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职工教育要更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袁宝华
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党中央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回顾五年来职工教育的实践,对进一步认识职工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探索职工教育改革的方向,进一步搞好职工队伍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六五”期间,我国职工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形势,进入了全员培训的新阶段。培训规模之大,学习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都是过去少有的。职工教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促进了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过去五年,职工教育主要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来开展工作的。
——有计划地轮训企业领导干部,学习党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经济改革理论和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全国工交、财贸系统共轮训干部四百七十多万人,其中经济主管部门和县属以上企业领导干部八十多万人,还有八万多名企业厂长(经理)参加了国家统考。培训促进了企业领导班子的建设,为企业转轨变型,加强管理,实行改革,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创造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开展了青壮年职工的文化、技术补课和青工的系统政治教育。全国需要“双补”的青壮年职工共三千多万人,任务十分艰巨。补课使一批青年提高了政治、文化、技术水平,加强了企业劳动纪律、生产秩序,有助于职工精神面貌的变化。
——结合企业整顿,举办企业管理、班组管理和各种专业管理短训班,培训基层管理干部、专业人员和生产骨干。仅1983—1985年的三年间,就培训二千二百万人次。通过培训,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得到加强,对建立和健全经济责任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起了积极作用。
——组织科技人员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现代化管理知识。每年培训近百万人。培训使科技人员扩展了知识,提高了吸收、消化、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取得了一批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成果。
——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培养短线、缺门人才。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抓紧对外经贸、翻译、法律、金融等人才的培养,并在干部中进行外资利用、经营决策、新技术引进等知识的学习。
——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专门人才。五年来各类职工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为企事业单位输送了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人才不足的矛盾。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职工培训,没有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不能顺利实现“六五”计划的。在这方面,职工教师和职工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教育、科技、劳动部门,工会、青年团、科协等群众团体,以及民主党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五年来的职工教育,使我们深化了一个认识:职工教育既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经济工作的一部分。与普通教育相比,它同经济建设联系更为直接。搞经济建设非抓职工教育不可,职工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我国一亿二千万职工,经济部门职工有九千多万,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60—70%。他们是生产第一线的主力军,是实现本世纪末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他们的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四化建设的成败。

