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岁末回顾

漫话天下事
——本报编辑部与驻外记者对话
冰岛会晤与当前国际形势
动荡起伏的美苏关系
编辑张启昕 美苏关系是国际局势的重要方面,它们的基本关系今年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又对抗又对话。美国空袭利比亚事件和美苏之间的“间谍战”,曾使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但一年的情况表明,对抗越激烈,对话越频繁,对抗是它们关系的主导方面,但对话更加趋向多渠道、经常化。军备竞赛和军备控制是今年美苏对话的重点,也是斗争的焦点。今年10月美苏首脑的冰岛会晤突出地说明了这一点。这次会晤在军备控制方面已有接近,然而会晤也导致新的争论,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没有缩小,看来一时也难以解决。原定苏联领导人今年访美举行正式首脑会晤的计划已经落空。在今后一个时期,美苏关系的发展无疑对国际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问题各不相让争论迭起
驻华盛顿记者张允文 美苏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去年11月美苏首脑在日内瓦的“炉边会晤”至少在气氛上突出了对话、妥协的一面,今年10月的冰岛会晤以僵局告终,则使人们看到在关键的问题上两个超级大国各不相让的对抗的一面。冰岛会晤戏剧性的发展虽出人意外,但从两国关系总的格局来看,并不反常。
今年美苏关系一直处于动荡起伏、捉摸不定的状态。5月,美国宣布不再受第二阶段战略武器条约的限制,曾使“炉边会晤”的气氛所剩无几,然而,半个月后苏联在谈判会上端出军备控制的新方案,里根政府作出积极反应,气氛似乎又开始转暖。但是终究由于双方在战略防御问题上话不投机,军备控制谈判一再搁浅。
里根第二任期的优先目标是想在对苏外交上取得进展,力争苏联大幅度削减进攻性核武器,减少苏联第一次打击的威胁,同时又可使自己以“和平缔造者”的形象载入史册。苏联则想在战略防御问题上压里根作出让步,避免被拖入一场空间武器的竞赛,以便有更多的资源用以国内经济整顿,同时,又可以牵制美国军事技术和其他领域内高级技术占据更大优势。通过雷克雅未克会晤,双方都已亮出了底牌,彼此也摸到了对方的底,看到今后可以探索妥协的领域。在这个意义上,雷克雅未克会晤也可能成为美苏关系的一个新起点。
基于需要对话接触仍将继续
编辑周梅生 苏联领导人主动倡议在冰岛举行首脑会晤,是苏联基于自身需要而在外交方面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今年2月,苏共二十七大确立在国内“加速发展”、在国际“加强和平”的战略,目标是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集中力量振兴经济,以改善和增强同美争霸的实力地位。然而,今春以来,苏美关系渐趋紧张。苏联为了在舆论上争取主动,在军备控制上争取某些协议,一再发动“和平攻势”,并想通过冰岛会晤这种高级谈判形式达成一揽子交易,但是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美苏关系中,苏联一直强调把安全和裁军问题作为最紧迫的重大问题。这反映了苏联急需摆脱沉重的军备竞赛负担的意向。另一方面,苏联更担心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一旦实现将使美国取得明显的军事优势,因此,千方百计要遏制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当然,苏联按照其既定战略,今后仍将通过各种途径继续与美国保持对话,并可能提出一些新的倡议。“雷克雅未克之后”的西欧日本
编辑陈特安 美苏首脑雷克雅未克会晤犹如一石落水,在西欧激起千层波浪。在欧洲人心目中,冰岛会晤“朝正确方向迈出一步”,是东西方关系一个“新的起点”,但对冰岛会晤越过欧洲,差一点达成“越顶协议”感到忧虑不安。他们担心这种协议会损害西欧的安全利益,削弱西方遏制苏联军事力量的手段,导致欧美战略利益逐步“脱钩”。看来,冰岛会晤对今后的欧洲局势将产生深远影响。
要裁军,也要安全
驻布鲁塞尔记者魏崴 冰岛会晤结束后的第二天,西欧的报纸上便出现了“雷克雅未克之后”一语。近两个月来,这一应运而生的新词一直是这里的新闻界、政界、军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都在认真研究这次会晤可能会给欧洲的安全带来什么影响。通观欧洲人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们的态度有几个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对冰岛会晤由期望变为担忧有一种“差一点在不知不觉中被人决定了自己命运”的惶恐感。其次是对苏美的态度作了微妙的调整,对苏的警觉有所增加,看到它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意图是扩大美国与其欧洲盟国之间的裂缝,诱使欧洲安全与美国的保护脱钩”。对于美国,则是既批评又宽容,北约防务计划委员会在12月5日发表的公报中,就表示“完全支持美国的谈判意向”。第三个变化是对加强自身防务能力产生了紧迫感,深感不能等闲视之了。
