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关于鲁迅来信的一封内部长电
程中原
鲁迅给党中央和红军写信一事(即过去说的“贺电”),向来为现代文学史和党史研究者所关注。《解放军报》7月底披露了新发现的杨尚昆同志1936年7月文章中征引的鲁迅来信的两段原文,最终把这件事的真相澄清了。感谢中央档案馆逐步开放档案,我有幸看到一份与鲁迅来信直接有关的中央负责人在陕北发出的长电。这份长电更能证实鲁迅来信的事实,并可看出党中央当时对这封来信及其他类似来信异常重视。
1936年5月20日,林育英、洛甫(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党中央与红一方面军领导人(林育英即张浩,当时从苏联回国不久,一段时间曾被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故多次电报均由他领衔。)联名给正在长征途中的二、四方面军领导人发了一份电报,这份电报同时转发各负责同志。其中有一段电文论国内外政治形势,郑重提到鲁迅及其他类似来信,并把鲁迅排在第一名的位置。兹抄录如下:
党的12月政治决议及七次政治宣言……均得到全国广大人民包括知识界最大多数人的同情和拥护。红军的东征引起了华北、华中民众的狂热赞助,上海许多抗日团体及鲁迅、茅盾、宋庆龄、覃振等均有信来,表示拥护党与苏维埃中央的主张,甚至如李济琛亦发表拥护通电,冯玉祥主张抗日与不打红军,南京政府内部分裂为联日反共与联共反日的两派正在斗争中,上海拥护我们主张的政治、经济、文化之公开刊物多至三十余种,其中大众生活一种销数约达二十余万份,突破历史总记录,蒋介石无法制止。马相伯、何香凝在上海街上领导示威游行,许多外国记者赞助反日运动,从蓝衣社、国民党起至国家主义派止,全国几十个政治派别在联共反日或联日反共的问题上,起了分裂震动与变化,我党与各党各派的统一战线正在积极组织中,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中国革命的发展是取着暴风雨的形势。
从这段电文就肯定了一点:鲁迅这封来信是他得知红军渡过黄河进行东征之后写的,并不是获悉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所写的“贺电”。红军1936年春东出山西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和热烈拥护呢?是因为外界不大了解红军当时的实力,以为是红军已经直接出师北上抗日了。关于鲁迅的来信(即误传的“贺电”),过去提及此事的文献(1936年10月28日《红色中华》、1947年7月27日《新华日报》〔太行版〕),本来也是写的“摘录鲁迅来信”或“鲁迅先生曾写信”,根本没有说过是“贺电”,同中央领导人致二、四方面军领导人的这份长电是一致的。新近发现的杨尚昆同志文中引用的鲁迅来信中的两段,其中一段同《红色中华》摘录的一段基本相同,另一段则包含有同我军“大事年记”中所录相类似的一句,只是文字小有出入。据说,这封信是通过史沫特莱从河北带到陕北的。党中央接到这封来信及其他材料之后,就将冯雪峰从山西前线调回瓦窑堡,派他立即前往上海。但冯雪峰同志在《回忆鲁迅》中也许是记忆未准,说成是“庆祝长征胜利的贺电”了。冯说“庆贺长征胜利的电报,也正在我动身的前几天才转到瓦窑堡的”。照此说法,实应是中央致二、四方面军那封长电中所说的“贺信”。至于鲁迅是否另有庆贺长征胜利的贺电,这有待进一步查考。但无论如何,包含鲁迅那句“在你们的身上寄托着人类的光荣和幸福的未来”名言的是红军东征后鲁迅的来信,这点是没有疑问的了。
鲁迅来信的主旨,通常都只说是“庆贺”。但是,从党中央对二、四方面军发出的这份长电所作的概括来看,主旨是在拥护党的主张。党中央负责人发出的带有通报情况性质的长电首句所说的“得到全国人民、包括知识界最大多数人的同情与拥护”的“党的12月政治决议”,就是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瓦窑堡会议决议。其基本精神在1936年2月17日的《东征宣言》中体现了出来。这份长电文中所说的“党和苏维埃中央的主张”,就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也就是鲁迅来信中“表示拥护”的主张。再从现存的鲁迅两段来信来看,信中明确说:“你们每一步前进,将遇到热烈的拥护和欢迎”,并表示深挚的期望:“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的光荣和幸福的未来。”所以这两段来信的重点也在拥护红军,拥护党,并寄予深切的期望。研究了中央通报情况的长电和鲁迅来信中的两段文字以后,我觉得鲁迅来信的主旨是对党表示拥护和期望。
再说说鲁迅来信的意义。从党中央负责人发出的这一长电我们看到了党对鲁迅是多么敬重!党给鲁迅以力量,鲁迅同样也给了党以力量。鲁迅来信对革命事业确实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一,前面已经提及,冯雪峰奉派前往上海是在接到鲁迅来信后的4月下旬,这就说明鲁迅来信起到了沟通上海与党中央久已中断的联系的作用。其二,中央领导人这封通报情况的长电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进一步促成“全党全军团结一致”,采取北上方针,特别是耐心地劝导张国焘,“为求革命胜利,应改变过去一切不适合的观点与关系,抛弃任何成见,而以和协团结努力奋斗为目标”。这份通报情况的长电发出后,5月25日中央又有一电,此后没有多长时间,6月6日,张国焘宣布取消非法成立的“中央”。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来信拥护红军,拥护党中央一致抗日的主张,也起了推动全党全军团结一致走上抗日前线的作用。这里有几个连续的“反馈”,决定的当然是红军长征的胜利和党中央关于全力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新决定。


