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赵紫阳总理作关于“七五”计划草案报告时
全面阐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赵紫阳总理在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时,全面阐述了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他把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中国从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共同经济繁荣,作为自己对外工作的根本目标。
第二、中国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富贫、强弱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各国的事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去管,世界上的事应由各国协商解决,而不能由一两个超级大国说了算。中国自己决不称霸,也坚决反对来自任何方面和以任何形式出现的霸权主义。
第三、中国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独立自主,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中国判断是非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第四、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决不同它们任何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中国坚持谋求的是,中美关系在严格遵守历次中美公报所规定的原则基础上稳定发展,中苏关系在采取实际行动消除三大障碍的过程中切实改善。
第五、中国信守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努力在这个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恢复和发展正常关系,和睦相处,友好合作,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相同或不同作为占领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并且认为只有铲除产生这种活动的社会根源和政治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第六、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坚持把加强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一个基本立足点。中国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支持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中国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民族经济、谋求改善南北关系和发展南南合作的努力。中国殷切希望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通过友好协商和平解决彼此之间的争端,反对外部势力的插手和干涉。
第七、中国反对军备竞赛,反对把这种竞赛扩展到外层空间。当前的首要问题是,两个超级大国应当率先实现大幅度裁减核军备,从而为所有核国家的核裁军创造条件。中国还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化学武器,在进行核裁军的同时大幅度裁减常规军备。
第八、中国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的开放政策面向全世界,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开放。
第九、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各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第十、中国重视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和各界人士开展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新闻、卫生、体育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赵紫阳说,我国的内外政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设与和平,改革和开放,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我们一定要在国内和国际两条战线上继续努力,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2版()
专栏:

赵紫阳总理希望企业的领导者经营者和全体职工
要认识改革新形势对企业提出的严格要求
所有企业都要增强质量和效益观念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赵紫阳总理在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时,希望企业的领导者、经营者和全体职工充分认识改革的新形势对企业提出的严格要求。
他说,经过前几年的改革,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初步改变统购包销、统收统支、吃“大锅饭”的局面,既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也加重了企业的责任。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自负盈亏的程度将不断提高,决不能只负盈不负亏,企业的责任也就必然要进一步加重。赵紫阳说,今后,在新经济体制的运行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职工物质利益的增进,将更加取决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经营的好坏,这对所有企业及其领导者都是严峻的考验。他指出,有些人把改革仅仅看作是给企业放权、减税、让利,这是一种误解。
他说,在全面改革的新形势下,所有企业都要增强质量观念和效益观念,增强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观念,增强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多作贡献的观念,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技术水平,讲究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改善服务态度,增加经济效益。不然的话,就会落后于改革的形势,甚至被形势所淘汰。赵紫阳希望企业的领导同志都能自觉地掌握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决依靠党的组织和职工群众,为提高企业的素质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希望我国工人阶级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积极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第2版()
专栏:

在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分组会议上,广东省省长叶选平(右一)结合审议赵紫阳总理报告,畅谈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广东出现的大好形势。
 新华社记者 薛铁军摄


第2版()
专栏:

赵紫阳总理在关于“七五”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
“七五”期间要以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为中心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进一步发展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赵紫阳总理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要以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为中心,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他说,过去五年中,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对外开放的广度或深度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六五”期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达到二千三百亿美元,比“五五”时期翻了一番。国家外汇储备有了增加。全国通过各种形式使用国外贷款一百零三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五十三亿美元,在各地建立了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赵紫阳说,我国“六五”期间在实行对外开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就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潜力来说,已经迈出的步子还很不够。“七五”期间,必须以更大的力量,扩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规模,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业,兴办国际空运、海运、保险、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事业。
据“七五”计划草案的规定,五年内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每年增长7%,1990年将达到八百三十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平均每年增长8.1%,进口额平均每年增长6.1%。
赵紫阳指出,努力增加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是更大规模扩展对外经济贸易与技术交流的基础和关键,而要扩大外贸出口,创造更多的外汇,最根本的是要采取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战略。一是要坚持把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放在首位,逐步建立健全在国外的推销系统和服务网络,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是要逐步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转变,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转变;三是要在沿海地区和其它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各种不同类型、各有特色的出口商品基地和出口专厂,逐步形成完善的出口生产体系。
他说,在进口方面,要根据有利于促进国内技术进步、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和节约使用外汇的原则,合理调整进口商品结构,坚持把重点放在引进软件、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上,严格控制一般的加工设备和耐用消费品的进口。