西欧关心中程导弹问题
驻巴黎记者张启华 马为民 西欧最关切的还是中导问题。苏美在冰岛对这个问题取得的一致,近乎前几年西方提出的“零点方案”。当时美国尚未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苏联已经在欧洲部署SS—20导弹。现在情况不同,有关西欧国家相继部署了美国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加强了美欧的战略联系,再以“零点方案”解决欧洲中导问题,西欧并不赞成。西欧认为,这样做将打破刚刚在欧洲恢复的战略平衡。就法国而言,它认为苏美声称十年内销毁核武器的前景将损及法国奉行的核威慑战略,并影响到它的核军备现代化计划。
驻波恩记者江建国 对于西德的忧虑,人们并不难理解。西德在西欧地位最为敏感。苏联在欧洲庞大的军事机器,对西德这样一个面积狭小、无纵深可言的国家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美国的中程导弹一旦撤走,西德无疑又回到1983年导弹部署之前的局面。因此,西德内心对“零点方案”的态度已经变得十分勉强。政界人士虽然不便明确反对,但提出一系列附加条件。西德现在要求把苏联短程导弹和常规军备优势同中程导弹联系起来谈,目的就是牵制美苏单独就中程导弹达成协议。至于军界人士,谈话就坦率得多。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罗杰斯上月在慕尼黑公开表示反对“零点方案”,说它“毫无意义”。
驻伦敦记者李云飞 尽管英美之间有着“特殊关系”,但却由于国内的因素,英国政府的疑虑和担心,比起其他西欧国家来还要更重一点。英国各政党在今秋召开的年会上,都为明年提前大选提出了各自的内外政策。保守党坚持的核防务政策与主要反对党工党的无核防务政策是针锋相对的。如果美苏真的达成协议,全部消除在欧洲的中程核武器并再削减战略核武器50%,保守党政府的核防务政策就很难站得住了。因此,玛·撒切尔首相11月中旬访美主要是与里根商讨这个问题。从发表的公报来看,里根基本上满足了撒切尔夫人的要求,即消除中程导弹时要联系苏联占优势的短程导弹、化学武器和常规军备。这是西方国家“零点方案”的重新表态。
编辑陈特安 西欧主要国家最近同美国磋商,协调了彼此的立场。看来西欧国家仍将在继续支持与推动美苏谈判的同时,力求在谈判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尽可能加强自身的防务,西欧与美国的关系的主要方面仍是互相依存。当然,冰岛会晤不仅对西欧,对远东也有影响。
亚洲导弹应该同步削减
驻东京记者孙东民 冰岛会谈直接影响到日本的利益。日本官方人士对美苏双方撤除在欧洲部署的中程导弹,苏联在亚洲地区和美国在本土各保留一百枚中程导弹弹头的“潜在协议”给以高度评价,但同时强调不能牺牲亚洲的利益,应该与欧洲同步削减,最终促使苏联撤除在亚洲的中程核武器。
日本不少人士对苏联在亚洲部署的SS—20导弹抱有强烈担心。著名国际评论家法眼晋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苏联之所以同意削减在欧洲的中程核武器,是看到美国在西欧部署的潘兴导弹更具威胁,这将使苏联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亚洲,有消息说苏联将在亚洲地区部署更多的短程导弹,不能忽视苏联在亚洲地区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
此间人士指出,随着东北亚、北太平洋地区战略地位的提高,美苏在谋求对话的同时也加紧了对这一地区的争夺。广大中小国家要求裁军与和平
编辑张启昕 当前国际局势还是动荡不宁,但制止战争的力量在不断增长。欧洲和第三世界国家都希望裁减军备,缓和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今年是国际和平年,世界人民的和平呼声成为时代的强音。
国际安全不是大国所能专办
驻贝尔格莱德记者朱维群今年召开的南共联盟十三大重申,不结盟政策是南斯拉夫在国际关系中的持久方针和不可替代的原则。因此,南斯拉夫在这一年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中,为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和维护中小国家利益作出了贡献。南斯拉夫义正词严地谴责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要求它们率先停止军备竞赛,削减和销毁核武器,开始全面裁军。
南斯拉夫认为,从世界现实出发,没有美苏缓和就不能有国际的广泛缓和,同时明确指出,和平与裁军不仅是大国和集团的事,而且是整个国际大家庭的事。
