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史来贺风赋
本报记者 陈勇进
把错误公布出来才有力量
去年12月间,我访问新乡的刘庄,虽是隆冬天气,前来参观的人仍然很多。在刘庄,最惹人们话头的,是全村二百一十户人家,全部住的是宽敞的二层小楼。屋内的陈设,大体上是电视机、洗衣机、缝纫机、电风扇之类。人们议论说,这与中央的部长、司局长的生活水平不相上下。从银行的存款也能看出他们生活水平,去年平均每户存款一万二千元。人们不约而同地称赞刘庄不愧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称赞刘庄的党总支书记史来贺领导得好,作风好。
史来贺虽然是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仍然是一位朴实农民的穿着,谈吐间,显示出耿直倔强。因为人人谈端正党风,我就直截了当地问他,刘庄的党员干部中,有没有不正之风?“有。”史来贺爽快地回答,“秋天,苹果成熟的时候,第二支部书记史世兰的儿子,领着几个孩子偷了一篮苹果,纸厂的同志揭发了,他们给党总支提意见说:都象干部的孩子一样偷苹果,公家的苹果几天就摘完了。摘点苹果看起来是小事,但对一个村庄的风气影响却很坏!特别是支部书记的孩子带头。”
史来贺找史世兰谈话说,支部书记的孩子带头破坏村子里的制度,是他教育不好,要他在党支部会上检讨,挽回影响。
史世兰在支部会上作了检讨,他的孩子在学校里认了错。史世兰觉得自己是干部,孩子犯错应当从重处理,要求罚款五十元。群众讨论的结果罚款十元。
我问史来贺,史世兰的孩子偷苹果,他的名字能在报纸上公布吗?
“当然应当公布。”史来贺严肃地说,“刘庄的党支部有个习惯,不管是谁,有了错误都要点名批评。共产党员可不能隐瞒错误啊!”史来贺把他的孩子偷桃子的事也翻腾出来:1982年6月间,他的儿子世会领着几个小孩偷桃子,被群众揭发了。史来贺在家里开会批评,说自己是党总支书记,孩子带头偷公家的桃子是个大错误,他叫世会在学校里承认错误。史来贺除到学校里作检讨外,还在群众大会上检讨,要求赔偿公家的损失。
刘庄的群众,从史来贺、史世兰孩子犯错误的处理中,看到共产党员的品格,称赞他们是无私的好党员。史来贺在政治经历中有一条,就是无情地揭露错误,才能使党员进步得快,才能更有力量,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这话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县委副书记被拿掉后
史来贺在刘庄当了三十二年的支部书记,一届一届地连任,既不是靠上级党委的指定,也不是靠什么势力,而是靠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品格。史来贺说:做一个共产党员不敢担风险不行。他对付风暴的方法是“脚跟要站稳,白天不怕刮风下雨,夜里不怕雷轰。”
“文化大革命”前,史来贺被提拔为新乡的县委副书记,同时也担任刘庄的党支部书记。“文革”的风暴刮到了新乡,“造反派”整天逼着史来贺写检讨,还叫他在新乡游街,说他是黑劳模。史来贺对“文革”有一百个想不通。刘庄的党员对“造反派”批斗史来贺也想不通。支部副书记李安仁,夜里找史来贺谈话:
“章妞哥(史来贺奶名),乱成这样子,你天天挨斗,这个县委副书记干脆别当啦,回刘庄还当你的支书去。”“这是什么世道,光斗好人,不搞生产!”
史来贺吸着闷烟,说话也很冲:“胡闹。看他们能搞多久?”
史来贺打起简单的行李和李安仁一起回刘庄去了。路上,他觉得天昏地暗。突然,周恩来总理的话在他耳边响了。那是1959年全国的劳模会上,周总理对史来贺说:你们一千亩棉花单产一百斤皮棉,带了个好头,希望你认真地总结经验,高产再高产,彻底改变贫困面貌,给全国树立一个榜样。
史来贺有了力量,看到了光明,他大着嗓门说:
“有些人整天拿着路线吓唬老百姓,咱们走咱们的路,到年终分配,咱们分粮食,叫他们分路线。”
“咱们刘庄的党员决不分派,大家还是叫你领着干。”李安仁说。
“说千道万,我们共产党员还是要为国家多作贡献,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才算数,其他都是假的。”史来贺说,“这年头,共产党员不豁出来不行啦!”
史来贺回到刘庄召开村干部会,会上决定:
“谁写大字报,谁自己出钱买纸笔,贴大字报自己做浆糊。”
“刘庄人外出串连,不报销路费,生产队不记工分;对外面来造反的人,说服教育,不讲理的轰走。”
在这样的风浪面前,刘庄的党支部,执行纪律更严了,五十多个党员按时过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把生产搞好,实现周总理说的,彻底改变贫困面貌。
一个姓刘的从外地回家,散布流言蜚语,组织一帮人要斗史来贺,党支部批评了他们一顿。有一个人贴大字报,经教育,他也作了自我批评。
任它外地狂风起,刘庄的群众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鼓足劲头搞生产。功夫不负有心人,1967年,刘庄的粮食单产超过了八百斤,过了长江;棉花达到一百一十斤。刘庄这年向国家贡献了十一万斤粮食,十七万斤棉花。
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国家贡献的增长,使县上的“造反派”人物对刘庄也有几分怕意,说刘庄的史来贺不好斗。
1975年,更大的风暴袭击祖国大地。刚刚出来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又挨批判了。有人说邓小平同志搞“唯生产力论”,史来贺埋头生产,不抬头望路,也是搞“唯生产力论”。史来贺对付妖风的办法是:叫群众认真讨论。
全体党员在村东头的大苹果园里开了三天会。他们真敢解放思想,有的党员愤怒地说:邓小平刚把大家领到正路上来,又批起来了,这到底想干啥?按着邓小平说的办,大家都好过啦!有的说:批唯生产力论,农民不生产咋着吃饭?史来贺跺着脚大声说:要豁出来干才行,他们能开除我的党籍,还能开除我的生产籍,我看他们能撑多久!