第2版()
专栏:

“七五”计划草案制定得如此之早表明
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路子更加清楚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于有海)在“七五”计划开始执行的第一年的初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就已制订出来,提请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得如此之早,这在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过去的几个五年计划都没有能在开始执行的头一年就制订出来。在已经过去的六个五年计划中,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和1981年开始的“六五”计划是执行得最好的两个五年计划。这两个五年计划内容都比较完备,而且都经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但是“一五”计划主要因为经验不足,“六五”计划主要因为正逢经济调整,制订、通过的时间都拖得比较晚:前者是“一五”时期过了一半多,在1955年7月30日的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后者是“六五”时期过了近两年,在1982年12月10日的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的。其它的几个五年计划都制订得比较晚,内容也不够完备。
这次“七五”计划和前六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不同。十年动乱结束之后,经过拨乱反正,我们国家不仅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下定了排除各种干扰、专心致志地从事经济建设的决心,而且有了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到本世纪末的明确的奋斗目标。新的历史条件,使得“七五”计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及早动手制订好。
据记者从有关人士获悉,为着更好地制订“七五”计划,国务院早在1983年就开始组织力量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并先后邀集各地区、各部门以及一些大企业的负责人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座谈讨论,中共中央书记处、国务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和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等领导同志,也多次听取汇报和发表意见,逐步形成了去年9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此后,各个地区、部门先后拟订、修改本地区、本部门的“七五”计划稿,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和地区、部门的“七五”计划稿,起草了全国的“七五”计划初稿,又经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反复研究,终于诞生了目前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在审议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
参与“七五”计划起草工作的一些老同志回顾过去,谈到一个共同的看法,即“七五”计划提早制定之能够成为事实,主要的不在这些同志所作出的努力,而是在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确实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中心,在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发展路子更加清楚,在于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更加完善,大家可以同心协力地去干四化大业。他们认为,这些不仅为制定计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步推进、人民生活的节节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第2版()
专栏:

财政部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
“六五”期间我国文教经费大幅度增长 “七五”期间将继续增加科教文卫拨款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田川)“六五”期间,我国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大幅度增长,超过同期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达到一千一百七十二亿元。
党中央、国务院对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对这些方面的拨款逐年增长,“六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5.2%,超过了同期财政收入增长11.9%和财政支出增长9.6%的幅度。教育经费即使在“六五”计划初期财政收入下降、其它方面的支出不得不紧缩的情况下也是逐年增长的,如1981年的教育经费比1980年增长8.8%。以后几年增长的幅度都相当于或略高于经常性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1985年比1984年增长23.8%,也高于经常性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财政部有关方面负责人对记者说,“六五”期间,我国每年都在财政上安排一百多亿元作为教育事业经费。除此以外,农村还开征了教育事业费附加费,学校的预算外收入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这位负责人说,赵紫阳总理已经宣布,“七五”期间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事业费将比“六五”期间增长72%,超过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财政部门将按照“七五”计划的规定继续增加对科学、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的拨款。


第2版()
专栏:会场内外

刘荫武教授看望老朋友
3月22日晚,云南省人民代表驻地京西宾馆五一一房间传出阵阵笑声。原来是陕西省代表、西北农大教授刘荫武来看望老朋友了。
那是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来自“阿诗玛”故乡、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的撒尼族人大代表黄桂芳和人大代表、云南省副省长李铮友谈起发展路南县的奶山羊问题时,因缺乏技术指导而发愁。李铮友后来打听到,陕西省的刘荫武代表是研究奶山羊的专家,就立即去请教。年近七十的刘教授表示愿当一名支援云南的“志愿兵”,并答应送给路南县二十只种山羊。他还高兴地受聘为云南省经济研究中心的顾问。
在那以后的几年里,刘荫武和黄桂芳每次都利用出席全国人大的机会,抽空互相拜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3年底,刘教授千里迢迢到路南县解决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在他的具体指导下,经过路南人民连续几年的努力,去年全县山、绵羊发展到九万四千多只,农民收入一百二十二万元,已成为云南省名副其实的奶山羊基地县。
这次,三位老朋友重逢在首都,感到格外高兴。
一晃两个小时过去了。刘教授在告辞时一再说:“路南还缺少多少种山羊,尽快来电告诉我,我一定设法解决,我今年打算利用暑假再去一趟云南。” 宋晓林


