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加强宏观管理 促进对外经济开放
  郑宁 韩继东 唐建宇
加强对外经济开放的宏观管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宏观管理没有完全跟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对策,加强宏观管理,以促进对外开放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外经济开放工作的宏观管理,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也会产生某种盲目性,必须有计划地进行指导、调节和必要的行政管理。越是搞活经济,越是要重视宏观调节。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应当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着眼,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经济杠杆,加强对外经济开放工作的宏观调节和统一规划,正确处理好对外经济开放过程中的一些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比如沿海各开放城市及地区之间的关系,它们与广大内地的关系,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的关系,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与发展民族经济之间的关系,对外经济开放的长远战略目标与近期战略目标的关系,对外经贸工作的集中与分权的关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对外经济开放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并使对外经贸工作本身能够协调、稳定地发展。还要指出,对外经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接触点或结合部,它的发展除了受国内经济发展的制约之外,还受国际经济发展变化的制约。为了趋利避害,掌握主动,也必须在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和世界市场的调查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加强对外经济开放工作的宏观管理。
加强宏观管理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们认为,加强对外经济开放工作的宏观管理,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着重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掌握对外经济开放的适度发展规模,使它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第一,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根据国力可能,正确确定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与建设的投资规模。前一段时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国民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适当控制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与建设的投资规模,集中财力、物力,保证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
第二,要根据出口创汇能力和国内资金、物资的配套能力,正确确定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规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规模,不仅决定于消化吸收能力,也决定于偿还能力及国内的物资、资金的配套能力。从偿还能力来看,我国必须在坚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适当的外汇储备的前提下来确定利用外资的数量,必须把扩大出口创汇作为整个对外经济开放的基础。此外,引进外资,一般都需要一定的国内资金与物资与之配套。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外资的数量还要受国内资金与物资配套能力的制约。只有从考虑外汇收支和资金、物资的综合平衡出发,处理好需要和可能之间的关系,确定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适当规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益。
(二)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中的地区经济关系,搞好经济技术的合理布局。对外经济开放中的地区经济关系,主要有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之间的关系,沿海开放城市与广大腹地的关系,各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之间的关系,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与经济特区之间的关系,等等。在处理这些地区经济关系时,我们应该遵循发挥地区优势、照顾地区差异、扬长避短、各有侧重、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原则。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并发挥各个地区的积极性,使之根据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水平差异,按照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统筹规划和集中领导,确定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要加强地区之间的联合与协作。
(三)切实提高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以及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宏观经济效益。考察对外开放的成就,不能单纯从数量上看,也不能只从局部看,必须从数量和质量、微观和宏观、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为了提高宏观社会经济效益,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外资的投资方向,使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同发展出口贸易、提高创汇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改善和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构以及进出口贸易结构结合起来。
加强宏观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对外经济开放工作宏观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在不同的时期也有所不同。就目前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制全国性的利用外资和技术引进的行业规划或部门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各开放城市、开放地区的地区规划,进而根据分阶段的发展目标,编制阶段规划。行业规划、地区规划和阶段规划,都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近期战略目标来确定。全国性的行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统一部署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若干个重点行业或部门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任务和措施,明确各重点行业或部门的发展方向和地区分布,要求有高度的统一性和约束性。地区规划和阶段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部署某一地区或某个发展阶段的开发引进任务和措施。这两种规划应该服从全国性行业或部门规划的要求;同时,要注意从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出发,允许有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发展目标。
(二)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植、有所鼓励、有所限制的政策措施。对那些重复引进、社会经济效益不高及条件不够而盲目上马的项目,应当采取适当的限制性政策措施。对那些条件较好的开放地区,对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或部门,对技术先进、创汇能力强、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的项目,应该采取适当的优惠鼓励措施。要充分利用价格、信贷、税收、外汇、利率、税率和汇率等经济杠杆,鼓励出口创汇,改善出口结构,降低出口商品的换汇成本;同时调整进口结构,特别是控制过多的高档消费品和零部件进口,提高外汇使用的经济效益。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律手段的功能,解决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问题。同时,还应该正确处理现行政策与有关规定不相协调的矛盾,认真解决各管理职能机关的规章法令不相协调的矛盾,解决各执法司法部门、各管理职能机关政出多门、不相协调的矛盾。
(三)积极组建包括外贸、财政、银行、经委、计委、外经贸委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内的纵横交错的经济技术信息网络。这种经济技术信息网络应该是高效率、多功能和全方位型的,它不但要交流国内各开放城市、地区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信息,而且还要开展国际经济和国际市场的调查研究和预测,开展对外国投资者的调查、咨询等各方面的活动,为沿海城市和地区及内地的对外经济开放服务。
