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新浪潮
温宪
富士山下一家工厂内,机器人在制造着机器人。整个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系统不知疲倦地日夜运转着。这是一家专营自动化设备的日本公司向人们展示的工厂自动化前景。尽管这样的工厂在当今世界上为数甚少,但是人们的确已经看到,一个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新浪潮正汹涌而来。
竞争日烈的商品市场和变化无常的市场需求,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大批量生产方式已经过时;亨利·福特为适应大批量生产而首倡的流水线作业方式开始受到冷落。
自动化生产新浪潮的主攻方向,就是用先进的技术,使工厂能以小批量灵活生产的方式,适应多变的市场需要。有人断言,哪个国家的企业能最灵敏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迅速转产,那个国家就将在下个世纪的竞争中独占鳌头。世界上一些大生产厂家对此极为敏感。198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花了二十五点五亿美元购买电子数据系统,每年投资约九十亿美元用于工厂自动化改造。据美国国际资料公司预计,全世界每年用于工厂自动化的设备销售额,将从1985年的一百一十亿美元跃进到1990年的四百亿美元。
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美国印第安纳州珀都大学自动化中心的专家们说,新的自动化浪潮将使工厂能够在用户订货后几小时,而不是现在的几个星期,便开始加工产品。设计者不象现在这样要等新产品试生产后才能知道它的具体情况,而是通过连接计算机数据库的终端机,直接验证新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新产品在开始生产前也不必象现在这样重新安装一套新设备。一天二十四小时工作的万能机床将代替现在分别用于车、铣、刨、磨、浇铸、焊接等工序的机器。因工序衔接不好而造成设备闲置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为要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达到小批量灵活生产的目标,专家们对以下三项关键技术的综合运用寄予厚望: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这一系统自三十年前一问世,便大受设计工程师们的欢迎。他们可以在被称为“电子绘图板”的计算机屏幕上移动设计细部,从不同角度审视新产品,对设计任意修改,因而效率大增。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由于建立了五百个连接中央处理机的设计工作台,现在用十五分钟便可完成三十年前要用三个月的设计任务。
现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已不仅仅是“电子绘图板”。它不但可以在屏幕上显现设计体的边棱和表面,还可看到它的体积和密度,使整个设计以活生生的实体形象出现在设计者面前。很多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还可模拟关键产品的加工过程。
迄今为止,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发展中还有两个障碍有待消除。一是该系统终端机与机器人、生产机床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电子语言”标准,因而限制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二是计算机模拟设计实体所需时间太长。
组合机床灵活生产系统。机器人曾是工厂自动化的明星。但近年来人们的眼睛逐渐转向组合机床灵活生产系统。这种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的一组机床和一个可以将工部件穿梭般从一台机床运到另一台机床的输送带或自动吊车系统组成。它可以被很快地重编程序,从一种产品转向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机床工夹具可根据生产需要自动调换。世界上已投入使用的约三百个组合机床灵活生产系统表明,在加快生产速度、减少机器闲置时间、实现小批量灵活生产方面,这种系统有极大优越性。
计算机一体化生产。一些自动化专家认为,当今最先进的工厂也未实现完全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加速了设计工作,但工程绘图仍要花大量时间。组合机床灵活生产系统发挥了机器的潜力,但零部件的供应常拉后腿。在生产的长链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卡脖子,其他工序自动化程度再高,整个系统的生产速度还是上不去。解决的办法就是使长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实现自动化,实现计算机一体化生产。
从技术上讲,实现一体化生产的关键在于使工厂的所有设备使用统一的计算机语言说话,以便彼此心领神会,协同行动。其实,人类已具备解决技术难题的科学知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生产管理者对现代化工厂如何进行生产还缺乏清晰的认识。陈旧的生产管理观念不改变,只会被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新浪潮更远地抛在后面。


第7版()
专栏:

太平洋上的“谜”
夏之秋
浩瀚的太平洋上有一个“谜”一般的世界,这就是太平洋诸岛及其周围的海域。
由于这个“最后的乐园”的罗曼蒂克史需要作出科学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门新的学科“太平洋学”已经诞生。科学家们正开展一个“跨岛过海”的全面调查研究工作,期待着对太平洋中“谜”的世界有一系列突破。
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从前,南太平洋上有块巨大的陆地,北至夏威夷,南至汤加,西至斐济,东至复活节岛,东西长八千公里,南北宽五千公里,称为“姆”,这个大陆上有居民六千四百万人。
可是这个“高度文明的大陆”,在距今一万二千年前,突然遭受火山活动破坏,陷入太平洋中。现在,“姆”的文化只剩下一点点残余,我们只能从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遗迹中领略到。至于岛上发现的象形文字,如今在全世界博物馆中保存的碎片还不满十片。尤其耐人寻味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译解出一个字来,许多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
复活节岛周长只有六十公里,距智利和秘鲁有四千公里远,就是距西边最近的皮特克恩岛也有二千公里之遥,这里四周几乎看不到一切陆地的影子,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寂寞”的地方。
令人惊异的是岛上有四百五十多个围岛而立的巨大石像,这些外貌各异的石像都背海站立,最高的二十米,重达五十吨。这些石像是干什么用的?何时建立?原始时代的人又用什么方法加工这些石像并使它站立起来的?这些饶有趣味的问题都是有待解决的“谜”。至于大陆“姆”的传说,恐怕更难解释了。


