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朱德同志和国际友人在一起
高梁
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开辟革命事业,在战事频繁、戎马倥偬之中,一面指挥对敌斗争,一面重视结交国际朋友,争取他们和世界人民对中国革命事业的了解和支持。抗战期间,朱德同志有许多这样的感人事迹。
国际友谊的楷模
朱德同志对美国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关心以及两人的革命友情,是国际友谊的光辉楷模。1937年1月,史沫特莱冲破重重阻难,从西安来到延安,朱德同志接待了她,还安排她到战火弥漫的华北五台山去观察和采访。经过一年,史沫特莱不仅对抗战形势和政策有了较深的认识,而且对朱德同志更加敬佩和信任。她写了不少报道,热情介绍八路军抗战的情况,并决心写一本以朱德同志生平为主题的书《伟大的道路》。
1940年9月,史沫特莱患病,经香港返回美国,继续写书。出于谦逊和对国际友人的关怀,朱德同志去信劝她不要再写此书,说“我的生平仅仅反映了中国农民和士兵生活的非常之少的一部分”。但是她坚持写下去。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她给朱德同志来信,热情地表示“我将支持新中国直到我死的那一天”,“无论如何,我已经知道新的中国政府终于成为现实,世界再也不会象老样子那样了。我活到亲眼看见我最大的愿望实现了”,“假如哪一天我能重返中国,我一定要亲一亲它的土地”。
1950年5月6日,史沫特莱病逝在伦敦。她在遗嘱中要求把她的遗骨埋在中国,葬礼上奏她生前爱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她的遗物交朱德同志处理。朱德同志非常悲痛,将她的骨灰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并亲笔为她的墓碑题词:“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之墓。”
理解、信任和友谊
抗战开始不久,美国为了了解八路军的抗战情况,于1937年8月派海军陆战队军官伊万斯·卡尔逊来到五台山。朱德同志接见了他,并安排他到战地观察。
为了如实地把中国情况告诉美国人民,卡尔逊一度辞去军职,回美国专门从事写作有关中国的书。他在《中国的双星》一书中详细描述了他所见到的八路军,并且热情地称赞朱德同志“有罗伯特·李的和蔼,格兰特的坚韧和林肯的谦虚”(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史迪威将军任中国战区司令。在他的努力下,于1944年8月派出以包瑞德为团长的美军观察组到延安,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是其中的成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热情欢迎并接见他们,朱德同志多次向他们介绍了八路军抗战情况。包瑞德在同美国记者谈到他同朱德将军会见的情况时称赞,他所见到的朱德将军,同一张口就向美国索要飞机、坦克的国民党将军们多么截然不同,朱德将军始终强调的是依靠人民的力量。
史迪威将军主张支持八路军抗战,反对国民党政府积蓄兵力策划反共。他因同蒋介石发生严重分歧,终于在1944年10月被美国政府调动回国。行前,他特意把他的夹克衫托人带给在延安的朱德同志,表示他的敬仰。当美国政府一年多以后派马歇尔将军出使中国并明显地采取支持国民党的政策时,史迪威含怒地写道:“马歇尔将军也创造不出奇迹。我是多么渴望扔掉我的铁锨,到那边去,扛起一支步枪,与朱德站在一起。”同外国记者交朋友
1944年6月,由二十一人组成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到达延安。朱德同志接见了全体记者,还接受了美国记者的专访,并亲自关心安排他们到部队和生产单位深入采访。记者们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回重庆后写了不少文章和著作。这些书拨开了国民党政府多年散布的层层迷雾,让大后方和全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真相,看到了出现在东方的胜利曙光。
这几位记者对朱德同志的印象极深,备加赞赏。艾泼斯坦当时报道了同朱德同志的会见,这篇登载在《纽约时报》上的报道说:“他的表现是非常淳朴而理解人。他使许多人想起林肯的主要特征。从他的外表,一点也看不出他是身经世界上最勇敢、最残酷的多次战役的英勇司令员和战略家。相反,他象是每个人的慈父,在辛苦工作的一天之后,轻松地带着安静的微笑和智慧,来同大家谈论起他从经验中熟知的一切事情……”冈·斯坦在《红色中国的挑战》书中写道:“人民和部队都深悉和爱戴他那聪慧而深布皱纹的农民的面孔,因为他那不可抗拒的温暖和欢欣的笑容,使得每个人感到轻松愉快。他从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战士发展成为人民的领袖和战略家。”
自己家里的一员
当白求恩大夫在河北唐县不幸逝世时,朱德同志正在晋东南指挥战斗。他非常悲痛,于战事依然紧张期间,在司令部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他号召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1939年底,当印度医疗队的柯棣华、巴苏大夫来到晋东南时,朱德同志热情地会见他们。后来,又派一个团护送他们从晋东南经冀中,到晋察冀根据地开展医疗工作。
1942年12月,三十二岁的柯棣华大夫因积劳成疾而病逝。朱德同志在延安参加了柯棣华大夫的追悼会,并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悼念文章。他亲笔为柯棣华的陵墓题词,派人从延安送到晋察冀,题词写着:“生长在恒河之滨,斗争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此外,他还写信给柯棣华的中国妻子郭庆兰同志表示慰问,把自己亲手纺的毛线捎给郭庆兰,请她给她的婴儿印华打成毛衣穿。随后,又把她们母子二人接到了延安。
凡是对中国革命事业有过帮助的外国友人,朱德同志都不忘怀。
抗战初期,周恩来同志在武汉结识了美国的鲁茨主教一家。鲁茨的小女儿当时不到二十岁,会弹一手好钢琴。她曾把她在武汉演出所得的收入,带到晋东南交给朱德同志,表示她对八路军的支援。1972年,中美人民经过长期隔绝后重新开始交往,鲁茨女士被邀来华访问。当她同她的丈夫在北京为他们在华创作的歌曲举行演奏会时,八十六岁高龄的朱德同志,同康克清、邓颖超同志一起,冒着初冬的寒风前去欣赏,并且亲切会见了鲁茨夫妇。朱德同志请他们坐在他的身旁,握住他们的手,心中充满无比的愉快和温暖。这是一次亲如家人的会见,也是朱德同志逝世前同外国友人最后的一次会见。
朱德同志关心外国朋友的事例很多,他对外国友人诚恳相待,平易近人,亲切相处,充满对朋友的温暖和责任感。他们之间的友谊闪耀着鲜明的国际主义光彩。
(注)罗伯特·李和格兰特为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和北方的著名将领,林肯是当时的总统。(附图片)
朱德同志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延安。