驻斯德哥尔摩记者顾耀铭 北欧五国都是中小国家,尽管在外交和国防政策上各有差异,但是在寻求减少国际紧张、维护北欧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方面意见基本一致。记者接触了这五个国家的一些政府和民间人士,也到雷克雅未克采访过苏美首脑会晤,不少人在谈话中强调中小国家要积极参加东西方对话,在裁军谈判中发挥作用。冰岛总理海尔曼松指出:“美苏首脑冰岛会晤后,我比以前更加坚信,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制止军备竞赛。”瑞典首相卡尔松11月27日在访问芬兰时指出:“把关系到我们大家前途的重要问题交给核大国去决定的时代不应该再存在下去了。”“中小国家应该采取行动,通过各种方式促使超级大国继续就意见接近的问题达成协议。”
争取和平是各国人民的权力和义务
驻墨西哥城记者郭伟成 墨西哥一位报纸专栏作家说:“冰岛会晤的失败告诉人们,把世界和平的命运寄托在两个超级大国的身上是不行的。”可以说,这一看法反映了墨西哥朝野的共同愿望。今年8月,在伊斯塔巴举行了第二次六国集团首脑会议,讨论世界和平与裁军的重大问题,并且通过声明敦促两个超级大国率先进行核裁军。会议其间,我恭逢其盛,亲眼看到,不仅是国家领导人,连墨西哥的孩子们也关心着世界和平。早在会议前半年,伊斯塔巴的孩子们就组织起来,自愿成立了“和平万岁”的组织,声援首脑会议。
非洲人渴望和平与发展
驻哈拉雷记者李文政 津巴布韦独立六年,取得初步的繁荣与发展,靠的是什么?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和平与稳定。
津巴布韦是第八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主席。今年9月在这里召开的不结盟会议期间,津巴布韦领导人曾严厉谴责美苏两国在相互关系中奉行“炮舰政策”,谴责不断升级的核竞赛,希望他们认真谈判,维护世界稳定。津巴布韦领导人的讲话,代表了非洲中小国家在裁军问题上的严正立场。
记者在津巴布韦最高学府津巴布韦大学采访了历史学者贝比博士。这位年近五十的学者对记者说:“津巴布韦是个小国,十分谦恭地承担起不结盟运动主席的职责,我们要尽自己的职责。中小国家地位很脆弱,总是大国冲突的受害者,我们要加强团结,用一个声音讲话,向美苏施加压力,消除核军备竞赛,给我们以安宁的世界和自由的、没有污染的外层空间!”
裁军决议反映国际社会正义呼声
驻联合国记者刘开宸 本届联大审议裁军问题,共通过了有关决议六十七项,其中包括中国代表团首次向联大提出的核裁军和常规裁军两项决议草案,强调美苏在率先大幅度裁军方面负有特别责任,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正义呼声,特别是中小国家在裁军方面迫切而又具体的要求。
今年是国际和平年,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的斗争,比以前更加广泛、深入。他们把要求裁军、特别是核裁军作为争取世界和平的核心。美国四百名男女青年,自今年3月起,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开始长途步行,横跨美国大陆,10月24日在美国东海岸纽约的联合国大厦前集会,反对美、苏核军备竞赛,要求维护世界和平,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第6版()
专栏:岁末回顾

拉美国家在调整中求发展
编辑朱满庭 近年来,在债务危机的冲击下,拉美经济经历了一个相当困难的时期。今年的情况是不是好一些?国际上对整个地区形势的估计不尽相同。年终岁末,编辑部希望本报驻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三个拉美大国的记者谈谈看法。
各国经济已有起色
驻布宜诺斯艾利斯记者李志明 据目前掌握的材料,我认为拉丁美洲南部各国一九八六年的经济形势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是多年来象恶魔一样缠身的严重通货膨胀终于在相当多的国家基本得到控制。另一个是本地区经济开始走出沟底,出现有力的回升。
阿根廷今年通货膨胀率约为百分之八十点四,虽然绝对数看起来仍然很高,但与一九八四年的百分之六百二十六相比,成绩是不言而喻的。这是阿根廷十二年来第一次从三位数降到两位数。玻利维亚的变化更富戏剧性,一九八五年通货膨胀曾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百分之二千三百,而今年头十一个月累计数为百分之六十四点八,真是天壤之别。
一九八六年南美地区各国除玻利维亚外,经济普遍增长。其中阿根廷最为明显,将有接近百分之六的增长,特别是下半年增长速度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智利和乌拉圭今年的增长率都在百分之五左右。
驻巴西利亚记者兰才基 巴西的情况就更为突出。据官方最近公布的材料,预计全年国内生产增长率可达百分之十以上,比去年的百分之八可谓更上一层楼。农业由于受气候影响有好有坏,全年外贸顺差超过一百亿美元。由于生产发展,职工就业范围扩大,收入有所增加。通货膨胀也压了下来。
驻墨西哥城记者郭伟成 今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再暴跌,使墨西哥这个石油输出国遭到沉重的打击,全年石油出口收入减少七十八亿美元,等于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外汇收入。加上头九个月偿还债务本息八十多亿美元,因此,墨西哥今年的经济形势相当严峻。
