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进行改革
国务院批转电子工业部关于推进电子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国务院3月8日批转了电子工业部关于推进电子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报告。国务院在转发报告的通知中强调,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一定要坚持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环节进行。电子工业部关于电子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符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方向对头,方法、步骤和措施也是可行的。
通知还指出:电子工业部是统筹规划和管理全国电子行业的职能部门,国务院赋予其必要的权限和调节手段。电子工业部在直属企业下放后,要逐步面向全行业,认真搞好行业管理。各级电子工业管理部门也要转变职能,从企业的主管部门转变为政府管理本地区电子行业的职能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电子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要给予支持和配合,并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把这一工作切实抓好。
电子工业部在报告中提出,电子工业改革的目标和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电子工业经济管理体制,以利于行业的更快发展,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电子行业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
为此,报告提出了拟在今明两年内初步实现的四个改革设想:
一、简政放权,搞活企业。过去,电子工业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有关规定,曾制定了有利于把企业搞活的一些规定,还采取了鼓励企业发展跨行业、跨地区的经济联合,减少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等措施。今后,还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十条规定和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活力的十四条规定,结合电子工业的实际情况,继续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切实把搞活企业作为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来抓。
二、政企职责分开,下放企业。这次企业下放与以往几次下放不同,不是简单地划转企业的隶属关系,给企业换
“婆婆”,而是让企业“自立”、
“创业”,根本目的是搞活企业。电子工业部直属工业企业原则上全部下放,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组织经济活动。企业下放后,除少数骨干企业的领导干部仍由部管理或协助中央管理外,其他企业领导干部分别由地方电子工业管理部门或所在城市管理。
三、推进联合改组,改变企业结构。企业可以先联合后下放,也可在下放的同时或下放后组织联合。联合要打破部门界限、地区界限,从企业内在经济技术的联系和要求出发,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联合体要实行企业化管理,不搞行政性公司;要有利于竞争,不搞全国垄断性公司。联合的形式应从实际出发,多种多样。要从生产上的联合向经济技术联合发展,从本地区、本部门、本专业的联合向跨地区、跨部门、跨专业的联合发展。要在专业化协作的基础上,推进联合体的专业化改组,在全国逐步形成若干个实力强大、有中国特色的“电子企业集团”。
四、转变职能,搞好行业管理。政企职责分开后,电子工业部作为国务院的职能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全国电子行业。各级电子工业管理部门要在继续搞活微观的同时,加强宏观控制,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逐步减少行政手段,大力加强对各项经济活动的间接控制,并逐步完善间接控制的制度和办法。企业下放后,电子工业部的管理职能和机构要相应改革:精简层次,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加强政策、法规、规划、调节、信息、监督和咨询、服务机构;按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整顿现有直属公司,使之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在步骤上要先管行业,后改机构,逐步过渡。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联系,按照“行业合作、共同发展、部际对话、企业竞争”,“条块合作、统筹安排、部省对话、宏观管理”的方针处理条块与行业之间的关系。为推动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报告建议采取一些政策性措施,对内地艰苦地区骨干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增强自立发展的能力。报告还建议国家对纳入电子行业规划的重点、关键项目和骨干企业,要在投资、贷款、减免调节税等方面给予扶持和照顾。