当时新乡地区和新乡县委有些人对刘庄的评价是:刘庄光会搞生产,思想境界不高。
“什么思想境界,他们那种境界我不要!”史来贺一头火气。
尽管这风那风,1976年给刘庄带来的是:粮食单产超千斤,棉花单产达到一百五十斤,加上多种经营,刘庄的收入达到一百万元。
学习别人不能照搬
在“文革”的风浪中,除了喊打倒走资派的口号外,就是农业学大寨。
史来贺去过三次大寨。第一次,他觉得大寨有值得学的东西,大寨的山地种得好,对国家的贡献大。史来贺第三次去大寨时,觉得那里不搞多种经营,想再富起来就困难了。当时,刘庄每年调换牲畜要花两万元。史来贺和几个干部算来算去,觉得每年花那么多钱买牲畜,不如自己办畜牧场。当年,他们买回五十头奶牛、骡马,仅这一项,每年可增加收入十万元。有了这样多奶牛,他们又办了奶粉厂、冰糕厂、食品厂,变原料为商品,一年增加收入三十万元。
“四人帮”的代言人,看着刘庄经济发展得快,派人来挑毛病,叫史来贺转弯子,把精力放到农业生产上来。史来贺一听就恼火,说:“我早就转到棉花地里去了”(史来贺为提高棉花单产,夜里住在棉田里)。他还说:“真怪,不办畜牧场,哪里有这么多的肥料;不办食品厂、奶粉厂哪里有钱买机械。在那满口政治、不讲商品生产的时代,就是来批判史来贺的人,也不得不从刘庄的商店里买点奶粉等食品带回去。
就在批判刘庄搞“唯生产力论”的时候,刘庄的机械厂建立起来了。机械厂的第一个新产品是“66型排气喇叭”。史来贺亲自参加试验,虽然失败多次,毕竟制造出来了。河南省汽车公司有的人说,生产队制造的喇叭不能销售。史来贺掂着喇叭到郑州推销,竟有二十多个省市前来订货。这年,机械厂盈利二十万元。
刘庄的人们尝到队办企业的甜头,狠抓农产品转换为其他商品的工作。农业增长快,秸秆用不完,他们积极筹建造纸厂。为了建设造纸厂,史来贺亲自把人分成建厂、采购、安装三个班子,史来贺自己日日夜夜泡在工地上。厂址离他家不过一里路,他竟很少回家。纸厂建起来了,正要试车生产,史来贺的母亲病危了。待试车生产成功,他的老母亲已经离开了人间。造纸厂的建成生产,使刘庄每年又增加了六十万元的收入。
认定的目标坚定不移
刘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国家贡献的增长,使史来贺对群众的住房紧张看不下去了。他把建新村的蓝图与干部商量,要盖楼房,使刘庄所有的人们都住到楼里去。
刘庄盖楼房建新村的计划传开了。村里很多人象作梦一样,他们没有忘记两句形容刘庄穷相的顺口溜:方圆十里乡,最穷是刘庄。
社会上天天批判邓小平同志“右倾翻案”风,有人提醒史来贺,建新村是否等批邓的运动过后再说。史来贺不管这些,还是请专家设计新农村的模式,叫村里人反复讨论。经过村民大讨论,新村模式定下来了:一家一院,楼上楼下,向阳通风,美观大方,坚固耐用。
全村二百来家人都住进楼房里,要花多大的力气,要花多少钱,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建成,不少人有疑虑。人们疑虑最大的,是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说不清哪个运动会把建新村的计划冲垮,说不清哪个运动把史来贺整下去?他的县委副书记不是拿掉了吗?
动摇史来贺和刘庄干部的决心可不容易呢,史来贺代表全村干部向群众保证:
“在五年里面把全村清一色的楼房建起来。不仅要建起新农村,农业还要年年增产,向国家的贡献年年增多。”史来贺还说,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和阻力,不能动摇建新村的决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把刘庄人的劲头调动起来了。盖房子最缺的是木料,史来贺把自己院子里六棵大榆树献出来。那六棵榆树,有人出一千元史来贺没卖;女儿出嫁,老伴要留一棵做家具,史老头也没同意。村里人看史来贺和那些共产党员们带头献木料,也一声不响地跟着把自己的木料拿出来了。
正当刘庄的人们热气腾腾白天忙着田里干,夜里忙着建楼房的时候,来自上层的干部传出:要批判刘庄不抓革命光抓生产,一心建设“安乐窝”的错误。史来贺赌气说:“就是你们上面的干部能住楼,农民就不能住楼房?盖楼房是为了节约土地。”
好心的领导劝史来贺:
“刘庄盖一千多间房子,要一千万块砖,三千吨水泥,这样大的工程,会影响农业生产吧?”
“我们保证年年增产,多向国家贡献;建设新村的计划,坚决在五年里面完成。”史来贺说。
建新村确有实际困难。全村只有三个泥瓦匠,大队长刘桂英带着一帮子妇女挑泥垒砖,胳膊肿得老粗,用热水敷敷照样干。史来贺叫她们休息,刘桂英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要为子孙后代做点好事。
分房的困难
刘庄的人们,按照他们的理想与计划,在五年里把楼房建起来了。一个崭新的新农村出现在河南省北部的平原上。
楼房里的装置,和城市里的楼房大体一样,只是房间宽大一些。城市的人知道,楼房盖起后,有个分房难的问题,分房难在刘庄也出现了。
建设新村,要按照规划拆迁。每盖一幢楼房,都要有几户搬家。刘庄的领导班子规定:每建好一幢楼房,要群众先搬;群众过意不去,要干部先搬,特别是史来贺应该先搬,说他在刘庄由穷变富中出了大力。搬家问题讨论多次,领导班子决定:领导干部最后搬。不少群众提议,应当多给史来贺两间当办公室,使他能安静地办公。史来贺表示,凡是群众劳动的地方,都是他的办公室。
中路三排的楼房建成后,村里干部趁史老头外出开会,安排他家和李安仁家相邻,省得他俩商量问题多跑路。史来贺回家来坚决按照大队的决定办,领导干部最后搬家。
群众不同意干部最后搬家,结果又出了新方案:每有一批群众搬家时,也有一两户干部搬,免得群众脱离干部,而史来贺自己最后搬的主意谁也不能动摇。
副队长夏治香搬家时,七十多岁的老母亲问史来贺搬了没有?
“史来贺还是最后搬,谁也说不服他。”夏治香说。
“为建设新村,老史操碎了心,让人家先搬家才顺理。”夏奶奶说。
1981年秋天,刘庄新村的最后一排楼房盖好了,史来贺才带着一家人搬到新楼房去。