朱满庭 石油跌价对墨西哥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个典型。实际上,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石油出口国也受害匪浅。看来,除了石油出口国之外,拉美各国经济确实有了相当大的起色。另外,债务形势似乎也给人稳住了阵脚的印象。
以发展促还债
李志明 今年国际利率下降较大,拉美国家外债利息有所减轻。阿根廷现在基本能偿还利息,前几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状况有较大改变。
郭伟成 更重要的是,拉美国家坚持以发展促还债,在增长中找出路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并开始取得国际金融界的谅解与合作。墨西哥政府坚定地认为,不能再按“衰退处方”行事,而是制定了重新安排债务、争取新的财源和进行以经济改革为内容的调整计划,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增长。经过努力,终于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九月达成了协议,在较有利的条件下重新安排了大部分债务,并获得了总额为一百二十亿美元的新贷款。这项协议,有两个明显的意义:首先对墨西哥来说,减轻了近期债务负担。其次,国际金融界破天荒第一次支持一个债务国采取增长而不是衰退的“处方”。
驻巴西利亚记者吴志华 巴西萨尔内政府执政后,坚持的也是以发展促还债的新方针。由于经济形势较好,巴西政府的谈判策略就更强硬一些,坚持通过与西方债权银行直接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债务问题。巴西最近实行新的经济调整,准备压低明年经济增长指标,增加财政收益,减少公共赤字,为举行新的债务谈判取得了一定的有利地位。
果断的经济调整措施
李志明 拉美国家在严重的经济困难中,有两条做法值得注意。一是前面谈到的用发展的观点处理债务问题,争取有利的外部条件,另一条是从去年以来,不少国家实行了果断的调整政策,整顿国内经济。这是今年拉美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原因。不少国家制订的经济计划内容主要是在抑制通货膨胀同时冻结工资和物价即所谓“休克疗法”,加上削减公共开支,鼓励私人投资,振兴工业特别是出口产品的企业的一些措施,看来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兰才基 但长期冻结物价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从巴西来看,主要是消费增长过快,生产投资跟不上,出现了商品短缺和工业原材料供不应求的情况;国内需求过分增长和货币保值影响了出口,十月份以来外贸盈余大幅度下降,可能造成外债支付困难。另外,政府财政赤字继续上升,外汇储备减少,影响到私人和外国的投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巴西政府于七月份和十一月份两度修改计划,进行新的调整。
郭伟成 墨西哥虽困难较大,但积极的调整,将为明年重新取得经济增长打下基础。调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改变国家经济“石油化”的状况,增加非石油产品出口,发展旅游业等。另一方面对国家整个经济结构进行改革,出售管理不善、效益差的国营企业的股份及债务。到今年年底,有四百五十九家被出售、关闭、清理或转让。国家将只保留少数战略性部门的企业。同时,墨西哥政府又对外资法作出重大修改,允许外资在墨西哥拥有独资企业,并鼓励外资以购买墨西哥现有外债的形式进入墨西哥。
朱满庭 由于连续多年的衰退和停滞,本地区经济的复苏还是不稳定的,还存在着不少难题。如果本地区各国能够巩固反通货膨胀的成果,同时进一步进行经济结构的改革,特别是对公共部门的改革,另外发达国家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那么这一地区增长势头将会保持下去。


第6版()
专栏:岁末回顾

中东和谈道路曲折
约巴协议中途搁浅
编辑朱梦魁 总的来说,今年中东和谈陷于僵局,阿以双方在如何解决中东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较大分歧。特别是,约巴协议中断、美国空袭利比亚、摩以首脑会晤、以色列总理易人、英叙断交和美伊秘密武器交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不可避免地对中东和谈进程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从而引起有关各方相互关系的变化。
驻大马士革记者陈积昌 周国铭 约巴协议中断,产生的影响确实很大。这项协议是约巴双方为推动中东和谈进程、合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而采取的积极步骤。它的夭折,反映了约巴关系的逆转,也标志着中东和谈进程遇到了挫折。
