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黑人母亲
——记温妮·曼德拉
晓梅
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的夫人温妮·曼德拉已经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们都支持她和她的丈夫所从事的事业,也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因为他们的遭遇是南非广大黑人现实生活的缩影,而他们的斗争则代表着南非人民的心愿和未来。南非黑人群众亲切地称温妮·曼德拉为“黑人母亲”。
温妮·曼德拉1934年出生在南非特兰斯凯的一个农村里,自幼在约翰内斯堡受教育。当她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就非常崇拜曼德拉这位黑人领袖。1958年,她和曼德拉结婚。在丈夫的影响和鼓励下,她参加了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斗争。二十多年来,她被南非当局多次逮捕和软禁,但始终斗志旺盛,从不屈服。她已经把自己同争取种族平等的神圣事业融为一体,从而成为黑人解放运动精神的化身。
今年1月24日,美国一个团体决定授予温妮“人权奖”,赞扬她为争取黑人人权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但是,南非种族主义者却不让她离开南非去美国领奖。温妮无法冲破禁令,只得在约翰内斯堡领奖。然而,这却再一次显示出种族主义者对这位温文尔雅的黑人妇女是多么害怕!
在温妮的回忆录中,也生动地记载过南非当局对她的存在是多么恐惧。回忆录中写道,有一次她被流放到布兰德福,“当局害怕当地群众和我们(温妮和她十四岁的女儿)往来,在我们到来之前,就让当地的议员和警察开会告诉群众,要到这里来的是一名很危险的人;还警告人们:谁胆敢迈进她的门坎,就会立即被抓起来,命运就会象她那个被判处终身监禁的丈夫一样。人们还被告诫,必须把孩子看好,不要让他们靠近这个女人住的房子,否则就会受到蛊惑,走上邪道。”
很明显,担惊受怕的倒不是流放中的温妮,而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白人种族主义者。本来,南非当局是不允许黑人进超级市场买东西的,甚至不允许黑人在邮局里与白人使用同一个柜台,可是温妮硬是昂首阔步地走进黑人从未进过的店铺,穿过只允许白人进出的入口,站到只供白人使用的柜台前。
这种勇敢的举动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白人们被震惊得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黑人们先是困惑不解,可慢慢地也都学温妮的样子,跑到白人的超级市场里买东西,站到白人使用的柜台前买邮票了,而当局却拿他们毫无办法。“黑人们逐渐懂得了自己的价值,知道了自己的分量,树立了作人的自信心。”
南非当局把她流放到陌生的、偏远的小镇,是为了逼迫她脱离自己所熟悉的群众,放弃自己所从事的正义事业,但这一企图遭到彻底失败。温妮很快在群众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开辟了新的阵地,找到了新的斗争方式。
南非当局没有办法使这位妇女灰心,更没有办法使她屈服。
1985年11月,温妮听到南非当局把在医院治病的曼德拉重新投入监狱时表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一定要继续下去,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在险恶的逆境中,温妮变得越来越坚强了。她冷静地说,“为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所进行的斗争事业已经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我已经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人而生存。我所追求的理想和政治目的就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的理想和目的。他们对付我,就是对付全体人民。我现在和将来都永远是一个政治气候的晴雨表。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期,你都可以从我的处境看出这个国家的政治气候。他们流放我,并不是为了赶走我这个人。作为一个人,我对他们来说,无足轻重。我的信仰才是他们要查禁的。我实在不能想象,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崇高的事情。”
