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为流入本地的劳力创造成才条件
宝安成为“技术培训中心”
大部分企业骨干是来自外乡的农民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黄扬略、李建扬报道:被人喻为“技术培训中心”的广东省宝安县,十七万外地劳力近几年有如涓涓细流汇聚而来,在这里学技术,练本领,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的新的产业大军。
记者在宝安县布吉织造厂见到:赵露珍放下电话听筒,随手拿过文书送来的一叠叠文件、资料,熟练地披阅起来。三年前,她离开家乡新丰县山区,到这儿找活干时,还是一位年仅十九岁的姑娘。如今,她当了厂长,指挥着一千四百名职工。
宝安县现有的二十四万劳力中,十七万来自广东的一些贫困山区以及人多地少的潮汕平原。布吉区本身劳动力不足五千,从外乡进来务农做工的却有三万多人。这个区十四家工厂共有各级管理人员三百五十二名,其中三百三十名象赵露珍一样,是近几年“流”到这里的外乡人。
紧靠深圳面临港澳的宝安县,对外来料加工业和对内联合企业正在大发展。农村目前已有一半劳力进入工厂,但仍然人手紧张。工业不能充分发展,有些农田也开始撂荒,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迫使宝安县对外地敞开了大门。县政府明确提出:“人不分内外,同是企业主人,以能者为师。”他们无论对本地人或外地人都一视同仁,一是认真培养,有些外乡人被选派去读各种自修大学;二是大胆提拔,对有能力者,不分内外一律委以重任。那些外乡人大都是年轻人,一般起先只会干些粗重活。经过一年半载,自己干上了精细活,便回老家介绍亲友来顶替自己的粗重活。过一段时间,原来顶替干粗重活的人又能干精细活了,再回去带人来顶替自己。通过这样反复递补,外地农村来宝安做工种地的人越来越多,懂技术、干精活的人也越来越多,宝安县就成了一个公认的“技术培训中心”。
来宝安的外乡人越来越活跃,宝安经济也越来越活跃。据布吉区的同志说:到他们这个区做工的外乡人每月从邮局汇回家乡的现款就有一百万元。外乡人平均每人每年为国家创汇六千港元,还为布吉区留下八百元利润。记者问赵露珍:“现在如果有人投资,让你回家乡办一个同样的织造厂,你敢不敢干?”她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敢!不过得让我将一批熟练工带回去。”她的老家已有约一百位姑娘到这个厂做工,目前大都成了熟练工人。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
专栏:短评

出劳力 得技术
劳务输出,许多人认为就是到外地卖力气。宝安县的情况,却令人耳目一新。一茬又一茬流入宝安的劳力,不光有工可做,有钱可赚,而且有学可上,不少“能人”还被委以重任。难怪人们把那里称为农民的“技术培训中心”。
劳动力流动,是商品经济发展后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补发达地区劳力之不足,解贫困地区就业之难,是劳力流动的直接动因。但它带来的好处绝不仅仅是调剂劳动力余缺,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生产者的素质,使先进经营技术得以交流、扩散和转移。这反映了经济发展、智力开发、技术进步由低到高梯度运行的规律。近几年,络绎不绝的江浙能人西进,不就在广大西部地区播下了无数可贵的商品经济“火种”么?象宝安这样,吸引一批批外乡人前往就业、创业,不也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蓄积了数量可观的后备人才么?
目前,多数地区劳务的输出和输入还处于自流、自发状态。象宝安县这样较自觉地抓外来劳力的技术培训,努力为“外乡人”创造成才环境的,还属少数。这也正是宝安的可贵之处。在这方面,破除小农经济遗留下的种种思想障碍是很重要的。发展商品经济,就得“人不分内外”,同样培养;“才”不分亲疏,唯“能”是举。这样做,是不是只对劳务输出地区有好处呢?不是。宝安的实践就是明证。环境好,对外乡人的吸引力就大;“外乡人”成了才,首先在当地施展一番,这既于全局有利,自己也决不吃亏。


第2版()
专栏:

大米优质化 品种多样化
江西粮食生产生机蓬勃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华桂勤报道:江西省调整粮食内部结构取得可喜成果,今年初步实现粮食多样化,大米优质化。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全省早、晚稻中优质品种面积分别达到70%和85%,基本实现大米优质化。全省近两年的玉米、大麦、小麦、豆类和薯类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也有较大增长,“单一水稻、旱杂粮依靠调进”的状况已有改变。
过去江西由于基本上单一种水稻、玉米、大麦、小麦、豆类等旱杂粮,产量只占粮食总产量的3.6%,市场供应主要靠调进。
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在1984年请有关专家对种植业结构进行调研、论证,确定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粮食多样化、大米优质化”,以摆脱困境,把粮食的优势发挥出来。经过两年的调整,江西粮食生产现已走出了困境,呈现新的蓬勃景象。全省,两年通过各种渠道外销的粮食大幅度增加,外调大米数居全国前列;农村已听不到“卖粮难”的怨声了。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
专栏:

湖北“星火计划”效益显著
投资一亿多 产值十亿多 利税两亿多
本报讯 湖北省实施“星火计划”近一年,投资一亿四千多万元,上项目二百六十九个,截至11月为止,已有六十多个项目投产,预计年底全省可创产值十亿多元,实现税利二亿三千七百万元。
湖北省“星火计划”所上项目,绝大多数都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国家和地方上的项目已有一批投入生产,年底还将有近百个项目竣工。这些项目完成后,全省将建成九十一个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和乡镇企业技术示范点,为养殖、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提供十二种新型适用成套装备,新增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八十四种。例如,水产养殖集约化技术开发,是国家和省安排的重点之一,今年投资三千五百万元,已建起各种网箱养鱼、良种繁殖示范基地二十三个,进展都比较快。驰名中外的洪湖,水面有五十三万多亩,长期平均单产只有几公斤,今年按“星火计划”安排了八千七百亩圈养优质鱼示范基地,平均单产超过四百公斤,总产可达三百五十万公斤,超过洪湖常年淡水鱼的总产量。人才培训工作也进行得比较快,至上月统计,已围绕国家和省“星火计划”项目培训技术人员三万六千人;围绕各地星火项目培训人员十三万多人次;科技普及性的培训达六十多万人次。
(李述武)


第2版()
专栏:新语

一比十的启示
亚平
湖北实施“星火计划”,短短一年时间,投资不过一亿多元,创出十亿多元的产值,两亿多元利税。这一事实再次证实科技投入对于发展生产的重大意义。
不断增加物质投入,对于发展生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眼睛只盯在这种“硬投入”上,就未免显得偏狭了。科技投入是一种“软投入”,正是这种投入,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忽视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单纯地向生产增加物的投入,也能产生一定的增产效应,但往往付出的代价很高。而一种新品种的推广,一项新技术的应用,花钱少,却往往能产生费省效宏的结果。“软投入”所具有的这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在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不够充足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能将不多的资金,尽可能多一些地投入科技的推广运用之中,一定会有更多的地方象湖北省那样,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第2版()
专栏:

太谷县瓜类研究会深得民心
瓜业成为该县经济一大支柱
本报讯 记者王艾生报道:山西省太谷县以种瓜能手为主,吸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参加,建立太谷县瓜类研究会,服务瓜农,开发推广新技术,促进了太谷瓜类发展。
太谷瓜类研究会注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几年来,他们推广地膜覆盖、瓜粮间作等新技术,全县地膜覆盖面积已占西瓜种植面积的95%。仅此一项,就为瓜农增加收入六百六十六万余元。四年来,瓜类研究会共培训瓜农三万余人次,应邀到外省办讲座,训练近四千人次,还出版学术刊物《瓜类科技通讯》。
太谷县西瓜种植由原来的八千亩,发展到1986年的三万七千亩。总产量达八千余万公斤,成为该县农业一大支柱。


第2版()
专栏:

天鹅、灰鹤,缘何翩翩来归?
古城兰州治理污染见效
据新华社兰州12月12日电(记者周德广)三十年未曾在兰州露面的白天鹅和只是一飞而过的灰鹤,今年初冬,都飞往兰州栖身居住。爱鸟的兰州人喜出望外,说这是兰州治理城市污染取得的显著成绩。
近几年,兰州市为治理城市污染共投资五千多万元,对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矿企业限期治理,使大气和水污染状况大为改善。据了解,兰州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已比治理前的1976年下降了34%,粉尘下降了20%。黄河兰州段水域污染得到初步治理,水质达到国家二级地面水标准。
黄河滩头,河水清清,碧波粼粼,成群的禽鸟嬉戏水面,鸣唱滩头,构成一幅天然的风景图。前来观鸟的人群络绎不绝。人们看到,珍贵的白天鹅、灰鹤悠闲自得地伫立水边,倒映水中,煞是好看。还有苍鹭、赤麻鸭等十多种水禽,浮游水面。这些禽鸟从我国新疆、青海、甘肃、东北和苏联西伯利亚等地翩然而至,使兰州人民大饱眼福。


