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为什么黄河泥沙不见减少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唐克丽
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试验站、所的长期试验研究和流域治理试验证实,无论是单项水土保持措施,还是小流域综合治理,都取得了明显的减沙效益。梯田的减沙效益可达90%以上;草地和六年生以上的林地减沙效益为80%以上。
据有关资料记载,截至1979年,黄土高原共治理了七点五万平方公里,占应治理面积的17.5%。其效益按保守的推算,每年约可减少入黄河泥沙一至二亿吨;加上所修建的坝库工程,年拦蓄泥沙五至六亿吨。以上两项合计,每年可发挥拦蓄七亿吨泥沙的效益。然而,黄河年总输沙量一直徘徊在十六亿吨左右,尽管经过多年治理,泥沙并未减少,是何原因?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包括自然的与人为的两个方面。自然因子虽是影响水土流失最基本的因素,但近三十年来没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对土壤流失量的增加不可能起主导作用。因此,查明人为因素对加速土壤侵蚀的影响,是对症治理的关键。据我们初步调查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边建设,一边破坏。黄土高原上五十年代保存的天然次生林地,遭到严重破坏。子午岭林区内,正宁、宁县的林地减少了二百二十多万亩,为原有面积的42%,在此期间,两县仅造林三十五万亩;富县一带林线每年后移一华里,约减少二十二万亩,造林十二万亩。这三个县减少的林地为建造的五倍。1977年至1979年,延安地区开荒一百八十万亩,同期造林种草仅六十万亩。
据我们在杏子河流域的典型调查,二十年间植被的破坏为建设的二至四十倍。流域内沟谷部位开垦的陡坡耕地,多系近二十年来毁林毁草开荒的结果,土壤侵蚀每平方公里达三万吨以上,新开荒地达五至六万吨。这部分土壤流失量占河流总输沙量的20%至30%,泥沙虽然来自沟谷,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开垦。这种现象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较为普遍,从产沙部位和产沙方式看,退耕还林还草是控制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措施。
大面积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有增无减。从建设基本农田需要出发,水土保持工作大多侧重于修建梯田和坝地。现黄土高原共建成基本农田四千七百多万亩,仅占水土流失面积的0.8%。区内大面积坡耕地水土流失未加控制。另一方面,陡坡开垦不断发展,导致流失量有增无减。此外,不少资料说明,对于占坡面侵蚀量50%至70%的浅沟及坡面侵蚀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防治不力。例如杏子河流域的农地中,90%以上为坡耕地。1982年调查测算,该流域坡耕地的流失量占河流总输沙量的60%。因此,忽视大面积坡耕地的治理,特别是人为的不合理开垦和植被的破坏,是造成土壤流失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基本抵消了水保措施的效益。
黄土高原北部的沙漠南侵和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在风蚀、水蚀作用下,也是增加黄河泥沙的一个重要原因。露天煤矿的开采,道路、公路不合理的设施与施工,也常常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因此,认真贯彻“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方针,在开展治理的同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对加速黄土高原建设和减少黄河泥沙是十分必要的。
(摘自《中国水土保持》)


