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闭幕
金日成强调大力进行经济建设
本报平壤12月30日电 (记者徐宝康)朝鲜第八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今天上午在平壤闭幕。再次当选为国家主席的金日成同志,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的施政演说,他在题为《争取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的演说中,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事业、朝鲜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强人民政权、祖国自主和平统一,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阐述了朝鲜政府今后的革命任务。
金日成同志在演说中强调要大力进行经济建设。他指出,“象我国这样没有经过产业革命、经济落后的情况下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就特别要下大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有效地执行第三个七年计划”,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技术革新运动,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在谈到人民生活时,他说,“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是第三个七年计划期间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在这期间,要进一步解决人民的吃、穿、住问题,以便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步。
在阐述增强人民政权的职能和作用时,金日成同志号召,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各级机关干部要切实关心人民生活,及时解决群众的疾苦,要作人民的公仆,而不要成为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他要求,“人民政权要加强社会主义守法生活,使全体劳动者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
在谈到朝鲜自主和平统一问题时,金日成同志说,“实现祖国的自主和平统一是共和国政府面临的最迫切的民主任务。”他建议朝鲜北方和南方举行高级政治和军事会谈,协商互相停止敌对宣传,实现环节之间多方面合作与交流,协商裁减武装力量,停止军备竞赛,停止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协商扩大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职能,以中立国监察委员会成员国的军事人员组成中立国监察军等问题。他希望南朝鲜当权者能对这一新建议作出积极反应。
出席今天闭幕会议的朝鲜党政领导人还有金正日、朴成哲、林春秋、李钟玉、李根模等。


第6版()
专栏:新闻人物

朝鲜新任总理李根模
今年12月2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第八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平壤万寿台议事厅举行。会上,李根模当选为政务院总理。
李根模1952年10月任朝鲜劳动党中央组织部长。1958年5月任劳动党中央副部长。1961年9月在朝鲜劳动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63年1月任劳动党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1964—1971年任劳动党中央机械工业部部长。1967年起当选为朝鲜第四届至第六届最高人民会议议员。同年11月任劳动党中央文化宣传部部长。1968年7月—1971年5月任第二机械工业相。1970年11月在劳动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2年任劳动党平安南道委员会责任书记。1972年12月—1977年12月当选为中央人民委员会委员。1973年9月任政务院副总理、平安南道人民委员会委员长。1980年10月在劳动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0年起任南浦市(直辖市之一)党委责任书记。1986年2月当选为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局书记,12月为政治局委员。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日本明年增加防卫费用 总额将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
本报东京12月30日电 (记者孙东民)日本政府临时内阁会议今天作出决定,在明年度的政府预算方案中,防卫费总额将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
这一决定是内阁会议后由官房长官后藤田宣布的。他表示,明年度的防卫费将不沿袭三木内阁时期关于防卫费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的决定。
日本防卫费用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是十年来日本在防卫费用问题上的重要变化。1976年11月三木内阁时期内阁会议曾作出一项决定,规定防卫费用总额不超过当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此后历届内阁均遵守这一决定。
按照明年度日本政府的预算方案,防卫费总额比本年度增加5.2%,为三万五千一百七十四亿日元,占明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1.004%,突破1%。后藤田表示,日本重申专守防卫,不作军事大国。中曾根会后表示,政府在优先完成防卫五年计划和沿用防卫费限制在1%以内的作法之间作出了重视防卫的选择,不能因此就说成是军国主义。
舆论界人士认为,在明年度的“超紧缩预算”中,政府优先增加军事预算,一是想急于完成1986年至1990年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二是为了减缓美国要求日本增加军费的压力。但十年来一直遵守的不超过“1%的框架”一旦被突破,将引起东盟等亚洲国家的不安。据报道,日本现在的军费已超过东盟六国军费总额的两倍半。
对于临时内阁会议的这一决定,社会党、公明党等在野党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违背和平宪法”,在“军事大国路线上迈出第一步”。经济界有的人士认为应把防卫费限制在日本国民能接受的水平。此间人士普遍认为,明年1月的国会常会上,自民党与在野党之间势必就这一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明年政局在年初即将染上动荡的色彩。