是的,她的信仰和实践是崇高的。光荣属于这位黑人母亲,属于为反对种族隔离,为争取平等和解放而进行英勇奋斗的南非黑人兄弟姐妹们。尽管通向光明未来的道路是曲折、漫长、铺满荆棘的,但是,我们坚信,一个种族平等的社会终将在南非的土地上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加勒比明珠——卡塔赫纳
胡积康
在碧波浩淼的加勒比海南端,有一座历史名城卡塔赫纳。它是哥伦比亚北方重要的港口,也是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
从首都波哥大到卡塔赫纳只有六百七十公里,乘飞机仅需一个小时。从空中鸟瞰,卡塔赫纳象一柄翡翠插在碧波里,南面的两个半岛拦住海水,形成一个安全的港湾。
卡塔赫纳分为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新城位于名叫“大嘴”的半岛上。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宽阔的海滨大道贯串全岛,街道两旁店堂林立,商业发达。街心公园里挺拔秀逸的椰子树迎风摇曳。
海滨大道外面是一条绸带似的沙滩,海水轻吻着软沙,卷起细碎的浪花。沙滩边上疏密有致地散落着各种热带林木。在黛绿的椰林里隐现着几幢古朴的印第安人草房,风味饭店里飘出诱人的烤肉香。
啊,卡塔赫纳!你不愧是加勒比的明珠!
然而,在那腥风血雨的殖民统治岁月里,这颗明珠曾经饱受屈辱和伤害。卡塔赫纳旧城内的许多古迹,就是历史的见证。主要入口处,有一座典雅的米黄色钟楼,钟楼前一个不大的广场,殖民时期,是黑奴市场,曾经成为新大陆最大的奴隶市场之一。千千万万的黑奴被殖民者从非洲抓运到这里,然后转卖到各地。奴隶们的斑斑血泪是对罪恶的殖民制度的有力控诉。而广场北面不远处的一幢白色楼房,是殖民者设立的“宗教裁判所”旧址。在二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岁月里,不知有多少当地平民在这里惨遭杀害!
穿过市政厅后就是博利瓦尔广场。广场中心是一尊解放者塑像,博利瓦尔跃马举剑,英武坚毅,气吞山河。1810年4月,博利瓦尔在加拉加斯领导大起义失败后,于1812年来到卡塔赫纳。他在这里积聚革命力量,并认真总结了第一共和国失败的教训,发表了举世闻名的“卡塔赫纳宣言”。后来,博利瓦尔再度东征,1819年博亚卡战役后,他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出任第一任总统。博利瓦尔对卡塔赫纳有深厚的感情,把它称为“英雄城市”。
卡塔赫纳旧城是典型的西班牙风格,窄窄的街道,低矮的二、三层小楼,每层临街都有木制的阳台栏杆,楼房底层有高大的落地窗。
卡塔赫纳闻名的古城墙筑在海边礁岩之上,根据地势不同,高三四米或七八米不等,宽约二三米,连绵十几里,环城一周。城头上每隔一百米就建有一座古堡。
在殖民时期,卡塔赫纳就是一个重要的海港。当时的西班牙人把从哥伦比亚掠夺来的黄金和绿宝石,秘鲁和墨西哥的白银,马提尼克和圭亚那的珍珠集中到这里,然后由船队运回本土。据西班牙皇家制币所记载,从1492年至1839年,从卡塔赫纳运往西班牙的金、银器和珠宝竟达四十九亿件。
卡塔赫纳的巨额财富,不仅遭到殖民者的残酷掠夺,也屡被海盗抢劫。1586年,英国海盗德雷克攻占全城,把市内的金银珠宝掳掠一空。1741年,英国海军少将埃德华·韦农率重兵围攻卡塔赫纳达五十六天之久。殖民统治者弃城逃跑。普通水手布拉斯·德莱索组织人民抵抗外敌,击退了入侵者。在战斗中,他失去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为了纪念这位独臂英雄,人们在原费利佩城堡下为他塑造了一尊铜像。
在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中,卡塔赫纳历尽沧桑。如今,它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加勒比海之滨。它不仅成为哥伦比亚的第二大海港,而且拥有造船、化工、炼油、水泥等工业。尤其是开辟工商自由区后,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卡塔赫纳是“安第斯条约组织”的发祥地。近几年来,拉美重要的会议常在这里召开,使这座历史名城在拉美的政治生活中同样闪耀着光芒。(附图片)
卡塔赫纳海滩一景 胡积康摄


