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欧佩克未达成稳定油价协议
英美石油现货价格跌到十年来最低点
新华社日内瓦3月24日电为期九天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七十七届部长级特别会议今天中午宣布休会,会议未能就如何稳定世界石油市场价格问题达成正式协议。
这次特别会议历时九天,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亚马尼说它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一次会议”。会议期间十三个成员国及五个非成员国经过反复、艰苦的磋商后都表示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重新稳定石油市场”。然而据厄瓜多尔石油部长透露,各成员国已原则上表示同意将该组织的石油日产量由目前每天一千七百万桶削减到原定额一千六百万桶以下。但在如何确定各国的生产配额问题上没有取得进展。
休会后发表的新闻公报说,会议“详细地讨论了当前的市场形势以及为恢复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所应采取的措施”。公报说,会议决定休会,以便各成员国代表团团长能有足够时间听取各自政府的意见,并与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进行磋商。会议决定4月15日复会。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日内瓦会议未能就油价和产量达成正式协议的影响下,英国和美国的石油现货价格昨天跌到十年来的最低点。
据本社驻伦敦记者程克雄报道,7月交货的英国布伦特原油每桶跌到十一点四美元,比21日每桶跌了二美元以上。
记者说,伦敦现货市场的石油商对现货市场油价趋势持三种不同的估计。有人认为,由于气候变暖,对石油的需求量减少,油价可能跌破十美元一桶。另一些人则比较乐观,认为4月15日复会的欧佩克第七十七届部长级特别会议可能达成协议,油价将会回升。还有一些人强调,在欧佩克与主要非欧佩克产油国进行合作之前,世界石油市场不可能稳定。
另据西方通讯社报道,美国标准原油——西得克萨斯中质油的现货价格昨天从21日的每桶十四点一美元下跌到十二点一美元。
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亚马尼昨天在日内瓦对记者说,在欧佩克部长级特别会议4月15日复会以前的两周内,世界石油市场将出现“极坏的形势”。(附图片)
欧佩克日内瓦会议休会未能就最高日产原油限额、各成员国的具体分配额和油价问题达成正式协议。图为24日会场一角。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

捷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开幕
胡萨克总书记向大会作政治报告
新华社布拉格3月24日电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今天上午十时在布拉格文化宫开幕。捷共中央总书记胡萨克宣布大会开幕,并代表捷共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一千五百四十一名代表参加大会。
大会的议程是:讨论捷共中央政治报告,确定1986至1990年和到2000年期间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修改党章,选举党的领导机构。
捷共现有党员一百六十七万四千人,一半以上是1970年以来入党的。
应邀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有一百零八个国家的一百二十八个共产党、工人党、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的代表团。
据新华社布拉格3月24日电 捷共中央总书记胡萨克在今天开幕的捷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
胡萨克在政治报告中说,捷克斯洛伐克在过去十五年中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在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国民收入增长了81%,工业生产增长了97%,农业生产增长了13%以上。他说,在今后十五年内,捷克斯洛伐克将加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国民收入增长三分之二以上。
胡萨克提出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大大加快科技进步,并始终不渝地将科技进步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参与实施经互会成员国的科技进步综合纲要;改变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业和电子工业,并在这些部门大力实现技术革新;改变投资政策,使之主要面向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并提高整个投资的效益;不断完善经济计划和管理体制,逐步改革经济机制,既完善中央的管理工作,同时又加强地方和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发挥劳动集体的积极性,并使整个计划管理体制促进科技发展及在生产中运用科技成果;加强各类科研单位的合作,集中力量完成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的任务。
胡萨克在报告中还谈到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行贿、盗窃公有财产等消极现象,强调要与之进行坚决斗争。
胡萨克在谈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对外政策原则和目标时说,捷克斯洛伐克对外政策的基本任务是为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
胡萨克在谈到对中国的关系时说,“我们准备完全实现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并发展友好与合作关系”。
他在谈到苏美关系时说,国际爱好和平的公众欢迎苏美之间恢复最高级会谈,他强调,目前的任务是要把言论付诸于行动。他指责美国“不愿意走上核裁军道路”。


