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论坛

按营养需求调整种植结构
北京营养源研究所 朱相远
1984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量首次突破八百斤大关。人们开始议论:粮食多了怎么办?
国际上公认的粮食基本过关的标准线是人均一千斤——这里仅指谷物,不包括薯类、大豆等。按照这个概念,1984年,我国人均粮食只有七百三十斤,还未达到全世界1984年人均占有谷物量七百六十五斤的水平。因此,我国并不存在粮食过多的问题。但是,即便这样,也存在粮食转化的问题。
粮食转化主要靠发展饲料工业
在一般情况下,每年收获的粮食大约要有5%留作种子,7%作为工业原料,其余皆供人消费。消费的方式包括两种:一是加工成食品直接供人食用,属于口粮;二是加工成饲料再转化成动物性食品,供人食用,属于饲用粮。这两者的比例随人均年粮食占有量而定。比如美国,人均口粮约一百二十四斤,但人均饲用粮却高达一千二百四十斤。美国80%以上的粮食用作饲料。全世界平均每年约有43%的粮食用作饲料;发达国家平均达60%;发展中国家平均达21%。这就是说,除口粮外,余下的粮食都向饲料工业和畜牧业转化。这是粮食转化的主要渠道。这条转化渠道,一方面为人们提供营养价值高的动物性食品,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调节库。丰年粮食多了,就多养些畜禽,用以提高膳食水平。灾年粮食欠收时就削减畜禽,少吃些肉食品。
当然,我国发展畜牧业不应当单靠粮食转化。饲料工业所利用的原料十分广泛,除粮食外还应包括各种牧草、青饲料、粗饲料以及各种农产品加工的下脚料等。配合饲料虽然以粮食为主要原料,也可利用许多下脚料。我国目前粮食还不充足,广开各种饲料资源以及提高饲料报酬,都是节约饲料用粮的好办法。
现在我国95%的肉、80%的奶都来自农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农区仍是动物性食品的主要生产区。由于农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半,不可能大面积搞退耕还牧。牛、羊等反刍动物虽以食草为主,但繁殖速度要比猪、禽慢得多。维持畜群所需的种畜头数,要比猪、禽多十几倍到上百倍。加上牛、羊生长周期长,维持基础代谢的饲料消耗比重大,因而饲料报酬要比猪、禽低很多。倘若在农区大面积地改种粮为种草,改养猪、禽为养牛、羊,要冒相当大的风险,有可能牛、羊未增加多少,而猪肉、禽蛋的供应直线下降,造成整个副食品市场的紧张。
增加大豆生产恢复碳氮平衡
当前粮食转化的效果不太显著,主要原因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倘把粮食转化的工作做在播种之前,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就可以促进粮食转化。
我国的粮食由稻谷、小麦、粗粮(主要是玉米)、薯类及大豆五项组成。前四项含蛋白质平均约9%,主要为人或畜禽提供热能,称为碳源营养。而大豆含蛋白质达40%,主要提供蛋白质,称为氮源营养。人和动物所需的诸营养素中,最基本、最大量的就是热能与蛋白质。这两者之间的比例称为碳氮比,这种比例要保持平衡。
我国人民的食物营养构成,碳源营养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基本上可满足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氮源营养还比较欠缺。我国人均蛋白质日摄取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动物蛋白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增加食物中的动物蛋白供应量,就需大力发展养殖业。但我国饲料营养构成中,也是碳源营养比重过大,氮源营养比重过小,蛋白质饲料不足。因而猪长膘多,长肉少;鸡长油多,下蛋少。我国的饲料报酬比国外低三分之一,既浪费了粮食又影响粮食的转化。
食物和饲料中碳氮比的不平衡,正是我国粮食构成中碳氮比失调的反映。以1982年为例,我国生产的粮食碳氮比为一百比二点六。同年全世界(除我国外)生产的粮食碳氮比为一百比五点八,美国粮食的碳氮比为一百比十七点七。
要调整粮食结构就必须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大豆的产量。只要摈弃那种一味追求粮食数量而忽视质量的习惯做法,从营养学角度来调整种植结构,就能达到碳氮平衡。我国如果在本世纪末实现大豆产量翻两番,碳氮比就可提高到一百比八点一。增加大豆生产,逐步实现碳氮平衡,就能促进粮食转化的顺利进行。
南方应当扩种玉米
目前在东北地区玉米积压较多,给人的印象似乎我国玉米过剩。其实,我国玉米不是多了,而是不够。全世界玉米平均占粮食总产量的25%,美国占50%,而我国仅占17%。从人均占有量来看,1983年,我国平均每人占有玉米一百二十斤,而全世界人均为二百斤,美国高达一千五百斤。
玉米被公认为饲料之王,有些国家将玉米列为饲用谷物。在生产配合饲料时,玉米是能量饲料的主体,常占60—70%。它同大豆(蛋白质饲料的主体)都是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
我国盛产玉米的东北,由于养殖业不发达,使玉米难以转化。但另一方面又要从南方大量调运肉、禽、蛋等。我国的中南与华东地区,是肉、禽、蛋的主要产区,但那里玉米却少得可怜,不得不用大米作饲料,而大米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玉米。南方有许多稻田是在丘陵或山坡上,如果改种玉米,既可少耗水,产量也不比稻谷低。如果华东地区的玉米产量从目前的一千万吨增加到二千万吨,中南地区从目前的七百万吨增加到一千九百万吨,那里的饲养业将会得到很大发展。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怎样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王九龄
我国是个森林较少的国家,解放后虽然每年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但成活率很低。怎样才能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呢?
