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情思绵绵扯不断
郑恩波
刘白羽的新作《芳草集》中,有一篇题为《铁托同志》的美文。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凝重深沉的感情,回忆了三十年前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同铁托总统的一次历史性会晤。我每次阅读此文,心里总是泛起绵绵情思。尤其使我兴奋的是,作者还提到了伊沃·安德里奇这个名字,称“他是一个朴素而诚挚的老人。”
伊沃·安德里奇是南斯拉夫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巴尔干各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位成就卓著的作家,对新中国及其古老悠久的文化,对伟大的鲁迅怀有深厚的感情。由于历史风云的变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安德里奇文学创作的情况和他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未被我国文学界所了解。如今,在中南友谊之花盛开的朗朗天空下,安德里奇的文学佳作,陆续被介绍到我国来,引起了我国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觉得似乎应该把安德里奇三十年前向中国人民掏出的那颗火炽赤诚的心展现给广大读者。
就在刘白羽同志提到的那次同安德里奇相会之前的两个月,即1956年10月,安德里奇作为南斯拉夫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了我国,参加了我国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活动。他返国后写了长篇文章《相会在中国》,于1957年初春在《战斗报》上连载。这是一篇中南文学之交的重要历史文献。在这篇文章里,安德里奇用朴素无华的语言,真切自然地讲述了他在解放刚刚七年的中国所见到的令人着迷的人和事,表达了对新中国的厚谊。他情深意长地说:“眼睛不能让心儿得到充分的满足,永远也不能全部地得到满足。我们不晓得那种渊源来自何处、不能察明同生活全部关系的现象之美,使我们大为着迷,犹如愈来愈能唤起更大欲望的传奇故事一般令人百看不够。”
安德里奇还抒发了对鲁迅无比崇敬的感情。他热情地赞美鲁迅“整个的一生都是为争取摆脱外来束缚的解放事业而斗争的一生,同时也是为争取从僵死的传统中解放出来,为加强同世界其它国家人民的精神生活的联系而斗争”的一生。他还别有见地地指出:“鲁迅的风格是建立在中国文化的伟大传统和吸收外国文学中最优秀的东西的基础之上的。”他对鲁迅重视尚处在外国压迫者统治下的东欧各国人民的文学,特别转译了塞尔维亚十九世纪大作家拉扎·拉扎莱维奇的短篇小说选,深为感动。他在文章中说:“手里拿着已经发黄的开本不大的拉扎·拉扎莱维奇的短篇小说选,站在书架前,我觉得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理解他辛苦劳作的全部含义和伟大的思想。”
远在三十年前,安德里奇就能站在时代前进、变革的潮流前头,对鲁迅给予如此中肯的评价,委实难能可贵。因为中南两国相距遥远,历史上又缺乏更多的文化交流与往来,过去在文学领域里相互了解很不够。安德里奇的这篇文章是南斯拉夫文学界对鲁迅最早的评价,在整个南斯拉夫的文化领域里所产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还须指出:安德里奇生前当过几十年外交官,周游许多国家,写了不少国际题材的散文、游记,可是选入他的十七卷文集中的文章并不多。然而他却十分珍惜、厚爱这篇《相会在中国》,将它编入第十卷文集中,并在文后注解中对鲁迅进一步作了评价:“鲁迅是中国当代进步文学的始祖。”
安德里奇热爱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正因为如此,他在日记中详细地记下了同周恩来总理相识的情景,并称赞毛泽东主席是“带着和善的老者面容的非凡人物。”须知,南斯拉夫作家一般是不太愿意评介政界人物的,安德里奇尤其是如此。可是,三十年前,在当时国际舞台上那样的一种电闪雷鸣下面,安德里奇却能如此大胆地、真诚地倾吐自己的心声,毫无顾虑地将日记和文章保留下来,甚至在去世前的四个月,还拖着软弱多病的身体,参观了在贝尔格莱德举办的中国出土文物展览。这种坦荡的胸怀、正直的品质,确实使我们五腑感动。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信任、支持、合作的时代早已到来。