第2版()
专栏:

田纪云谈今年物价工作的任务
坚决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不出台大的改革措施,对某些突出不合理的商品价格,只作少量的、有升有降的调整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最近指出,今年物价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坚决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田纪云是最近在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记者发表书面谈话时这样说的。这家杂志将于3月23日出版的第三期上发表田纪云关于价格改革问题谈话的全文。
田纪云说,对已采取的改革措施进行“巩固、消化、补充、改善”,存利去弊,解决突出问题,这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也是今年价格改革的方针。他说,价格改革是有计划分步骤进行的。去年价格改革迈出了较大的一步,考虑到国家财政的负担能力、企业消化能力和群众承受能力,今年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不出台大的改革措施,对某些突出不合理的商品价格,也只作少量的、有升有降的调整。这些调整也主要是为了巩固、消化、补充、改善已出台的改革措施。凡是不应该涨价的,坚决不涨价。决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今年在价格方面没有搞大的改革措施,而“小打小闹”的却不少,结果既不解决什么问题,还造成不好的影响。田纪云强调说,现在就要及时提出这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都要把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作为重要任务,并认真加以落实。
田纪云在谈到今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将要采取的措施时指出,今年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特别要注意抓重点。一是抓重点措施,主要是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和消费基金的盲目增长;同时积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保证市场需求。二是抓重点地区,特别是抓好大中城市,尤其是三大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三是抓重点品种。要把蔬菜、副食品价格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品种。一个菜,一个肉,一个蛋,把这三种副食品抓好了,把价格稳住,群众就会满意。蔬菜价格是重点中的重点。要千方百计保持蔬菜价格的基本稳定,去年菜价上涨幅度过大的地方,应争取有所回落。菜价放开后,调动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蔬菜上市量会增加。同时,有了去年的经验教训,我们的工作也会有改进。
田纪云要求物价部门要严格把关,对不合理的涨价要求要坚决顶住,决不能迁就。他说,一切调价措施都要放到全局上来衡量。有些从局部来看,调价有道理,从全局来看,调了就有问题。一定要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大道理管小道理。要加强物价监督、检查工作。某些商品价格放开了,不能撒手不管,在价格上也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这是一种疏导措施,也是补充、改善的措施。要坚决制止乱涨价的做法,对违反物价政策的要严肃处理。对集市价格要实行必要的引导,对个体商贩要加强管理。田纪云指出,国家是代表全体人民的,不是只代表哪一部分人的,要保护全体人民的利益,对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要负责。全体人民都安居乐业,才能长期保持安定团结。
田纪云在回顾我国的价格改革工作时说,有两点必须明确。第一,我国现行的价格体系非改革不可,否则,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不可能理顺,整个国民经济不可能长期健康地发展,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不但不能得到克服,而且会进一步加剧,从长远来看,对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都是不利的。第二,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尽管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看基本上是成功的。价格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完善改革来解决,决不能走回头路。这两点是我们对物价和价格改革问题的基本认识。只有坚持这样的认识,才能坚定进一步搞好价格改革的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田纪云接着展望了我国价格改革工作的前景。他指出,尽管价格改革的难度还相当大,但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实践过程中大家对价格改革有了更为一致的认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同时由于宏观控制的加强和改善,前一段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正在逐步消除,这些都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搞好价格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说:“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精心组织,不懈努力,今年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今后的价格改革将会比前几年的改革更有准备,更有计划,取得更大的成效。对此应该充满信心。”