水分与成活
苗木体内的水分是它的生命源泉。当外界水分供应充足时,苗木含水量维持在通常的水平上,吸水与失水之间保持平衡,苗木生活力就旺盛。当水分供应不足时,便会造成原生质脱水,代谢强度减弱,生活力减退;如果失水超过一定限度,苗木就会干枯死亡。
植树造林一般采用裸根苗,就是不带土的苗木。裸根起出的苗木,一般只能带走10—40%的根。根量的减少,意味着苗木吸水能力的降低。脱离土壤的裸根苗,根系非但暂时吸收不到水分,由于它的保护组织不发达,加上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丧失水分,如不妥善保护,苗木的生活力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有人做过试验:春季把二年生的樟子松裸根苗在露天分别晾晒零、十五、三十、六十和一百二十分钟,其失水率依次为0%、5.9%、6.7%、8.6%和9.4%;其成活率随失水率增大而降低,依次为:84.5%,42.2%,20.7%,18%和6.1%。这个材料说明,从起苗到栽植完毕,以及栽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能否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就是其生死存亡的关键。
保持苗木水分要注意:一、尽可能增加栽植时的苗木含水量;二、尽可能减少苗木的蒸腾耗水;三、尽可能使根系尽快地恢复吸水能力并大量吸水。
栽植的方法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这句话强调了树木移栽的困难,但有一定片面性。树木移栽只要技术得法,时间适当,再配合以改善外界环境条件的措施,是可以成活的。
栽植首先要选用适龄壮苗。一般应选用根系发达、地径粗、有一定高度、无机械损伤、叶色正常、顶芽饱满的壮苗。苗龄一般为一至四年生。为使起出的苗木符合质量要求,作业前应预先充分灌水,防止土壤干硬拉断根系;挖苗的深度和幅度尽量保持根系完整为宜。
苗木起出后要迅速运至造林地点。一时无法运出的苗木,要及时进行假植,以免大量失水。苗木运输中要特别重视针叶树苗木根系的包装,还要随时注意洒水降温,防止发热发霉。
栽植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施工。在造林现场,暂时不用的苗木应假植在湿润、背阴的地方,随栽随取。取出的苗木应浸泡在带水的小桶中或用湿布、湿麻袋等包裹。栽植深度应视土质情况确定,一般以稍深于苗木根颈处土痕为宜。
栽植前后采取一些措施改善造林地的环境条件也很重要。造林前多数地区都应进行整地,如有条件适当灌水是有益的。栽植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以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通透性。
栽植苗木的时间
选择适宜的季节造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气候差异很大,就全国范围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造林,但不同的树种又有其主要的和适宜的季节。
大多数树种以春季、秋季造林为好。春季气温回升,树木从休眠状态向生长转化,因根系要求的温度较低,其开始活动的时间通常比芽的萌发要早些,因此,土壤解冻就能植树。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春旱严重,造林应尽量提早,以充分利用早春温度低、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有些树种停止生长,并开始落叶,但根系仍可持续生长一段时间。秋季栽植的苗木,根系可以有某种程度的恢复,翌年春季抗旱能力强。但在风大风多的地区及土壤过于潮湿的地方,秋季栽植的效果不理想。
雨季气温高,土壤含水量高,空气湿润,有利于苗木成活,特别是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后,变得松软,整地造林省力、省工。适宜雨季造林的树种,主要是那些蒸腾强度较小或萌芽力强的松树、侧柏、圆柏、杨、柳、柽柳、樟树、桉树等。雨季造林要选用较小的苗木,稍带宿土。
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无法或不宜进行造林,其它各省区气温虽低,但不严寒,许多树种经过一段时间休眠或缓慢生长后,即进入生长状态,因此,可开始造林。这些地区的冬季造林,实际上就是秋植的延续或春植的提前。
