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小楼与台灯
李庚辰
俗话说:穷置锅,富置窝。这几年经济上去了,一些人手里有了钱,就想着改善住房条件了。我前不久回家乡河南南阳看了看,发现好几家亲戚邻居都盖起了钢筋水泥的“小洋楼”,从建筑面积和气魄看,城里的司、局级干部怕也得甘拜下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确有了很大改善。
算是祝贺乡亲乔迁之喜吧,我逐一到这些
“小洋楼”里参观了一番。只见几家的房子里的确布置得很漂亮,连大沙发、电视机、收录机也一应俱全。不过,参观之后,也有美中不足之憾,那就是这几家共同缺少个小物件:台灯。尤其那天晚上我看到孩子们在高高吊起的电灯下吃力地伏案做作业,就更觉得这台灯是必不可少的了。于是我就向主人建议他们装个台灯,好保护孩子们的眼睛,还向他们介绍说,如果不愿到商店去买,也可以如此这般动手去做,用不了许多工夫的。
这建议人家到底采纳与否,不得而知。但在我却留下一个问题,心里总在想:一个有钱盖小楼、买彩电的家庭,为什么不愿或者没想到拿出九牛一毛的小钱买上一盏小小的台灯?
在其它地方,人们也曾不时看到类似的情景。比如,有的人给老婆买件呢子大衣,慷慨得很;给孩子买双小皮鞋什么的,也可以毫不犹豫地掏腰包;而如果要他花上三五角钱给小孩子买本小人书或智力玩具什么的,就皱着眉头了,总觉得把钱花到这上头是没有用到“刀刃”上,能省则省,能免则免。所以,他们的小孩子也许喂成了小胖子,而在精神文化方面却不免显得有点营养不良。
我们常说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一起抓。精神文明建设除了道德风尚等方面,还包括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文化水平的提高,精神、情操、情趣,乃至智力、体力、能力便会显得不足。这样,物质文明建设便缺乏精神动力。而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健康,尽力使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学习和成长,又是文化建设中应有之义,这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是关乎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大事。大诗人陶渊明“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而这老先生却认为这是“天运苟如此”,只顾自己“且进杯中物”,结果他的后代都没有什么大出息。相反的,高尔基、郭沫若之所以成为大文豪,与高尔基有一个善讲故事的外祖母、郭沫若有一个知书识礼、努力帮他“白日是读经,晚来是读诗”的母亲有很大关系;而达尔文在繁忙的科学工作之余不惜每晚拿出一小时时间给孩子们讲科学故事,悉心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使他的三个孩子后来成了著名科学家。可以说,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人,都是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习与健康的,列宁甚至在十月革命前夕起草的党纲中把“国家供给贫苦儿童膳食、服装、教材和文具”作为重要问题加以强调。我们今天作父母的自然也不乏重视子女学习和健康的人物,有的甚至重视得过了头,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了,连自己的裤头也不让他洗,只让他埋头读书作功课。一旦孩子考上了大学,父母亲还要肩扛手提,千里迢迢护送子女入学,生怕碰掉孩子一根汗毛。但也有不少有钱盖小楼而舍不得给孩子买一盏台灯的父母。这种人多半属于文化层次较低的部分,但他们如果不从自身的缺陷中醒悟过来,再贻误了下一代的话,那可就是更大的悲哀了!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子之计深远”。体魄与智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如鸟之两翼,这个位置摆得恰当,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健康地成长,我们的民族才能腾飞。


第8版()
专栏:

白须老人与旧书
周国勇
扎那基路,是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一条清静的街心马路。它虽不繁华,但拐角处的一家旧书店却在我的记忆里浮现。
这家旧书店门面本来就小,门口又从上到下挂了一串报纸、杂志,还放了一台复印机,就格外狭窄了:刚够一人进出。
旧书店主人是位又瘦又高的印裔老人,留着一绺银白色的美髯,显得儒雅温文。与其他印裔一样,他的父辈是上世纪末英国人在东非修筑铁路时飘洋过海来的劳工。老人平日端坐店门一侧,手不释卷,一副学者风度。有时看得入神了,顾客进进出出,他也不抬首招呼。
店堂是一间斗室,空间虽小,但收书不少。从中小学教科书到文史著作,从英文、斯瓦希利文到法文、印地文、阿拉伯文,书刊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只要你有心,总能发现一两本值得一读的图书或杂志。
我算是一个常客,又是中国人。老人见到我,“礼宾规格”似乎要高些,常常放下手中的书,笑吟吟地起身跟我打招呼,热情地帮我从积落灰尘的书架上,找出我感兴趣的书刊。他虽年迈花甲,记忆力未见衰退,对书籍版本如数家珍。什么书在哪层架子上,更象魔术师那般,一点便是。
有一次,他见我蹲在地上一册册地翻阅莎士比亚剧作的单行本,便从书架的高处取下一本厚厚的十六开的大书,拍了拍灰尘,送到我跟前,说道:“不必零买了,这是全集,虽然旧些,但不碍欣赏。”我抚摸着这沉甸甸的、书角有些磨损、书页微微发黄的全集,心中十分喜欢,但不知价格多少。在达市书店,新书可要卖一百多先令呢!老人见我有些踌躇,便翻了翻手掌说:“你既然喜欢,五个先令卖给你!”五先令!按当时的比价,才合人民币一元多。我有点难以置信了。他却淡淡一笑,拍拍我的肩膀,似乎为他的旧书找到一位异邦知音而满意吧。
这本莎士比亚全集,我一直珍藏身边,又随同我远涉重洋回到北京,至今仍在我家书柜的显眼处摆着呢。
我对泰戈尔的散文诗十分崇拜,也对冰心老人的中文译笔素向仰慕。为了欣赏原作,并学习名家的翻译技巧,我很想找一本泰翁的名作《吉檀迦利》英文本。“哦,泰戈尔!”白须老人听了我的要求,欣喜地叫了一声,又赞许地朝我点点头,一口答应帮我找找,让我过一阵再来。
当我下次踏进书店时,他真象魔术师一般从小书桌的抽屉里,掏出一本海蓝色封皮的小册子。我急不可待地上前抓过来,一看,封皮上是白色线条的泰翁肖像,下方是一行红底白字:GITANJALI。我不禁大喜,心跳也似乎加快了。这本七成新的旧书是英国麦克米伦图书公司1967年新版的,系泰翁本人英译。我一个劲地向老人道谢,他仍是淡淡一笑。
此后,多少回静夜灯下,当我轻轻念诵那一节节隽永清丽的诗句,或细细揣摩冰心老人的大手笔时,我眼前常会飘拂起那一绺银白色的美髯,耳边也常回响起那一声欣喜的轻呼:“哦,泰戈尔!”
我从旧书店觅来的好书何止这两本呢!东非文学大师夏巴尼的散文名作、《读者文摘》杂志最佳文选的合订本、狄更斯的多种小说、弗罗斯特的诗集……真是披沙沥金,收获良多呵。而这一切若没有白须老人的慷慨帮助,又从何谈起呀?
为了感谢白须老人,一次我从国内休假返回时,特地带了一筒中国绿茶给他。老人可高兴了。他端详了一番精巧漂亮的茶叶筒,打开盖子闻闻,一股清香扑鼻。他竟象小孩似的,抓了一点茶叶细细咀嚼,连声叫好。他说:“这是很珍贵的礼物,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呵。”他表示要珍藏家中,只招待最知心的朋友。
光阴荏苒。我最后一次见到老人,距今已有十二个春秋。不知扎那基路的拐角处,那家小门面的旧书店和那位可敬可亲的白须老人还在么?他当年对一位中国青年的情意,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第8版()
专栏:

致小泽征尔
赵泽华你,并不英俊你只凭借手中那支能够点石成
金的闪亮的魔棍征服世界征服世界上所有意志坚强的男
人和多情善感的女人你那飘飞的长发宛如密密丛林,每一根都藏着神秘藏着潇洒藏着激情藏着将帅之勇藏着猛狮和开屏的孔雀藏着霹雳,也藏着优美的晴空顷刻,狂风暴雨又顺着你细长
的手指流泻下来流泻下来闪电如金蛇狂舞这时,所有的花朵都失去魅力所有的星座都黯然失色眼前只有一片蓝汪汪的海一片奔腾喧嚣的海潮而此时你的身影如海边一棵温柔的相
思树静静的