第7版()
专栏:

未来的最大城市
至2000年,估计世界上十一座最大城市中,有四座将在拉丁美洲。在这些巨型城市中,尤为突出的是墨西哥城和圣保罗市。至2001年前,这两座城市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巨型城市,每座城市的人口将突破二千万大关。据专家们估计,那时,墨西哥首都将有二千六百万居民,巴西圣保罗的人口也将达到二千四百万。东京、加尔各答、孟买和纽约将分别达到一千五百万人口。
在1970年时,世界上二十座最大城市中,仅有九座是在发展中国家,二十世纪末,将增加至十六座。这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人口爆炸”的后果之一。
然而,城市的恶性膨胀,不单纯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所致,它还是农村人口大批涌向大型工业中心的结果。据报告介绍,在亚非国家中,城市居民目前已占人口30%,而在拉丁美洲国家,则已达到70%。预计,至2000年,地球上的半数人口将集中于大城市。
(善芝)


第7版()
专栏:

季米特洛夫墓前
朱子奇又是金色的十月,玫瑰花故乡秋阳辉煌。又从辽远的东方带来一束中国花,心之花,这束期待已久的、风雪中不衰落的花!我恭敬地,欣慰地,把花献上——
好呵,伟人,亲近的朋友你睡得多香甜!你敲响的晨钟声冲破巴尔干乌云,穿过那决战年代的阵阵闪电雷鸣。卷起一股强劲的世纪风,扫荡人间害虫。跨过时空,为今朝明朝的有志者们,
不倦地吹送着美的信念,生的欢欣。一座不朽的丰碑,竖起在莱比锡法庭上,共产党员高挥真理长鞭,抽打真正的纵火犯!原来你正是这样一位开路先锋,——“只愿作铁锤,决不作铁砧!”
你点燃的马克思、歌德诗火使敌人胆颤!怎能忘?在风沙吹打的延安,在那炮火连天的解放战场,我们一手握枪,一手翻阅那本“金书”,你智勇的思想光辉,化为巨大力量。
我们胜利的交响诗里,奏出你洪亮的音响。是的,先驱者们的时代老了,远去了,世道变得既多采又缭乱,似乎红黑也难分了。但谁能说我们之间相通的心变了样呢?谁敢言我们的故友之情不是代代常青呢?
请看,星球正按自己的方位旋转、运行。永生的人哟,你是知道的,看见了的:昨天的历史,是由多样色彩调合而成的。黑的,就抹掉它;暗的,使其变明;那红艳艳的,让它继续照耀人们前进!
呵呵,我们光荣的伟业,将永世光荣!我虽已满头飞霜,仍愿再奉献生命的余光,为共建和平的殿堂,同去追求这星球的希望。要作一名时代真正的灵魂艺术家,怎能不把这人类的崇高理想来颂唱?
我们呀,要象你那样宽厚,清醒,坚强……
1986年10月写于北京——索非亚
附记
1986年10月,我们应邀去索非亚,参加讨论“和平与文学”的国际作家会议。这首诗,于10月28日晚,在辉煌的索非亚文化宫万人朗诵诗大会上,由著名女演员达亚娜和我,在古乐与风笛的伴奏下,用中保语同声朗诵,受到热烈欢迎。有人兴奋地喊:“中国!中国!”季米特洛夫少先队员向我献了一束红石竹花。
1958年,我曾去过索非亚,也是10月,也是为了和平。诗中的“金书”,指当年在延安编印的《干部必读》,是马恩列斯毛及季米特洛夫重要文选汇集,是我们战争年代的主要精神武器。季米特洛夫的名字,成了联接中保人民友谊的一条坚强纽带。


