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改革教学方法组织最优化教学
北京七中 刘凤梧
二十世纪以来,无论国内或国外,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一直处于改革的长河之中。作为教学体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教法的改革,更是人们反复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想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以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其教法有五不足:重视知识传授,相对地忽视能力培养;重视全面发展,相对地忽视个性特长;重视集体讲授,相对地忽视因材施教;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相对地忽视学生主动学习;重视校内教育,相对地忽视社会教育。这五不足借用荀子批评墨子的一句话,就是“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荀子《天论》篇)。不少从事教育工作的有识之士,孜孜不倦地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改革尝试。迄今为止,在教法改革的众多尝试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影响较大的,有二十年代苏联普遍推行的以五六人编组的分组实验教学法;有曾在美国风行一时的以各种作业室为主、废除课堂讲授的道尔顿制;有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创立的以学生思考和活动为中心的设计教学法;有五十年代为了加速培养尖端人才在美、英、法、联邦德国等国大力推行的能力分组教学法;有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斯金纳倡导的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脑技术、按一定程序分解编制教材的程序教学法;有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布鲁纳提出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答问题,以利于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现法;有三十年代起源于英国,划教室为若干“兴趣区”,没有固定教学结构,学生可以自由活动的开放教学法(也称开放教育);有当代苏联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从教学的整体观念出发,分析研究教学过程的内部联系和矛盾,为深入揭示教学规律,建立新教学原则体系而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法;有我国北京景山学校数学课、化学课所探索的以集中排课、单元教学、综合练习、加强实验为特征的知识结构单元教学法;还有上海育才中学老校长段力佩为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劲、学得放心所提倡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八字教学法等等。
从这众多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不难分析归纳出以下三点基本认识:
第一、不论哪种教法都是某种哲学思想、教育观点和一定科技理论在教学上的反映。十分明显,以学生思考和活动为中心的设计教学法,不是别的,乃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在教育上的实践;程序教学法,不是别的,乃是控制论的原理在教育上的运用。因此,当我们要学习和采用某种教学方法或教学组织形式时,一定要联系到创立者的哲学思想、教育观点和依据的先进科技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某种教学方法的实质,正确掌握某种教学方法的要领。
第二、二十世纪以来,教法的改革尽管都是以解决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之不足为主,但教育家们所设想的方案名目繁多,并不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不过,教却有常规。即在名目繁多的教法改革中,有些因素,不论怎么改,怎么革,应是始终不变的。
这些固定常规和不变因素,大概有六:一、任何教法的设计,都不能违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已知导入未知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规律;二、任何教法的设计,都必须从教材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设备出发,而不能脱离实际,胡编乱造;三、任何教法的设计,都必须讲究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真正使学生学会、学懂;四、任何教法的设计,都必须重视思想教育,我们所说思想教育的内涵系指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共产主义品质道德教育和意志、性格、动机、兴趣和情感这五项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五、任何教法的设计,都必须真正做到按照教育方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在系统传授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六、任何教法的设计,都不能违背一定的教学原则,诸如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第三、现代教法的改革,在弥补传统教法的不足方面,固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自觉不自觉陷入全盘否定传统教法的困境,变成了“有见于畸,无见于齐”,把婴儿和脏水一同泼了出去。这就破坏了普通教育重在全面发展和打好基础这一基本特点,反而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脱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片面强调培养能力,就成了海底捞月;不顾学生原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一味追求高速度、高难度,就成了揠苗助长;不讲全面发展和打好基础,盲目提倡发展个性,就成了野马脱缰。因此,又有不少从事教育工作的有识之士发出了“回到基础上去”的呼声。从当前国内国外教法改革的发展方向来看,改革派与传统派大有互相虚心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日益接近、日益结合的趋势。而这种发展趋势无疑对促进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这正是二十世纪以来教法改革洪流辩证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我校近几年来,在邀请专家学者向教师讲授评价,组织教师学习报刊的宣传报道,及时了解、借鉴国内国外有关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理论、流派、成效得失的同时,大力号召各科教师都要重视教法改革,投身教法改革。我们的态度和做法是:一、紧扣普通教育的基本特点,从我校学生水平、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新教学体制逻辑结构的设想和教法常规的要求,学习借鉴国内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法改革尝试,创建适合本科、本章、本节教学要求的、适应学生接受能力的最优教学法;二、教学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多种教法互相渗透、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的有机组合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因此,我们提醒教师在教法上不要搞一刀切,对自己所教的这门课某章、某节教材,都要做到因教材制宜、因学生制宜,不可只用一种教法、硬套一种模式;三、无论采用或创建何种教法,都要做到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负责;都要有利于全面发展、打好基础;都要有利于培养能力、发挥特长;都要有利于提高而不是降低教育教学质量。总之,既要敢于破除传统的陈腐的教育观念,又要有科学的态度。


第5版()
专栏:

  对目前中学教育几个问题的管见
  广东省湛江市委宣传部 张侯真 张强
目前中学教育存在许多弊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这里只就三个较为重要而又突出的问题谈谈我们的管见。
一、文理分科
近年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大多数中学普遍实行文理分科,即在高中阶段就实行考文科的学文科,考理科的学理科。有的中学甚至在初中阶段就实行文理分科,这种作法是违背中学教育的目的和现代科学发展的要求的。
中学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前者应占主导地位。因为现阶段我国高校招生人数有限,只能是少数人进大学继续深造,而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高中毕业后就要走上生产第一线,参加“四化”建设实践。我们的生产者的素质如何,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由中学教育来决定。可见,中学是极其重要的学习阶段。从人的生理因素来看,人在十三、十四岁时,大脑趋于完善。进入中学后,接受能力比较强,正是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黄金年龄期。中学文理分科,就会造成中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影响智能的培养,以致最终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知识高度分化,也高度集中。专而不博,羊肠小道,难以成事;既专又博,才是通往成功殿堂的康庄大道。现代社会的高效率是对知识的整体利用,并非对知识的畸形剪裁。各学科都有自己的思维特色、方法技巧,不是其它学科所能全部代替的。中学文理分科,把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影响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分割开来,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这样无论是对高中毕业即走上生产第一线,还是高中毕业继续进大学深造,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统一教材
统一教材,对教育部门和教师检查教学质量似乎是方便些,也容易些。但是,这样做对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是很不利的。学生的智能是动态发展的,统一的教材是静态的,用固定的标尺衡量动态的学生智能的发展,无异于用“死”的标准去套“活”的事物。教材里的内容是从社会知识与自然知识中大刀剪裁的产物,虽有严格的系统性、易受性,但也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其一是,新的信息接受不到。现代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新信息层出不穷,统一的教材难以反映这些信息的内容,因此,统一教材很容易脱离时代的要求。其二是,现代知识猛增,思维方式不断更新。统一教材未能兼顾到这方面的新知识,也不能给学生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鉴于统一教材存在上述弊端,我们认为,在统一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当大力提倡和鼓励自编教材,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实践,灵活使用各种教材,以使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成长。
三、教学与教育分离
在当前中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学与教育存在着严重分离的情况。各科教师只负责传授本学科知识,不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部由班主任去做。这种状况与教师的职责不相符。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说明了教师的崇高职责。学生的灵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智力的开发;二是思想品德的塑造。教育不单指给受教育者灌输科学知识,同时应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风尚的教育。当教师的,应当在课堂上把这两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正是我们常说的“教书育人”。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西方学者担心,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类本身的人性知识得不到提高,就会用自己所创造的科学来毁灭人类自己,这未必是危言耸听。物质丰富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人的危机,如理想渺茫、吸毒、恐怖活动等等,这同西方偏颇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这也从反面提醒我们:中学教学与教育必须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5版()
专栏:

  从“迎刃而解”谈起
  北京大学教授 廖山涛
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有一则寓言,说庖丁解牛本事非常大,“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刀之所至,干净利落,合乎节奏,很快就把一条牛支解掉了。凡读到这则寓言的人,没有不赞美庖丁解牛技术的高超的。若是一位科学家,就一定会觉得,若遇到科学中的问题也有这般迎刃而解的本事,那就太好了。
可是,庄子在他的文章中没有真正谈到庖丁如何获得这样的解牛技术的,因为他扯到养生之道上面去,说得玄之又玄,不切实用。这事情发生在两千多年前,那时自然还没有生理学、解剖学这类专门学问。但可以肯定地说,庖丁已有相当长时期的工作经验,并且在工作和学习中,态度是相当地专心致志,而不是粗枝大叶和马马虎虎的。不然的话,我们很难相信他后来会有迎刃而解的本事。
常常听得人说,科学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好想法。这话一点也不错。要不然,相对论、进化论这些学说怎么会出现呢?不只是这样大的学说不会出现,就连小的一点的科研成果也不容易出现。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新想法怎样才能获得和确立?我想,若不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人在某些方面有长期的潜心研究或考察,是不会有收获的。若一个人认为这也无什道理,那也不算稀奇,都不认真学习,则一切皆成过眼烟云,盼望生花妙笔从天而降,想遇到问题“迎刃而解”,其后来失望是必然的。
自然,科学问题很难说都可迎刃而解。但扎实的基础仍然是重要的。上月6日北京日报一则报道,在《勤奋打基础,一朝捧金杯》的标题下,记述“华罗庚金杯”少年邀请赛第一名陆昱的事迹,说陆昱学习数学最大的体会是:不怕困难。他的父母都是科研人员,但他从来不让父母“包办”他的作业,遇到难题总是自己想办法来攻克它。陆昱的学习态度是正确的,坚持下去是会有“迎刃而解”的本领的。
我从前在西南联大数学系读书的时候,和接近的同学以踏实学习相规勉,或追求系统的细致的熟练与了解,或沉溺于来龙去脉之搜寻,凡此种种,从不苟且自欺。虽内容取舍各有不同,且有的论点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可笑的,但重视基础,不躁进急成,这对我们后来影响很大。
我们在大学读书期间的缺点主要是:风气闭塞,孤陋寡闻。当时在抗战,找一本及时的期刊都困难。想要得到“迎刃而解”的本领,非常之难。
现在的情况就已经大不相同了。比如,在北京,学术交流频繁,空气活跃。象美国这样科技发达的国家,有许多城市都比不上这里。我想,现在的年青人生在一个好时代。党和国家鼓励在科学上攀高峰。若学习扎实,又辅之以学术思想活跃等优越条件,则日后的成就,将远远超过我这样年龄的人,这是确定无疑的。


