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照顾影响”
陈正宽
提起不正之风,人们大都讨厌,恨不能快点消灭它。然而,反不正之风好几年,却未见根本好转,甚或于某时,某地,某部门,某单位,且有变本加厉之势。究竟症结何在?我看,症结正在某些领导总下不了狠心,犹抱琵琶,睁一眼,闭一眼。吆喝总也要吆喝几句的,但是“行”呢?如果不是怕拔萝卜带出泥,那至少也是温情主义作怪吧?明察不正之风于毫末,慧眼在本地、本单位、本部门的群众当中。要揭也不是不想,担心处在于要揭疮疤,领导上不仅不支持,反而给予束缚,使你无法用力。比如说他来教训你:“话是随便说得的吗?还照顾不照顾‘影响’?”一说“影响”,那可是大关节。思来虑去,还是鸣金收兵为好。
“照顾影响”,确也成了不正之风的一面不大不小的挡箭牌。一有“影响”之类在遮挡,便只管放心吹歪风就是了。不错,参天大树,屹立于太阳下,必有浓荫,是所谓“影”;对谷传呼,必有回音,是所谓“响”;有树,而不许“影”;有音,而不许“响”,那是办不到的。不过,话说回来,只看是什么“影响”?你种树,大家歇凉;你唱歌,大家悦耳,这是好影响。若你随地吐痰呢,将会人人受害;若你森林纵火,树木就要遭殃……“影响”又何尝能一概而论。
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群众注目,常常在于主要领导。譬如有了歪风邪气,你当头头的,持啥态度?反对乎?抑坚决反对乎?暧昧乎?抑同流合污乎?领导领导,既领且导,“领”往哪里?“导”向何处?如领导正确,大家折服,赴汤蹈火,心甘情愿。反过来,大家有气,敢怒不敢言,如何会同心同德?自己不正,焉能“正”人?不论哪种态度,都可算是一种“影响”。
俗语说,在位谋政。政者,正也。自个立得正,不怕影儿斜。话说来气壮,事做来胆大,群众服气,邪风敛气,正气发扬。这才是应当“照顾”的影响。请问动辄以“照顾影响”来阻挡别人揭露不正之风的人,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对整个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何以不“照顾”一番呢?为什么别人一揭你,那“影响”就该照顾了呢?
总之,“影响”总有,“照顾”应该。眼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为“照顾影响”正名;二要揭去不正之风的形形色色的护身符。对不起,拉大旗作虎皮,强词夺理,文过饰非,闪转腾挪,躲躲闪闪,救不了不正之风的“驾”。那种要不得的“影响”,无论如何,也不该再继续“照顾”下去了。