第8版()
专栏:域外文谈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
申奥
意大利作家伊大洛·卡尔维诺在去年九月逝世了,意大利和各国文学家莫不深感悲痛。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说道:“他力辟了小说的新领域,觅得惊人的故事源泉。他的超人的创造力令人深切怀念。”
卡尔维诺一九二三年十月十五日生于古巴,青少年时代是在意大利游览胜地里维耶拉度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强征入伍,不久就逃往北部山区,参加了反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战后他在都灵大学先后攻读农业和英国文学,从一九四七年起,他一直在埃瑙迪出版公司任编辑。
一九四七年卡尔维诺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通往蜘蛛巢穴之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游击队的斗争。五十年代,他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社会寓言式的三部曲,通过它们折射现实生活。第一部《分割的子爵》(一九五二),叙述在奥匈帝国与土耳其战争期间,一个子爵被炮弹炸成两半,他的“善良”的一半和“邪恶”的一半都回家去骚扰乡里;第二部《丛林中的男爵》(一九五七),描写十八世纪的一个贵族青年反抗父母,逃往丛林中,栖息在一棵树上,自得其乐;第三部《不存在的骑士》(一九五九),叙述查理曼大帝军队中的一名骑士,他的心存在着,却失去了躯壳。这些怪诞的故事凝聚着作家对人生和世界的沉思。
他还创作了一系列以当代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其中《建筑投机丑闻》(一九五七)揭露建筑行业贪婪追逐利润,不择手段地进行投机;《烟雾迷蒙》(一九五八)报道利古里海岸一带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官定选举日》(一九六三)揭露官僚们通过选举舞弊来控制政权;《城市的四季》(一九六七)则反映大城市中贫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卡尔维诺用幽默嘲讽的笔调,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许多人物,他严厉谴责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不人道。


第8版()
专栏:

敬礼,文明之师
蔡常维
反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英雄事迹的十一集电视连续剧《凯旋在子夜》,在全剧最后一个场面点题:子夜,雄壮的凯旋之师保持着接受检阅的严整、威武的队列,静悄悄地开入了酣睡的城市。
这支代表“国威军威看西南”的英雄部队,经历了生死战斗,夺回了无名高地。当换防凯旋回国时,专门选择深夜零点进城,只有一个心愿:“让后方的人民好好睡吧,不要让他们在梦里也想到战争,这是军人的职责。”仅此而已,别无它意。
心愿虽小,却充满深情。正是这画龙点睛之笔,揭示了现代军人美好的心灵,并且十分生动地说明:我守卫祖国南疆的广大指战员,不仅是为保卫祖国的安全而战,为正义而战,而且是为和平而战。难怪当观众看到全副武装的队伍深夜通过无人的大街时,心潮难平,热泪涟涟,交口盛赞新一代文明之师。
“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军人的奉献在于牺牲”,这早为世人所叹羡、所传咏。然而,军人的可亲、可敬、可爱,还表现在他们有自己博大而精微的心灵追求。他们在战场上流血,却不愿意把血的记忆留给后方的亲人。无疑,这是更深的修养,是感情的升华。只有具有高度精神文明和崇高思想境界的中国军人,才能有这种气质与风度。
军事文学作品,既要用浓笔泼墨之势写出军人的阳刚之气,又要用轻盈淡雅之气带出军人的美好心态情貌。粗犷与细腻、豪放与婉约、果敢与缠绵、激烈与平静,彼此相辅相成,才能塑造出血肉丰满的当代军人形象。《凯旅在子夜》正是这样写的。全剧在着重反映壮观的战争场面的同时,间或腾出篇幅,把笔触伸向战前以及战斗的间隙,写战士们在南疆绿树红花、山抹微云、天连青草中,尽情地弹琴、跳迪斯科、谈论爱情、思念亲人,这种宁静和平的气氛更加烘托祖国江山的可爱,更好地赞美新一代青年战士的美好心灵和情操。那首战地歌曲:“当我守在祖国边防的时候,常对着月亮静静地瞧,它象妈妈的笑脸,心儿象白云静静地飘……”,是凯旋入城的前奏曲。
记得看过一张历史照片,反映当年解放军拿下几百万人口的上海时,为了不打扰居民,战士们一排排睡在人行道上,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今天,在保卫四化、建设四化的伟大斗争中,又在荧屏上看到了八十年代我军指战员“凯旋在子夜”的动人情景,使人更深刻地领悟到解放军一直受到人民的欢迎、始终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敬礼,正义之师,文明之师!


第8版()
专栏:

早〔中国画〕史正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