第5版()
专栏:师生来信

  “联教承包责任制”应当制止
  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 张毅
近年来,有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将农业生产责任制生搬硬套到教学上,实行所谓“联教承包责任制”的“土政策”。具体做法是:将中考、高考预定录取人数分配到年级组,再分配到班,然后落实到毕业班的任课教师身上。升学考试结束,将被录取人数作为“教绩”,“联教”奖罚:“超标”
(即超过预定录取人数)者当先进,挂锦旗,领奖金,戴红花;未“达标”者自然受罚,低人三分。更有甚者,还将“达标”情况作为教师调资、晋级和调动工作的依据。实行“联教承包责任制”给教育事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第一,“联教承包责任制”不利于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联教承包责任制”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学校一切工作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忽视理想、品德教育,肢解智力教育,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四有”人才的培养。
第二,“联教承包责任制”不利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联教承包责任制”驱使教师为“达标”而拚搏。教师平时搞“押宝”式的教学,临近考期又忙于猜题、摸“底”,进行模拟考试,严重影响教师的知识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联教承包责任制”以钱作为教学工作的原动力,动辄重罚,很容易侵蚀教师的思想,产生不正之风。教师为了“达标”而不致受罚,只得加班加点,疲于奔命,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严重损害了教师的身体健康。“联教承包责任制”使教师中间矛盾丛生,既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团结,也不利于良好的校风和教学秩序的形成。
第三,“联教承包责任制”造成教育事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阻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由于实行“联教承包责任制”,每年中考、高考落选生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大为“走俏”。名目繁多的各种
“重读班”、“辅导班”、“补习班”应运而生,年年举办,使我国本来已经相当紧张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和师资更加紧张。有的班学生多达六七十人。许多该入学的学生难以入学,失去了比黄金还要宝贵的学习机会。
生搬硬套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所谓“联教承包责任制”,把复杂的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等同起来,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为了使教育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推行“联教承包责任制”的错误做法必须立即坚决制止。


第5版()
专栏:

  福安重视畲族教育事业
全国畲族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的福建省福安县,三年来采取特殊措施,使畲族人民的教育事业得到显著发展。县政府筹集了五十四万元,在畲族群众聚居的乡村建立了一批民族小学,充实了教学设备。从全县调集了七十多名教师到民族小学任教。县里建立了民族教育基金会,每年拨出六万元补充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开支。畲族中学也已筹建。目前,畲族群众的子女80%以上都入了学。  (陈建荣 郑宗平)


第5版()
专栏:

  金家街道办好儿童食堂
大连市甘井子区金家街道八年来一直为本地区居民的“挂钥匙”儿童办食堂,解决两千多名学生的午饭和放学后的管理问题。这个街道的金家、金四、金荣、金岗等居委会腾出了办公室作餐厅,办起五个儿童食堂,聘请有经验的退休工人当炊事员,居委会干部当义务采买。目前,每天有五百多名本地区双职工的孩子来就餐和接受校外辅导。这项工作受到居民们的称赞。
(廉仲和)


第5版()
专栏:

  中原地区的维吾尔族小学
最近原河南渑池县鱼池村小学经批准已更名为维吾尔族小学。目前该校扩建校舍正在加紧施工。
渑池县维吾尔族现有一百三十余户,六百三十多口人,是宋末随蒙古人由西域东出留居中原的。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民族歧视,于公元一三六八年(明洪武改元)以祖母刘氏为姓,改汉姓,随汉习。新中国建立后,党对少数民族十分关心,维吾尔族在校读书的学生从一九五三年起就享受助学金,同等分数优先录取。该县鱼池村是维吾尔族集中居住区,但村学校教学条件较差。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族人民的文化水平,发展教育事业,渑池县人民政府决定将鱼池小学更名为维吾尔族小学,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拨款五万元,帮助该校修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目前,渑池维族小学新建的二十四间教室即将竣工。
(刘天才 陈德成)


第5版()
专栏:

河北省完县亭乡西亭村农民集资一万一千多元,为村办小学修建学生浴室,使在校的二百六十名学生洗上了热水澡。
              王燕兵摄 (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