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宝岛明珠——科伦坡
黎炳森
科伦坡座落在斯里兰卡岛的西南海岸,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有人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斯里兰卡之后,为纪念哥伦布,便将这座海港和贸易重镇称作科伦坡。其实这是以讹传讹。在斯里兰卡西南部山区有一条河流叫科拉尼亚河。其出海口在科伦坡市北端,僧伽罗人将此地称为“科拉托德”,意思是科拉河口。早在公元八世纪穆斯林便将此地建成商业城镇。他们将“科拉托德”称为“科拉布”。今日的科伦坡,便是科拉布的另一种译法。
人们将斯里兰卡称作印度洋上的明珠,把科伦坡称为“东方的十字路口”。今日的科伦坡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东西方航运的必经之地。
科伦坡市中心是福特区,在这里高楼林立,现代化的旅游大饭店格外引人注目。在福特区的几条主要街道上还座落着银行、保险公司和百货公司大厦。总统府和总理府等重要机关均设在此。
科伦坡市的东南部是旧城区,又称为“帕塔”。这里人口稠密,房屋密集。在这里处处可见夹杂在大街小巷中的佛教寺庙和各式佛像。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座落在科伦坡市中部的费尔南多大街。这座博物馆建于1877年。馆内收藏有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化石、青铜器、宝石、斯里兰卡的土特产品以及记录佛教教义的贝叶经。馆内的展品中,还有引人注目的“郑和碑”。这块石碑是公元1409年明朝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在斯里兰卡建立的。这块石碑顶上的二龙戏珠图案仍清晰可见。碑文分别用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书写。主要记载了郑和前往斯里兰卡的目的。
如果说科伦坡国家博物馆里的郑和碑是五百多年前中斯两国友好交往的佐证的话,那么科伦坡东南部达玛洛克路的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则是今日中斯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周恩来总理1964年第二次访斯时,决定由我国援建一座大厦,作为赠送给斯里兰卡人民的礼物。这座雄伟、庄严的建筑物于1973年5月落成。
自从1977年斯里兰卡现政府执政以来,科伦坡又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建有迪希伐拉、芒特·拉维尼亚和科拉尼亚等卫星城,还在离科伦坡二十英里的国际机场附近,修建了卡图纳亚克自由贸易区,迄今为止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此投资,开办工厂。随着斯里兰卡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实施,科伦坡这颗宝岛明珠将会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附图片)
下图为科伦坡海滨风景


第7版()
专栏:他山片石

绿色世界点滴
杨其嘉
越伐越多的森林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的瑞典,被人誉为“森林之国”。这个国家的人口不到九百万,但在它四千一百多万公顷土地上竟有二千三百五十万公顷森林,平均每个瑞典人有近三公顷森林,而世界人均只有一公顷。
这个森林之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森林不是越伐越少,而是越伐越多。据调查,近百年来瑞典森林资源比一个世纪前增加了两倍。现在森林木材资源已达二十六亿立方米。
瑞典林业的健康发展,使林业成为这个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林业是瑞典外汇收入的最大来源。1981年瑞典林业出口收入总计为二百八十亿克朗,占全国出口总收入的20%。
瑞典成为世界“森林之国”并不是大自然的恩赐,尽管适宜的气候为瑞典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许多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对森林的科学培育、严格保护和有计划的采伐就不会有今天的成果。瑞典政府为保护森林制定了一系列法令,1948年制定的林业法规定,所有的林业活动必须首先考虑环境保护效益。如打算砍伐树木,都必须事先通知地方林业局,经批准后才能实行。森林保护法明确规定了采伐者的采伐量和植树量的比例,违者要受罚。
发展林业既要靠管理,又要靠科学,瑞典对林业教育十分重视。在这个不大的国家中,竟有二十六所林业学校、三所林学院和一所林业大学。现在全国从事林业管理的专业人员多达三十万。
有绿色就有浪漫
位于日本本州西南的神户湾,是日本最大的工业中心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神户60%的街道化为焦土。但今日神户仅在市区一百五十二平方公里土地上,就栽有各种树木二十七万棵,平均每百人占有十九点二棵树。平均每个市民占有公园绿地九平方米。
“给街道以绿色,给人心以花朵,有绿色就有浪漫”,这是神户市民绿化的指导思想。全市从1971年就开展了群众性的“绿色神户作战”,这个运动没有规定结束时间,但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要使城市绿地面积达到70%。他们的“绿色作战”运动,既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又有扎扎实实的措施。
森林探险旅游
森林的效益有多方面,森林旅游就是一项重要的效益。
不少国家近年来开放森林公园作为旅游点,获取了大量外汇。最近泰国还开办了一种森林探险旅游活动,很快打开了局面。参加这项旅游的多是二十五岁至四十五岁的中青年人。经营这种森林探险式旅游的旅行社,大多选择泰国北部的清迈和清莱一带作为旅游点。这里有高山、河流和密林,还有山地民族村落,对外国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去年试办的结果,参加这类旅游的外国游客共有五百多人,分别来自澳大利亚、法国、荷兰、瑞士、美国和加拿大。估计今年人数将增加。