第2版()
专栏:

龙口粮食生产走向专业化
经营效益提高 农民收入增加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王作礼)山东省龙口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支持种粮专业户和种粮专业队的发展,使全市粮食生产开始走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新轨道,从而提高了土地的经营效益,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展开,龙口市70%的劳力已向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转移,一些想多经营土地的农民开始接收从工农民转让来的土地,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土地转移。据这个市对六户种粮专业户的调查,他们都是对种地有感情、有经验、有迫切愿望的种粮能手,承包土地都在四十亩以上。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拖拉机、播种机、抽水机等,整个生产和经营主要由自己来承担。另一种是种粮专业队,由村里出面组织,把全村土地的全部或部分承包给一些农民统一耕种,专门从事粮食生产。
龙口市农村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种粮,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测算表明,这个市的平原地区每亩粮田的年产值约二百八十元,扣除各种物质费用,年纯收入达一百五十元以上。农民常乐一家承包四十三亩地,平均每个劳力收入二千五百元。种粮农民把主要时间、精力用在了粮食生产上,并围绕粮食生产钻研农业技术,添置农机具,有长远打算,舍得投入,提高了农业专业化程度。


第2版()
专栏:

萧山商业局积极为乡镇企业推销产品
本报讯 浙江省萧山县商业局,破除“门户”之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乡镇企业推销产品,提供信息,成为与乡镇企业共患难、同富贵的伙伴。
今年以来,在十八次全国、全省性大型订货会上,他们先后带了一百九十家企业的代表参加订货。现在,局里已与县内七百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产销协作关系,在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设立了四千多个销售点。今年1至10月,共替乡镇企业推销了近六千万元的产品。
(朱鸣)


第2版()
专栏: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健康发展
五年栽活五十多亿株
本报讯 记者江世杰报道:由邓小平同志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五年来已由大中城市发展到中小城镇,由重点县市发展到广大农村,全国每年约有二亿多人参加义务植树,每年栽活的树在十亿株以上。
已经取得了一大批绿化成果。
——加快了城市绿化步伐。全国城市每年植树约一亿株,比1981年前增加一倍。到1985年底,全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四年增加了45%。在全国三百二十四个城市中,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的城市,已由1981年的三十七个增加到八十九个。
——部门绿化的进展较快。五年来,绿化公路近五万公里,铁路一万四千公里,各主要机场绿化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煤炭部门每年营造坑木林二十八万亩。轻工部门仅二十个造纸厂“六五”期间就造林一百二十七万亩。军队系统五年完成四旁植树一亿一千万株,成片造林六十七万亩,植草坪三千万平方米。
——推动了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各地借此兴办了一批公益性的大型绿化工程。


第2版()
专栏:

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正定县畜牧业发展快势头好
本报讯 河北省正定县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使全县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今年1至10月,全县生猪、肉牛的存栏和出栏数,都比去年同期增长10%以上。上半年畜牧业总产值达二千五百九十二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6%。
——产前服务。为了实现畜牧业生产良种化,县畜牧局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基本上实现了猪、鸡、兔饲养优种化。
——产中服务。防疫灭病是畜牧生产的重点环节,今年全县防疫密度达到了98.5%,他们建立了三个动物检疫点,抽调五十五人组成检疫队伍,使病、死畜率由今年开始的10%下降到0.1%。目前,全县二十五个乡(镇)达到了消灭两瘟标准。
——产后服务。县畜牧局组建了牧工商公司、兴华医药批发部、瘦肉型猪肉联厂和种鸡电孵场,为全县的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和兽医药、械的购销提供服务。 (梁新顺)


第2版()
专栏:

天津市在东京发行日元债券
天津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东京金融市场发行一百亿日元的债券合同签字仪式今天下午在此间举行。
这是天津市首次在海外金融市场筹措建设资金。预定于本月十九日发行的这一百亿日元债券价格为百分之百,年息为百分之六,十年期满后一次偿还本息。这次日元债券的日方承购主干事公司是日兴证券公司,主推销者是日本兴业银行。