第5版()
专栏:建议

及早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
李维纶
长江横贯四川省大部,支流江河密布,溪沟交错,形成滋养“天府之国”的网络。流经四川的干流和岷江、雅砻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乌江等流域的面积达五十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0%。这一地区的森林破坏严重,到1975年,森林覆盖率只有13.28%。沱江、涪江、嘉陵江等长江几条主要支流流域的川中五十三个县,有半数的森林覆盖率不到3%,其中有十三个县不到1%。随着森林的大片消失,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川东和川中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土层变薄,土壤肥力减退,塘库淤积,水利工程效益降低。长江在四川省的五十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中,水土流失面积达三十四万平方公里,占68%,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四分之一。全省坡耕地每年流失土壤五亿多吨,随土壤流失的氮、磷、钾相当于三十五万多吨化肥。全省大中型水库每年淤积泥沙一千六百多万立方米,等于报废一个中型水库。这些,都减弱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不能稳定增长,还影响正常的航运和发电。川西高山林区长期集中过伐,森林线明显下降,草甸灌丛上升,水源涵养功能减弱,主要江河流量不稳,著名的都江堰在扩大灌区时也受到水源不足的限制。这种状况,不仅危害了长江上游地区,而且也对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与生活造成威胁。长江每年经三峡带出泥沙六亿多吨,洞庭湖的淤塞日益严重。在汛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水患。因此,加速上游各江河流域的造林绿化,积极扩大森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关系全局、造福子孙的一件大事,应当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尽快组织实施。
营造长江上游防护林,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认真保护金沙江、雅砻江、岷江流域现有水源涵养林,并搞好采伐迹地更新的同时,要把造林重点放在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即以长江的川江段和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乌江等主要支流为骨架,在一切适宜植树的大小溪河两岸都植上树,在积水区的山坡地带造上林片,在丘陵馒头山顶上造上林块,在大江两岸造上林带,在溪河密布、道路纵横的广大农区造上林网,在星罗棋布的宅院空地造上林盘,在所有水库、塘堰周围造上林圈,形成带、网、片、点融为一体的防护林体系。通过人工栽植、飞机播种、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等多种多样的造林方式,建立乔灌草结合的复合群落,增加绿色覆盖面积。这样,四川省长江上游流域的林地可在1975年的基础上增加五千六百万亩,使森林覆盖率由13.28%上升到21.68%。那时,长江上游的自然面貌将显著改观,再加上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长江中下游的水患威胁将可得到缓解。
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要从改善整个长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着眼,从一沟一坡的小流域治理着手,把治山和治水结合起来,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按照总的规划布局,作出各个小流域的治理规划,使植树造林与建设农业生产的基本设施配套,与防洪抗涝的工程设施配套,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
开展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应实行国家治理和群众治理相结合。一是要作为国家整治国土的一项重大工程;二是依靠流域区内八千万农民,鼓励他们在搞好房前屋后、自留地边、自留山上大力植树的同时,积极承包责任山和小流域治理造林;三是发动各行各业结合自身工程建设大搞植树造林,划定责任区,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各得其利,限期完成;四是深入广泛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落实管护责任,保证实效。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效益,建议成立专门的指挥协调机构,及早着手勘察规划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黄河的治本之道——水土保持
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研究员 方正三
黄河为患的根源在于泥沙。泥沙的绝大部分来自黄土高原。平均每年流过河南陕县的泥沙多达十六亿吨,其中四亿吨沉积于下游河床内,致使下游河床一般高出地面三至五米,有些河段则已高出十余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黄河综合治理必须治本(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与治标(修建堤防、水库与滞洪区等防洪工程)并重,并要两者密切配合,以求最经济有效地达到根治的目的。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一项改造自然的艰巨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但也绝非遥遥无期。建国以来因受种种干扰,黄土高原真正搞水土保持的时间总共不到二十年,能有目前的治理成效已是很不错了。举例来说,无定河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三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二万三千多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76.5%,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被列为重点治理区。在各级党政领导下,依靠群众与科技人员,采取大面积造林种草、建设基本农田与打坝、拦泥、蓄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进行治理,至1982年人均林草达三至十五亩,基本农田一亩多,不仅对增加林牧业生产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对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也有显著效果。据有关水文站观测,治理前的1952—1960年,无定河每年输沙量平均为二点五亿吨;而1971—1980年间,因水土保持起了作用,平均每年输沙量不到一亿吨,减少了62.4%。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一点五亿吨,约相当于黄河年输沙量的十分之一。其他重点治理的黄河支流减沙效益也都相当显著。如汾河每年泥沙流失量,七十年代比五十年代减少了46%。只要逐步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就能逐步减轻输入黄河的泥沙,从而逐步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笔者认为,为了控制黄河的泥沙,黄土高原与下游都需要投资,而投在黄土高原比投在下游更为合算。仍以无定河为例,截至1981年底,共修建大、中及小型水库一百一十多座,总库容为十六亿立方米,国家共投资四千四百多万元。在这儿拦一方泥沙只需投资三分钱。而如果让这儿的一方泥沙送到了下游再处理,所需投资就会高出十倍以上。所以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对黄河来说,非但是治本之道,还可大大节约资金。
总之,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在黄河综合治理工作中已起到一定作用。为了防治黄河水害与开发黄河水利,采用各种治标措施当然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必须重视治本,把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抓紧做好,才能加速根治黄河。