第3版()
专栏:述评

宁可把改革想得困难些
——菜篮子引起的思考之一
本报记者 艾丰
国务院一位领导同志问北京市副市长韩伯平:
“经过一年实验,菜的问题,能不能摸出点规律?”韩伯平回答:“花三年时间,摸出规律,就不错了。”
确实,从营养学角度看,蔬菜有益于人体有助于消化;从经济学角度看,蔬菜改革,是比较难“消化”的。
蔬菜是一种“尖端商品”。访问商业部时,几位同志帮我明确了这样一个概念:说“尖端”,自然不是火箭、卫星那类技术尖端,而是经营上的尖端。鲜活商品是各类商品中较难经营的,而蔬菜在鲜活类中更显特殊。第一,它比鸡肉鱼蛋果更难储存、保鲜;第二,比其它鲜活商品更难运输;第三,单位重量价钱低,限制了保鲜、储运可支出的费用;第四,需求量大,城市人口每人每天要一斤菜;第五,生产是季节性的,供应却要一年四季均衡。这五点加起来,就足以说明蔬菜这种商品是多么难“伺候”了。正由于这样,我们“消化”一下它,也会对其它方面的改革提供启发。
“菜篮子”曾是1985年经济改革中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最近,国务院有关部门召开了十五城市蔬菜工作会议。在此之前,记者也曾走访了一些蔬菜产供销部门,找一些消费者座谈,结果发现,对去年蔬菜改革方面的得失,各方面的评价大体上是一致的。
得的方面:上市蔬菜质量提高,可食率提高,垃圾桶里的烂帮老叶
“过时”菜大大减少了;供应品种增多,一年四季吃到细菜,不再成为难事;购买方便了。以北京为例,除一千二百个基层菜店之外,还有农贸市场八十八处,自然摊群三百三十五处。过去那种围着新鲜蔬菜排长龙的景象少见了,居民们挎着菜篮子穿行于各个菜摊子之间,这是多少年未有的。
失的方面:有的城市,有的时期,菜价涨得过猛、过高;有的地方,蔬菜供应量有时还嫌不足;有的城市,蔬菜补贴有所增加。
在这些得失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就这个问题,我向商业部、北京市蔬菜办公室、北京市蔬菜公司一些领导同志讨教。他们在具体业务上的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点认识却是共同的:一年的实践说明,改革要比他们原来预想的困难得多。
人们常说这样一个公式:放则活——活则高——高则多——多则廉。理论上,这是价值规律作用过程的具体化;实践上,广东的鱼已提供了例证。但不应忽略的是,每步之间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有的过程要伴随着“阵痛”。
这就需要考虑人们对过程长短、阵痛强弱的承受程度。放则活,好做到。活则高,就有高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由高到多,则需要几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蔬菜是按季节生产的。如果“活则高”成为“过高”;“高则多”的周期又“过长”——消费者不能“忍受”,那就会出现不安定的因素。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有的城市去年并没有全部放开蔬菜市场,改革的步子就慢一些。
这方面的改革难度,可以称为“纵的难度”。
还有一个“横的难度”问题,这就是横向的制约因素问题。
为什么放开了,菜价会高?因为原来菜价偏低,而偏低则挫伤了菜农的积极性。北京市朝阳区农办提供的一份调查材料表明:这个区1984年蔬菜上市量为四亿九千多万斤,比上一年增加一千二百万斤,但收入却减少了一百七十六万元,减少6%。其它近郊菜区也大体如此。收入减少的原因之一,是蔬菜生产需要的钢丝、薄膜、架柴等价格上涨,成本提高了。这就是横向因素的影响。既然成本提高了,那么是否可以大幅度提高菜价?这又受到了我国目前工资水平较低的制约,而工资水平的提高,则又要受到更加众多因素的制约。这些都是改革中“横的难度”。
记者在十五城市蔬菜会议的一份资料上看到,去年广州市蔬菜平均零售价格比全国其他城市每斤高出八分到一角三,蔬菜供应不错,国营商业的补贴也有所减少。向生活在广州的人问及感受,他们的回答是:比较满意。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情况:因为那里的居民收入较高些,所以菜价略高些,他们也就不那么“计较”了。这是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对菜篮子的影响。就全国来讲,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情况,应当允许有不同的做法和进度。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某一方面的改革,也是如此。我们既要把某方面的工作当作一个系统来加以认识,又要估计到其他系统对本系统的影响,还要考虑到作为“子”系统受到“母”系统的制约等等。改革也并不总是每迈一步都会立竿见影地收到效益,“阵痛”也常是难免的。“立见功效”的事例,并不难找;宣传这类事例,可以为改革鼓劲,但要防止造成错觉,更要纠正“改革就是来钱”的误解。从整体看,改革并不象从马路上搬掉路障那样简易。
宁可把改革设想得更困难些。有了这种思想准备,有关方面可以把改革方案、改革步骤设想得更慎密些;老百姓也可以更正确地对待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就是我们消化“蔬菜”时需要摄取的一种重要营养。


第3版()
专栏:

贵州省采取多种措施
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
据新华社贵阳3月24日电 (记者龙文彬)从今年开始,贵州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贵州省去年由于遭受严重的旱、涝灾害,粮食减产幅度大,给一部分地区群众生活带来了困难。省委、省政府今年初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时,认真分析本省农业的发展状况认为,要加快贵州农村改革的步伐,必须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的关系,实行统筹兼顾,相互促进,才能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为此,今年全省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在去年实际支出二亿四千万元的基础上,增加六千万元。新增加的农业投资主要用于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培育、引进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以及发展畜牧业等。除新增加的农业投资外,贵州省今年还决定另拨二千万元用于化肥的运杂费补贴等。已经停产的化肥厂,要恢复生产。减少化肥销售环节,控制销价,严禁平价化肥转议价。
针对贵州山多耕地少,粮食自给水平低的实际情况,这个省决定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复种指数,改革耕作制度,搞好集约经营,积极推广旱地分带轮作制,实现多熟高产。在政策措施上,抓紧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执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让种粮农民从增产中得到实惠。对合同定购的粮食,分别实行粮肥挂钩、粮贷(款)挂钩等政策。从今年起,全省减少粮食合同定购(贸易粮)四亿斤,调减后的定购基数,一定三年不变。省委、省政府还要求粮食部门积极开展粮食议购议销,做好粮食余缺调剂工作。
据了解,贵州省今年采取以上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受到农民的欢迎。目前,各地、自治州、市、县正在抓紧落实农业生产计划,搞好备耕工作,力争搞好粮食生产。


第3版()
专栏:

减少积压 调剂余缺
内江办金属材料储贷业务
本报讯 记者董焕亮报道:四川省内江市物资部门仿照银行储蓄办法开办物资银行,开展金属材料储贷业务。从1985年8月至今年2月,共储贷金属材料二千三百六十二吨,减少了一些企业的物资积压,满足了一些企业的生产急需。
据1984年底统计,内江市社会库存钢材比上年底增加17.9%,其中生产用材库存增加51.6%,而许多企业却因供应的钢材数量不足、品种不对路,急于“等米下锅”。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1985年8月15日,经市政府批准,成立了内江市物资储贷所,开展物资储贷业务。储贷户可把暂时不用的物资定期或不定期地储存进来,也可随时取回或贷出需求物资。储贷物资均严格按物资部门现行的供应价作价。这样就增大了企业原材料供应的“保证系数”。
储贷所开办头半年内储贷的金属材料,等于1984年全市企业间自发串换总量的二点四倍。去年汛期来临前,内江市沱江大桥工程赶筑桥墩,急需?14mm缧纹钢和8mm线材,但计划指标内的资源尚未到货。储贷所从内江医疗器械厂、西南电力管理局建设三公司储入的钢材中贷出一部分,保证了工程的进度。


第3版()
专栏:

中国投资咨询公司在京成立
本报讯 记者鲁牧报道:中国投资咨询公司三月二十四日在北京成立,国务委员宋平等出席并讲话。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行长周道烔在成立大会上提出:今后凡由建设银行贷款、筹措资金的投资项目,都要经过中国投资咨询公司评估审查,或对有关咨询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予以确认,才能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中国投资咨询公司是在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支持下成立的全国性投资咨询机构,主要任务是为中外投资和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投资咨询服务。该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非盈利性机构,它将不受条条块块观念的约束,为各种投资行为提供咨询服务,不进行投资和商业性活动。


第3版()
专栏:

我首次引进加拿大良种奶牛
本报讯 中国首次引进加拿大良种奶牛,第一批由吉林省购进二百头,经加方严格挑选、检疫合格于三月二十五日空运抵达广州,这是中加畜牧业技术合作的良好开端。加拿大畜牧业有悠久历史,加拿大奶牛具有高产、长寿、肢蹄坚实等特点,而且产乳期长,气候适应性强,产乳量能保持稳定高产。中加奶牛技术合作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奶牛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对改进我国奶牛品种有重大作用。


第3版()
专栏:

物资协作会成交额八亿多元
三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在郑州举行的一九八六年度全国物资协作会物资成交额达八亿一千多万元。这次物资协作会是由国家物资局主办、国家经委和计委参加召开的。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七个计划单列市和农牧渔业部的二千二百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协作会。大家通过协商共签订物资协作合同一千二百多份。预计合同的执行情况将好于往年。


第3版()
专栏:

海南岛将开发牙笼湾风景区
在我国的“天涯海角”,将开发一处新的旅游胜地——海南岛三亚牙笼湾。这里背枕青山,外面有五座小岛护卫。附近有东排、西排两座小岛,更妙的是两岛之间有一条几百米长的天然海底石堤相连。海湾内风平浪静,海水湛蓝;这里的海滩有七八里长,细沙洁白如银。沙滩向前几十米,坡度倾斜不到一米。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养兔业是我国农村副业中的“希望产业”
进一步发展国内兔肉市场大有可为
本报讯 记者陈健报道: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兔的饲养为主,并辅以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兔产品加工、贮藏等的养兔业正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一项颇有前景的“希望产业”。现在,我国兔的饲养量已逾亿只,兔肉、兔皮、兔毛等商品每年创汇逾亿美元,成为国际市场兔产品贸易的主要供应国。
养兔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兔肉、兔皮和兔毛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各地发展兔业的积极性很高,发展面广,发展速度也较快。除了传统的华东地区以外,华北、东北、中南和西南也发展迅速,以前很少养兔的西北地区也出现了发展的势头。各地陆续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和专业化市场。但目前生产主要是面向国际市场,起伏波动较大;皮肉兔发展不足;不少环节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还跟不上需要。
为了使养兔业稳定健康地发展,有关专家认为,当前必须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建立和完善与分散的家庭饲养相适应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和服务体系;减少生产与加工之间的中间成本,使农民得到较多的实惠;建立和开发稳定的、能不断发展的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使农户有持久的生产积极性,以提高生产效益。
开发兔产品的国内市场对我国农村兔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尤其是兔肉消费的开发意义更大。据测定,兔肉的单位蛋白质含量高于猪、牛、羊肉,而脂肪含量则低于猪、牛、羊肉。但在我国,兔肉的国内消费几乎等于零。国内市场的空白是造成生产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现在我国兔肉生产能力已低于加工贮藏能力。若使兔肉的加工、贮藏、销售和烹调等适应我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和习惯,肉兔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


第3版()
专栏:

降低小化肥零售价急待落实
本报讯 3月9日,本报刊登了《国务院决定降低小化肥零售价出厂价》的消息,时至今日,已经十多天过去了,但是,不少地方化肥的零售价和出厂价却一直降不下来。
据了解,我国目前化肥总库存量二千万吨左右,从化肥总量来讲,是可以满足春耕生产急需的。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库存化肥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是农民急需化肥却又等待降价后再去购买。农民盼望小化肥降价的决定迅速落到实处。
从全国来讲,目前落实降价决定的只有少数几个省,比如东北三省,在国务院通知下达之前就已经实行降价了。而其他多数省、市并没有把化肥价格降下来。对于财政补贴,有的省、市要么不补贴,要么不全部补贴;也有的省、市由于哪一级财政补贴,补多少,还没有明确,所以降不下来;还有的省、市虽然口头上讲执行国务院决定,但各级财政都说没有钱,所以降价仍然是一句空话。
农时不等人,春耕生产已经开始,农民正眼巴巴盼望着买到降价后的小化肥。
(苏银琥)


第3版()
专栏:

“谁有远见谁养牛”
——周口地区见闻
新华社记者 赵德润 范光华
在豫东平原上的周口地区,许多村头的墙壁上醒目地写着:“谁有远见谁养牛”,“农业是立家之本,畜牧是起家之路,加工是发家之道”;交易市场上,滚瓜溜圆的黄牛,咩咩欢叫的槐山羊,体肥毛丰的鸡鸭鹅兔,白花花的鲜蛋,令人目不暇接;四通八达的公路上,运输黄牛和肉、奶、蛋、毛、皮及其加工制品的车辆络绎不绝。
周口地区的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确实变了:1985年,全区以牛为主的大牲畜存栏达一百三十多万头,占全省大牲畜总数的六分之一;全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6.7%。五年前,全地区从外地购进的大牲畜占总头数的63%;1985年,向社会提供的大牲畜却占全区总头数的70%以上。这一进一出,标志着周口地区的畜牧业正由小农经济的副业生产转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
依托种植业发展畜牧业
周口地区是典型的平原农区,既无荒山,又无天然牧场,人均仅有一亩半耕地。畜牧业生产能不能大发展?一位畜牧工作者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全区一千一百万亩小麦,去掉麦穗,就是一个十分壮观的大草原。”他算了一笔账:全地区每年可产六十五亿斤麦秸,加上百亿斤秋作物秸秆、树叶和几十万亩荒滩、沟河旁的零星草场,还有以玉米、大豆为主的近三十亿斤余粮和二十五亿斤糠麸、饼粕、糟渣,可作畜禽的饲料,这是任何同样面积的山区或牧区所无法比拟的。
然而,探索农区发展畜牧业的途径,周口地区还费了一番周折呢!起初,他们曾设想过由地县建一批较大的畜牧场,也曾试行过以专业大户为主。但由于在良种供应、饲料加工、疾病防治、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工作跟不上,加上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在短期内难于普及,许多畜牧场经营并不景气,不少饲养大户也是“头年热,二年凉,三年以后想改行”。周口地委和行署从中受到启示:在现有条件下,不能盲目发展饲养大户,饲养规模要适度,目前的重点应放在花大力气抓好千家万户的畜牧业;同时,也要积极为饲养专业户提供配种、饲料、防疫等各项社会服务,为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创造条件。
记者在扶沟县汴岗乡刘桥村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院内拴着少则二三头,多则五六头黄牛的喜人景象。当问到全村有多少大牲畜时,村党支部书记张石头笑着说:“现在是‘户自为战’,今年这户添一头,明天那户又卖一头,牲畜头数谁也说不很准。”他扳着手指算了算:全村二百五十户,去年增加牛犊一百五十多头,卖出商品牛三百多头,到年底还有八百五十头,平均每户三四头。县畜牧局的同志补充说:“这个村去年畜牧业的总收入达六十多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50%以上,人均收入九百多元,成了靠畜牧业致富的典型。
多层次加工增值的新趋势
近几年,从周口地区运出的大牲畜,每年多达十几万头。一些有眼光的农民,看到群众生活提高,市场上各类肉食的销量越来越大,便纷纷搞起畜产品加工业,把单纯向外供活畜变成同时供肉和皮,不少地方进而把肉制成肉干、香肠或罐头,把皮张加工成各种皮革制品,把骨头制成骨粉或骨胶,把毛纺织成毛呢及其它制品,把鲜奶加工成炼乳、奶粉等等,实现一道加工一层利。畜牧业发展较快的沈丘县,近两年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九十一家,产品达一百多种,生产的毛呢、皮革制品、肉松、牛肉干、罐头等产品,在全国许多城市十分畅销,有的产品还远销国外。
在周口地区,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对农民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自办、联办的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而农民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后,原来握锄把、牵牲口的手就变得灵巧了,制作出各式各样精美的产品。沈丘县邢庄乡曹楼村陈子敬等三户农民就是这样。他们1984年联合办起皮革制品厂生产皮夹克,当年就创产值三十万元。1985年,他们引进新技术,又集资四十万元,购买了先进的皮革加工设备,由原来的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生产,产品在东北等地供不应求,年底完成产值八十多万元。活生生的事实使农民懂得一个道理:畜产品就地多层次加工增值,是走向富裕的新路,人人能学,村村能做,做了就见效。


第3版()
专栏:长话短说

睁眼 看路 行路
华子
周口地区的畜牧业这几年来所以能由小到大,发展很快,成为优势产业,关键在“突破口”选得准,步子走得稳,正确地把握了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过去,那里的干部和群众认为,周口是平原地区,既无荒山,又无天然牧场,发展畜牧业比较难。后来他们从算账中看到了发展平原畜牧业的有利条件:麦田秸秆是很好的饲料,比“牧场”并不逊色。农民越过了“荒山”、“牧场”等认识的障碍,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这就告诉我们,要真正认清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必须因地制宜。
当然,仅仅看到优势还不够,睁眼是为了看路。如果路子走得不对,大发展还很难。周口地区一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专业大户上。如果科学技术好,管理跟得上,社会化服务有保证,多一些专业大户,建一批较大的畜牧场,无疑是一条很好的路子。但现实条件却有许多限制,“养牛状元”受挫、畜牧场不景气的教训,使他们的头脑冷静下来,把眼光投向抓好千家万户养畜这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上,从而作出了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合理选择,带来了畜牧业的大发展。
由此看来,睁眼、看路对于制订正确的战略决策至关重要;而走一步,看一步,循序渐进,又是行路的保证。


第3版()
专栏:

全国商业系统文明单位、安徽省铜陵市百货商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深受顾客欢迎。
图为营业员正热情向顾客介绍商品。 新华社记者 王正忠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