第8版()
专栏:心香一瓣

忆常维钧同志
李霁野
维钧(常惠)九十三岁无疾而终,就他自己来说,算是幸福的了。但是我突然失去一位结交六十多年的老友,仍然悲感丛生,许多往事闪现心头。
谈到这位老友,我想起多年前,我们同住时,一天大雪纷飞,维钧突然来访,约我们外出,我们自然很高兴。他领我们走到地安门外,进了一条胡同,上了一座小楼,窗外什刹海已经有很厚积雪,大雪还在纷纷飘落。他告诉我们,这里是有悠久历史的烤肉季。我想大概是“入晚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引起他的灵感吧。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幅诗情画意中的友情图。
1926年冬,韦素园肺结核病发大咯血,维钧先为请来北京大学校医德国大夫,他说病已绝望。他又代请来一位法国大夫,也是北京大学校医,他说尚可治疗,不过要长期静养。维钧又托朋友把素园送进法国医院,几月后可以到西山疗养院,休养到1932年8月去世。安葬的事,和以后刻鲁迅先生书写的墓碑,我们也都请维钧协助办理。
鲁迅先生对碑刻很满意,他原早就认识维钧,请他译出莫泊桑的《项链》作为《苦闷的象征》附录。先生在编《中国小说史略》时,维钧也帮助找书并校印稿。先生两次回北平省母,维钧在西三条、未名社、同和居都曾同先生欢聚畅谈。一次先生回上海,维钧代买车票,虑及先生的安危,他为先生想了一个化名,送先生上车后,他特向乘务员介绍,托他沿途照料,实际为把化名告诉他。先生在维钧结婚时赠送给他们夫妇的书,陆续赠送给他的译著,他都一直珍藏着。
1928年未名社印行了我译的《文学与革命》,社被查封,一个友人同我被捕。情形严重,但我们却受“优待”,两名警察“侍候”我们,无拘无束,随意谈天睡觉。我们猜想这一定是维钧营救的结果。以后知道,他托了一位大官僚和一位著名的、同官场有交往的中医。维钧认识的有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爱憎分明,绝不同流合污。通过警察,我们同维钧每周通信一次,他每次付给送信人三块银元。他知道我们要被释放了,就忙着找铺保。
文贞同我是在卢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中结婚的,维钧用玻璃板的旧照相机为我们照了几张相,照得满好,经过几番风风雨雨,居然没有损失,我们有时笑谈这是受爱情与友谊的魅力保护。维钧陪同我们去买家具,我们买了一张旧钢丝床,他特意为我们找来四个方木块垫床腿,同时告诉我们,电击赵少侯的钢丝床架,火花四溅,幸未伤人,所以要特别小心。
1938年秋,我到尚未受日寇干扰的北平辅仁大学任教,维钧约我们与他同住白米斜街三号,他常以从别人偷听的抗日情况相告。辅仁大学几个教授组织了一个秘密的文教委员会,想为不与日寇合作的文教界人士谋生路,维钧同我都加入了,他因此被捕,但日本宪兵队知道他并非重要成员,给点苦吃,不久就将他释放了。他告诉我,他家原有一个工人,以后做了警察,让他转告我,日本特务很注意我的行动,要注意些。我每天上午去学校,下午同妻用小车推两个孩子到北海公园,几乎每天如此,以后形势越来越紧,但我们认为这大概是日寇越来越处于劣势,太平洋战争一起,我们当然就更乐观了。一次他说,有人告诉他,八路军游击队到过玉泉山,因而谈起一位在冀东游击队的朋友派人约我去,我因为家累不能前往,但答应可以在我家设联络站,维钧连声说道:“好!好!好!”以后听说辅仁有女生被捕,也许带冀东来人见我的就是她们,所以联系中断了。
辅仁陆续有人被捕,维钧在我出走之后,把儿子送入解放区,自己也逃到四川,只身在外,很觉寂寞,写信嘱我为他寄几本译著,我把唯一的一本《简·爱》寄给他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北平,我去台北,直到解放后才见面,访访旧地,谈谈往事。一天经过一个人家,他告诉我说,这是我们出走前,女儿被日寇逮捕的友人住处。这位友人用大笔款子把女儿救出,以后她进入解放区,加入游击队,为祖国奉献了年轻的生命。
我到天津工作后,每去北京总去看望他。他不改常度,对好事大力赞扬,对坏事敢发牢骚。也许为了这个缘故,在十年动乱中也受了折磨,但他最关心的还是几位朋友的遭遇,谈起时他竟用拳击桌,大叫“岂有此理!”这在他是很少有的事。
维钧,你已经离开我们长眠了。我记起你说过,你还在灯下翻阅我最后赠给你的《妙意曲》消遣,现在让我在你的灵前默读其中的两行诗:
今夜我用叹息回忆
对你表示神圣的怀念。