(四)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必要的集中管理。目前,无论是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还是在对外贸易和外汇管理体制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集中表现在一方面集中管理太多,行政干预太多,管理部门和层次太多,束缚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多部门、多层次自主审批,产生了多头举债、多头引进、多头对外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继续进行管理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方面,要在扩大各个地区和部门的管理权限和审批权限的同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经济杠杆,加强间接控制。在对外贸易方面,要在充分发挥各地区、部门、企业积极性的同时,坚持统一对外,加强必要的集中管理。在外汇管理方面,要在坚持集中管理、统一经营的前提下,对现行的外汇计划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既要适当扩大地方留成外汇的比例和外汇使用的权限,调动各个地方和部门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又要加强宏观控制,正确引导外汇的使用方向,提高外汇使用的经济效益。


第5版()
专栏:

  谈谈物资贸易中心
  李开信
赵紫阳总理在《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是“七五”期间搞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新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逐步缩小了生产资料指令性计划分配调拨的比重,通过市场交换的物资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出现了一定范围的、开放的生产资料市场。适应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需要,各个城市普遍建立了物资贸易中心,作为生产资料市场的一种组织形式。这是对我国物资流通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目前,各地物资部门已建立的物资贸易中心有七百多个,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性的,对发展生产资料市场起了积极的作用。已经有一批物资贸易中心开始做到了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吸引了大批买卖双方到中心来进行交易,并受到好评。当然,一种改革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于1984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贷款增加过多,一些重要生产资料供不应求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这种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生产企业自销的产品本来属于通过市场流通的,不少也被一些行政部门纳入分配,或者不通过市场正常渠道交易,甚至倒买倒卖,这就严重影响了生产资料市场包括物资贸易中心的正常发展。由于国家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控制,去年下半年以来,除煤炭、木材的供应继续缓和外,钢材、机电产品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供应也趋向缓和,价格停止了上涨。随着国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继续加强和物资供求平衡的改善,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的环境会越来越好。物资部门应当看到这种形势的有利变化,抓紧时机,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使物资贸易中心不断发展、完善,逐步成为组织生产资料流通的真正的信息中心、购销中心和服务中心。
物资贸易中心不同于一般的物资公司和供应站、门市部。物资贸易中心主要应当是为买卖双方交易提供各种服务的场所和机构,要广泛吸收生产、建设单位和物资企业到中心来,由买卖双方直接交易。按照这个要求来衡量,现在不少贸易中心仍属于一般物资公司或者供应站、门市部性质,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物资贸易中心,还必须创造条件,为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提供场所、信息、咨询以及通信、交通、食宿等服务。
物资贸易中心既不同于物资公司,也不是取代物资公司及其网点;相反,贸易中心的建立有利于物资公司扩大购销业务。一般地讲,生产和消费物资的大户有条件进入贸易中心,广大的中、小户不可能都进入贸易中心,还需要通过物资公司及其网点购销物资。物资公司应当积极派出自己的经营机构进入贸易中心,一方面同进入中心的大户直接进行购销业务,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经营网点对没有进入中心的广大中、小户开展购销业务。这样就把贸易中心同物资公司及其网点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物资购销网络。
物资贸易中心不仅是发展生产资料市场的重要组织形式,而且应当成为加强生产资料市场宏观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为了防止和克服企业自销的生产资料走后门和倒买倒卖,国家应当规定,生产企业自销的重要生产资料必须到物资贸易中心来销售,价格可以在国家规定的政策范围内由生产企业自己定,但必须挂牌标价,公开交易。工商行政、税收、银行、物价、审计等部门可以通过贸易中心对生产资料市场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做,既是对贸易中心的重大扶持,从而促进其加快发展;又是国家加强生产资料市场宏观管理的必要措施。
物资贸易中心的设置要统一规划,合理布点。每个贸易中心的建立要经过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批准。综合性的物资贸易中心,一个城市一般地只建立一个即可。这不仅是因为建设一个具备各种设施、能够提供多种服务的贸易中心需要把有关方面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把贸易中心办成以各个城市为依托的、辐射面大小各不相同的、不受行政部门和层次分割的、统一的物资交易的真正中心。专业性贸易中心,一般地讲,应当是综合性贸易中心的补充。凡是综合贸易中心能够承担的任务,就不要再建专业贸易中心。一般城市只要把综合贸易中心办好,就不要再办专业贸易中心;一些中心城市有一些专业性的业务,受某些条件的限制,在综合贸易中心容纳不了的,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建立一些专业贸易中心。
以城市为依托建立物资贸易中心,是发展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七五”时期物资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办好物资贸易中心,我们还缺乏经验,还没有一套规章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对流通体制改革中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将会逐步制定出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以指导这一新鲜事物的健康发展。


第5版()
专栏:

  适用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康荣平
赵紫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也需要适用技术。什么是适用技术?它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
适用技术,从广义上说,是指一种新的技术发展观;从狭义上说,是指适合当时当地技术—经济—社会的结构条件的,包括从低级到高级的整个技术领域中最有利于解决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各种应用技术,或简称为,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最小社会成本的技术。
适用技术的概念是五十年代法国哲学家J.埃吕尔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技术社会》等著作中指出,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权力和财富过于集中化,它的发展目的已不再是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追求最大利润。他认为应该增加对个人自由和人权的关心。J.埃吕尔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六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提出了“中间技术”概念,他的这一思想集中表达于1973年出版的《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他所说的“中间技术”,是指介于低级技术与高级技术之间的技术,例如,介于镰刀与拖拉机之间的一类技术。舒马赫认为,发展“中间技术”是解决发达国家出现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和发展中国家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的良方。