在安德里奇逝世后的今天,中南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安德里奇所喜爱的鲁迅作品,象许多中国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正在接连不断地被介绍到万里之遥的南斯拉夫。同样,南斯拉夫的许多文学杰作,也越来越多地与我国读者见面。安德里奇的代表作《德里纳河上的桥》、中篇小说《大臣的象》、短篇小说《地毯》、现代童话《阿丝卡和狼》等已译成汉语,给了我国文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很好的营养。不久还要出版专门研究安德里奇的学术著作。文学和艺术把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安德里奇对新中国的炽烈真诚的感情将铭记在我们的心里,他的名著佳作将越来越为中国读者所欢迎。


第7版()
专栏:世界艺苑

春天的诗意
李春
春,是一个不朽的主题。在历代美术家的作品中描绘春天的画很多。《春耕》这幅世界名画(见图)描绘了俄罗斯大地上的春景。画面充满质朴的自然美,富有浓郁的泥土味儿和春天的生活气息。你看,大地一片柔媚的春光。天高云淡,晶莹透明;湿润的土地苏醒了,散发出芬芳的气息;田野中的小树吐出新绿。画面中心,一个耕田的农妇,象春之女神轻盈地向人们走来,春风拂动着她那玫瑰色的衣裙。她一边耕作,一边眷恋地望着坐在地头的婴儿。整个画面情景交融。
高尔基说过:“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心灵的歌。”是的,这幅画所以美,就在于它撼动着人们的心灵。在画面上,虽然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紧张的戏剧气氛,但它的感人之处正在于:真挚朴素、自然天成,令人回味无穷。尽管画面上没有表现俄罗斯农民的悲惨生活,但是画家正是以大自然的美、农民的心灵的美与罪恶的农奴制度的丑进行了对比,让人们去热爱生活,激励人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名画《春耕》的作者是俄国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著名画家阿·格·威涅齐阿诺夫(1780—1847年)。他是俄罗斯画派最早描绘农民题材的画家之一,一生热爱和同情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他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艺术家,自己出钱办了一所美术学校,招收来自各个阶层的学生,包括农奴的子弟。在二十多年里,培养出八十多名成材的画家。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神奇的眼睛——遥感技术
莫漠
大自然赋予人类一双宝贵的眼睛,它使我们可以观察生机勃勃的世界。可是,当我们仰观茫茫天宇,却无法看清星体的真实面目;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也不能窥视海底丰富的宝藏。在广袤的世界面前,我们的肉眼显得多么无力啊!
夏日的夜晚,常有许多蝙蝠在空中飞行,动作敏捷、准确,一分钟内可捕捉十几只蚊子。其实蝙蝠的视力极差,但是它有一个奇特的喉咙,能发出超声波。它依靠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辨别方向。可以说,蝙蝠具有依靠超声波的遥感本领。各种自然现象给人们以启示,为科学家研究遥感新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所谓“遥感”,即“遥远的感知”,是不接触目标就可以感知的能力。这个名词是1962年由美国地理学家布鲁伊特首先提出来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然而,仅凭肉眼登高望远,毕竟视野有限。面对雾霭茫茫,纵有性能高超的摄影镜头,也难以分辨地上的景物。为此,人类必须研制各种遥感仪器以便克服大气干扰,利用各种运载工具把仪器送往特定位置以便进行观察,我们称此为“遥感平台”。最早的遥感技术可以追溯到1858年,那时人们用气球拍摄了巴黎的航空照片。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飞机进行航空摄影,称为航空遥感。一张航空照片可覆盖九百平方公里面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今天研制出了航天和宇航遥感技术,借助卫星或飞船,对星体进行远距离观测。一幅地球资源卫星照片可覆盖三千四百平方公里面积,甚至可以拍摄半个地球的照片。由于地球上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红外辐射特性,因此使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穿过迷雾,分辨地面上的各种物体。目前地球资源的卫星照片分辨本领已达到几十平方米面积。对于遥感信息的处理,可采用快速的光学和计算机。过去美国制作一幅全国地图需要几年的时间,现在利用卫星遥感信息只需几十天即能完成。