从现在起到1990年,是为我国九十年代经济振兴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造就大批既懂生产,又会经营,勇于开拓,善于决策的企业家,造就成千上万熟悉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知识,能够卓有成效地从事技术开发和生产开发的技术、经济管理干部,而且要极大地提高整个职工队伍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技术业务水平。
目前我国职工队伍素质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企业领导班子实现新老交替后,“四化”程度有明显提高,但普遍缺乏经营管理知识;科技人员虽然不断补充,但数量仍不足,对新知识了解较少;专业人员队伍十分薄弱,而且青黄不接;工人实际文化、技术水平还不高,中、高级技工过少;一部分职工理想、道德、纪律观念淡漠,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有所滋长。继续加强职工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一项紧迫任务。
“六五”期间的职工教育,与当时经济调整、企业整顿的要求相适应,大量搞的是补课性、普及性教育,带有还欠帐、补基础性质。现在经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职工教育就要在原有基础上前进一步,逐步把主要精力转到中级,以至高级的专业、技术培训上来,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为此要抓好以下培训工作:
——加强全体职工,特别是青壮年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除安排系统的政治轮训,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外,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文化、技术、业务培训中去,做到教书育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也要进一步加强。
——继续普及包括文化、技术、业务在内的各种基础教育。青壮年职工“双补”合格后,要根据不同情况,继续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为进一步提高打好扎实的基础。我国城镇今后每年仍将有数百万人就业,要严格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把基础培训切实搞好。
——开展中、高级培训。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企业厂长、“三总师”和党委书记的现代化管理知识培训,科技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四十五岁以下干部的高中、中专教育,工人中级技术教育和高级工培训,都应作为“七五”期间的主要工作来抓。
——抓紧后备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办好各种类型的职工大、中专学校,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设想到1990年初步形成一支在数量上能够基本满足需要,质量上能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专业配套,门类齐全的管理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形成一支以中级技术工人为主体,技术等级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高政治、文化、技术素质的工人队伍。实现这个目标,经济部门和所有企业都要为之而奋斗。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职工教育,为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而共同努力。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国现行职工教育体制存在不少弊端。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一些培训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生产、工作的需要;劳动、人事、工资制度上某些不合理规定,助长一部分职工单纯奔学历、拿文凭,对生产急需的培训则缺乏热情;有些管理规定统得过多、过死,妨碍企业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人、财、物,安排培训任务等。归结起来,就是职工教育同经济建设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节,智力投资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影响企业办学和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改革职工教育,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职工教育新体制,必须贯彻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实行定向培养,走岗位、职务培训的道路。职工教育的对象是已经就了业、定了向的成年人,学习是为了提高适应能力,满足生产、工作的需要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与青少年学校教育不同,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实行岗位、职务培训,就能最大限度地把职工教育同企业生产结合起来,把学习同职工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调动企业办学、职工求学的积极性,加快职工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使有限的投资获得最佳的效益。
当然,岗位、职务培训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必要的学历教育仍然是职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岗位合格的职工也还有继续提高的任务。但是,从职工队伍的现状看,大量的则是在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基础上的专业、技术教育。岗位、职务培训作为职工教育的基本方向或基本制度,是毋庸置疑的。
实行定向培养和岗位、职务培训,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并从政策、制度、管理上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工教育体系。
首先,应改革教育思想。要转变那种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和传统的人才观。只要有真才实学,不论是否取得学历,都是四化建设的有用之才。要按照岗位、职务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目标和内容、要求。职工教育必须注重质量,忽视质量的现象要坚决纠正。但评估质量应以教学计划和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为尺度。
其次,制定鼓励职工参加岗位、职务培训的政策。要结合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岗位、职务证书制度和相应的考核、使用办法,严格要求,科学管理,引导职工努力成为精通本行业务、忠于职守的优秀工作者和劳动者。
第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渠道、多形式办学。一切有利于多出、出好人才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应鼓励。职工教育要逐步做到正规化,但主要不在形式,而在于是否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做到任务明确,要求具体,制度严格,进度合理,并有显著成效。
第四,给企业有灵活安排培训任务,合理使用办学力量的自主权。领导就是服务。主管部门和职工教育管理部门应把主要精力放到指导、服务上来,研究方针政策,总结交流经验,帮助企业解决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协作代培等实际问题。
第五,加快职工教育立法。职工培训应作为企业的一项基本任务,通过法令、条例固定下来。职工培训还应纳入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保证贯彻落实。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更加突出了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掌握新知,造就人才,正在成为时代的普遍要求。职工教育的任务是繁重的,也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搞好改革,扎实工作,把全国几十万个企业和亿万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职工教育的新局面,为四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第2版()
专栏:

丁关根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说
铁路工作要坚持改革探索新路子
本报讯 记者王黎江报道:铁道部部长丁关根2月18日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说,要实现“七五”计划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改革,不断探索新的路子,把铁路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当前铁路工作的矛盾都集中在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这个焦点上,从这个实际出发,必须突出抓好扩大运输能力,打好两个翻身仗。第一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东北和沿海一万六千公里的繁忙干线上进行技术改造,增加运输能力,做到基本适应运输需要。第二是大力改造机车车辆工业,大幅度提高机车车辆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在最近一个时期,他提出要做好以下工作:
基本建设要打破铁道部独家修路、由国家投资的单一资金渠道,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多渠道地筹集资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修路。
铁路工业要打破封闭型的结构,走开放扩散、专业化协作的道路,推倒三堵“墙”:一要推倒铁路系统内部机车车辆工厂之间的“墙”,改变各厂自成一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状况,按专业化协作原则进行合理调整;二要推倒机车车辆工厂与路内其它单位之间的“墙”,把各路局、工程局、物资部门等的工业生产潜在能力充分利用起来;三要推倒铁路工业与路外工业之间的“墙”,加强同军工和地方上机械制造业的横向联系,扩散产品、零部件。
要进一步完善各种类型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把责权利挂起钩来,把铁路的效益与铁路的发展挂起钩来,逐步使铁路从生产型转向经营开拓型,增强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能力。
在运输组织工作上,要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的现代化管理转变。要科学地组织货流和车流,实现均衡运输;要加强编组作业,有效地组织直达货物列车;要从“大交通”的观念出发,使铁路与其它运输方式互相配合。
丁关根要求各单位、各部门领导,在搞好运输、生产、基本建设,打好两个翻身仗的同时,还要切实抓好党风、路风的建设。
与会代表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抓重点,抓典型,勇于改革,开创铁路工作新局面。