第7版()
专栏:

服装上的语言
张祝基
初到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时,在街上到处可见头戴大沿帽、身穿制服的人,有的上白下蓝,有的一蓝到底。后来知道,这是看门人的统一制服。中层以上社会人士一般都西装革履,领带也结得规规矩矩。这些服装反映了男人的地位和工作环境。
还有不少男人穿“布布”肥袍。这种袍子一般是以两幅天蓝或雪白的布横拼在一起,长及脚面。圆领口开到胸,无袖,两侧开口从肩直到膝。穿上“布布”,再戴一顶紫毡或白线针织小帽在头上,十分潇洒。这是酷爱民族文化的人们喜爱穿的服装。
与男子服装比起来,妇女的装束更为多姿多彩。妇女们用一整块花布齐两腋或在腰间一围,垂及脚踝。这块布叫“巴涅”。今天阿比让的妇女,不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穿“巴涅”。人们随时可见那热烈的色彩,粗犷的图案,奔放的线条。“巴涅”的新款式将非洲传统服装同西方时装融成一体,迎合了白人妇女追求异域情调的心理,现已打入了法国市场。
最有意思的是,各种“巴涅”出厂以后,都会因得新的命名而流行,穿的人借这种无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例如一种叫“我丈夫是能人”的“巴涅”曾经畅销多年。近几年,国家经济困难,有一种“巴涅”就叫“危机”。有一种图案是四只人脚,被叫做“你的脚、我的脚”,言下之意是“你我寸步不离”;还有一种游鱼图案的“巴涅”,被命名为“炭火烤鱼”,那画外音是周末晚上丈夫领她下饭馆。这些都寓意着夫妻恩爱。也有另一类,如画面是一只人眼,叫“我情敌的眼睛”,是炫耀自己的美丽,情敌嫉妒,到处盯着她,气得要死。再如“你为什么恨我”和“亲爱的,别转过身去”,则是对丈夫无声的抗议了。
“巴涅”还象邮票一样,纪录历史事件。去年8月参加阿比让市大教堂落成典礼的群众成千上万,都穿着印有教皇头像的“巴涅”。10月,民主党开“八大”,会场里大多数人胸前背后都是乌弗埃—博瓦尼总统的头像。有些会议或活动举行时,也有专门的“巴涅”应市。


第7版()
专栏:

千塔之冠——开罗塔
世界上不少城市有其象征性的建筑,如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塑像、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塑像、悉尼的歌剧院……。然而,尼罗河畔的明珠——开罗的象征是开罗塔。
开罗塔座落在开罗市中心尼罗河河心扎马立克岛上,钢筋水泥结构,高一百八十七米,相当六十层楼高,是世界第四高塔。开罗素有千塔之城的美称,市内外形形色色的清真寺宣礼塔以及高大的城堡鳞次栉比,而开罗塔则为千塔之冠。
开罗塔于1961年4月24日建成。塔的下层入口处台阶和塔基都是用阿斯旺的花岗石镶嵌而成。在入口处上方镶有一只高八米宽五米的铜鹰,这是埃及共和国的标志。整个塔身镶有二百五十万块米黄色的瓷砖。在塔的第十四层建有旋转餐厅,是埃及政府招待外国贵宾举行宴会的地方。餐厅可容纳八十人,客人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一面用餐一面可以透过玻璃观赏开罗的全貌。旋转餐厅每半小时转一周。第十五层是酒吧和冷饮部,可容纳一百人。塔顶是观赏台,备有多台望远镜。游客只要付钱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屹立在西南天际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在塔身周围装有各种彩灯和聚光灯,每当夜晚,大放光明,整个开罗塔犹如一支腾空的火箭。
近年来,在开罗塔周围又新建了各种娱乐场所和文化服务设施。据统计,每年观光开罗塔的游客达八十多万,年收入达一百万埃镑。
·申明河·