植树造林的每项技术环环相扣,任何一项措施的疏忽,往往造成前功尽弃。因此,在植树造林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一丝不苟。这样,才能为祖国美好山河抹上一笔新绿。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人造蜂蜜——重要的糖品
华南工学院 张力田
蜂蜜是人类最早食用的糖品,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的甜度高、风味好,深为人们所喜爱。蜂蜜的糖份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各约为一半。六十年代末期发明用淀粉为原料生产的果葡糖浆,因为糖份和风味都与天然蜂蜜相同,被称为人造蜂蜜。果葡糖浆在美国、日本等国大量投产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重要的糖品。
淀粉没有甜味,但它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多糖,通过水解反应又能转变成葡萄糖。工业上应用这种水解反应生产葡萄糖,产量大,用途也广,但因为甜度仅为蔗糖的70%,所以不是重要的糖品。果糖是天然糖中最甜的,甜度为蔗糖的一倍半,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汁中,风味好。若能将葡萄糖转变成果糖,做糖品用岂不更好。科学家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最后发明了酶法异构化工艺,从此开始了工业化生产含有果糖的糖品。这是制糖技术的重大突破。自从工业上投产以来,果葡糖浆的发展迅速。美国1975年的产量约五十万吨,到现在已达四百万吨,而且产量仍在增加中。一种新型糖品发展这样快,在制糖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果葡糖浆的甜度高,风味好,其它性质也好,适于在食品中代替蔗糖或与蔗糖混合使用,国外大量用于汽水类饮料。烘烤食品使用果葡糖浆后,发酵快,风味好,外观好,并且能保持松软、不易变干。
用含淀粉农产品生产果葡糖浆的优点很多:原料来源丰富;易于运输和储存;工厂规模能很大;生产不受地区和季节限制,全年开工,设备利用率高。玉米是生产果葡糖浆的好原料,此外,它还可生产玉米油、玉米浆、蛋白粉、麸质饲料等副产品。玉米油是高级食用油,其它为高级饲料。现在不仅缺糖的国家在大力发展果葡糖浆工业,蔗糖工业发达的国家也在发展。这种人造蜂蜜将成为重要的糖品。


第5版()
专栏:科学知识

控制爆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庞维泰
控制爆破又称安全爆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它专门解决城市中大型建筑物、室内钢筋混凝土设备基础以及施工地基中的基岩、桥梁、烟囱、水塔、工事等构筑物的拆除。在城市中,要爆破拆除的大型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周围往往是厂房、民房、马路、电讯网路,这就要求确保安全,不仅要控制飞石,而且要控制建筑物的倒塌方向,坍塌范围。这些难题,控制爆破都可以解决。
控制爆破使高大建筑物塌落解体,主要不是靠炸药,而是靠建筑物的自重在塌落时撞击。通过设计,可以巧妙地安排施爆的部位、起爆的先后,把炸药用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就可以使几层楼高的建筑物完全塌平。例如几十米高的烟囱,只需在其根部爆破一个小口,就可以使它按预定方向倾倒;只须爆一层某几段柱子,就可使整座大楼倒坍。
控制爆破在国外是五十年代开始发展的。在技术改造、城市更新和扩建中,遇到大量拆除建筑物问题,常规的机械、人工拆除方法远远不能适应,控制爆破就应运而起。这一方法从经济效益、工期、安全三方面,都远比传统方式优越,因而应用越来越广,技术上也日益完善,从而发展成为爆破应用上的一个新领域。
我国六十年代开始应用这一技术。近几年来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城市建设,使拆除工程急骤增多。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难度较大的工程。例如1981年秦皇岛耀华玻璃厂管窑厂房改造工程,一座待拆的四层楼厂房与紧邻的一座须保留的建筑物之间仅有一厘米的伸缩缝,用控制爆破成功,须保留的建筑物完整无损。控制爆破能使整个拆除工程节省投资40%,工期大大缩短。控制爆破的特殊效率,正在引起我国工程界的重视,可以预料,它作为一项有效的施工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用磷石膏制建筑材料