第2版()
专栏:

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举行新闻发布会
八百名职工教育先进教师受表彰
邓力群、郝建秀、张劲夫到会祝贺
本报讯 记者李文报道: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于2月19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表彰为发展职工教育事业,培养建设人才做出显著贡献的八百名“全国职工教育先进教师”。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郝建秀、国务委员张劲夫到会祝贺。会议仅用了三十多分钟,开得隆重、紧凑,别开生面。
邓力群在会上讲话说,职工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可靠保证。
自1981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以来,我国的职工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国一亿二千多万职工中有80%以上的人员接受了培训。党中央、国务院提出1985年底前,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普遍轮训一遍,对青壮年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技术补课,工人的实际操作水平普遍提高一级或两级的目标,现在基本上都已达到。
邓力群指出,我国“六五”计划能够这样顺利实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能够这样顺利展开,同这几年大规模的职工培训是分不开的。在这方面,广大职工教育工作者付出了辛勤劳动,他们是有功的,理应受到党的嘉奖,人民的尊敬。
他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宏大的职工队伍。职工教育战线的全体同志在刻苦钻研业务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他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职工教师,支持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邓力群对这次会议时间短、人数少、效率高的良好会风表示赞赏。他说,今天我们开了一个先例,来了一个创造。用这种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起到了表彰的作用,又克服了过去负担太重的缺点。这个做法很好,值得推广,希望其他战线、其他部门也能够采取这样的办法或其他更好的办法表彰各自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张劲夫在讲话中说,职工教育是对长远起作用的基础工作,任重道远。他对在这条战线上做出成绩的先进教师表示敬意。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全国总工会等部门的领导同志曾德林、何东昌、袁宝华、陈秉权等出席了今天表彰职工教育先进教师的新闻发布会。


第2版()
专栏:

交通部门提出“七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
抓好修路、建桥、筑港、治河
计划建港口深水泊位一百个,建公路六万公里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李安定、本报记者张国荣报道:交通部门最近提出:交通运输要在国民经济中先行一步,交通的基础设施要先行,“七五”期间要抓好“修路、建桥、筑港、治河”这些基本工作。
记者从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获悉:“七五”期间,我国计划建成港口深水泊位一百个,比“六五”建成投产数增加一倍多,这将大大缓解目前各港口存在的压船压港现象。
“七五”期间公路建设的重点是经济干线、疏港线、能源线和重点旅游线。新建公路六万公里,改造、新建北京至塘沽、沈阳至大连、上海至杭州等二十七条高标准干线公路,使大城市进出口、港站枢纽路段的拥塞状况有较大改观。
在内河航运方面,将集中资金用于长江、黑龙江、西江、京杭运河、淮河“三江两河”干线航道和几条主要支流的建设与改造。
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到“七五”末期,预计公路、水路客运量将比1985年增长70%,货运量增长24%,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42.5%。


第2版()
专栏:

西平十一万人生产网兜
年成交额一百多万元
本报讯 据河南日报报道:近年来,河南西平县城关出现了一个独特而新奇的市场——网兜市场。每天有
一千多网兜生产者和客户云集于此进行网兜交易,日交易额达五千多元。产品销售到除台湾省外的全国各省市。
目前,全县生产网兜从业人员达十一万多人,年产值一百多万元。