第7版()
专栏:

大岛喷火与东京都救灾
孙东民
位于东京之南的大岛,是东京都管辖的一个有名火山岛,也是游客观光的胜地。当地居民一向把大岛中心部的三原山喷火尊为“御神火”,看成是带来幸运的“守护神”。
11月15日,沉默十二年之久的三原山又喷起了大火。火光闪闪,大地鸣动,游客云集。当地旅游业者为之兴奋,欲以壮观的喷火胜景来重振目前处于低潮的观光事业。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御神火”竟会酿成为一场迫使一万多岛民不得不撤离大岛的灾难。
11月21日凌晨,三原山开始大量释放能量,冲天的大火伴着岩浆向四面扩散。除旧喷火口之外又出现了十六处新喷火口,同时发生地震。仅21日这天,“就发生四级地震八次,有感地震八十次”。事态越来越严重。
对火山严加监视的日本气象厅以及东京都当局,面对这一紧急事态,于当晚十时五十分正式发出全体岛民离岛避难的命令。
东京都厅职员、警察厅、消防厅、自卫队、海上保安厅以及电力、电话、煤气等公司、企业的有关人员早已处于戒备状态。紧急动员令一发布,他们立即出动船舰接运岛上居民。尽管黑灯瞎火,行动不便,至次日凌晨五时二十分,除二百多名职员、警察、消防、监测人员留守外,一万多岛民一夜之间全部安全撤离,无伤亡事故。与此同时,东京都有关部门已紧急安排好四十处避难场地,准备了充足的救灾物资。
港区体育中心是其中一处避难场所,高峰时曾收容岛民一千六百多名,有三十名港区政府的职员在这里服务。东京都卫生局派来了医师、护士。几十台洗衣机和烧水器,被褥、食品、药品、电话全是免费供应。来自大岛的二百一十四名中小学生迅即分别编入港区的中小学校继续上学。由于撤离大岛时情况紧急,不少居民没有关门、关水龙头、熄火,从事养鸡、养猪业的农民更担心家中是否出事。留守的警察、消防人员按居民的要求,逐户作了检查。
11月23日后,三原山喷火趋于平静。但轻微地震仍频繁发生,大岛周围十五处水域仍呈褐色,多处道路出现裂缝,人们对火山是否会再次喷发难下判断。但岛上饲养的家畜待喂,商品花草待照管……岛民为此坐卧不安。11月29日,当局决定自12月3日起,每户出一人分期分批乘船回岛料理,在岛上停留时间不得超过七小时,一旦有事要在二十分钟内集合上船。据说这种状况可能要维持到12月20日左右,才让全部岛民回去过圣诞节。
大岛喷火及东京都的救灾活动,反映了东京都当局的“应变”能力。这种能力是综合性的,既需要平时的防灾救灾训练,也需要人们的高度责任心和纪律性,更离不开现代化的交通手段、畅通的信息等物质基础。东京都的救灾活动,向人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第7版()
专栏:

马赛依风情录
周国勇
“狮子跑得比我们快,我们比狮子跑得远。”这是东非马赛依人的民谚,形象而又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一民族的特点。马赛依人常年累月在坦桑尼亚北部、肯尼亚南部的高原上游牧,逐水草而居。哪一座山岗不飘荡他们的壮歌?哪一条小道不留下他们的足迹?
马赛依人对驼牛十分崇拜,视作上苍恩赐之物,与之结下了生死依存的关系。他们的衣食住行,几乎哪一样都离不开驼牛。用牛皮制作的日用品就有一大串:帐篷、床褥、裙袍、盾牌……就是牛粪,不仅充当燃料,而且用来和土筑墙。至于食品,除了牛肉、牛奶外,还有一种风味饮料:血乳。从牛的静脉里抽出牛血,注入牛皮袋。然后加进一倍的鲜奶,用箭杆不停地搅拌,成为乳状粉红色液体。这种血乳是马赛依人的早餐,盛在牛角杯里痛饮。
风风雨雨的游牧生活,磨练了马赛依人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品格。凭借一支长矛,击毙猛狮,是马赛依人引以为荣的功夫。为了保卫牲口的安全,置自己的生命安危于度外,是马赛依人的传统。一位在东非工作多年的法国医生,曾不止一次地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马赛依男孩,年仅八岁,在放羊时遇到豹子袭击,虽然年幼力弱,却临危不惧,奋力保护羊群。结果,从头到脚,伤痕累累。特别是胸口、腹部被豹爪撕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法国医生赶来抢救时,这孩子却神色自若,自豪地说:“我用棍子揍了豹子,保护了羊群。”
马赛依人历来重视培养儿童的勇敢、自尊和意志力。从五岁起,男孩就要担当放牧的任务。在少年时代,要进行为期五年的严格训练,包括长矛——马赛依人主要武器的投掷技巧,战斗队列的操练,还要学习野外生活知识,以及部落的历史,为人的道德等。
马赛依人有独特的生活习俗。为孩子举行命名仪式就别有情趣。婴孩满五个月后,做父母的就要郑重其事地邀请部落成员来家作客,集思广益给孩子起个最吉祥的名字。
这天,家长必须宰一头肥羊,精心烤制,款待宾客。但是要留下一只右羊腿,举行“断骨”仪式。神情肃穆的长老挥动利斧,劈开腿骨,取出骨髓,请女主人收下。这仪式的寓意是“骨肉”分离,孩子从此独立成名。此刻,蜂蜜酒传过来了,烤羊肉端上来了。宾主边吃边喝,为部落里又添了一个正式命名的孩子感到由衷的高兴。
马赛依人的种种特点和奇风异俗,激起了许多人类学家的浓厚兴趣。他们慕名而至,长期深入马赛依地区,实地考察研究,并试图对马赛依族的“根”进行追溯。他们认为:马赛依人和古埃及人相似,红土涂身,武士梳辫。他们和古犹太人又信守同一风俗:吃肉时戒喝牛奶,把自己视为上帝的宠儿。而从他们的由长老会组成的法庭,又反映出古罗马的风格……(附图片)
马赛依武士