第2版()
专栏:会场内外

一条银线连京津
一条长途电话线,把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自行车二厂厂长李祺祖和厂党委书记孙德荣勾通了。李祺祖赴京开会不过二三天,他急切地惦念着厂里每天的发展。党委书记告诉他,厂里正准备马上组织全体党政干部学习讨论全国“七五”计划草案精神,以便修订本厂“七五”计划。
电话里,厂长告诉书记:“希望把中央的战略意图尽快贯彻到全厂,以便我厂在‘七五’期间迈出更大步伐。”书记嘱咐厂长:“请放心开会,认真替全厂职工行使人民代表权力,为国家出谋划策。大会闭幕时,我们将以优异成绩迎接你。” 武培真


第2版()
专栏:

“七五”计划草案目录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3月25日在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开幕式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这部计划草案分十个部分,五十六章,全文约十万字。计划草案的目录如下:
绪论
一、主要任务和经济发展目标
第一章 主要任务
第二章 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效益
第三章 国民收入的生产和分配
第四章 财政、金融和外汇
第五章 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目标
二、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
第六章 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和原则
第七章 农业
第八章 消费品工业
第九章 能源
第十章 原材料工业
第十一章 地质勘探
第十二章 机械电子工业
第十三章 建筑业和建筑材料工业
第十四章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第十五章 商品流通
三、地区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
第十六章 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
第十七章 中部地带的经济发展
第十八章 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
第十九章 老、少、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十章 地区协作和经济区网络
第二十一章 城乡建设
第二十二章 国土开发和整治
四、科学技术发展和政策
第二十三章 科技发展战略
第二十四章 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第二十五章 科技攻关
第二十六章 基础研究
第二十七章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五、教育发展及其政策
第二十八章 基础教育
第二十九章 职业技术教育
第三十章 普通高等教育
第三十一章 成人教育
第三十二章 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
第三十三章 进出口贸易
第三十四章 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
第三十五章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
第三十六章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国际援助
第三十七章 旅游
第三十八章 国家外汇收支
七、投资结构和投资政策
第三十九章 投资结构的调整
第四十章 基建投资的部门结构
第四十一章 技术改造的部署
第四十二章 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
八、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第四十三章 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步骤
第四十四章 增强企业活力
第四十五章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第四十六章 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第四十七章 人口
第四十八章 劳动
第四十九章 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
第五十章 卫生和体育
第五十一章 社会保障事业
第五十二章 环境保护
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五十三章 文化事业
第五十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
第五十五章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第五十六章 社会秩序


第2版()
专栏:

她从山乡来
——访全国人大代表、归侨王美婵
刘智
王美婵,这是一个在鄂西北大山区叫得很响亮的名字。整整十六个年头,她把全身心交给了那里的人民,也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在湖北代表团住地,笔者访问了她。下面是她的谈话:
1956年8月中秋,我从泰国回来读书,当时只有十三岁。我的老家在广东潮州。1964年,我考进武汉医学院,1970年毕业分配到竹山县。竹山,你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山区。当时对我这种有“海外关系”的人,就是有意让你去最苦最穷的大山区,劳动改造嘛。记得我第一次看见那延绵不尽的大山时,心情是阴沉的,就和当时的政治气候一样。或许是“天高皇帝远”的缘故吧,山里的人们不讲什么“海外关系”。他们把我们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县、区、公社领导也给了许多照顾,给我们创造了发挥一技之长的条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为报知遇之恩,我们那时就下决心把青春献给山区人民。
竹山县是全国重点扶贫县,人均收入只有一百多元。山里人生病,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有个老农民来找我看病,一量体温,四十摄氏度,可他带的钱还不够买一片安乃近的。有个九个月的婴儿患化脓性心包炎,一说要住院,他的父母很尴尬。面对这种情况,医生的职责不就是救死扶伤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治病要紧。我们大家都这样,谁碰见了谁垫医疗费,吃、穿如果有困难,我们也包下来。有时做大手术,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能力,就找民政部门帮帮忙。说到动手术,山区医院急诊常常是很紧张的。我们如果把病人往地区医院送,汽车要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跑八个小时。因此,我们尽可能就地抢救。连轴转下来,不亚于一场激烈的战斗。精力、体力、财力、物力,都要付出很多。但我常常想,山区人民给我们的比我们所奉献的不知要多多少倍。
我是一个主治医生,1980年被推上了县医院的领导岗位。当时我真是舍不得离开第一线,后来又转念一想,山区人民需要医生,可我一人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行啊。假如能把县医院的一百多人组织好,发挥好作用,那将是一件造福竹山人民的大事。上任后,我们搞改革,实行以责任制为中心的全面承包,强调医院的主攻方向是社会效益,是服务质量。通过改革,医院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服务态度好多了,医疗质量也提高了,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我们家除我以外,父母亲、哥哥、两个弟弟都在泰国。“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他们就动员我出国。父亲前几年病故了,他是非常盼望看到我去泰国和全家团聚的。这几年,家里人经常回国探亲、观光,每次回来都动员我。当然,讲物质生活,国外的家是好得多。我在竹山,丈夫在武汉工作,两地分居了八年。一个人拖着两个小孩,生活有时比较艰难。但我认为,仅仅是物质上的富有并不是幸福,事业上追求、精神上的富有,才使人充实,使人心安。尽管有过风风雨雨,我仍在祖国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我要为在我受难的时候温暖和抚爱过我的人民尽心竭力。家里一催再催,我的态度始终如一。我想,他们最终会理解我的。
我深深感到山区人才的缺乏,又深深体会到山区是知识分子大有作为的地方。我想在这次会上建议中央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促进知识分子到山区工作。现在人才流动有一种不大合理的趋势,就是人才少的往人才多的地方流,农村往城市流,山区往平原流,经济贫困地区往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另外,我还建议对山区的医院、学校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国家应在财政上给予更多的扶持。
说起来蛮有意思,十六年前我们坐在去竹山的卡车上,是怕山、怨山,现在却是想山、爱山。在厚道的山里人中间,我好象鱼儿回到了大海。


第2版()
专栏:

发挥优势 缩小差距
——访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巴图巴根
“赵紫阳总理作关于‘七五’计划草案的报告,标志着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及主要政策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这就为我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巴图巴根在全国人大代表下榻处京西宾馆对记者这样说。
巴图巴根联系赵总理的关于“七五”计划草案报告,从国家的“六五”成就,谈到内蒙古的“六五”成就。他列举了一系列经济数字:“六五”期间,内蒙古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规定的指标,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0.9%,国民收入平均每年递增13%,农牧民人均收入平均每年递增14%以上,大大超过“五五”期间平均增长速度。
他说:为了缩小同先进地区差距,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初步设想今后五年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巩固、消化、补充、完善”的方针,搞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放开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二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牧区第二步改革成果。内蒙古畜牧业占全国第一位,在保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强两个灌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并积极稳步地发展乡镇企业。三是抓好能源重点工程建设。内蒙古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二位,今后五年要加快霍林河、伊梅河、元宝山等露天煤矿的建设步伐。四是加强交通运输工作。“七五”期间计划修建的集通铁路和包东铁路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呼和浩特机场将扩建为降落大型客机的机场,以增强内蒙古同海内外的广泛联系;做好开发黄河航运的规划和准备工作;加快已开工的公路干线施工进度,并发动群众在农牧区修建更多简易公路。五是继续种树种草,大力发展林草业。
巴图巴根最后站起来,高兴地告诉记者:“明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为了以实际行动迎接大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制定了近期规划,我想,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本报记者 王谨 洪天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