第2版()
专栏:

广州餐桌又添美味佳肴
野生珍珠鸡饲养繁育成功
本报讯 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市郊江高镇畜牧兽医站鸡场正在大力饲养具有特殊滋补功能的珍珠鸡。不久,广州的酒家饭店和家庭餐桌上,将会出现用珍珠鸡烹调的新菜肴。这种鸡原产于非洲,肉食营养价值高。


第2版()
专栏:

宁远县利用冬闲稻田养鱼
每亩平均产鱼十九斤
湖南省宁远县稻田养鱼有新法,除早、中、晚稻田养鱼外,还利用冬闲稻田养鱼,做到一年四季有鲜鱼,每个农户平均增加收入二十多元。
一九八五年,这个县虽遇严重干旱,仍有六万多农户在十六万七千多亩稻田里养了鱼,总产量达三万一千八百多担,平均每亩稻田产鱼十九斤,名列全省前茅。


第2版()
专栏:

融水苗族自治县完善责任制
连续造林七年半数荒山披绿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从一九七九年以来逐步完善林业生产措施,共造林八十万九千亩,使这个县百分之五十三的宜林荒山得以绿化。
这个县在发展林业中涌现了大批造林专业户和联合体,到去年底统计,全县有造林专业户二百四十二户,联合体三百零五个,共造林五万三千五百多亩。


第2版()
专栏:

上海家具行业广结联合体
去年增加产值近六千万元
上海家具行业各工厂同浙江、山东、河北等十六个省、市的企业开展经济联合,组成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五十七家。一九八五年,全行业由此新增产值五千八百多万元,获得利润七百多万元。(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为谁服务?
阿炳
一大早坐长途客车由山东东营返京,下午三点到河北青县才停车。
为何要跑到青县才歇息用餐?据了解,原来车、店早已挂上了钩。目前,在长途客车运输中,车店挂钩颇为盛行。这类挂钩,有的是为了方便顾客,有的则不然。你给我招揽生意,我为你提供免费优待,彼此得益,而受苦的是旅客。


第2版()
专栏:

奔向两千天
——临汾铁路分局安全生产纪事
本报记者 颜世贵
繁忙的春运没有打乱严谨的工作秩序。
截至2月13日,临汾铁路分局创造了连续一千八百七十一天无责任行车重大事故和大事故的安全生产纪录,居北京铁路局之首,在全国六十二个铁路分局中名列第二。
临汾分局地处晋南盆地,管辖着东阳至风陵渡间的六百二十三公里的铁道线,穿越晋中、吕梁、临汾、运城四个专区二十八个县市。客运之外,每年的货运发送量达两千三百多万吨,其中煤炭占85%以上,是晋煤外运的一条主要通道。过去,该局部分职工纪律散漫到无法无天的地步,事故连连发生。仅1971年到1980年十年间,就发生重大事故、大事故三十七件。
1980年12月30日,在只有两股道的辛堡小车站上,由于信号工漏上道岔连结杆上的一个开口销子,列车颠覆,直接经济损失达十万元。
惨痛的教训使领导猛醒。他们从整顿秩序、整顿纪律、整顿管理入手,建立岗位责任制。
分局45%的职工家居农村,实行“大包干”,分到了责任田后,一些人常常是“在家种地一身汗,两腿泥巴来上班”,值班上岗了,还在那儿“一想麦子二想瓜,三想雨后该种啥”。临汾机务段曾有一百四十多名乘务员请假回家种地,二十多台机车拆了包。分局领导在推广介休站“爱路、爱站、爱岗、爱客、爱货”的五爱活动之外,又通过职代会作出决议,除正常休假,一律不准以任何借口回家种地。有个司机几次把正在运行的旅客列车交给副司机操纵,擅自离岗回家干活,被处以开除留用察看的处分。分局又派出上百个访问组下乡,与当地政府联系,帮助职工家属种好责任田。
心慈不能带兵,手软无法治路。分局强调各级干部要敢抓敢管。好不好,以本单位安全成果来衡量;硬不硬,以执行纪律好坏来检验。他们先后对五十三名干部作了调整。运城车务段1982年半年发生事故十一件,成为任务量最小,事故最多的“关键户”,分局领导下段整顿,怕得罪人不做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被就地免职当工人,车务段面貌大为改观。介休站三名职工号称“三只虎”,作业时胡干蛮干,造成两次调车冲突事故,还对站领导进行威胁。在分局的支持下,三人被站领导撤销职务,调出车站。群众说:“过去领导是刀子嘴,豆腐心,现在拔了灰旗杆,车站安全有希望了”。
奖罚分明。对发生客车险性事故和职工死亡事件的单位,其领导要受到党纪政纪的处分和经济制裁。对于安全生产有功的职工,则记功调级,敲锣打鼓送匾到家。
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使歪风邪气得到制止,分局领导却发现了新的问题:“过去我们抓安全是盲目抓,出一事才订一制,整天忙于堵口子,被动极了。现在实行科学管理和采用新技术,把安全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针对中间站作业多,夜间事故率高的特点,他们把三班制改为四小班制,零点换班,夜班由十二小时变为每班六小时,保证职工精力充沛。这一改革很快为铁道部采纳、推广。
为使家住沿线农村的职工休息好,各站腾出二百六十多间房子,配备床铺,建立了岗前四小时到单位休息的制度。
管内道口多,平均每公里一点二处,而且绝大多数是平交道口,直接威胁安全运输。他们拆除合并,因地制宜将平交改立交,1985年的道口数由1981年的六百多降为三百多处,改为立交的五十处,打破了历史上形成的道口只能增设不能拆除的传统,走出了新路。