第7版()
专栏:综述

欧佩克会议初析
刘开宸 穆尼
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第七十七届部长级特别会议本月二十四日在日内瓦暂时中断。出席会议的十三个成员国石油部长经过九天的反复磋商,未能就最高日产原油限额和各成员国的具体配额达成正式协议。
欧佩克发言人宣布,会议将于四月十五日复会,“以便各成员国代表有足够时间请示各自政府,并与其它产油国协商”。
欧佩克这次部长级特别会议,是在世界石油市场自去年十二月以来发生激烈动荡、油价暴跌过半的严峻形势下召开的。与会各国的石油部长,无论是来自海湾、非洲或拉美的成员国,都对目前油价暴跌产生的严重后果深感不安,表示同意以削减石油产量,促使不断下跌的石油价格回升。
在会议期间,欧佩克代表团与应邀出席会议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墨西哥、埃及、阿曼、马来西亚和安哥拉代表举行了联席会议。这五国在原则上表示愿意削减原油产量,为油价回升做努力。据认为,尽管英国和挪威拒绝参加联席会议,但欧佩克与五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平等协商,讨论恢复原油价格的措施,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
这次会议未达成任何协议,原由是复杂的。其关键问题是欧佩克在实施限产配额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从九天会议的发言来看,欧佩克成员国大致持有三种不同意见:伊朗、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主张大幅度削减欧佩克原油生产最高限额,将日产量压低到一千二百万桶,从而减少世界市场的原油供给量,促使油价回升到每桶三十美元;另外一些国家,即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海湾产油国,主张限产,使欧佩克最高日产量限制在一千六百万桶左右,但它们同时又注意到重新限产会导致欧佩克丧失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已有份额,因而极力主张与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共同减产,促使油价回升至每桶约二十美元的水平;此外的成员国,由于各自处境和外汇短缺状况,既希望维持较高的油价,又力图增加产量,以获得较多的配额。
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十三个成员国专家小组。专家小组探讨了目前及今后三个季度的原油供求形势,并提出该组织最高日产限额定在一千一百万桶至一千六百五十万桶之间的选择方案和维持各成员国合理收入的办法。据石油界人士透露,欧佩克的主要成员沙特阿拉伯等海湾产油国,有“放弃”去年十二月欧佩克日内瓦会议“增产保额”政策转而重新实行“限产保价”政策的倾向。欧佩克专家小组同时又认为,只有得到英、挪等产油国的合作,油价才可望回升至每桶二十至二十五美元。
但是,印度尼西亚矿业和能源部长苏布罗托提出妥协方案,即日产油总限额为一千四百万桶,在此范围内,各成员国再分配定额。这一方案遭到一些成员国的强烈反对,斡旋未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议中断后,原油行情立即下泻。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了二美元以上。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现货价格也下跌了一点八美元。石油专家认为,原油行情将继续看跌,每桶原油有可能降至十美元以下,趋势更加难以逆料。
显然,欧佩克为维护其石油收益,促使油价回升,势必要在这一问题上继续协商,最终达成各方均能接受的协议。会议主席、委内瑞拉能源和矿业部长格里桑蒂说,“我不否认,这次会议的确非常困难”。他又说,“我们愿意继续讨论我们面临的问题,直到作出能够对付巨大挑战的决议为止。”


第7版()
专栏:

苏联兴起经济体制改革之风
戈尔巴乔夫说改革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据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崇杰)在苏联的大地上,正在兴起经济体制改革之风。这种变化,在国际上引起人们的注意。
苏联决定根本改革过去的经济体制,绝不是偶然的。大量的事实表明,这种基本上是在三十年代粗放经营时期形成的经济模式,已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近十五年来,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都未能完成,工农业生产效益很差,科技进步迟缓,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下降到战后的最低点以及重大比例失调等等,都同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病密切相关。改革是苏联客观现实提出的强烈要求。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作政治报告时指出,多年来,“惰性、管理方式和方法僵化、工作劲头降低、官僚主义滋长——这一切都给事业造成不少损失。社会生活中开始出现萧条现象”;必须“最大限度地吸取过去的教训”。他去年6月在全苏科技进步会议上谈到必须改造整个经济机制时说:“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绕了多年圈子,反复衡量怎么办更好,但实际前进很少。看来是由于害怕采取坚决措施而犯错误,有时是明显的保守主义在作怪。”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在二十七大上作经济报告时说:“应当坦率地讲,直到不久以前,人们对于需要改革管理体制的迫切性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估计不足的。……思想僵化必然导致行动停滞。”他指出,“七十年代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在八十年代初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有所加剧”;“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今天苏联党政领导下决心进行改革,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决定。从1982年苏联前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当政以来,关于改革经济体制就一直是广为谈论的问题。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时就表示,“必须坚定不移地完善经济机制和整个管理体制”。
不久前苏共二十七大正式决定,必须坚决地实行改革。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比以往更加明确地指出:“经济管理需要不断完善,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当前的形势是,不能局限于局部的改进,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在这次大会通过的决议、党纲新修订本以及今后五年和到本世纪末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等文件中,都贯穿了改革经济体制的方针。
人们注意到,近年来苏联在组织上撤换了大批干部,其中包括那些“不想改变工作方式”、“阻挠解决新任务”和“指望一切都回到老路上”的干部。据统计,近一年来苏联州委书记以上的干部约有一百五十人被撤换;二十七大选出的苏共中央委员会中,中央委员有44%是新人,候补中央委员中新人占59%,政治局和书记处的成员也有了明显变化。
总的来看,苏联为全面改革经济机制而采取的基本方针是:提高中央领导在实现经济战略基本目标、确定发展速度和比例方面的作用,放弃对下级经济部门业务活动的干预;坚决扩大企业的自主权,使其转向完全的经济核算、自负盈亏和自筹资金,劳动集体的收入水平直接取决于其工作效率;国民经济各级都改用经济领导方法,改革物资供应、价格和信贷体系等;使管理具有现代化的组织结构,根据生产集中化、专业化与协作的趋势,建立各种经济综合体和联合公司;使部门管理与地区管理合理地结合起来;实行管理民主化。
戈尔巴乔夫在二十七大上提出,“要抛弃老一套的思维和实践模式”,“应当以新的眼光来看待某些理论观点和概念”。他批评了一些人在对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所有制、商品货币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提高其商品生产者的作用等问题上“所抱的成见”和错误看法。他强调,要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推进改革。
目前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改革的试验正在迅速展开,一些新办法在积极推广。
在工业部门,从1984年开始进行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提高其责任感的试验,现在已推广到占整个工业产值一半的企业,从明年起将在所有的工业企业运用这些原则。今年在整个邮电部门、日常生活服务行业及少数运输企业也展开类似的试验,并计划明年开始在所有这些部门都按新方法工作。在建筑部门今年也将开始对“计划工作的新方法和经济机制的一些因素”进行试验,还在探索如何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农业方面,在中央和地方建立了统一的农工综合体管理机构,将“大大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性”。在农村正在积极推广生产队、生产组和家庭承包制,“根据合同把生产资料,包括土地,提供给他们”。
在谈到这场改革的前景时,戈尔巴乔夫说:“我们还只是刚刚起步。我国有着巨大而复杂的经济,在这种条件下要进行经济机制的改组需要时间和坚定的努力。可能会有困难。我们也不能保证没有失误。但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毕竟是,朝着已选择的方向目标明确地、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第7版()
专栏:

西非经济共同体部长理事会通过公报
重申成员国决心维护和加强共同体
新华社瓦加杜古3月22日电 为期五天的西非经济共同体部长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和西非经济共同体团结和参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21日在瓦加杜古闭幕。会议通过的一项新闻公报重申成员国决心维护和加强共同体。
公报说,共同体七个成员国参加了会议并讨论了关于贸易、农村和工业发展、管理和财政、水利、以粮食自给为重点的共同体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等问题。
会议还讨论了共同体1984—1985年度的工作报告,并拟定了将于3月26日在瓦加杜古举行的共同体第十一次首脑会议的议程。
会议执行主席、布基纳法索财政部长达穆·朱斯坦·巴罗在闭幕式上说,这次会议充满了谋求真诚合作和互相谅解的气氛,并为使共同体在对外方面再次具有信心作出了一些重要决定。


第7版()
专栏:

海地改组执政委员会更换五名部长
群众要求建立文人政府清除杜瓦利埃分子
据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太子港消息:海地全国执政委员会主席亨利·南菲21日宣布改组全国执政委员会。
执政委员会成员普罗斯佩·阿弗里尔、马克斯·瓦莱斯和阿利克斯·西内亚斯被解职。
内政和国防部长威廉·里加尔和外交部长雅克·弗朗索瓦被任命为执政委员会新成员。南菲仍然担任这个三人组成的新的执政委员会的主席。
本月20日,全国执政委员会成员和司法部长热拉尔·古尔格由于认为执委会“缺少能够满足人民合理要求的办法”而宣布辞职。他被认为是执政委员会中可以接受的成员。
据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太子港消息:海地全国执政委员会主席南菲24日宣布更换五名内阁部长。
新任命让—巴蒂斯特、埃拉尔·亚伯拉罕、马里奥·塞勒斯坦分别担任外交部长、新闻和公共关系部长以及工业和贸易部长。另外还任命了新的国防和内政部长及司法部长。
当南菲在国民宫通过国家电台和电视台宣布更换部长的同时,大约七千名群众在国民宫对面举行了长达三小时的和平进军,抗议群众高呼“打倒南菲”的口号,要求南菲辞职,并在海地建立文人政府,清除杜瓦利埃分子。