二十多年来,遥感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在地学、天文学、经济资源信息调查和军事情报等各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美国已组成一个由气象卫星、大地卫星、海洋卫星为主体的地球环境遥感卫星系统,能在十八天之内测量整个地球一遍。最近“旅行者Ⅱ号”宇宙飞船飞到距天王星几万公里的地方,从三十亿公里之遥向地球送回大量关于天王星的照片。在这一科学奇迹中,遥感技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军事情报工作离不开遥感技术,目前世界各国发射的二千多颗卫星中,有70%是军事侦察卫星。用红外遥感技术可进行导弹制导、夜战侦察,即使在黑夜里部队装备走过数小时后,仍可从卫星上发现走过的地方留下的红外辐射痕迹。红外遥感还可以发现地下导弹发射场和利用海水温差探测水下潜艇。可以预见,未来遥感新技术还将纷纷涌现。在人类征服自然的崎岖道路上,遥感技术是一双神奇的眼睛,引导我们走向未来。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洛美——西非日内瓦
志颖
当我踏上多哥首都洛美的时候,正是清晨。薄雾渐渐散去,显现出整洁的街道、素雅的建筑物、沾着晨露的绿树鲜花……沐浴在瑰丽晨曦之中的洛美,显得分外秀丽、妩媚、恬静、安宁,无愧“西非日内瓦”的美称。
我们下塌的二月二日饭店,是洛美全城之巅。登上这座玻璃墙体的大楼的最高层,举目远眺,全城的三个基本特点清晰地映入眼帘:红棕色的土壤,为色调素雅的城市打上了一层鲜明的底色;浓绿的树木,给欣欣向荣的城市增添了生气和活力;低矮的建筑群中间矗立着几幢新颖别致的楼寓,使城市显得错落有致。城市的东西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涟漪潋滟。
洛美亲昵地依偎在大西洋的怀抱里。城市宛如茫茫大海边静卧着的一瓣桔子。街道宽阔平坦,干净整洁,中间的花坛里长着太阳花。新、老总统府、老正义宫、一些行政楼寓、以及高级宾馆均座落在大道北侧,与大海相望。
海滩上铺满了金灿灿的细沙,亭亭玉立的椰树点缀其间。海风吹拂,绿叶摇曳,光着脚丫踩着湿漉漉的细沙,看着海浪有规则地起伏,令人赏心悦目、思绪绵绵。海岸旁,一组组渔民紧紧地拉着网绳,身子稍后倾,嘴里哼着动听的小调,正齐心协力地在捕鱼。
从海滨大道折北,沿戴高乐大街而上,便可见到埃亚德马体育场。足球是洛美最普及的体育运动,只要有精彩的足球比赛,体育场内外通常都是人山人海。再往前,便是宽广壮丽的独立广场。广场中央巍然耸立着独立纪念碑。1960年4月27日,多哥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获得了独立。但是人民不会忘记过去的苦难历史,一座象征自由、振奋的塑像高举双臂,在召唤人们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独立广场北侧是宏伟壮观的人民联盟宫,它与国家博物馆联成一体。许多重要的国内或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1975年2月28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及太平洋地区四十六国在这里签订了闻名的“洛美协定”。
洛美最热闹的商业区位于半圆中心。这里商店林立,车辆接踵,顾客如潮。琳琅满目的商品,十分丰富。人们穿着各色服装,熙来攘往,摩肩接踵,招呼声、拍卖声组成的“市场交响曲”中,几乎分不清谁是卖者,谁是买者。据说洛美的女商人有四万余,妇女在多哥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
洛美是个美丽的城市,也是个整洁的城市。人们衣着整齐,街道干干净净。然而,更令人心醉的是洛美人的盛情好客。每当漫步街头,或出入机关商店,和蔼可亲的洛美人经常会亲切地向我们打招呼,称朋友,并用中国话热情地问候:“你好!”
我离开洛美时,刚巧是夜晚。夜,月色溶溶,星光闪闪,海潮奏起了悠悠的“催眠曲”,多姿的洛美渐渐地入睡了。让她睡吧!明天,她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7版()
专栏:

异年出世的双胞胎
王彦芬
澳大利亚的勒贝卡与埃玛是孪生姐妹,但出生时间却相差十六个月。这是怎么回事?
