑菇也可以不向读者交心。诗却不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找是找不到的。森林里能找到的只是一些同你的主观情绪相呼应的客观对应物象——这可以是一些景象或一些事象,但它本身还不是诗。也就是说,你把这些物象记录下来,也不成其为诗。如果你的主观情绪缺如,这些物象始终只是客观物象,无法对应生辉,无法化为诗之意象。主观情绪浓烈化了,兴趣盎然了,精神外射了,才有可能找到客观对应物象,经过你的诗艺流程,加工成一首诗,海底捞针,你得带着一块磁铁去潜水。不然,针是针,你是你,不可能有任何“对应”发生,只能闭着眼睛瞎摸一滩淤泥罢了。“森林里有诗”这句话应该作如是观。
〔编者附记:《森林诗》最近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第8版()
专栏:文坛风景线

旧时月色
孙遥
今年一月二十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俞平伯先生举行“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庆祝会,因道远不及参加。后来平伯先生寄示他在会上所作两节谈“红”发言旧稿,题名《旧时月色》。虽然自谦为“小言詹詹,未有新赏”,其实倒是提出了《红楼梦》研究中的重要意见的。更使人高兴的是,他又重新拎起了这个题目。记得前几年在京晤谈,他总是称“红”学为显学,不愿再涉足其间;就是在《俞平伯散文》中收入谈十二钗一文也表示过怀疑。现在这种看法已经改变,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说明今天学术研究的环境、气氛,确已大不同于过去了。
他谈到的三点,都是针对当前“红”学研究中的现状而发的。他以为,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以后,还没有出现过在文学上给原著以评价的大作品,主张今后应多从文哲两方面加以探讨;还主张编一本“入门”的小册子,把五花八门的研究文字加以归纳,以免读者茫无所归、钻牛角尖之苦。这两点都是及时的提议。本来过去“红学”研究一直在偏重于史事的探索,发展很不平衡,应予纠正。但要编一本“概论”、“入门”之类的小册子,则其艰难并不下于另写一本研究巨著。取同,存异,谈何容易。这就牵涉到多年来红学研究的客观实际。一种健康良好的学风是亟需建立的。也许编一本“入门”正是解决这问题的途径也不一定。
平伯先生还提醒读者不可过分热情,推崇《红楼梦》到了迷信的程度,把缺点、漏洞,以及一部未最后完成的文学巨著的不可避免的破绽疏失都看作优点,去寻找其中的微言大义,猜笨谜。这种提醒也是必要的。总之,现在是到了应该站得高些、远些,更客观地对这一巨著进行考察、评论的时候了。
平伯先生还从胡适所藏脂砚斋评本有关“好了歌”的批语,指出了其中许多矛盾与空谈。我过去就一直怀疑,今存各本脂批,未必会出自一人之手,其中可能混入一些传统评点家的笔墨。论识见眼光,论欣赏水平都不是能与原作者相比的。如无原则地一律对待加以信奉,“于是索隐诸公闻风兴起,老师宿儒为之咋舌”,这种现象实在是不应发生的。
平伯先生在发言的最后说,“往事如尘,回头一看,真有点儿象‘旧时月色’了。”但从这中间可以看出依旧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一贯精神,那么,无论今昔,它都将是照人前进的清光。


第8版()
专栏:

山语
哲中
我真发了愁,这么长长的山路怎么走?不是怕路遥,这是天山,天山连着帕米尔,古来少人烟,路上十天半月见不到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伴也没有,我会很无聊的。
谁知,刚走进山地,前面传来“啊啊”的呼喊,我心里一阵欢喜,原来山里有人。他也是一个人上路?想要和我伴行,以便打发寂寞的路程。我迎着喊声走去,一边“啊啊”答应。
喊声是从前面一座大山上发出的。待我走到那里,不见人影。那里正在刮风,风儿好紧。
晚住山谷,耳边响起一迭絮语,象妻子低诉,象老母叮嘱,象友人倾吐心曲……可是身边没有一个人;山谷空荡,月色明净,亲朋的话语汇成一条甜蜜的小溪,轻风里汩汩流淌。莫不是他们都躲起来了?我四处寻找。
峭石旁长着一株野玫瑰,姿态姣好,楚楚妩媚,恰似妻子身影出现。野玫瑰,她最爱的花卉,现在正吐芬芳,使我顿时想起,莫不是她在这株花儿身上寄托着对我的安慰?……
这是一幅怎样动人的情景:山脉与蓝天连接的地方,汹涌着朵朵白云,象一千匹烈马在得得奔跑,象一万个人在高声歌吟;这是天与地的倾慕,这是风与山的亲近。于是群山在我眼里成了活泼泼的生命。冰山,昂首高歌;雪原慢声细语依偎在大山怀里的小山,恰似婴儿在跟妈妈呀呀学语;那一座连结一座的长长山岭,象哈萨克人远行的队伍,骑毛驴的,骑骏马的,骑牦牛的,骑骆驼的,身前身后还有跑着汪汪欢呼的猎狗?前方有个古老的盛会,他们要到那边去唱一唱,去跳一跳,去开怀地笑一笑,去象山鹰一样头对头地“唧唧”讲一个人间的秘密,满足他们对远古的思念,满足他们对未来的希冀。
我不明白,山怎么会说话?
哈萨克人讲,风在刮进山后,经过千回百转,谱出一种山的语言:“???……”是山在吹口哨;“哈哈哈……”是山在嘻笑;“呜呜呜……”是山在悲鸣;“昂昂昂……”是山在怒嚎。它会提出警告;它会与你探讨;它会同你谈心;它会同你脉脉传情。祖祖辈辈生活在高山上的哈萨克人,精通山的语言,知晓山的心境。
哈萨克人的胸怀所以那么宽广,是跟山学的;
哈萨克人的意志所以那么坚强,是跟山学的……
从此,我觉得在山里走是一件愉快的事;
与山对话,与山融合,与山跋涉,与山巍峨矗立。


第8版()
专栏:

最晴朗时
叶延滨
最晴朗的时候
看得见天边的山
云被太阳用金丝网捞走了
雾溶于头顶的湛蓝
楼房眯着眼望着
花旗般飘动的衣裳和被单
我晾晒着被秋季
弄得潮乎乎的思绪
我晾晒着在绵绵秋雨中
快要生霉的灵感
天边飞出一队初航的雁阵
拖着一张思念之网
山里吹来一阵悠凉的秋风
驮着声声乡音之泉
我身边的汽车喇叭也柔和

跟着绿灯进入我的诗行
我身边的大广告牌腼腆了
那记起了山里乡亲的叮嘱
这时候你感到这个城市
竟是山的怀抱中的孩子
它跑它叫它不安分守己
出了山昂首挺胸闯天下
这时候你会感到你自己
已不是孩子却思念母亲
晴朗的天是透明的诗笺
上面尽写着:天边的山
我是从山里走出的
城市也是大山的儿子……


第8版()
专栏:

中流砥柱〔水印版画〕 魏华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