第7版()
专栏:

巴拉圭首都爆发反独裁示威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3月22日专电 记者管彦忠报道:据亚松森消息,22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爆发反独裁的群众示威,要求结束独裁统治,恢复民主和自由。
这次自发的示威活动是在一次宗教活动之后进行的。大约四百人从教堂出发,高呼反政府口号,朝着半年前被政府查封的《彩色阿贝塞》报社址前进。巴拉圭记者工会秘书长梅奥里奥号召工人、农民、学生和所有的民主团体团结一致,争取劳动的权利、结社和言论自由。示威群众要求让《彩色阿贝塞》报复刊。不久前曾被逮捕和拷打的反对党真正激进自由党领导人萨吉埃尔参加了游行。队伍经过市中心的帕尔马大街时,行人和商店职工向他们热烈鼓掌,街上的汽车鸣喇叭向示威者致意,许多人自动加入游行行列。这是亚松森市几十年来没有过的。


第7版()
专栏:

萨反对派人士指责政府拒绝谈判
本报墨西哥城3月22日专电 记者姚春涛报道:在萨尔瓦多大主教奥斯卡·罗梅罗遇害六周年前夕,旅居墨西哥的萨尔瓦多反对派人士举行记者招待会,指责杜瓦尔特政府拒绝同游击队对话,坚持内战政策。
罗梅罗大主教是萨尔瓦多著名进步人士,他反对独裁统治,主张社会改革,1980年3月24日被暗杀,举世震惊。
反对派人士指出,为了停止这种同胞间的互相残杀,停止继续流血,游击队通过教会等渠道建议停火,并一再表示愿意同政府举行谈判。但是,曾经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内问题颇有信心的杜瓦尔特总统,在军队和美国的影响下现在却改变态度,甚至提出了一些毫无道理的条件,例如政府同游击队谈判,要以尼加拉瓜政府同意与反政府力量谈判为前提等。他们说,把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与外国的事情联系起来,这是荒唐的。


第7版()
专栏:

意大利著名银行家辛多纳中毒身亡
新华社罗马3月24日电 (记者黄昌瑞)十二年前破产、最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意大利著名银行家米凯莱·辛多纳在狱中突然中毒,经抢救无效于3月22日死亡。据报道,他是中了氰化物之毒而死的,验尸的结果六十天后才能宣布,究竟是他杀还是自杀迄今仍是个谜。
辛多纳之死轰动了意大利国内外。今年六十六岁的辛多纳在七十年代初是位赫赫有名的银行家。他不仅在国内和瑞士开设银行,而且在美国开设的弗朗克林银行居美国同业的第二十位。据报道,1973年,现任意大利外长安德烈奥蒂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宴会上,曾把辛多纳当作意大利货币里拉的拯救者来介绍。然而,辛多纳的好景不长。1974年,他想给天民党二十亿里拉,以便获得一笔货款来扩充自己的资本,但遭到了拒绝。当时,他在国内负债已达二千五百七十亿里拉,在美国欠债六千万美元。
1979年,意大利国内负责清查私人银行的律师乔治·安布罗索利被杀害。接着,辛多纳也在纽约失踪,有人说他是被黑手党绑架了。实际上,他自己暗中奔走于欧洲与意大利的巴勒莫之间,寻找黑手党头目,以求帮助。当他再次回到美国时,便被逮捕。由于弗朗克林银行的破产,他被判处二十五年徒刑。一年后,意大利法官发现辛多纳加入了非法秘密组织“宣传二号”共济会。1984年9月,辛多纳被引渡回国。后来,他因银行破产被判处十五年徒刑,最近他又因与安布罗索利之死一案有关被判处无期徒刑。
辛多纳一直被关押在采取特殊安全措施的监狱中,不仅昼夜有人看守,食品管理也十分严格,他的死亡究竟象安布罗索利那样被杀还是因绝望而自杀,这仍是个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