第2版()
专栏:

青岛海运公司办外贸运输业
本报讯 记者贾建舟报道:山东省青岛海运公司积极兴办地方外贸运输事业,既增加了国家的外汇收入,又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
青岛海运公司为了改变外贸运输的落后状况,于一九八○年初组建起一支地方外运船队。目前,这支船队的运输范围已由青岛至香港扩大到了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将物资运送到了国外二十六个港口。截至一九八五年底,全省地方外运船舶共完成货运量一百五十八万吨,收入外汇折合人民币八千二百多万元。不仅还清了购船贷款,还为国家创汇两千多万美元。


第2版()
专栏:

福建农业资金投入规模扩大
新华社福州三月二十二日电 (记者周俊祥)福建省今年农贷规模计划扩大六亿元,以支持粮食生产和水产、水果生产。在这批扩大的农贷中,全省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需要的资金将得到优先保证,用于扶持农民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具的贷款可达五亿元左右。同时,省农业部门把社会需求大的水产、水果生产作为信贷投放的重点,今年,全省利用世界银行资金和国内配套贷款一亿两千万元,将全部用于发展水产、水果生产和加工。


第2版()
专栏:

湖北省江河堤防造林进度快
新华社武汉三月二十二日电 湖北省利用长江、汉水等大江大河的堤防及堤防附近的荒山、荒地,积极开展植树造林。从今年春节过后开始,到三月上旬,全省在江河堤防共植树一百九十多万株,比去年同期多三十多万株,使全省堤防两旁树木拥有量达到三千二百万株。


第2版()
专栏:

松花江水系治污已初见成效
据新华社长春电 (记者高欣)因水污染严重造成经济鱼类濒于绝迹的松花江部分江段,经过几年来大规模的综合防治已经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江水水质恶化的现象基本得到了控制;部分原来污染严重的江段重又出现了鲢鱼、鲫鱼、边花鱼等经济鱼类群;沿江居民饮用水水质有了改善。同时,通过开展污水处理,每年可回收碱、硫酸、纸浆纤维等七万多吨,年创造经济价值八千多万元。


第2版()
专栏:

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投产
据新华社北京三月二十二日电 据《科学报》报道,我国第一座地热发电站——广东丰顺县地热发电站三号机组,经过三年的科研试验性运行,最近正式并入国家电网,投入生产性运行。去年,三号机组发电量达一百八十六万度。


第2版()
专栏:

四川省把科学技术引向农村
科技人员支援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使全省近三百个企业扭亏为盈
本报讯 记者罗自苏报道:去年以来,四川省已动员和组织两万多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支援地方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使全省近三百个企业扭亏增盈,技术服务的效益达四亿元。
四川省委、省政府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发展,把科技引向农村,支援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省科委动员、组织科技人员支援地方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打破了人才的部门所有制界限,不受改变隶属关系的调动所产生的种种制约,自由灵活、实惠易行。近一年来,他们紧密结合经济工作转让科技成果;培训技术人员;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广泛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广泛组织科技协作网络,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对口支援;建立和完善科技联合体等。据成都、重庆、内江、自贡、渡口等十个市、地的不完全统计,去年,共动员和组织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大型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培训技术人员二万七千人次。省科协组织大批科技人员对乡镇企业进行了咨询服务,与五百多个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


第2版()
专栏:

特区如何实现创汇农业?
——访深圳市副市长李广镇
本报记者 陈满正
对深圳特区,人们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城市建设快,二是工业发展速度高。那么,它的农业生产发展怎样呢?不久前,我访问了深圳副市长李广镇同志。
李广镇说,特区建立前,这里是宝安县。那时,这个县工业很少,农业落后,大批人口外流,大片土地丢荒,农民生活较苦。
1980年成立深圳特区后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工程建设,发展工业,大批建筑队伍涌进深圳,造成农副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物价上涨。市委和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提出农业的发展“首先为特区建设服务,同时为出口服务”的方针,经过五年努力,到1985年农副产品不仅能满足特区市场的需求,还可大量出口香港。
特区鲜活出口产品增长所以这样快,原因在哪里?老李说,主要是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些特殊政策。几年来,深圳市始终坚持开放、坚持改革的方针。在农村,我们较早地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较早地开始了调整农业布局,改革统购派购制度。从1980年开始,我们按市场需求,五年减少水田和耕地面积二十万亩,用于养鱼、种菜、种果、种花,与此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家禽业、海水养殖业,使特区农业逐步走上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广泛开展外引内联,五年中与外商签定农牧合同二百五十多项,引进外资两亿多港元,与内地联合办企业一百多项,引进内资五千多万元;推行集约化经营,逐步建立起贸工农产供销服务体系。
经过五年努力,深圳市已初步建成了规模较大、商品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的鲜活商品基地。当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精美优质的出口品种还不够多,不少大路货质量不高,竞争能力不强,食品加工、保鲜、包装还比较落后,制约着我们扩大农副产品的出口。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今年我们要认真抓好“两个转变”,即以低档、大路货为主向优质精美、品种多样化产品转变;以分散家庭生产为主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满足国际市场复杂多变的要求。落实“三大措施”,即从资金、技术方面支援农业,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加强外引内联,促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流通体制,拓展海外市场,使供港鲜活产品“南移”。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储蓄应减少环节
朱世龙
现在个人储蓄环节多,填单、查卡、付款记证、复核等等,费事又费时,存取款都得排队。而且存取款限于同一地点,给存户带来不便,不利于集中闲散资金支援四化建设,有必要加以改革。重庆市工商银行系统实行“定活两便”储蓄,是个好办法。
“定活两便”储蓄存单数额固定,有大有小,现存现付,省去了写证填卡的环节;利率灵活,既是活期储蓄,但存过一定期限,则按相应的定期储蓄计息。这种办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存户随时可到任何一个储蓄所支取,克服了现行一般储蓄办法比较死板的缺点,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第2版()
专栏:

地处黄土高原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1985年养鱼水面已达五千多亩,养鱼专业户比1983年增加十一倍。淡水养鱼业已成为这个县治穷致富的一条新门路。
新华社记者 陈思禹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