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短评

强烈谴责以色列的恐怖行径
两架以色列战斗机4日肆无忌惮地拦截和迫降一架利比亚客机,并把它强行扣押和搜查达五个小时之久。这是以色列又一次粗暴践踏国际法基本原则、破坏国际民航安全的野蛮行径。
以色列是以所谓“反恐怖活动”为借口,进行这种非法拦截和扣留活动的。实际上它一贯打着这个幌子,公然以武力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过去它曾轰炸伊拉克的所谓核设施。去年10月1日,又以发生在塞浦路斯的一件暗杀案为由,远距离偷袭设在突尼斯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造成多人伤亡。时隔不到五个月,以色列又拦截迫降利比亚客机。这只能说明,以“反对恐怖主义”自居的以色列恰恰自己是在中东地区制造军事恐怖的挑衅者。以色列当权者企图投世界各国反对恐怖主义之机来掩饰它的野蛮挑衅是徒劳的。
以色列的横行霸道,激起了世界公愤。国际舆论特别是阿拉伯世界各国强烈谴责以色列犯下的这一新罪行。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谴责以色列对“民用航空自由的严重侵犯”。事实很清楚,如果国际社会不制止以色列这种挑衅行为,世界航空交通秩序将无法得到保证。
不久前,以色列曾以罗马、维也纳机场遭到袭击事件为借口,叫嚷要对利比亚采取报复行动。以色列现在的这一挑衅行为,显然是别有用心的。当前,以色列面临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严重困难,企图以挑起国际事件来转移国内视线,阻挡地中海局势的缓和,破坏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努力。这是国际社会不能容许的。


第6版()
专栏:

  以色列拦截利客机激起国际公愤
  阿拉伯西欧和罗南等国谴责以色列新罪行
本报开罗2月6日专电 记者王士芳、安国章报道:以色列拦截利比亚客机事件已激起国际公愤,许多国家纷纷以各种方式谴责以色列的新罪行。
阿拉伯国家纷纷发表声明和讲话强烈谴责以色列的恐怖行动。科威特政府发表声明说,以色列的侵略行动是对整个阿拉伯民族的侵犯,呼吁国际社会和航空组织谴责这一事件,采取措施制止以色列的侵略行动。卡塔尔政府指出,以色列对利比亚飞机的劫持是对国际法的践踏。黎巴嫩总理卡拉米说,以色列对利比亚飞机的拦截是以色列推行恐怖政策的一部分。伊朗政府表示,以色列的恐怖行动是对航空事业的严重威胁。埃及报纸也纷纷发表评论,强烈谴责以色列。《埃及新闻报》的社论说,这一行动“完全是故意制造的,不仅应遭到严厉谴责,而且也有理由采取措施,惩罚以色列。”社论还强调指出,如果美国否决联合国安理会谴责以色列的决议,“这就等于美国支持以色列使用武力威胁国际民用航空的安全。”
据报道,罗通社昨天受权发表声明,坚决谴责以色列劫持利比亚民航客机的强盗行径。声明指出,以色列的行为“严重践踏国际法和国家关系准则”,“是不可容忍的”。罗马尼亚舆论坚决谴责以色列这种“给全世界和平与安全造成极为严重后果”的行径。同一天,南斯拉夫外交部代理发言人沃·萨文发表谈话说,南斯拉夫最严厉地谴责以色列劫持利比亚客机的恐怖主义行为,谴责以色列悍然侵犯国际法准则,并使近东和地中海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另据报道,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印度和土耳其官方也相继抨击以色列。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昨天谴责以色列的劫机行动是毫无正当理由的,并且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西班牙外交部发言人说,以色列的做法是对航空安全的侵犯。比利时外交部发言人说,它的国家不能接受在国际空域拦劫飞机的原则。土耳其政府强调指出,以色列的作法是对国际航空原则的侵犯,这一事件将使中东局势恶化,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印度政府也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的强盗行径。


第6版()
专栏:

  非洲前线国家和欧洲共同体外长会议闭幕
  呼吁消灭种族隔离制度维护南部非洲和平
新华社卢萨卡2月4日电 为期两天的非洲前线国家和欧洲共同体国家外长会议今天下午在这里闭幕。会议通过了一份关于南部非洲政治局势的公报。
公报说,外长们“强烈谴责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并呼吁彻底消灭这一制度,以维护南部非洲的和平与稳定”。
公报要求南非政府结束紧急状态,开始与那些被排斥在现政府外的南非人的真正代表就南非前途问题对话,无条件释放所有政治犯和被拘留者,其中包括纳尔逊·曼德拉。公报还呼吁南非当局取消对非洲人国民大会、阿扎尼亚泛非主义者大会和其它政治党派的禁令,以便为政治对话创造条件。
公报说,外长们谴责南非对其邻国进行武装侵略和制造动乱,并要求南非从安哥拉撤走其军队。
关于纳米比亚问题,公报说,联合国安理会四三五号决议是和平解决纳米比亚独立问题的坚实基础。(附图片)
非洲前线国家和欧洲共同体国家外长联席会议闭幕。图为与会代表在四日会议上发言。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抗议南非种族隔离政策
  葡萄牙将不向南非派新武官
新华社里斯本电 葡萄牙政府最近已决定不久将中止它驻南非的武官的职能,以抗议南非种族主义政权所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这一决定是根据欧洲共同体去年12月的决定作出的。
这位发言人说,葡萄牙决定现在不召回它驻南非的武官,而是待他的任期期满后不向南非派出新的武官,葡萄牙也不接受南非派出的新武官。


第6版()
专栏:

  侯赛因同阿拉法特举行第五轮会谈
  美拒绝巴解关于承认巴勒斯坦人自决权的要求
新华社安曼2月5日电 约旦国王侯赛因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今天下午在这里再次举行会谈。这是自1月26日以来他们俩举行的第五轮会谈。
约旦官方通讯社没有透露今天会谈的细节。
消息灵通人士说,在巴解组织是否承认联合国安理会二四二号和三三八号决议的问题上,双方仍存在着分歧。他们说,约旦试图消除巴解组织同美国之间的分歧,但尚未获得成功。
新华社科威特2月4日电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政治部主任卡杜米今天通过阿联酋《团结报》发表声明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曾通过约旦国王侯赛因,要求美国发表一项声明,呼吁召开中东问题国际和平会议,并承认巴勒斯坦人民在约巴邦联的形式下行使其自决权,但是美国拒绝了这一建议。
卡杜米说,如果美国接受巴解组织的这个要求,巴解组织将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二四二号决议。
他说,去年2月达成的约巴协议是巴解组织所能作出的最大让步,这个协议没有提到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而只是呼吁承认巴勒斯坦人在约巴邦联的形式下行使其自决权。
卡杜米强调说,加强巴勒斯坦人民的团结和在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开展武装斗争仍然是今后巴勒斯坦人民的主要任务。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游击队主动出击消灭一批敌人
本报伊斯兰堡2月5日专电 记者史宗星报道:据来自阿富汗的消息,阿富汗游击队坚持冬季作战,在全国各地主动出击,不断取得新的战果。
据阿富汗通讯社报道,在东部的帕克蒂亚省,游击队1月20日用火箭攻击并摧毁了谢尔纳乌县城附近的一个敌军军营。第二天,又在萨拉胡丁地区袭击了若干敌人军事设施。这两次袭击给敌人造成重大损失。在南部的坎大哈省,游击队1月20日出其不意地包围了阿甘达布县伪政府的办公室,俘虏了十九名卡尔迈勒政府官员。
在北部靠近苏联边界的乔兹詹省,游击队1月19日袭击了桑查哈拉克县城周围的几个敌军哨所,打死敌人八名,打伤多人。1月中旬,该省属于不同抵抗组织的几支游击队联合行动,袭击了当地的一支敌军,打死一批敌人,并击毁若干辆军车。在这次战斗中,有十三名卡尔迈勒军队士兵携带枪支弹药向游击队投诚。
在东南部的加兹尼省,1月28日一支苏联—卡尔迈勒部队向一个游击队基地发动进攻。游击队英勇抵抗,打退了敌人。在这次战斗中,游击队打死了三十名苏联—卡尔迈勒军人,击毁了两辆敌军坦克。
在一向比较平静的中部的戈尔省,游击队最近也活跃起来。1月18日夜间,游击队用手榴弹和迫击炮袭击了省会查赫查兰市的一个军事物资仓库,游击队在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后,将仓库彻底烧毁。