不久前,苏联利用制取磷酸矿肥时的废弃物——磷石膏,生产出优质装饰装修材料和抗水性良好的水泥。
制作水泥的工艺步骤,先是把磷石膏与磷白垩和硅氟酸钠混合,在摄氏九百度的高温下焙烧,然后将烧结物磨碎。这种水泥适用于砌墙、铺地、制作人造大理石、预构件、水泥砖等。
如果把磷石膏、碎玻璃和氟化钙的混合物加压成型后再焙烧,则可得到装饰用的砌面材料,其质量不亚于用优质粘土烧成的陶瓷制品。
以磷石膏为基础的建筑材料可在现有建筑材料企业的流水线上组织生产,而不必添置专门的设备。 (孟祥銮 邹渝)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啤酒树”——桦
远照
大自然为人类造就了一种天然“啤酒”——桦树液,它比人造饮料更有独特的风味。
桦树液即桦树的汁液,一株胸径二十厘米的桦树,一昼夜可流出五公斤树液,大树的流量就更高了。
桦树液含糖、酸、微量元素、芳香物质等。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总含糖量约为1%。酸类包括烟酸、谷氨酸、亚麻酸、棕榈酸等十几种。汁液中含有十多种矿物元素,如钙、镁、钠、钾、磷、锌、铁、钴等,其中钙、镁、锌、钾等几种元素含量特别高。此外,桦树液中还含有香精油、桦芽醇、吡哆醇、硫胺素、皂甙、细胞分裂素等物质。
桦树液有广泛用途。欧洲市场上受欢迎的“森林饮料”即是用桦树液配制的。苏联酿制的桦液酒颇为名贵。桦树液对治疗外伤、贫血、浮肿、肺结核、湿疹、关节炎、膀光炎、肾结石、痔疮、眼疾、粉刺等均有功效,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它还具有光润皮肤的作用,所以还用来配制化妆品及天然浴液。近年,苏联还试验用射线处理法提取浓缩微量元素。
开发利用桦树液具有重大经济意义。据苏联报道,一株四十厘米胸径的桦树,每季可采三百二十到四百八十升树液,价值三十八至五十七卢布,而这株树的木材价值仅为三十八至四十六卢布。这就是说,采液收入超过了木材的收入。苏联每公顷桦树林每年可采液十八至三十吨,每吨售价一百八十卢布。因此,苏联近年桦树液开采量急剧增加。另外,国外还出现了专门经营桦树林采液的趋势,并有很多研究机构已在大力选育产液用桦树品种。
我国林区、山区群众素有饮用桦树液的习惯,有些山区群众上山劳动并不带水,渴了就砍皮取汁直接饮用。近两三年来,国内也进行了工业化开采桦树液的研究。我国仅黑龙江省就有成熟桦树林四十五万公顷。桦树在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诸省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如能把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优质天然饮料——桦树液开发利用起来,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饮料,还可为林区增加收入。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提高油田采油率的新技术
苏联石油专家试验一项可使油田的采油率从目前的25%—30%提高到65%—70%的新技术。这项新技术的原理是用泵把蒸汽鼓入地下油层,形成蒸汽锅炉结构。蒸汽的高温使粘性很大的石油迅速稀释,源源不断地流入地下输油管道,极易被抽出地面。
这项新技术比循环注水法节约15%—18%的投资。尤其适用于高粘度油田。
目前,拥有这种油田的国家仅能从这类油田中开采出5%—10%的石油。
(于夫)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新型“土壤”
英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土壤”,它是一种由海草、矿质粘土和水组成的凝胶体。把这种“土壤”喷撒在荒废的地表,甚至垂直的墙壁上,即可迅速长出绿色植物来。
在这种凝胶体中添加泥炭可以增强覆盖作用,同时泥炭所含的有机物又可加速植物的生长,而植物的生长又有利于无脊椎动物的繁殖,从而促成一种自我供养的生态体系的建立,最终将导致贫瘠的地表生成正常的土壤和植被。通常在施用新型“土壤”后一个月之内,便可生成自然状态下需几千年才能形成的植被。 (赵伟钧)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江苏省邗江县杨寿中学林场实行池杉、小麦、水稻间作,三年林间作的小麦亩产达四万二十七斤、水稻八百一十六斤。
本报记者高粮、田永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