第8版()
专栏:

这里,只有一名考生
黄传会
这是在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上。
这是在远离大陆的西沙群岛。
今天,这里将要进行一场独特的考试,一场只有一名考生的考试。
他站在办公楼前的椰子树下,热风吹拂着椰子树羽状的叶子,从他那显然是由于激动而变得红扑扑的脸颊滑过。心里象是有一只小鹿在奔腾,他看了看表:离八点还差一刻。
一年前,他来到了西沙,成为我们共和国最南面的这块土地的一名守卫者。这里是艰苦的,气候炎热,交通不便,用水困难,文化生活单调。而最叫他感到不满足的是缺乏学习条件,时间可以自己去挤,可系统的材料找谁索取?老师呢,哪儿去请老师辅导?……那天,报上登出了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招生启事,他动心了,很快写好了报名信,可是,要把信往外寄时,又犹豫了。他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驻西沙某部的一位班长准备报考军事院校,第一年,由于临时到一个小岛去执行紧急任务,误了考期;第二年,组织上让他提前一个星期到海南岛赴试,临开船的那天早晨,起风了,强烈的东南风一刮就是十天,待到船可以开时,考期又误了;第三年,想考也不能考了,因为这位班长的年龄已经超过。不过,他不相信天下事都这么巧,命运之神也会这样捉弄他……
风帆扬起来了,他独自驾着小舟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这里远离大陆,无法面对面听取教师的辅导;这里参加高教自学考试的只有他一人,每当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也无法找同学切磋。多少个节假日,他都是在苦读中度过;多少回下连队,他的挎包里决不会忘了带教材。自学者都是艰难的,在西沙自学,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他又一次看了看表:离八点只差三分钟了。于是,抬起头,深深地吸一口湿润而又清新的空气,望了一眼辽阔的大海,迈着军人稳健、自信的步子,走进了那间由办公室改成的临时考场。
随着考期一天天临近,他象一名即将出击拚搏的战士,作好一切准备,进入一种最佳状态。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组织上交给他一项重要工作,真不是时候呵,这意味着短期内不能离开工作岗位,意味着自己不能如期赴海南应试。开始,他感到恼火,觉得委屈,认为这是老天爷有意在同他作对。但慢慢地,他想通了,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奉献吗?军人的牺牲又岂止在战场上?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身旁的战友都没有想到,省高教自学考试委员会了解到他的特殊情况后,临时作出了在西沙增设考场的决定,专门从三亚市成人教育办公室派出一位同志来西沙为他监考。早晨,当监考老师搭乘部队小艇,经过一夜风浪颠簸,准时赶到西沙,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时,他在心里问自己:这不会是在做梦吧?
此刻,从监考老师的手中接过试卷,他觉得鼻头有些酸,心底升腾起一股难以用话语表达的情感:是激动?是感激?还是幸福?省高教自学考试委员会没有忘记他这名普通的考生;祖国母亲没有忘记守卫在遥远国土上的每一位哨兵!
他会记住,西沙的所有守卫者都会记住1986年4月26日的这场考试:这里,只有一名考生……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尼采的诗
赵永琦
德国的尼采无疑是二十世纪有独特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也很有艺术魅力。最近漓江出版社出版了新中国第一本介绍尼采诗作的专集。尼采又以诗人的面目出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尼采诗选》共收录一百四十八首抒情诗和箴言诗,译者是钱春绮。尼采的抒情诗优美、自然,而且感情充沛,富于音乐性,在西方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鲁迅曾鞭笞过我国国民性中的奴性,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大讨论中,许多人也指出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忍让、退却等奴性道德对现代化的不利影响。尼采的诗不失为帮助疗救这种顽症的参考药方之一。药都有副作用,重要的是使用合理。


第8版()
专栏:

宁可“相忘于江湖”
房延军
“相濡以沫”,形容人们在患难之中相互周济,确乎映照出一种感人的美德。对陷于苦境、逆境中的人来说,一件布衣,半升糙米,几句诚挚的话语,乃至一个温存的目光,都是可宝贵的。它们给人以温暖和慰藉,给人以生活的力量和憧憬未来的信念。人们称颂这种美德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我觉得,还需要从别一面作一些反思。
庄子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假设有两条鱼,让它们作选择:是一同在泥地上相濡以沫,以显示美德呢?还是各自悠游于江湖之中,彼此相忘?我敢打赌,它们是宁取后者的。当然,如果两鱼发誓双双殉情,自当别论。不过,倘如此,它们似乎也毋须“相濡”了。
“相濡以沫”的美德固然值得赞誉,然而,“相濡以沫”的实际处境却并不令人向往,因为在这处境中是很吃苦的。古希腊的犬儒学派的信徒穿着满身是洞的脏衣服,携着乞食袋,陶醉于猪狗一般的苦行者生活,即使是当时的贫民也不把他们奉为楷模。中国古时的理学家鼓吹“顺天理,灭人欲”,其实他们自己的“欲”又何曾灭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呼奴唤仆,犬马声色,一切高级享受,他们是绝不肯放弃的。道学家朱熹为了跟唐仲友争夺一位漂亮的妓女,甚至不惜向皇帝告状,用“奸邪”的罪名弹劾情敌。高呼“灭人欲”的圣人之徒尚且如此,世间的凡夫俗子怎么能长久地自甘于苦境或逆境呢?
对鱼来说,涸泽当然不如江湖。对人来说,穷境、逆境自然也不如富境、顺境。到了人们必须“相濡以沫”的境地,那境地显然是不妙了。倘若社会上的许多人不得不“相濡以沫”,这社会就很不正常。如十年动乱时期就是这样的。而且在这样的社会境况中,虽然有“相濡以沫”,但同时还滋生着另一面:相斗、相煎、相戕、相害……
人为地造成他人的痛苦和不幸,从而使人们不得不借“相濡”而艰难地生存,这,说得轻一点是“错误”,重一点就是罪过。即使“相濡”者善良仁厚,忍耐力很强,没有丝毫怨言,“相濡”境况的制造者只要良知未泯,也理应愧悔自责。当着我们称颂“相濡以沫”的美德的时候,更紧迫、更实际的事情是:使不幸的人们早日从“相濡”境况中解脱出来,并且尽力地制止陷人以厄运的不道德行为。做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更大的德行吗?
一阔脸就变,忘却相濡时,见难不相助,管他生和死——当然是令人齿冷。但是,倘若都“得其所哉”,各自悠游于江湖之中,“相忘”也无可厚非。“相忘”需要条件。“相忘”也是一种境界。肝和胆存在于你的腹中,你平时不感觉到它们存在;一旦你每分钟都忘不了它们,逢人谈肝说胆,情况就有点不妙了。“相忘”者,痛苦不复相扰、利害不复相忧之谓也。
让人们尽可能少受、免受“相濡”之苦吧!
让我们多致力于拓展、美化、保护“江湖”吧!——辽阔的、富庶的、和谐的、自由的“江湖”!


第8版()
专栏:大地

飞动的旋律(二章)
桑木
雕塑
大海涨潮了。晚霞涨潮了。
燃烧的红色、涌动的蓝色、跳荡的金色中便涎生一座雕塑。
弯曲的腰身拉成一个圆圆的弧。纤绳长长地伸远,扯着整个海洋。
桅杆变成手臂,托着压得低低的云。
帆变成火苗,在晚霞中燃烧成旗帜。
血红的夕日从西天滚来,重重地压在渔夫赤裸的脊背上,涌浪似的肌肉猛地崩起,力量与力量便开始了向下与向上的较量,默默地向天地炫耀,向大海炫耀。
多少年?多少代?渔人就这样,背负着沉重的红色,崇高的负荷,在海与陆地之间停泊,然后走向海,走向蓝天。
凝望
倚着礁石,向远海凝望。
后来变成传说了,凝望成望夫石,凝望成一部悲剧、一掬清泪。
因为有一片海,所以有一片凝望。
小时候凝望星星,凝望桅杆旗,凝望爸爸。凝望中便含有希冀、梦幻,长长地抛向那条遥遥的海平线;后来便凝望丈夫,凝望黄昏渔火。凝望中便有了泪水和忧心,凝望的视线短了,只系着那片帆,那片海滩。
心跳和着浪涛律动;血流和着潮汐涨落,陪伴着不安的海,便只有不安。
渔妇最真挚的情感,欢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都注入这一深深的凝望里。
凝望,就成为无名的呼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