第2版()
专栏:

中土明夏将开辟一条新航线
中国民航计划明年夏天开辟北京—伊斯坦布尔之间的航线。
以胡逸洲和佩凯尔分别为团长的两国政府民航代表团于十二月八日至十一日在北京举行了会谈。双方就修改一九七二年两国间航空协定以及中土间通航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中方表示,中国民航计划于一九八七年夏天在北京—伊斯坦布尔之间建立航线。土方对此表示欢迎并愿意提供一切协助。


第2版()
专栏:

南京制出大截面光纤传象束
由南京八四一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大截面光纤传象束,最近通过鉴定。
这种G101大截面光纤传象束,是由数十万根光学纤维经过精确排列而成的纤维束。人们在它的一端装上各类物镜,另一端装上一定倍率的目镜,便可制成各种柔性光学纤维镜。用这一光学纤维镜可以探视人眼无法直接观察的目标,以及用来对高温、有毒、危险区域的观察。


第2版()
专栏:

肇东十万农户建起经济档案
今年,黑龙江省肇东市农村的十万农户,家家都建立了经济档案。打开这些经济档案,每个农户的家庭人口、劳力状况、承包多少土地、养了多少畜禽、收入支出、贷款还款等基本情况便一目了然。
这些农户经济档案,是肇东市农业银行和当地政府协商后建立的。这样做,使银行信用社和乡村干部对农民家庭经营的实际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发放贷款、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使农民了解了自己的家底,更好地理财,用财,发展生产,安排生活。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土地的潜力
——来自衡水地区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任贤良 包月阳
重新认识脚下的土地
衡水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黑龙港流域,辖一市十县,总面积一千三百万亩,人均耕地二点六亩,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潜力。但丰富的土地资源到底如何利用?土地承包到户前,这里曾是“全部粮田,全部种小麦、高粱”,用粮食挤掉了棉花和油料等各种经济作物。土地承包到户后,又出现了重视多种经营、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
究竟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衡水实际、后劲充实的农业发展道路?
1983年,衡水地委、行署在全区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大讨论,并请国家和省里的有关专家进行论证。人们这才认识到,衡水以往农业发展的失误,就在于既没看到自己的优势:人均耕地高于全省,更高于全国;也没能看到自己的劣势:土质瘠薄、水源不足。今后只要注意扬长避短,按照生物共生、物质循环和环境适应的生态农业原理,集中全区约三百万亩土肥水足的好地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用约三百万亩盐碱薄地种植抗旱耐碱的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其余三百万亩沙荒滩地发展林果牧草,情况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三年来,全区九百万亩耕地朝着上述的“三三制”布局调整,已经收到明显的效果。1985年,在压缩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将抗旱耐碱的棉花,扩种到二百二十万亩,仅此一项,全区农业总产值就增加近四亿元,而粮食总产也由八十多万吨增加到一百三十多万吨,林果业和畜牧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沉寂多年的土地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养猪肥田到养兔致富
随着“三三制”的实行,畜牧业也要相应地变以粮饲牲畜为主为草饲牲畜为主。衡水地区的领导曾算了这样一笔账:盐碱干旱瘠薄地,种粮一亩只收五六十公斤,改种牧草一亩一年能卖一、二百块钱。如用牧草养牛、养羊、养兔,收益就更大、更快。如果花四、五元买一对小兔,一年就能繁殖四十多只仔兔,少说也收入二百五六十元。全区要是能在“七五”期间种草四十万亩,养兔八百万只,一年农民就能增收三千万元。而养一头一百公斤的肉猪,一年要消耗近五百公斤粮食。全区如果把现有七十万头存栏数翻一番,就要多耗粮三亿多公斤,结果会造成人畜争粮,使刚调整的产业结构重新陷入“以粮为纲”的恶性循环。因此,衡水地委、行署改变一提畜牧就抓养猪的传统观念,决定在稳定猪、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兔,并拨出专款一定三年保价收购。
从养猪肥田到养兔致富,反映了农民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跳跃。几个月中,全地区的兔子就由年初的二十三万只,猛增到9月底的九十五万只。一首新的民谣随着养兔业的发展而流传开来:“一对兔、酱油醋;十对兔,小康户;百对兔,万元户。”
增强腾飞的内动力
无论是种植业的结构调整,还是畜牧业的战略转变,如果没有加工业的促进,是很难有质的飞跃的,饶阳县的实践是很好的说明。
饶阳县素有衡水地区粮仓之称。过去,饶阳人很为低水平的温饱而自豪。但是近年来饶阳人反而愁上心头:粮棉卖不出去,大量积压,价格下跌;而自己又消化不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受到挫伤。从1984年开始,饶阳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地资源和外界市场的需求,先后在全县建起了以粮食、棉花、林果、油料、秸秆加工为骨干的五大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强大的商品优势。同时,由于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中注意了系列化生产、深层次加工和综合配套利用,从而摆脱了“产值低、利润小”的困扰,愈办愈兴旺。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利润率高达27.8%,少数企业高达50%以上。
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强了饶阳农业腾飞的内动力。全县农业生产商品率由30%迅速提高到60%以上,农业总产值相应提高二点五倍,仅去年一年全县农民平均每人就从农副产品加工中多得收入一百三十四元。
饶阳的经验拓宽了衡水人的思路,为在衡水这样一个既无矿产资源,又远离大中城市的典型农业区,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以工兴农”之路。衡水地委、行署从1985年起,已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列为全区经济腾飞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采用税收、信贷等优惠措施重点扶持,立足本地资源的建筑、建材、食品、饲料等行业乡镇企业发展,使全区农副产品加工业突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收到了一举两得的功效。
种植——养殖——加工,这一良性循环的链条,虽然刚刚结成,但它已给贫瘠的衡水大地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全区近两年的经济发展以高于全省的速度迅猛向前。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
专栏:

一个外甥管五个舅舅
鲁道生 吉太耘
外甥名叫黄春荣,安徽省当涂县新博乡人。别看今年他只有二十二岁,却是个有六年“资历”的“老推销员”。去年9月,他根据推销中获取的信息,打算在家乡办个木工机床厂,并告诉了本乡的五个舅舅。舅舅们一合计,决定联户合办。于是,你拿两万,他出三万,很快凑了十四万元。
谁来当厂长?起初,他们提出了两个人选:二舅和外甥。二舅年龄最大,比较能干,美中不足是文化低。外甥呢?有文化,又能干,当厂长是块好料,可惜辈份最小。六个人议来议去,觉得办企业不比家庭过日子,产供销,人财物,十几万块钱的投资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找个有文化又能干的主事不成。于是,五个舅舅一致推选外甥小黄当了厂长。
这时,小黄母亲却出来反对。她说:“天上的雷公,地上的舅公。晚辈管长辈,失了家教。”五个舅舅得知后,一齐来劝老姐姐。好说歹说,总算把老姐姐劝动了心,但她不放心。母亲把春荣叫来,当着她五个弟弟的面叮嘱:“舅舅总是舅舅,你不能上下不分。”小黄一本正经地说:“选我当厂长,我得把丑话说在前面。在家里,各位是我的舅舅。到厂里,得听我的。”五个舅舅都觉得春荣说得在理。
金秋10月,小黄走马上任。根据舅舅的特长进行分工后,便投入了紧张的筹建工作。
不久,一场小小的风波发生了。负责搞基建的一位舅舅,撂下厂里正在新建厂房的大事不管,回家忙自己的事去了。小黄出差回来一看,心急火燎地找到这位舅舅,严肃地批评了他一顿。没想到,舅舅摆出了长辈的架子,一点不服软。小黄一看管不了,就“躺倒”不干了,一连几天在家闭门不出。
这一招,可使舅舅们慌了手脚。厂房尚未建成,人员急待培训,设备需要安装,哪桩事也离不了这位能干的外甥。于是,四位舅舅先后登门,请外甥“出山”。那位负责搞基建的舅舅,经过反复盘算,也上了外甥厂长的大门。小黄见此,二话没说,立即到厂“办公”。
风波过去了,舅甥和好如初,在厂里的一切公务活动中,外甥是舅舅的上级。在家里聚餐,小黄则总让舅舅们坐上席。
一年多来,小黄在五位舅舅的全力支持下,带领全厂工人,生产出木工机床两百台,获得利润十三万元。


第2版()
专栏:

山东省东明县张寨乡的农民,按合同向国家交售粮食后,在来往船只较多的黄河滩头设立市场,自由出售余粮。东明县今年战胜自然灾害,粮食总产量达二亿二千多万公斤,创该县历史最高水平。
新华社记者 李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