第7版()
专栏:

珍贵的藏书
史洁
保尔·拉法格在回忆录中写道,马克思为了撰写《资本论》,阅读了一千五百册参考书。当年,马克思住在伦敦,除了去大英博物馆博览群书外,还在家中阅读自己收集的书籍。据估计,马克思收藏的书籍总共有二千册左右。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保存了马克思大部分藏书。恩格斯身后,马克思这部分珍贵藏书和恩格斯的藏书均交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保存。1933年希特勒上台,纳粹分子没收了社会民主党图书馆藏书。幸好社会民主党事前已将马克思的部分藏书转移到国外。但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马克思的藏书已四处流散。1950年,民主德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所开始搜集这些藏书。主持这项工作的是两年前逝世的著名马克思思想研究家勃鲁诺·凯瑟教授。他带着一批年青的工作人员,走遍了各大图书馆。在堆积如山的书堆中,他们一本本、一页页地翻阅,查看有无马克思和恩格斯藏书的印章、签名。
收集这些藏书是很有意义的工作。通过这些藏书,可以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阅读范围,探索他们创作思想发展过程以至于当时的政治斗争情况。特别是马克思不少藏书上有着他亲笔写的旁注。


第7版()
专栏:

全球性缺水的警报
唐若水
水,一直被视作地球上最廉价的资源。然而,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世界资源观察所”最近却发出了这样的警告:地球上可供生活、农业和工业之用的水源正在“走向极限”。再过二十年,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棘手的水源匮缺!一位专家还把最近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等国发生的导致大规模饥饿和死亡的特大旱灾比作全球性缺水的一个“序曲”。
这并非危言耸听的无稽之谈,而是该观察所收集了世界各地的水源资料经电脑综合分析得出的严峻结论。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世界资源观察所的专家们指出:使用传统的蓄水法如筑坝、修水库和挖运河,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都不是解决此难题的良策,原因一是成本高,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根本无力投资;二是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发达国家不愿干。这些专家认为,尽量蓄水并合理用水是唯一“现实”的对策。
但许多国家在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方面,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制订关于合理用水的有关法律和政策。有的国家虽设有一些条条款款却又完全是纸上谈兵,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有鉴于此,该观察所呼吁各国政府对此作一番“慎重考虑”。此外,人们对水的“价值观”也必须作一番“修正”,从而使地球上的水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第7版()
专栏:世界见闻

纽约地铁内的乐声
杨昭
一般来说,纽约的地铁在人们心目中是颇糟的。特别是发生在地铁里的刑事犯罪案之多,更使其声名狼藉。据警方调查,1984年纽约地铁中发生杀人、侵犯妇女和抢劫案竟达六千多起。这个数字是惊人的。长期以来,如何对付地铁里的犯罪活动,一直是纽约警方的一个棘手难题。纽约的地铁,也因而有“犯罪渊薮”的恶名。
然而,最近一些音乐表演家却给纽约地铁带来了一线“生机”。
由纽约州交通局长亲自倡导的“地下音乐”活动,在地铁的时代广场等八个车站举行。据称,其目的在于“缓和地铁里的紧张气氛,让乘客能够轻松一些”云云。
如今,这些地铁车站每天都回响着阵阵乐声,从爵士乐、民间歌曲、英国乡村舞曲直到古典乐,各种不同风格、流派的乐曲,纷至沓来,乘客大可尽情享受一番。
乐曲的演奏者们,有的是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有的来自艺术专科学校。其中不少人是以在繁华街市卖艺为生的“街头音乐家”。这些“街头音乐家”大都有点演奏水平,但一直苦于没有演出场地而难以发挥才能。从前他们也有不少人在火车站的候车室这类地方表演,但常被当局以“无照营业”为由取缔。而现在,他们终于有机会在公共场所无忧无虑地向人们献技了。
萨克斯管吹奏家罗莱尔率领着一支全部由黑人组成的五人小乐队,除他本人之外还有鼓手、低音提琴手、电吉他手和一位女歌唱演员。他们的精湛技艺吸引了无数过往的乘客,美妙的乐曲使许多人陶醉,有人随着乐队唱个不停,以至于耽误了自己欲乘的车次。甚至在附近执勤的警察,有时也会被悠扬的乐声打动,手中的警棍竟随着乐曲的节奏而起伏,悠哉游哉!
看来州交通局组织的这项音乐演奏活动颇得人心,无论是参加演出的艺术家还是地铁乘客,皆大欢喜。目前各车站的音乐会都是上午开始到晚上八点结束,每天演出三场,每场两小时,各场次间休息一小时。
民间音乐家的表演能给污浊的纽约地铁带来多少变化呢?人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第7版()
专栏:

咄咄逼人的日语
跻身于世界工业强国之列的日本,又打算实施一项计划,加强日语的国际地位,以便进一步扩大日本在世界文化教育方面的影响。
目前,在日本各高等学府就读的外国学生仅一万多人,远不及美、法、英以及联邦德国。这项即将执行的计划,将在本世纪末使日本所拥有的外国留学生达到十万人。
来自日本文部省国际教育协会的一份报告强调:促使日本教育和日语国际化的基本改革已势在必行。首先,是提高日语的标准化和通用性。其次,要在文字改革上,促使日语简单化,使其易于为国内外日语学者所接受。另外,还要制定特殊的短期课程,提高外国学生学日语的兴趣。
当然,日本这项颇具雄心的规划能否顺利实施,还需以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作后盾。
·黄本·


第7版()
专栏:

跨国房屋
法国有一部著名的喜剧影片《法律就是法律》,说的是有座私人房屋被一条国界分成两半,由此而引起了一连串的喜剧情节。但是生活本身并不亚于最精采的表演艺术,这样的房屋在南美洲确实存在,里面住着哥伦比亚人阿尔贝托·阿吉列·马林。他每天多次“进入”巴西国境,然后又“回国”,没有任何签证,也没办任何长期有效的手续。在他之前,房子好象百分之百地座落在哥伦比亚领土上。但是当划定国界时,双方边界委员会确认,国境线应当正好从阿吉列·马林的房屋经过,更巧的是将他的卧室和盥洗室分在了两国。办事认真的边界委员们竟在住房里设立了整套国界标志,这样他只好在两国土地上自由往返了。
许仆编译


第7版()
专栏:

修建英吉利海峡隧道史话
顾玉清
法、英领导人不久前在法国里尔宣布:两国将于明年动工修建英吉利海峡铁路隧道,预计1993年建成。
修建一条海底隧道,把英吉利海峡两岸连接起来,是英、法两国公众两百多年来的愿望。
早在1751年,法国人尼古拉·德马雷就首先提出了沟通英吉利海峡的设想。他上书路易十五,要求“要么建造一座桥,要么一个隧道或大坝”把英国与欧洲大陆联接起来。遗憾的是,路易十五根本没有看这份报告。
1802年,法国工程师阿贝尔·马蒂尼·法维埃建议在英吉利海峡开凿一条人、马和马车都可通过的隧道。他的这一计划曾得到拿破仑的赏识。但英国人害怕拿破仑从隧道偷袭英伦三岛,坚决拒绝了这个建议。
法国水文地理工程师埃梅·托迈·德加蒙曾设计过多项海峡隧道计划,为了获得最佳实施方案,他多次深潜英吉利海底。经过二百多次的水下测量,德加蒙掌握了大量的地形结构数据,并于1855年,献出了一个修建海底隧道的新方案,受到拿破仑三世赏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对此也拍手叫绝。
然而,关于英吉利海峡开凿计划的谈判却一拖再拖,直到1869年才筹建了海峡隧道开凿委员会。以后,这个委员会从两国政府那里获得了九十九年的隧道特许经营权,于是到1878年,海底隧道终于动工,并在英国的多佛尔和法国的加来附近同时开凿。可是,在仅仅完成了几千米的开凿工程后,英国方面便突然宣布停工,致使计划再度夭折。据说这是为了尊重传统,保持英伦三岛孤悬海上的景观。颇有影响的英国坎布里奇公爵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样可使英国人“高枕无忧地睡大觉,不让法军从隧道里来打扰”。
到了本世纪初,形势有了变化,丘吉尔担任英首相后,曾极力支持海峡隧道开凿工作。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使他的计划不能实现。
战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欧洲共同市场的成立和西欧各国合作的加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兴建海峡隧道的迫切性。经过长期努力,现在终于作出了决定。
据记载,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前后受挫二十七次,可谓多灾多难。今天,法英两国人民将重新开始实现这项伟业,这也许是对前人的极好慰藉吧!


第7版()
专栏:

外国幽默画
体操运动员参加赛跑
(原载苏黎世《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