第6版()
专栏:

  海地反对派不同意建立文人军人联合政府
  一些国家拒绝杜瓦利埃的避难要求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圣多明各消息:流亡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海地移民民主联盟总书记雅克·吕西·皮埃尔5日发表讲话说,海地流亡者不同意在海地建立一个文人一军人联合政府。
据报道,在海地建立文人—军人联合政府的设想是美国白宫发言人斯皮克斯透露的。
吕西·皮埃尔指出,这一计划是由美国政府安排的。他说,如果建立那样的政府,反对派的处境将同目前一样。他说,美国本来在1月31日准备让杜瓦利埃下台,但是由于教会和人民反对成立文人—军人政府,这个计划改变了。他说,美国政府正在寻找一种可行的方式让杜瓦利埃离开海地,但是这样做必须保护美国在海地的切身利益。他认为,杜瓦利埃现在手中已经无权,“政权在大街上”。
据海地反对派和一些观察家预言,杜瓦利埃统治海地的日子已经不长了。前政府部长于贝尔·德隆斯雷说:“现在不是他(指杜瓦利埃)下不下台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下台的问题。”
据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海地总统让—克洛德·杜瓦利埃近几天曾向一些国家申请避难,但均遭到拒绝。
据报道,希腊、瑞士、西班牙、意大利、阿根廷和沙特阿拉伯都拒绝了杜瓦利埃的请求。然而,海地政府断然否认了来自这些国家的消息。


第6版()
专栏:

  南朝鲜九所大学学生举行示威
新华社平壤2月5日电 据汉城消息,南朝鲜九所大学的一千多名学生4日举行反“政府”示威斗争,并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这是今年以来南朝鲜青年学生举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
据朝中社援引南朝鲜电台的消息说,这一天,南朝鲜汉城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等九所大学的一千多名学生在汉城大学校内举行“全国学生联合会1986年新年斗争大会”。南朝鲜当局派遣二千多名警察进入该校,企图驱散学生,阻止大会举行。
当局的行动引起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对。学生们不顾警察的干扰继续举行大会,然后转入示威斗争,并用石块、棍棒、燃烧瓶等回击警察的镇压。据报道,这次学生示威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


第6版()
专栏:

  伊拉克正考虑同叙利亚恢复外交关系
新华社科威特2月5日电 据科威特《火炬报》今天报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单独接见该报记者时说,他正在考虑伊拉克和叙利亚关系正常化问题。
萨达姆说:“如果叙利亚准备朝我们的方向前进一步,我们也将向叙利亚的方向前进一步。”他说,伊拉克愿意现在而不是等到两伊战争结束之后同叙利亚关系正常化。
伊叙两国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自六十年代中期分裂以来,积怨甚深。1980年,伊拉克以“叙利亚向伊朗运送军火”为理由断绝了同叙利亚的外交关系,不久两国边界关闭,关系恶化。
在谈到伊拉克同利比亚关系时,萨达姆说,如果利比亚重新考虑它的立场,那么伊拉克也准备这样做。
去年6月利比亚和伊朗宣布建立战略同盟后,伊拉克断绝了同利比亚的外交关系。
萨达姆在谈到不久前他的莫斯科之行时说,他对苏联向伊拉克提供武器和双方政治谅解表示满意。


第6版()
专栏:

  埃以恢复塔巴问题谈判
本报开罗2月5日专电 记者安国章、王士芳报道:埃及和以色列关于塔巴问题的谈判今天在开罗举行,谈判将进行三天。这是今年以来,埃以双方就塔巴问题进行的第一次谈判。
据报道,谈判将集中讨论以色列提出的通过国际仲裁解决塔巴问题的十四点方案。
穆巴拉克总统昨天表示,以色列提出的十四点方案中有的是建设性的,但埃及对某些条款持保留态度。
塔巴位于西奈半岛东南部,面积只有一平方公里。以色列在1982年撤出西奈半岛时没有把这块领土交还埃及。