第7版()
专栏:

台尔曼精神永放光芒
今年是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台尔曼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在民主德国首都柏林的台尔曼公园,雕刻大师和工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落成了雄伟高大的台尔曼塑像。
码头工人出身的台尔曼,诞生于1886年4月16日,1920年加入共产党。他领导过汉堡工人起义,担任过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为反对希特勒法西斯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斗争。1944年,他被害于魏玛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
杨其嘉
今天,全世界亿万生活在“花园城市”优美环境中的人们,都会感谢“花园城市”理论的创建者埃比尼泽·霍华德。
1902年,英国出版了《明天的花园城市》。此书针对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使城市空前拥挤,居住紧张,环境恶化等状况,提出了一种“花园城市”理论。作者主张,围绕大城市建设一批经过精心规划的小城镇。小城镇上既有工业、服务业、商业等,又有舒适宽敞的住房,是一个花园般的自然环境。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既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又可以享受大城市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乐趣。他的这一理论,把城市作为一个主体,并注意到了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到了近代工业,人口密度,城市绿化,城市发展等有关因素。这本书的作者名叫埃比尼泽·霍华德。
霍华德当时只不过是英国法院的一名速记员,已年过半百,但他为实现这一理想四处奔波。他组织了“花园城市协会”,并采取集资的办法于1903年在伦敦北部建设了第一个新镇——莱曲华斯。1920年又建了第二个花园城——威尔温。
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都参照“花园城市”理论进行设计。


第7版()
专栏:

华盛顿及其纪念碑
李友滨
华盛顿去世后,美国国会在首都为他建立一座纪念碑(见左图)。有人把尖顶方碑的四个面比喻为华盛顿的四个称号:民族英雄、美国之父、大公无私的爱国者和资产阶级革命领袖。
一七七五年四月十九日,美国人民打响了抗击英国殖民者的第一枪,华盛顿是美国民军总司令。他几次险被活捉,又几次用智谋向英军发动漂亮的进攻。人们这样形容他:“和平之时温煦如阳光,国难之时疾厉如雷电。”终于,一七八一年十月英军统帅康华理率七千军装整齐的殖民军,向衣衫褴褛的美国民军缴械投降。
一七八九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当时美国有一种议论:华盛顿没有子女,这是上帝的意旨,目的是使他成为美国之父。这当然是赞誉之谈。但是华盛顿确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独立战争后,美国立足未稳,但由于华盛顿慎重处理,使之稳定地渡过了建国初期的困难。正象他在一七九六年的《临别赠言》中所说:
“我的最主要的动机,是争取时间,使我们国家能安定下来,使我们的幼稚的制度能逐渐成熟,不断地发展到有力量维持独立的程度。”当时美国有十三个州,实际上各自独立。华盛顿凭着自己的威望,推动各方作了妥协,终于使宪法在一七八八年获得通过。
华盛顿本是一个富有的大庄园主,当他任美军总司令、美国总统时,不但没有利用职权捞一把,反而两次自愿地从最高职位退下来,不迷恋个人的权力。
一七七五年六月,华盛顿受命于危难之际,不但不领工资,反而拿出钱来支援民族解放战争。当战争胜利后,一七八三年底,华盛顿在纽约法朗士酒店向热泪盈眶的僚属告别,又向大陆会议交还委任状,急匆匆回到弗吉尼亚州威农山居的家乡,重新过着久已盼望的田园生活。
六年后,一七八九年华盛顿被选为美国首届总统,这时他在一封信中表达了他的感激和惶恐心情:“我以迟暮之年,屡经政海风波,实不愿抛弃宁静的生活而重新出任……我深知人民期望之殷与个人责任之重,自当尽力以赴。”一七九七年,华盛顿第二任总统任期已满,竞选第三任总统稳操胜券,而六十五岁的华盛顿却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再次回家乡安度晚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