第2版()
专栏:我说经济改革

国营商业企业“改、转、租”以后
夏敬舜 陈宁华
去年,各地商业小型企业转为集体经营或租赁给个人经营,进度较快,但要真正实现这种转变,难度是不小的,还有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才能使其完善起来。现刊登此文,以期引起重视。
——编者
前阶段,我们曾就国营商业小型企业体制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认为,国营商业小型企业“改、转、租”,是商业企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它符合现阶段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营特点。但对于这些企业的下列费用和税种处理,却亟待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一、能源交通建设基金。这些企业根据国务院和有关规定,可以免交能源交通建设基金。主管部门在年初核定企业的税后留利比例时,也是按上述规定执行的。但嗣后财政部门却行文规定这些企业仍需交纳能源交通建设基金,且比例上升到税后留利的15%,不能不影响职工的积极性。
二、资金占用费。对于这些企业占用国家的资金,目前一律采取计收资金占用费的方法。企业交纳的资金占用费不象银行贷款利息那样可列入费用开支,而只能在税后留利中支付。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应按文件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资金占用费的征收,并允许列入费用支付。
三、城市建设维护税。商业企业应该交纳城建维护税,问题是“改、转、租”企业的纳税额按规定却不能与国营商业企业那样计入企业的实现利润,这自然影响企业的留利提取,进而成为阻碍这些改革的一个因素。看来,实行“改、转、租”企业的纳税额也要允许计入利润才恰当。
四、承包费。对于这些企业承包费的征收各地不尽统一,这无可非议。然而,承包费采取不分行业、按同样的人均留利水平来征收的办法却不足取。不同行业的商业企业,经营难度明显不同,盈利水平相差悬殊,在企业留利比例确定的情况下,要达到同样的人均留利水平,需要作出的努力截然不同,因此上述征收办法不能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有碍于改革。只有按不同行业相应划定企业的人均留利水平,才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
实行“改、转、租”的国营商业小型企业,本应从政策上和管理方法上予以适当的放宽,但不少企业反映,不仅得不到优惠,反而“吃亏”。对上述费用和税种的处理应予以认真的研究,使“改、转、租”这项改革健康发展。
(注:本文作者系绍兴市商业局办公室工作人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