第6版()
专栏:

  古巴共产党召开三大
新华社哈瓦那2月4日电 古巴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4日上午在哈瓦那议会大厦开幕。
古共第一书记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开幕会议上作了中心报告。他在谈到经济建设成就时,强调近五年来古巴经济平均每年增长7.3%,同时指出不能再容忍工作中那种懒散和不负责任的现象,而要提高经济效益。
这次为期四天的大会主要议程是讨论党纲和党章修改草案、1986—1990年五年计划纲要、关于经济领导体制和经济计划的决议草案以及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分开的决议草案。
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七百八十四名代表和一百八十六个外国代表团出席了大会。


第6版()
专栏:

  菲律宾总统选举7日如期举行
新华社马尼拉2月6日电 菲律宾总统选举将如期于7日上午七点至下午三点(当地时间)在菲律宾全国同时进行。
选举结果将由选举委员会和全国自由选举运动分别列表统计。选举期间,全国自由选举运动已动员约五十万人到八万六千个投票站监督选举。
据选举委员会的一位官员说,总统选举结果可在投票后两三天内统计出来。
马科斯总统曾指出,这次选举的获胜者只能由国民议会宣布,而不是选举委员会或其他组织。


第6版()
专栏:

  瑞典和平战士麦尔达尔夫人逝世
本报讯 著名瑞典和平战士阿尔瓦·麦尔达尔夫人于2月1日病逝,享年八十四岁。
麦尔达尔夫人一贯反对美苏军备竞赛,曾在1982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金。除此之外,她还获得过三项其他和平奖金和九个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
麦尔达尔夫人曾任瑞典裁军部部长和裁军谈判首席代表。1973年退休后,她继续不断地为和平和裁军进行研究和宣传。1980年她接受爱因斯坦和平奖时说:“我永远不放弃我的任务。”
麦尔达尔夫人是人口学专家,1934年曾出版过《人口问题的危机》一书。她的丈夫根纳·麦尔达尔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


第6版()
专栏:

  加蓬总统和总理分别接见我政府文化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利伯维尔消息:应加蓬文化、艺术和人民教育部长让—埃米尔·姆博特的邀请,由文化部副部长吕志先率领的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从1月30日至2月4日对加蓬进行了友好访问。
加蓬总统邦戈三日接见了吕志先,并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同一天,加蓬总理莱昂·梅比亚梅也接见了吕志先。两次接见时,中国驻加蓬大使田逸民都在座。


第6版()
专栏:

  卢旺达总统视察我援建的体育场工地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基加利消息: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和夫人4日在中国驻卢旺达大使安峰石的陪同下,视察了由中国援建的卢旺达国家体育场工地。
哈比亚利马纳总统在视察坐落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这个体育场工地时,赞扬卢旺达和中国之间的良好关系。他鼓励在工地上工作的中国专家和卢旺达工人密切合作和努力工作。


第6版()
专栏:

  盼望回归家园的那一天
  ——在伊朗的阿富汗难民
本报讯 1985年11月出版的联合国难民高级专员公署的杂志《难民》上刊载了该刊特约记者多茜尔的文章,现摘译如下:
从1980年起,伊朗向阿富汗难民敞开大门。伊朗当局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援助和庇护,并允许他们参加其经济生活。迄今,在伊朗的阿富汗难民已达一百八十万人。由于阿富汗战事频仍,阿难民仍源源不断涌入伊朗,据大体估计,现每天平均有两千名阿富汗人进入伊朗避难。
如今,在伊朗的各地都可见到阿富汗难民。在东北部大城市马什哈德现有的一百二十万人口中,阿富汗难民就有二十五万之多,他们遍布于城镇内外,形成一个个阿富汗村。散居在城镇周围的阿富汗人大多在镇里开铺设摊,借以谋生度日。
出于人道主义和伊斯兰因素,伊朗政府和地方当局对他们实行开放政策。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伊朗单独承担了阿富汗难民的生活费用。联合国难民高级专员公署从1983年起,才开始在伊朗承担救济工作。伊朗当局通过内务部所属的机构“阿富汗难民委员会”向阿难民提供援助,该委员会成立于1979年,现有三千名工作人员。该会1986年的难民救济预算为四千四百万美元,这些款额将分拨给卫生、劳工和教育等部作为救济专款之用。鉴于难民费用在不断增加,伊朗政府正在努力从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支援。
总的说来,伊朗人是欢迎阿富汗人的,愿意让他们入境谋生。在1979年前,在伊朗各地的阿富汗工人(季节性工人或长期工人)至少有六十万,这些人在伊朗各地做生意,当临时工,干农活或流动放牧。
阿富汗人入境后必须履行登记手续,他们一入境就被送至接待站和检疫所。每个接待站可容纳五千名难民。通常,难民在接待站居留三至七天,经过甄别和体检合格后,就允许去其他地区。
在伊朗多数省内都可见到阿难民。伊朗政府一般把他们送往一个规定的地区,然后从那里向各省分配,避免由于自然分布,而造成东部省份难民过于集中。
伊朗的各级学校毫无歧视地向阿难民中的青少年和儿童开放;难民集中的地方还开设了阿富汗学校。
为了不使阿难民依赖于援助,并为减轻地方当局的负担,大部分在伊朗的阿难民都参加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建筑行业、农业、小商或家庭作坊等项工作。那些有技术专长的阿富汗人,如工程技术人员、医生和教师,则能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伊朗当局正在设法把难民组织起来,成立职工训练中心,让他们从事传统的手工艺生产,如织毯等。这项工作正在筹划中。目前,在德黑兰约有十五万阿难民在各建设工地工作,他们平均每月可挣到五百美元。他们中大都是年青的单身汉,住吃在工地上,劳动勤快卖力。但这些阿富汗工人生活在德黑兰感到孤独,晚上,他们就聚集在一起,谈论将来回归家园的那一天。
        虞铁根编译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苏外长会见美参议员肯尼迪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二月五日在莫斯科会见美国参议员埃·肯尼迪时,再次敦促美国方面对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年一月十五日声明中提出的关于消除核武器的建议表现出“负责的和建设性的态度”。据塔斯社报道,双方在会见时讨论了苏美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埃·肯尼迪五日在同苏联议员举行会见时表示,苏美两国应就裁减和消除核武器问题尽快达成协议。
  苏第一副外长结束伊朗之行
苏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科尔尼延科结束了对伊朗的访问,二月四日上午离开德黑兰回国。
据报道,科尔尼延科称他与伊朗官员的会谈是“坦率的、广泛的和建设性的”。
访问期间,科尔尼延科分别同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总统哈梅内伊、总理穆萨维、外长韦拉亚提和石油部长阿卡扎德等举行了会谈。科尔尼延科向哈梅内伊总统转交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葛罗米柯的一封信,并转达了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问候。
  意大利要求两名苏联人离境
据安莎社二月五日报道,苏联驻意大利大使馆一等秘书维克托·科普林和苏联民航驻罗马办事处负责人安德烈·切洛金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他们离开意大利国境。
有关人士解释说,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是指那些搞间谍活动和危害意大利国家安全的外国人。
据悉,科普林和切洛金已离开意大利回国。
  苏丹港因部族冲突实行宵禁
据苏丹通讯社报道,苏丹东部地区军事管制官穆罕默德·马赫迪·奥斯曼二月三日宣布对苏丹港实行宵禁。
这次宵禁是由于贝尼埃米尔和努巴部族之间二月二日在苏丹港发生冲突而宣布的。报道说,冲突双方动用了刀和枪,在冲突中有十六人死亡,一百一十一人受伤。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二月四日,南朝鲜汉城国立大学一千多名学生在校园举行示威,要求实行民主,遭到警察的镇压。警察逮捕了二百多名示威学生。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