第7版()
专栏:

奇迹由来
陈伯霖
亚拉河从墨尔本市逶迤而过,在菲利普湾注入大海。上世纪末,这条河道和这个港湾曾经是全市藏污纳垢的场地,传播病菌和瘟疫的渊薮,人们避而远之。如今,河水明澄清冽,涟漪晶莹,两岸风景如画,湾内微风细浪,银波粼粼,显得格外洁净谧宁。作为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市以环境优美、市容整洁,名列世界前茅。
这真是奇迹般的变化。它是怎样得来的呢?在市政当局的安排下,我们参观了在墨市附近的韦尔比天然污水处理工程。
9月初,春归南半球。我们驱车从市区出发,向西南行三十多公里,不多时便到了污水处理中心。这里远近一片嫩绿,绯红色的桃花缀满枝头,小溪弯弯曲曲,田园佳色,美不胜收,一座造型新颖的大楼矗立其间。没有料到,这样一幢漂亮的楼宇竟与脏臭的污水结下不解深缘,终年累月同它打交道。透过窗口,只见实验室里玻璃杯瓶摆得满满当当,技术员正在专心致志地摆弄着水样。少顷,主人端出几只杯子,让我们察看。有的盛着象画家洗笔的残墨;有的是半透明的浊水;有的呈淡绿色,澄清得象金鱼缸里的水。据介绍,这里处理污水完全不用机械,而是借助自流的方式,相当简便,效果很好,又十分经济。
韦尔比工程始建于1892年。当时墨尔本市人口尚不到目前的七分之一,但由于卫生条件差,污水横流,成为极大的公害。市政当局终于决定在亚拉河西岸用低廉的价格买下三千五百多公顷的土地,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目前,它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规模宏大的市政卫生工程,占地一万多公顷,不仅处理全市的70%的污水,年总量达一千六百七十多亿升之多,改善了城市环境卫生,而且因地制宜,大面积种植牧草,养牛养羊,发展畜牧业,创造出大量的财富。
我们的车辆沿着宽坦的沙土路驶去,茫茫大地,沟渠纵横。我们来到土壤过滤区,这里是四千二百多公顷的一片原野,极目四眺,一块块平整方正的洼地一直伸到天边。据说,这些洼地各宽十米、长一百八十米、深一百毫米、坡度为0.1—2%。市区的污水经郊区扬水站提升四十五米后,顺着二十多公里长的管道,注入这片洼地,在此停留两昼夜。污水中所含的氮、磷、重金属等物质,经过生物氧化、氨气等化合作用,以及植物和土壤的吸收,一一被净化。大约一半的水分被蒸发掉和渗入地层,所余一半明净清水,流入大海。整个滤程为二十一天,即污水在洼地贮留两天,干涸五天,其余十四天用来放牧。在碧波滚滚、一望无垠的牧草过滤区,我们看到黑乎乎的污水流进萋萋密密的草丛,就象注入层层细筛,杂质被分解和吸收了,沉渣化作淤泥,而无臭的淡绿色清水,汇入浩瀚的大海。
自流式处理污水的方法除占用地皮外,无需更多的投资。而且这里经常放养一万五千头良种黑牛,每年出生七千头牛犊,同时饲养着三万多只细长毛绵羊和大量山羊,可剪得四万五千公斤优质羊毛。丰硕的经济效益不但解决了工作人员的薪金和其他行政费用,而且是生产科研和基建资金的主要来源。(附图片)
韦尔比治污工程过滤区。