第6版()
专栏:年终专稿

非洲经济调整与恢复
李红 汪勤梅
1986年,非洲国家普遍进行经济调整,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但面临的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非洲国家饱尝经济不发展之苦,几年来的大旱更使很多国家的经济濒临绝境。争取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成为非洲人民的迫切要求。
一年来,非洲国家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广泛地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经济政策调整与改革,努力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他们认识到造成经济困难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和国际的,也有政策上的失误或不当。很多国家开始重视优先发展农业,重新制订粮食发展战略,大幅度地增加农业投资,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扶植个体农民发展生产。不少国家制订了更加切合实际的计划,注意发挥多种经济成份的作用,整顿国营工商企业,鼓励私人经济发展和利用外资。经济调整和改革收到了实效。
今年,很多非洲国家重视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局面,注意消除国内不稳定因素,改善与邻国的关系,争取地区的稳定。在非洲之角,对话代替了对抗;在西非,马里和布基纳法索握手言和;中东非七国首脑会议决定采取切实措施,阻止持不同政见者或其他集团从事反对本国或他国的活动。
非洲国家之间合作的势头有所加强,各国首脑或部长以经济合作为目的互访频繁,双边合作加强,地区合作范围扩大。在对外关系上趋于“多元化”。
非洲的经济形势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很多国家对非洲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援助。联合国还就非洲的危急经济形势召开特别会议,并通过一项包括一千二百八十亿美元的“联合国行动纲领”,指出非洲的发展危机并非一个纯属非洲的问题,它关系到全人类。联合国成立以来就一个洲的经济问题进行讨论,这还是第一次。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协调下,国际上发动了广泛的援助非洲灭蝗运动,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蝗灾得到控制。
由于非洲国家的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关注,加之广大地区风调雨顺,大多数非洲国家今年农业获得好收成,粮食进口数量减少,津巴布韦、肯尼亚、马拉维等国家甚至有余粮出口。今年非洲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达八千五百二十多万吨,超过去年。除少数国家外,非洲大陆已走出大旱的困境。
由于油、粮价格下跌,一些进口石油和粮食的国家,支出减少,估计可节约三、四十亿美元。十余个咖啡出口国因咖啡价格上涨,可增收十亿美元。这些都有助于缓和一些国家的经济困难。
但是非洲的经济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经济危机远没有消除,国际环境对非洲十分不利,目前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低速缓慢增长。
首先,是贸易条件恶化,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进口工业品价格上升,使非洲受到严重打击。初级产品的出口占非洲对外贸易的95%。仅油价暴跌一项,全非地区直接损失约二百五十亿美元,如果加上劳务、旅游等有关收入的相应亏损,数字就更大了。有些初级产品价格下跌幅度相当大,如每吨可可去年11月份为一千九百四十八英镑,今年同期仅为一千五百四十五英镑。而非洲国家急需进口的工业设备和生产零配件的价格则不断上升。尤其是低收入国家的贸易条件从八十年代以来,一年不如一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的报告,非洲国家去年经常项目差额为负十四亿美元,今年剧增至负一百十六亿美元。
其次,外债负担更加沉重。去年非洲外债为一千七百五十亿美元,今年则至少超过一千八百亿美元,达到非洲债务的最高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应按期偿还的本息为一百二十亿美元,全非洲将逾二百亿美元。私人投资裹足不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资金流入净额大量减少。贷款利息偿还额在出口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有的国家甚至不得不拿出几乎全部外汇来偿还债务。
第三,由于收入减少,资金匮乏,很多国家执行紧缩政策,有的甚至停止执行发展计划。据联合国工发组织报告,今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工业增长仅为0.5%,实际上趋于停滞。今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将只有0.8%,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经济增长率1985年为2.8%,今年可能为1.4%。
第四,非洲的粮食问题还不能说已解决,还有一千四百三十万人需要救济,人口增长仍然很快,人均粮食产量1960年以来一直在下降。非洲国家的经济调整刚刚起步。南部非洲局势动荡,南非对邻国的入侵和破坏已使前线国家财产损失以百亿美元计。
非洲的经济形势虽很严峻,但只要沿着发展经济行之有效的轨道前进,局面是可以逐步改观的。


第6版()
专栏:

希腊等六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
要求美苏明年达成裁军协议
新华社雅典12月29日电 希腊、阿根廷、墨西哥、印度、瑞典和坦桑尼亚六国领导人今天在这里发表的一项联合声明中,要求超级大国在1987年就重要的裁军措施达成协议。
声明说,新的一年“将给苏联和美国就一系列重要的裁军措施、包括大幅度削减核武库达成协议提供机会”。声明希望它们不要错过这一机会。
六国领导人在过去两年中曾多次要求美苏两国立即停止核试验、不再生产和发展任何核武器。
声明强调,“鉴于近来的局势发展,这些要求不仅仍然是正当的,而且更具有紧迫感。”
声明说,超级大国空间武器的研制将“导制一场新的、空前规模的军备竞赛”,因而将增加核战争的危险。
声明敦促美国和苏联领导人“在新的一年里尽快恢复全面谈判,实现他们所宣布的防止空间的军备竞赛、停止地上的军备竞赛和最终销毁核武器的目标”。
希腊等六国领导人要求裁军和国际和平的倡议是从1984年开始发起的。
今天在这里公布的联合声明是由阿根廷总统阿方辛、瑞典首相卡尔松、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和墨西哥总统德拉马德里签署的。


第6版()
专栏:

温伯格要求国会追加防务预算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9日电 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今天要求国会批准二十八亿美元的防务追加预算,使1987财政年度的防务开支的总数达到二千九百二十亿美元。
温伯格在五角大楼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笔追加预算将用于一些特别重要的项目,其中三亿美元用于为特别行动部队建造不同型号的飞机,五亿美元用于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以及为军事人员加薪等。这一追加预算的要求将于下星期一正式向国会提出。
美国国会于6月批准了二千八百九十四亿美元的1987财政年度防务预算,比里根政府原来要求的数目少了五十四亿美元。


第6版()
专栏:

苏美领导人将不在对方电视台祝贺新年
新华社莫斯科12月30日电 苏联外交部发言人格拉西莫夫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1987年元旦,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将不相互在对方电视台发表新年贺词。
他说,目前苏美关系不好,不需要制造一种气氛,似乎一切都好。在当前情况下,相互发表的贺词也不会有什么令人高兴的调子。


第6版()
专栏:一句话快讯

一句话快讯
△日本和苏联两国六百名市民28日晚就互相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大约四个半小时的电视讨论,双方在“北方领土”问题上意见对立。
△美国国防部向菲律宾政府武装部队赠送四十辆野战救护车。
△印度锡克教徒举行总罢工,旁遮普邦陷于瘫痪。
△斯里兰卡前总理西·班达拉奈克29日呼吁政府举行选举,促使种族骚乱问题得到解决。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同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就阿拉伯世界局势、两伊战争以及即将举行的伊斯兰首脑会议等问题进行了会谈以后,28日返回巴格达。
△苏联正在利比亚塞卜哈北部建立“宽波段”广播电视台,以对抗美国设在以色列内盖夫地区的类似的广播电视台。
(本报讯)


第6版()
专栏:

民柬国民军歼灭越军二百余人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民柬国民军在柬埔寨群众和韩桑林政权爱国士兵的协助下,26日凌晨攻占越军在马德望省拜林咖啡园的一个团级据点,打死越军一百五十九人,打伤八十六人,其中包括师级军官一人,团、营级军官各两人。


第6版()
专栏:

阿游击队攻克西北部一个县
新华社伊斯兰堡12月29日电 据阿富汗伊斯兰新闻社报道,阿富汗游击队在西北部法里亚布省向苏军和政府军发动的进攻取得进展,17日已经攻克了该省具有战略意义的阿尔马县。
报道说,游击队的这次攻势是本月初开始的。战斗集中在离该省省会迈马纳三十二公里的阿尔马县,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战斗,游击队歼敌五十名,俘获二百人,缴获各种武器约二百件。
据悉,在战斗中有三十名政府军士兵向游击队投降。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戈尔巴乔夫可能于明年四月访日
苏联外交部发言人格拉西莫夫30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日本的访问可能安排在1987年4月。
苏联外交部发言人曾在本月16日宣布,戈尔巴乔夫不能按照日本方面的建议于1987年1月底以前访问日本。
“阿迈勒”领导人表示愿意停火
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阿迈勒”运动主席贝里29日重申,他的组织将接受伊朗提出的关于结束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和“阿迈勒”运动民兵之间长达八星期的难民营之战的建议。贝里说,既然双方都接受了这项停火协议,就应监督它的执行。他表示,在新年到来时,他的组织将在黎巴嫩全国监督执行这项协议。
萨尔瓦多游击队袭击政府军驻地
圣萨尔瓦多消息:萨尔瓦多游击队法拉本多·马蒂民族解放阵线29日袭击了一处政府军驻地,打死十六名政府军士兵。
据报道,29日凌晨萨尔瓦多游击队约一百人袭击了首都圣萨尔瓦多以东约六十公里的圣维森特军事基地,同政府军发生了长达四个小时的激烈战斗。
美洪两国军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特古西加尔巴消息:美国和洪都拉斯两国军队29日开始在洪都拉斯举行代号为“托斯塔将军——八七”的联合军事演习。
洪都拉斯军方发言人说,这次军事演习在洪都拉斯东部和南部与尼加拉瓜交界的地区进行。演习共分两个阶段,参加这次第一阶段演习的有美国两个工程兵营和洪都拉斯军队一百五十多名工程兵,演习内容主要是建筑公路和修建飞机跑道,其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军队战前准备和后勤工作的能力,演习将持续到明年4月中旬结束。
美侦察机再次侵犯朝鲜北方领空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美国的SR—71高速高空侦察机,29日十三时二十九分入侵朝鲜东部沿海高城以东领海上空,进行侦察活动。
报道说,今年以来,美国飞机进行了一百七十次这样的侦察行为,比去年增加三十多次。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美国宪法不保障十八种言论自由
本报讯 美国宪法是近代西方国家中寿命最长的一部成文宪法,迄今已有一百九十九年的历史。它标榜资产阶级的
“民主、自由和平等”,即使是这部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也不是那种绝对的“自由”。据香港报刊报道,根据美国联邦法院判例,表明至少有十八种言论自由不受保障。
一、没有亵渎国旗及烧毁征兵卡的象征性言论自由。
二、危及公共安全的玩笑不能开。
例如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电检入口处就挂有“请勿开玩笑”的牌示,如果有人在此说“Hi Jack!”(杰克你好吗?)航警一旦听见,必将其逮捕法办,因为这句话正是英文劫机(Hijack)一词的谐音。这说明公共安全重于个人言论自由。
三、没有引发危害公共秩序导致暴乱的言论自由。
四、没有扰乱学校安静上课的言论自由。
例如:罗克福德市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临近学校上课的公私场所,蓄意喧闹,扰乱学校上课时的安静与秩序。
五、没有造谣生非的言论自由。
六、没有妨害他人权利的言论自由。
例如新泽西州特稷顿市命令禁止任何人使用扩音器或其他喧闹乐器在大街小巷作扰乱公共安宁秩序之商业宣传。
七、不能以言论自由或集会自由妨害城市交通或违犯交通规则。
八、监犯的言论及集会自由权因狱政安全而受限制。
九、军人言论自由的限制。
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军人与平民不同,军人虽亦有言论自由权,但与平民言论自由不同,故在行使时所受到之限制及约束程度自亦不同。
十、军事基地不是候选人行使言论自由的场所。
十一、没有辱骂他人因而招惹冲突的言论自由。
所谓招致冲突的言论是指对任何个人具有强烈侮辱性及挑衅骂人,而有造成对他人伤害,或立即招致反击斗殴的恶言恶语包括下流、诲淫、猥亵、诽谤等言论。
十二、没有说下流脏话的自由。
十三、咆哮法庭的言论不受保障。
十四、议员言论免责权所不保障的言论。
十五、没有违背契约而泄露国家机密的言论自由。
十六、黄色书刊不在言论自由权保障之列。
十七、欺诈不实的商业广告不受言论自由的保障。
十八、诽谤性言论不受保障。
凡情知所说不实,或完全不顾所说是否真实的恶意攻击的言论,应负担民刑责任。
旅美学者杨日旭指出,综上所述:(1)、美国的言论自由在平时并不是绝对不受限制,在战时尤受限制;(2)、言论自由是权利也是责任,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侵犯他人权利;(3)、言论自由的行使及保障须以宪治政府的存在为前提,依法行使,不是无法无天;(4)、政府虽然对纯粹言论不得侵犯,但对涉及行动的违法言论仍采取干涉主义。