“中间技术”提出后受到广泛的重视,既有赞同也有反对。在这种批判和探讨的过程中,适用技术的概念被提出并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其中,比较受到重视的是印度学者A.K.雷迪在1975年所确定的适用技术概念。他把适用技术归结为三个目标:①适用技术的环境目标——节约能源,尽量减少或循环使用各种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促进各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②适用技术的社会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最基本需求,提供富有创造性和引人入胜的工作,能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促进社会和睦并把权力交给人民;③适用技术的经济目标——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把经济引向分散经营。在这以后,人们还提出了适用技术应依靠人民群众、因地制宜,更着眼于未来等要求,甚至认为它是一种文化的革命,是一种造福人类的新哲学体系,等等。
七十年代以来,适用技术在世界上,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里,得到广泛的重视。至今为止已多次召开了以适用技术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许多国家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关适用技术的专著,《适用技术》杂志也于1977年创刊。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墨西哥、加纳、斯里兰卡、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适用技术组织或机构,欧美和日本已建立了上百个有关适用技术的研究中心。总之,适用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仍是方兴未艾。
适用技术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背景。适用技术的出现,最主要的是对“西方技术万能”观点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一种批判,并努力在这种批判中探索和发展一种新的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曾认为,为了迅速实现现代化,只要把先进的西方工业技术照搬过来就可以了,因而采取了一条“发展=西方式的工业化=现代化”的技术发展路线。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他们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多属“资金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的技术,采用这类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并非很适合,相反,还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发达国家里,随着对环境污染以及能源、资源等问题的普遍重视,那种以追求最大利润为主要目的的“西方技术”可以无限制地发展的观点开始破灭。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适用技术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适用技术的兴起,其主流是探索和发展一种新的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观,这得到了世界各国有关方面的肯定和支持。在适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它的初期,也存在着少量可称之为“反现代技术”的思潮,例如舒马赫提出的“中间技术”就带有一定程度的这种观点。但是,这种“反现代技术”的思潮很快就受到大多数人的反对和批判。人们指出,适用技术与落后技术决非同义语,从原则上讲,适用技术包括从最低级到最高级的整个技术范围,适用技术并非主要着眼于技术水平上的绝对的先进或落后,而是强调适应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条件。
适用技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新趋向,今后它会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全国第三次《资本论》学术讨论会综述
1985年12月10日至15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了全国第三次《资本论》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对《资本论》的生命力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会长许涤新同志作了《再论〈资本论〉的生命力》的学术报告。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百多年来,《资本论》始终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资本论》出版后的一百余年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尽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资本论》中所阐述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规律的理论、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理论等等,至今仍然是我们剖析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些基本原理是不会“过时”的。同时,《资本论》对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论述,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所作的科学预见,也仍然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南,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资本论》不单纯是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和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实际上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精髓。《资本论》所提出的科学方法论是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光辉结晶。这种科学的方法论,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和掌握。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看,这种科学的方法论始终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资本论》并不是僵死的教条,也并不是封闭的体系。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鲜材料,不断地汲取当时经济科学和其他科学发展的新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把《资本论》视为“终极的真理”,也从来没有认为《资本论》已经解决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切问题。
应该看到,现在距离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在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中也遇到了各种新的问题。显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不能全部从《资本论》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对这些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得出新的结论。这就要求我们象马克思那样,吸取当代科学理论发展的一切合理东西,其中也包括批判地吸收当代经济理论发展中的一些科学因素和科学的分析方法。与会代表表示:我们这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资本论》研究者,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不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资本论》,并且要根据《资本论》所提出的方法论和基本原理,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作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论,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纪念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和《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一百周年,这次会议还对恩格斯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作了探讨。代表们一致认为,恩格斯是坚持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光辉典范。
与会代表还就《资本论》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资本论》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问题、《资本论》的方法论、马克思1861—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若干问题以及《资本论》第二卷形成史等问题作了专题讨论。(严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