第8版()
专栏:文坛风景线

“落索身名免谤增”
——钱锺书谢绝龙
喻舒展
1948年,钱锺书先生的诗艺鉴赏论著《谈艺录》在上海问世,立即引起文艺、学术界的瞩目,次年(1949年)又再版印行。六十年代中期,几家出版社相继怂恿钱先生重印此书,终因“藏拙为幸”遭到逊谢。粉碎“四人帮”后,钱先生的宏篇巨著《管锥编》问世,海内外学人无不为之折服。读者又想到了被海外盗版印行在大陆绝版三十多年的《谈艺录》,要求重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钱先生再也不能推辞了。于是以原书为上编,逐处订益,补为下编,篇幅增加了一倍。去年夏天,终于以精装的《谈艺录》(补订本)与读者见面了。笔者曾目睹在中华书局读者服务部一些渴求此书,以能否买得为幸事或憾事的动人情景。现在,此书不论京沪或港澳,早已告罄。有人慨叹严肃文学学术论著发行的不景气,恐怕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吧。
去年10月9日本报海外版发表了黄克介绍《谈艺录》的文章《龙的飞舞》。文中引用了清华大学学生“三杰”的传说。钱锺书、万家宝(即曹禺)和颜毓蘅三位才人,被人们戏称雅谑为“龙、虎、狗”。黄克五十年代在南开大学读书时,曾听老师讲过这段轶事,故有“狗尚如此,何况龙虎!”的仰慕之情。现在他读罢钱著,果然有神龙飞舞略现鳞爪的赞叹。
没想到,钱先生见了此文后,给我寄示一函曰:“有关我的那一篇(指《龙的飞舞》),使我面红耳赤;尽管我知道作者一片热心,但吹捧气氛笼罩该版,我终觉惭惶。‘龙、虎、狗’一节,也是现代神话;颜君的英语很好,万君
(指曹禺)别擅才华,当时尚未露头角呢。此事无须考订确凿,告你供一笑。”
钱先生对出国、对海内外新闻记者对他的专访,一概婉言谢绝,锲而不舍地守着他的“冷摊子”。正如率领研究生钻研钱先生著作的厦门大学郑朝宗教授所说,“钱先生属于最聪明的人,却又是偏要下最笨的工夫做学问的学者”。钱先生最近赐我诗云:“凋疏亲故添情重,落索身名免谤增。”他是我国最甘寂寞的大学者之一。所以我们这些中青年后生皆有默契,对钱先生最有效的爱护就是:不去打扰。
其实,中国历来有两种龙,一种是比喻诸葛亮(哥儿仨“龙、虎、狗”)那种人中之龙,象征哲人智者;另一种是龙子龙孙吓唬人民之龙。正如吴宓教授早年称赞清华园师生中的佼佼者所誉:“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老的当推陈寅恪,年轻的要推钱锺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
这正是:有麝自然香,何须春风忙;大智如海默,小溪爱喧嚷。


第8版()
专栏:

线坠
——工地所见
弘征
是一块铅
轻柔、沉重
默默不言
假如是一块铝呢
锃亮得能照见人的笑脸
如果一朝电化
别人将称赞你金灿灿的容颜
谁都知道你的重量
不愿让手去拈
你有毅力无限延伸
却不是一团泥可随心去
捏造型成一个圆锥
是使命决定的
正适合你的心愿
假如是一个圆珠多好
手掌中轻快地飞旋
在正砌着的高墙顶端
垂下一根细长的线
用得着你校正大厦的偏差
用不着记录你的功业
落成的日子彩旗飞舞
新饰的霓虹灯正傲云天……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吃床板的蛀虫
赵培玺
床板还能吃吗?有人会这样问。
然而,我听说过也亲眼见过有人吃床板,无意中还遇上一次,被迫着亲口尝了尝。
那是一次出公差,住在旅馆里。本来一个床板住一夜是五元,但他们却要七元,其中超过的两元用于伙食费。这样你就可以放心地吃了,用不着自己掏腰包,住宿报销的单据上写的还是七元。碰上胆大的你让他开八元、九元、十元……他也敢开。这样,你落个出差吃饭不花钱,回去还能赚,他那里买卖兴隆,还有另外的油水。真是彼此默契,利益均沾。
现在又有了新花样。据报载:某些商店(国营的、集体的)以至宾馆、招待所,为了多推销商品、多赚钱,竟以开给报销发票为诱饵,鼓动某些顾客购买私人用品。于是,手表可冒充汽车零件入账,不住店也可开给房租收据……
我因找不到住处,被逼吃了一次床板。但总觉得是作了一噬床板的蛀虫,至今提起来,仍心有余悸。而还有一些吃得十分得意的人,亦不自觉是蛀虫了,这是可怕的。但愿有个什么法子,防一防这种内外勾结的蛀腐才好。


第8版()
专栏:

庐山速写两幅 丁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