约巴之间的主要分歧点在于如何对待联合国二四二号和三三八号决议。美英等国要求巴解组织发表放弃暴力和承认以色列的公开声明,并接受联合国二四二号和三三八号决议,作为约巴代表团同以色列谈判的条件。约旦也认为,接受上述两项联合国决议是巴解组织进入中东和谈的“基石”。巴解组织则认为,这两项决议都未提及巴勒斯坦的民族自决权,却包含承认以色列生存权的内容。在美以拒不承认巴勒斯坦民族自决权的前提下,巴解组织不能接受这两项决议。
驻开罗记者王士芳 安国章 约巴协议搁浅后,穆巴拉克通过各种途径力促约巴和解,以便重新商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方案。尽管埃及的努力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但约巴双方都未关死和解的大门。美以坚持顽固立场
朱梦魁 中东和谈之所以裹足不前,阿拉伯方面的分歧固然是一个因素,但主要的障碍还是美以拒不承认巴勒斯坦民族权利和巴解组织参与中东和谈的代表权。事情很清楚,以色列只有撤出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让巴勒斯坦人民行使独立、自决和建立国家的合法权利,巴勒斯坦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公正的解决。
王士芳 安国章 在中东和谈陷于僵局之后,以色列总理佩雷斯7月间访问了摩洛哥,同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讨论中东和谈问题。9月初,埃以首脑在埃及就塔巴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举行会晤。哈桑二世和穆巴拉克总统在重申巴解组织参与中东和谈的代表权和巴勒斯坦民族自决权的基础上,就巴勒斯坦问题的公正解决提出了合理构想。但以色列方面仍坚持三不立扬:不从被占领土撤军;不同巴解组织谈判;不承认巴勒斯坦民族自决权。
美苏竞相插手和谈
驻华盛顿记者张允文 美国的中东政策与以色列是相辅相成的。美国也主张,解决阿以冲突的唯一途径是阿以之间直接谈判,坚持排斥巴解组织,同时认为目前举行这种谈判的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布什副总统今年7月的中东之行不过是一次估价和平前景的访问,并未带去美国任何新的建议或方案。不过,美国仍然力图把握阿以谈判的主导权,排挤苏联的影响,把中东事务继续纳入美国的轨道。
编辑卢存淑 苏联当然不会甘心由美国独揽中东的和谈事务。苏联利用美国在中东难有作为之机,极力争取对中东问题的发言权。7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关于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建议,得到阿拉伯国家的普遍赞同。苏联一些官员和特使频频出访中东,不仅为国际会议的召开制造舆论,而且力图通过在阿拉伯国家和巴解组织之间的斡旋扩大影响。今年8月以来,苏联还同以色列举行了领事谈判和大使级谈判。以色列则提出,苏联必须放宽对犹太移民的限制并恢复苏以外交关系,才能参加中东和谈。
西欧在中东建树不多
驻伦敦记者李云飞 在对待巴解组织的态度上,英国曾一度有所松动。玛·撒切尔首相5月访以期间,也曾提及巴勒斯坦人的自决权问题,但下半年以来,英国支持美国空袭利比亚,英叙断交,英国向伊朗提供先进的防空雷达系统,特别是英国同美国都主张,参与中东和谈的巴勒斯坦代表应是非巴解组织的温和人士,这就使它在中东问题上的回旋余地缩小了,很难有较大的作为。
驻巴黎记者张启华 马为民 今年法国的中东政策是围绕人质问题展开的。法国希望以此同伊朗、叙利亚和其他方面逐步改善关系。因此,今年法国在中东的外交活动,依然是几年前提出的“存在、平衡、和平”方针的继续。
就欧洲共同体而言,它在政治解决中东问题上建树不多,也没有形成一项共同的中东政策,在美国空袭利比亚、英叙纠纷等重大问题上,法国、联邦德国等多数西欧国家与英国并不完全一致,仅仅表示了对美英两国的有限支持。所以,团结阿拉伯温和国家,争取对中东有影响力的伊朗和叙利亚,进而推动阿以争端的和平解决,维护西欧在中东的经济利益,显然是法国与多数西欧国家的考虑。
中东和谈前景未卜
王士芳 安国章 目前,阿以双方在中东和谈问题上的主要分歧有两点:一是巴解组织的代表权,二是举行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穆巴拉克总统和侯赛因国王曾多次强调,巴解组织必须作为平等而重要的一方参加中东和谈的全过程。
陈积昌 周国铭 最近一个时期,许多阿拉伯国家要求团结的呼声日益强烈,并为明年举行阿拉伯首脑会议而频繁协调和磋商。巴解组织内部也在努力弥合分歧,酝酿召开巴解组织各派间的和解会议。以色列民间代表团冲破禁令同巴解组织在罗马尼亚进行和平对话,标志着以色列国内和平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第6版()
专栏:

黎巴嫩 原载西德《南德意志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