人是单卵单胎生,所谓孪生,在科学上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两个成熟卵子同时受精,形成两个胎儿,称双卵双胎。这种孪生可为同性,也可为异性。另一种是,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胎的单卵双胎。这种孪生必为同性。
勒贝卡和埃玛是双卵双胎孪生儿。一个偶然因素,使她们成了世界上第一对成胎同日、降生异年的双胞胎。
二十七岁的美容师德毕婚后多年不育,经检查,是因为阑尾炎切除手术后感染,损伤了部分生殖器官。德毕和她的三十四岁丈夫罗贝都想要孩子,决定采用试管婴儿技术怀孕。医生从德毕体内一次取出六个成熟卵子,在试管内与罗贝的精子进行一次受精。为保险起见,医生把六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将其中三个植入德毕的子宫内,将另外三个放在零下一百九十六摄氏度冰冻保存起来,以备第一次移植失败,再作第二次。手术一次成功,德毕于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二日生下一个女孩儿,重近三公斤,取名勒贝卡。
勒贝卡的诞生,本来可将其他三个冰冻卵作废。但是,医生不甘心扔掉,要求德毕配合,进行了第二次移植手术。出人意料,德毕于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日又生一女,重三点一四六公斤,她就是埃玛。
使孪生儿异年出生的技术也引起了争论。有人认为,如果这种技术得以实施,那末有些人可通过冰冻胚胎,借助代生子宫,任意安排其子女的生辰表,同一父母的孩子,年龄却可相差几年、乃至几十年。这样,人类传统的家族代系,伦理道德,甚至法律观念必将受到冲击。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让美国孩子免受毒害
陈伯霖
当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善良的人们为拯救非洲旱灾难童而奔忙之际,谁知又有多少美国父母为挽救自己的孩子免受精神毒害而心力交瘁。
目前,美国十九岁以下的青少年达六千六百五十万人。在这块号称“文明”的国土上,赤裸裸暴露斗殴、抢劫、凶杀、吸毒、奸淫和虐待狂的书刊、电影、录像、闭路电视和歌曲音乐到处泛滥,几乎无时无刻都在腐蚀和侵袭这些青少年的心灵。
美国青少年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毕业,平均要观看电视节目二万二千小时,比实际上课时数多一倍。而在这二万多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各种各样的凶杀加在一起不下一万八千起之多。最近,他们所看的一部以血腥残杀为题材的影片,在历时九十三分钟的故事情节中,就发生了七十多次大爆炸,硝烟中一群群生灵血肉横飞,惨不忍睹。就这样,在银幕上和电视屏上,嗜血魔王往往成了青少年崇拜的偶象,凶残暴行竟被视为“英雄本色”。在过去五年中,至少放映过六十部渲染吸毒的影片,对诱发青少年堕落无异是火上浇油。
据美国教育协会粗略估计,每年约有五千名青少年自杀,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受到黄色歌曲所散布的宿命论的毒害。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社会严重问题,他们盗窃、抢劫、强奸、杀人,无恶不作,具有极大的冒险性和破坏性。在全国重大刑事罪犯中,他们占了22%。此外,每年有一百五十万青少年弃家出走,这些被人们称为“耗子”的小家伙,三五成群,躲在废车库和破汽车里、屋顶上和阴暗角落处,打架斗殴,吸毒酗酒,寻求刺激,为非作歹,甚至警察也对他们无可奈何。
许多美国父母对于毒害青少年心灵的罪恶现象,早已不能容忍,他们呼吁社会共同努力拯救孩子们。目前,美国各地纷纷成立保障青少年精神健康的组织,群众多次上街游行示威,反对出版有关色情和暴力的读物,反对录制、放映和播送类似的影像节目。里根总统也重申有关的禁令,并加重对违犯者的惩处。国会还专门为此举行了听证会。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有些人居然声称,这样的行动不符合美国生活方式,而且影响宪法所赋予的“言论自由”的权利,而极力加以反对。
其实,这也不足为怪。因为在年营业额高达三千亿美元的美国游乐业中,去年电影票房收入就约达四十亿美元。观众中一半以上是青少年。可见,在这样一个以金钱为原则的国度里,要想使上述禁令真正得到实施,又谈何容易!


第7版()
专栏:域外拾零

日本酗酒者增多
近年来,日本的耗酒量逐年增多。据统计,1983年的饮酒人数达五千六百万,几乎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分之一。
1984年秋,日本厚生省在札幌、静冈、大阪和高知对年龄超过十八岁的一千二百二十五人,包括六百四十六名妇女进行调查,发现3.6%的成年男女有严重的酒精中毒症状。按全国超过十八岁的人口八千九百二十万计算,就相当有三百二十多万酗酒者的健康严重受损而需要治疗。虽然这次调查仅在四个大县市内进行,以此推算出全国酗酒者的数字可能有些偏高,但估计至少也有二百二十万人属于严重酗酒的行列。这些人手指颤抖,表现出明显的酒精中毒症状。
据日本厚生省官员说,在酗酒者中,有将近二百万人几乎每天都要喝一百五十多毫升的白酒,相当于六大瓶啤酒。
日本的酗酒者虽然逐年增多,但还比不上其他一些国家。据说在苏联,需要接受治疗的酗酒人数达一千七百万;美国有一千万人;法国有四百万人。 ·蔡明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