第7版()
专栏:

新西兰鸟类的命运
张玉华
数百年前,新西兰由于独特的地理和地球物理环境而一直与世隔绝。这里有成群不会飞的大鹦鹉,几十种象鸵鸟那样体长三米的大恐鸟,著名的无翼鸟和基维鸟等。
十二三世纪,毛利人航海家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与他们同来的还有狗、猫和大老鼠。又过了一百多年,白人移民带来了钢斧和枪炮,继而又运来了推土机。结果,新西兰北部两个岛上的原始飞行动物有40%灭绝。目前,地球上珍稀的濒临灭绝的鸟类中,11%在新西兰。
数百年来,人们烧毁了23%的森林,至少消灭了三十八种鸟类及其亚种。其中恐鸟全部灭绝,泳禽和近水禽大部灭绝。
目前,新西兰国家公园和动物保护区采取了监视禽兽数量的措施,但鸟类的天敌还很多。新西兰的鸟类的命运仍然为人们所忧虑。


第7版()
专栏:

西方的青年问题
阎玲
美国一个专门研究教育和青少年就业问题的委员会作过一个调查,估计全美十六至十九岁的青年中至少有百分之十五的人吸毒、犯罪、失业或辍学。据美国教育界指出,由于一些青少年嫌学习艰苦,目前全国中学生的辍学率已超过百分之二十六,在许多地区高达百分之四十。英国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下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到百分之十六,而拿不到毕业文凭的学生却超过百分之十二。
青少年犯罪率明显增加,是西方世界的普遍问题。专家指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暴力、色情的电影、电视、录像的影响有关。据统计,美国的高中生毕业时,平均每人看过二万二千小时的电视,是上课时间的二倍。
在西方社会,毒品走私猖獗。英格兰和苏格兰地区,自一九八○年以来,毒品消耗量成倍增长,许多受害者是青年人。在青年学生中,吸毒是从吸烟开始的。法国有百分之四十三的青少年吸烟,加拿大有百分之三十八,西德有百分之二十五。可怕的是在小学生中吸烟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不分男生女生。
在赌博生意兴隆的西方社会,青少年也卷了进去。进赌场的最小的人年龄不满十岁。他们迈进赌场,一心想发横财,但往往是输得精光,陷入绝境。
由于思想颓废,看不到前途,失去了生活的勇气,青少年自杀的情况近年来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在美国青少年自杀的人数比一九五○年增加了一倍半,平均每九十分钟就有一个十九岁以下的青少年自杀。青少年自杀身亡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之十。英国青少年自杀的人数过去三年中增加了百分之三十。比利时在一九七○至一九八一年间,十五至二十四岁的青少年自杀增加了一倍多。据分析,酗酒、双亲离婚、传统的家庭解体、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自暴自弃、厌倦生活,是西方国家青少年自杀率增高的直接原因。
世界经济衰退,工人大批失业,使青年成为直接的受害者。目前,全世界有数以万计的青年正在为寻找工作而奔忙,可是他们真正能找到工作的机会却不超过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美国大约有二百万青年在寻找工作,英国有一百二十万青年无法就业,法国有七十九万青年没有工作,意大利有一百三十万、西德有五十万青年为失业而苦恼……
西方的青年问题是个相当复杂的社会问题,认识它已属不易,解决它更是谈何容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