第6版()
专栏:

菲律宾政府代表前往沙特同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和谈
新华社马尼拉12月30日电 一个菲律宾政府专门小组今天离开马尼拉前往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同摩洛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小组举行正式和谈,并争取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支持。
这个专门小组由总统顾问阿·皮门特尔和科·阿基诺总统的私人代表阿·阿基诺率领。
启程前,阿·阿基诺在马尼拉国际机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政府小组将寻求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支持,以使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改变其在棉兰老岛问题上的强硬路线。
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是棉兰老岛的一个穆斯林组织,它为使该岛独立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武装斗争。今年8月,它同政府达成了停火协议。
阿·阿基诺说,在吉达的会谈将是初步性的,并期望今后会解决更有实质性的问题。政府小组愿意在自治问题上让步,因为这有利于防止国家分裂。他说,谈判将于1月1日开始,伊斯兰会议组织和棉兰老岛其它派别的代表也将应邀参加谈判。


第6版()
专栏:

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逝世
本报伦敦12月30日电 (记者李云飞)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于29日晚在萨塞克斯的家里逝世,终年九十二岁。
麦克米伦生于1894年,1924年当选为保守党议员。1957至1963年期间任英国首相。1960年起任牛津大学校长。他任首相时积极主张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虽然当时未能实现。
他被认为是英国本世纪著名的政治家之一。在他去世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首相撒切尔夫人以及各反对党领袖等都纷纷表示哀悼。


第6版()
专栏:

美伊讨论美归还伊财产问题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9日电 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与伊朗中央银行的代表29日在荷兰海牙举行会谈,讨论了美国归还被冻结的价值约五亿美元的伊朗财产问题。
最近,伊朗曾再三表示希望美国以归还冻结财产来换取伊朗帮助释放美国人质。
国务院发言人奥克利称这次会谈是“技术性会谈”,他还否认这次会谈与被扣留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有关。
美国是在1979年伊朗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后冻结这笔伊朗财产的。据报道,美国已原则上同意归还这笔财产。29日的会谈是美伊两国代表在过去三个月内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举行的第三轮会谈。


第6版()
专栏:

切尔诺贝利四号机组已被封入“石棺”
可随时了解机组放射性物质的活动和变化
本报讯 苏联制止和清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基本结束,为发生爆炸的第四号机组设计和建造的综合性保护屏障于12月16日全部完工。
苏联专家称这个保护设施是“石棺”,它把出事的核电机组长期地罩住、封死。“石棺”的外壁有一米多厚,由三十万立方米水泥和六千吨金属构件建成;其底部是由灌入的大量的特殊标号的水泥构成,使放射性物质也不能渗入地下土壤和地下水中。“石棺”还配有预测和各种监测之类的必要设备,专家可随时了解被封死机组放射性物质的活动和衰变情况。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是今年4月26日发生爆炸的,当时燃烧的火焰高达三十米,温度约一千四百多摄氏度。在这次核电事故最初阶段有三十一人丧生,其中一部分是消防队员。由于受核辐射得病住院的二百三十七人中又有二十八人死亡,其他大部分人已恢复健康并开始工作。
苏联称这次核电事故是电站工作人员“粗暴违反”操作规程所致,而西方核专家认为苏联采用过时的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堆本来就孕育着危险。为了从技术设备和操作管理上保证核电站的安全,最近苏联专门设立了国家核能源部。
报废的四号机组已长眠在“石棺”之中,一号机组与二号机组恢复了发电,离四号机组较近的三号机组到明年初也将恢复发电。在切尔诺贝利原筹建的第五号和第六号核电机组将重新开工兴建。在发展核电上,苏联国家领导人于最近曾多次表示,在总结教训和经验的基础上苏联将“充满信心地实施”自己的核计划,到本世纪末苏联的核电量将增加四至六倍。
(秦德岐)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加吉县游击队的高射机枪手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给来犯的敌机以坚决的打击。
新华社记者 思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