第5版()
专栏:

警惕小麦吸浆虫害继续严重回升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魏鸿钧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1985年各地虫情普遍回升,一些地方造成严重减产。如安徽省约四百万亩发生虫害,减产约两亿余斤,颍上、阜南、阜阳、利辛、灵璧等县灾情最重,部分麦田基本绝收。河南省虫害面积达二百万至三百万亩,个别地方严重减产,如新乡市郊西曲里村1983年小麦总产量为七十万斤,而1985年只收二十万斤。陕西省虫害面积约一百万亩,其中宝鸡市为害最重,发生面积约八十万亩,小麦减产约一千六百余万斤。山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部分地方为害也较重。
近两年春季雨水较充沛,有利于吸浆虫的繁殖发生,1985年麦收前各地又普遍降雨,麦穗上幼虫安全入土数量大,已构成小麦主产区的潜在性威胁,必须引起各地领导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争取1986年小麦丰收,建议:
1.恢复和加强虫情调查和监测工作,准确掌握虫情,指导防治工作;
2.大力开展药剂防治。及早准备好农药,实行统一领导,连片防治;
3.以后要注意选用抗虫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条件,高产、质优而又具有抗虫性状(颖坚、口紧)的品种种植。


第5版()
专栏:

罕见的全才——沈括
王骧
我国北宋时代的伟大科学家沈括一生精研科技,著述丰富。他晚年定居京口(即今江苏镇江),筑梦溪园,写成杰著《梦溪笔谈》。这部著作被誉为“十一世纪中国科学上的里程碑”。1985年是他逝世八百九十周年,镇江市初步兴复了梦溪园和沈括纪念室。陈列室大厅中央树立一座沈括的全身雕像,四周橱窗内陈列着沈括的著作和反映他在科学上主要成就的资料、图片,烨烨生辉,使人油然而生景仰前哲之情。
《梦溪笔谈》中最主要的部分都是记述他一生中的见闻、他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这些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分门别类编成二十六卷,连同《续笔谈》、《补笔谈》,共计六百零九条。其中自然科学部分占到半数左右,涉及到天文学、气象学、数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动植物学、冶金学、工艺学、生物学、医药学等领域。不少方面达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平,如地磁偏角的发现、“十二气历”的发明、数学上的“隙积术”和“会圆术”、以古生物化石推断海陆的变迁、流水侵蚀地形的原理、光学上的“格术”、声学上的“共振原理”、石油的首先命名及其作用的预言、古代炼钢法的记载、活字印刷术的方法、立体地图的制造等等。这些或是全世界最早的记载,或对后来的研究有深切的影响。现代英国的中国科技史研究权威李约瑟对这部著作推崇备至,称沈括为“中国科技史上最奇特的人物”。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沈括题匾曰“通才硕学”。(附图片)
图为朱庚成、朱庆棠、朱乃罡雕塑的沈括像。 袁曾亭摄