第7版()
专栏:国际影坛

她的愿望实现了吗?
——关于一部苏联影片的争论
李溪桥
苏联当代著名电影剧作家阿·格列勃涅夫和老一代电影导演尤·莱兹曼继八十年代初完成一部令人思考的现代题材片《个人生活》后,又推出一部引人注目的新作《愿望的时代》(在我国电视台播放时译名为《愿望实现的时候》)。这部影片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今天苏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影片在苏联公映后,引起热烈的反响和争论。不仅评论界对它有不同的评价,就连观众也纷纷来信发表彼此几乎是针锋相对的意见。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对女主人公斯维特兰娜(见图)的理解和评价上。
影片的故事可以说是平淡无奇。一个历尽生活坎坷,年华即逝的中年妇女不甘心过平凡的生活,她凭借着自己充沛的精力、出众的才干、极其现实的生活态度和独立进取的精神,锲而不舍地追求着自己的生活目标,一心为自己安排着充满各种愿望的幸福生活。她的愿望逐一地实现了。但是,她奋斗的结果却使自己失去了唯一的亲人,那个真正关心她、爱护她的丈夫,因此可以说,她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
对影片女主人公斯维特兰娜,很难用传统的人物类型标准去套。用创作者的话说,“她决非是一个反面人物”,但她与一般所理解的正面人物的概念又有些距离。在她的性格中,有值得赞赏、令人同情的一面:她性格坚强,很有决断力,又富于独立进取精神,她不肯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她凭借个人本领在社会中奋斗,在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实现自己的愿望时表现出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但在她身上又有着令人反感的一面:她是极端功利主义者,她撒谎成性,甚至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尽管她认为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使自己在优越的生活中获得牢固的一席之地。
影片对今天苏联社会进行了剖析,它没有求助于惊人的情节和激烈的斗争,银幕上所表现的是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从表面上看,生活是宁静而美好的。但是在这种生活之下却存在着一股不平静的暗流,人们都在紧张地为自己的利益而奔波——这才是支配人们生活的主要因素。谁在这种生活中获胜,谁才算是强者。作者试图通过这种平静生活下面的不平静,促使观众深入地思考自己周围的世界。女主人公斯维特兰娜就处于这种生活的漩涡之中,虽然影片中没有表现什么特别突出的事件,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的精神面貌、她的性格特点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最后一场,斯维特兰娜面对死去的丈夫而发出绝望的哀号。这并非因为她用一块砖一块砖精心垒积起来的大厦倒塌了,而是因为此刻她才深切感到她的精神上的支柱、她最亲密的人、使她在精神上变得高尚起来的人永远失去了。在她和他短短的共同生活中,在他们的关系中已经奠定了真正的基础——道德基础,直到此刻,她才深切地感觉到它。对这种需要帮助的人,社会是不能弃之不顾的。这就是作者的态度。
本片导演尤·莱兹曼说,这部影片和他前一部影片《个人生活》在实质上是一样的,也可以说是《个人生活》的继续。两部影片都是对现代人物性格中的某些方面,对苏联今天生活中的某些令人不安的现象进行思考的结果。
本片女主人公是由因拍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而驰名国内外的女演员薇拉·阿莲托娃扮演的。男主人公扮演者阿·帕潘诺夫也曾以一系列出色的形象而蜚声影坛。(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域外散记