第5版()
专栏:科学园地

家庭如何去除黄曲霉毒素
陕西省粮食学校 章钰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它损害动物的肝脏,引起肝细胞坏死、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变。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主要是诱发肝癌,还能诱发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肿瘤。黄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
目前已确定其化学结构的有黄曲霉毒素B1、B2、G1、G2等十七种,其中B1毒性最大。食品中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最易污染黄曲霉毒素,小麦、大麦、元麦也常被污染,豆类一般污染较轻,工业化生产的发酵制品如面酱、酱油一般无污染,但家庭自制的面酱等发酵食品有时有污染。咸肉、火腿、香肠等肉类食品,亦能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受黄曲霉毒素污染较重的粮食及食品不能食用。轻度污染黄曲霉毒素的粮食及其他食品,可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将毒素破坏或除去。日常生活中可用以下方法去毒:
一、剔除霉变粮粒。因毒素主要集中在霉变的粮粒中,凡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花生或玉米,都有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在食用前应仔细挑选,剔除霉变粒。
二、提高加工精度。稻谷污染黄曲霉毒素后,米中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米糠层,如果在稻谷加工时,将糙米碾得精一点,尽量除去米糠层,可降低大米中毒素的含量。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有54%至72%集中在皮层和胚中,如在加工时去皮除胚,可除去大部分毒素。用含黄曲霉毒素的玉米制成玉米淀粉,毒素的含量仅为原有含量的1%。
三、水洗去毒。将污染上黄曲霉毒素的大米用清水反复搓洗五、六次,一直洗到水变清时再煮饭,可除去大部分毒素。
四、加热去毒。蒸煮、爆炒或油炸可减少一部分黄曲霉毒素。轻度污染的花生米,爆炒可使黄曲霉毒素B1、G1含量分别减少65%和62%;若用油炸,可使黄曲霉毒素B1、G1含量分别减少69%和67%。大米煮成米饭,一般能破坏20%的黄曲霉毒素。大米煮稀饭时适当加一点碱,去毒效果更好。用高压锅煮米饭,去毒效果比普通锅煮饭好。
五、植物油的去毒。在含黄曲霉毒素的植物油中,加入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剂,搅拌后静置沉淀,取上层清油,毒素含量大为降低。如在含毒花生油中加入1.5%的白陶土,可使含毒量从每公斤一百微克降至每公斤十微克以下。用含黄曲霉毒素较低的植物油烹调食物时,先将油倒入锅内烧至冒微烟(约120℃时),根据烧菜时用盐量加入食盐,继续加热到油沸腾(约180℃),可除去油中90%以上毒素。如果菜肴中需要添加葱、姜、蒜等辛辣辅料,对除去黄曲霉毒素效果更为理想。
六、山苍子去毒。用中药山苍子或山苍子胶丸均可。每百斤粮食用十四五粒胶丸。用法是先把胶丸剖开,放在小瓶中,用透气纱布扎住瓶口,然后连瓶埋入米缸中,盖上缸盖,让芳香油自然挥发,熏蒸粮食,即可解除黄曲霉毒素。将山苍子野果或干果直接埋于粮食之中,亦可收到良好效果。


第5版()
专栏:科学知识

神奇的全息摄影
于菁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游乐场里,有一间叫做“鬼屋”的房子。你走进去,会看到很多人:他们有的在飞;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侃侃而谈,却不知在说些什么。再仔细看,更会使你惊愕不已,因为这些人都非比寻常:有的异常地高大,有的出奇地矮小。你可以从他们中间走过去,但摸不到他们,因为他们都没有血肉和骨头。这一切都会令参观者毛骨悚然。“鬼屋”里真的是“鬼影幢幢”吗?
其实,真正的鬼是没有的。你所见到的“鬼影”,只不过是一幅精美的全息摄影照片浮现在空间里而已——科学家给人们开了个大玩笑。
全息摄影是一项新的摄影技术。全息即“全部信息”的意思。它与一般的摄影机摄影不同。它是用一条激光束将一个物体照亮,使其反射到照相底板上去,再用另外一条光束,经过平面镜,也反射到那个底板上去,两者在底板上形成一幅“干涉图样”。底板再受到第二条波长相同的激光束照射时,就会显现出清晰的立体图象。
全息摄影不仅能记录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能记录下具有原来深度和清晰度的物体影象。你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不但能看到景物的正面,而且可以看到景物的背面和不同的侧面。更为奇妙的是,即使是一片很小的打碎的全息照片,也可以使我们看到所记录的整个景象。
正因为全息摄影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派了广泛的用场。古玩珍宝在外展览时,不但存在丢失之虞,而且有打破的危险,如将它拍摄全息照片,就可以将原物藏之秘室,而用照片来供人参观和欣赏了。全息摄影还可以拍摄人体器官和组织,测量金属的应力和疲劳。存储大量的信息的全息照片可以使计算机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全息摄影技术的提高,预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立体电视和新型的立体电影了。
(摘自《河北科技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