凡尔赛宫趣话
思效
历史学家习惯于把三个著名皇帝相提并论,他们是:我国清代的康熙皇帝,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和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他们都是跨越十七、十八世纪,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兼备有作为的统治者。他们的封建帝国,早已烟消云散,但他们享乐受用的宫殿园林,如承德避暑山庄,彼得堡夏宫,巴黎凡尔赛宫等,却仍然留在人间。
凡尔赛宫是众口皆碑的豪华建筑,它座落在巴黎西南二十三公里处。那里原是一片森林、荒地和村庄,十六世纪,由德·雷斯元帅修建了一座努瓦西宫。亨利四世时,由于王室的一个老婆子患瘟疫死了,亨利四世怕传染,便令他的王太子到那里去避难。后来王太子登基,这就是后来的国王路易十三。他于1624年在那里建造了一座狩猎小行宫,1631年扩建为规模较大的猎庄。
路易十四上台后,锐意改革,对外扩张,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君主专政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宣称“朕即国家”,被人称为“太阳王”。
这个“太阳王”好大喜功,崇尚豪奢。他宁肯向人借债,也不放弃任何诸如豪华舞会、悲剧、喜剧和芭蕾舞等各种游艺娱乐活动。1661年7月,当他得知财政总监富凯新建了一所漂亮府邸时,便宣布在一个月以后亲临参观。
皇帝的财政总监历来是个“肥缺”。富凯原非贵族,只是一个法院审查官,凭着他阿谀逢迎、机灵圆滑的本领,当上了财政总监,只八年时间,就积攒了万贯家私。他聘请当时有名的建筑师和园艺师,在巴黎郊外他原来的乡间住宅,按古典主义原则,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沃—勒—维贡府邸。它以巍峨壮丽的山字形宫殿的椭圆形客厅为中心,按几何图形建成一座大花园,中间笔直而宽阔的轴线长达一公里,沿轴线分别设置水池、草坪、花畦和树林,中间点缀着喷泉、飞瀑、柱廊、雕像、台阶和假山洞,极尽华丽典雅、和谐对称之能事,给人以天上宫阙错落人间之感。消息传开,人们纷纷前往参观。连那位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虽然命在旦夕,也让人抬着前往观看,好象不一饱眼福,就死不瞑目似的。
皇帝也要来。这乐煞了富凯,因为这是一个讨好皇帝,从而升官晋爵的良机。他陈列了数不清的金银珠宝,准备了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最迷人的是那豪华的晚会,天空中各色烟火如花怒放,舞台上芭蕾仙子翩翩起舞。喜剧《讨厌鬼》是莫里哀专门创作的,也是他的剧团专门演出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主人那野心勃勃的黄梁美梦。
结果却是适得其反。路易十四参加完富凯的晚会后一个月,就以“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罪名,下令逮捕了富凯,并把他囚在狱中十六年至死。同时查抄了富凯的全部家当。这有些类似乾隆的宰相和坤的下场。
当路易十四因挥霍无度而捉襟见肘的时候,富凯却大兴土木,兴建府邸,其豪华壮丽超过了王宫,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富凯的下场是咎由自取。但是,富凯的晚会有一个副产品,这就是凡尔赛宫。
路易十四看到沃—勒—维贡的建筑,十分羡妒,便抄走了建筑的全部图纸,调走了它的建筑师勒伏、室内装饰师勒亨和园艺师勒诺特禾。从1661年到1681年,“太阳王”让他们在原路易十三打猎的地方,建造了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的整个布局格式,几乎同沃—勒—维贡府邸一模一样,不过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它的东西轴线长达三公里,全部围墙长四十五公里,整个面积一百一十一万平方米,园林面积一百万平方米。建筑施工高潮时,每天有三万六千名工匠,六千匹马在辛勤劳动。为了保障王室石料供应,全国民间有六年之久不得使用石料。
1682年5月6日,凡尔赛宫被正式宣布为王室住宅和政府所在地。此后一百多年,它一直是波旁王朝的象征和政治中心,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它的这种地位才告结束。今天,凡是到达巴黎的人,大概都要去参观凡尔赛宫。我参观时,想起当年威尼斯驻法国大使写给国内的报告。报告描述了几千支明亮的蜡烛在凡尔赛宫的长廊里燃烧,它照耀在贵妇的钻石上,骑士的甲胄和长剑上,照耀在水晶宫似的镜厅的墙壁上,美和庄严的气氛在闪烁发光,“简直象是在梦里,简直象是在魔法的王国里。”这样的形容是并不过份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