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全国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事迹经验交流会开幕
研讨新时期基层党组织作用
倪亦方、贺先觉、鲁冠球、徐效钢在人民大会堂作介绍
本报讯 记者宋世琦、陈维伟报道:全国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经验交流会,11月2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各条战线的八十名先进党支部代表和一百六十七名优秀共产党员济济一堂,汇报和交流他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在坚持改革和开放中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共同研讨在新形势下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的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参加会议的先进党支部代表和优秀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决执行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和开放,做出了群众公认的显著成绩。他们当中,有带领群众勤劳致富、为农村改革奋勇开拓的农民和基层干部;有不怕困难、脚踏实地、大胆改革,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作出显著成绩的工人、厂长和党委书记;有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突出成就的科技、文化、医务工作者和人民教师;有为保卫祖国和四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战士。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尉健行同志主持了昨天的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习仲勋、中央书记处书记王兆国等出席了会议。
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曹志在开幕词中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方针政策作了全面的完整的阐述,是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引导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指针。这次会议,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六中全会决议的精神,交流各条战线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激励全党同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团结广大群众,奋发进取,务实创新,建功立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开幕式后,四名优秀共产党员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
鞍山化工二厂厂长倪亦方,始终对党坚贞不渝,在逆境中仍以赤子之情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首创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炭黑生产新工艺。他任厂长之后,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行现代化管理,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第二炮兵某部工程师贺先觉,入伍二十多年,一直扎根高原,为我国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管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杭州万向节厂厂长鲁冠球,大胆对工厂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勇于把乡镇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同强手竞争,走出了一条以质量取胜的创业之路,被誉为农民企业家。
江西省庐山图书馆馆长徐效钢,以惊人的毅力克服身残带来的困难,出色完成了整理古籍善本书的重要任务,并热心为读者服务,受到广泛赞誉。他们的发言,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第1版()
专栏:

彭真阐述理想、民主和法制
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优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本报讯 在11月25日人大常委会联组会上,彭真委员长就理想、民主和法制三个问题发表重要讲话。
他说:我们讲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实际问题,不是唱高调。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我们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他说,社会主义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比,哪个好?可以比一比嘛。彭真同志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后,指出,我们这种民主制度比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好。
他在谈社会主义法制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讲话全文见第四版)


第1版()
专栏:

人大常委多次审议反复酝酿认为
破产法出台时机基本成熟
可与工业企业法同步或稍后试行,先扩大试点,再作修订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经过多次审议、反复酝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企业破产法的实施时机问题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破产法可以与工业企业法同步或者稍后试行,先扩大试点,经过实践,再进一步修订。同时,委员们建议加强对破产法的宣传解释工作。
在今天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联组会上,委员们争相发言,各抒己见,会场气氛十分活跃。
彭真委员长出席了联组会。
刘靖基委员说,破产法草案修改得比过去更加完善了。采用“试行”是个好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可进一步修改完善。他建议这次常委会予以通过。
叶林委员说,试行破产法是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社会经济活动,比采用行政手段更符合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何英委员说,现在国务院已经公布了关于劳动制度改革的四个暂行条例,中央和国务院又颁布了工业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的三个条例,加上我们正在审议的工业企业法草案,这些都使破产法出台的条件更加成熟了。
洪丝丝委员说,有的同志担心,实行破产法后,许多企业会破产。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其实,在许多国家,不论是经济上升时期,还是不景气时期,都有破产企业。因此,也不必有这种担心。实行破产法,正说明我们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
裘维蕃委员说,破产法的实施可以创造一些良好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条件,不成熟的条件可以在实践中逐步具备。因此,不应该等待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再去立法。
韩哲一委员说,第十七次常委会讨论破产法时,我是不赞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修改和几个有关条例的颁布,特别是这次会议上法律委员会在关于破产法修改意见中提出,破产法稍后于工业企业法实施,并先搞试行,因此,我赞成这次会议予以通过。
杨克冰委员赞成这次会议通过破产法,并建议尽快制定劳动保险法,保证破产法的顺利实行。
顾大椿委员说,关于保障破产企业职工就业前基本生活需要的问题,草案修改稿规定得很明确。现在国务院已有一个处理破产企业职工救济问题条例,但还不够,要作些补充规定。
王甫、段苏权、莫文骅三位委员认为,人大立法是在实践基础上,把比较成熟的方针、政策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在实践经验还不十分成熟时,委员们提出一些不同看法是正常的。它体现了立法的严肃性和慎重态度。
在联组会上发言的委员还有:马万祺、邓家泰、陈惠波、林一山、曾涛、伍觉天、章瑞英、马木托夫·库尔班、宋一平、苏步青、林丽韫。曹龙浩、董建华两位委员作了书面发言。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联组会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汝棼、雷洁琼、项淳一就几个法律草案的修改作了说明。
宋汝棼说,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昨天开会,研究了这次常委会会议上委员们审议全民所有制企业破产法草案提出的意见,建议对草案作些修改。
宋汝棼说,有些委员提出,我国缺乏实行破产制度的实践经验,破产法应先试行,并与工业企业法同步或者稍后实施。因此,法律委员会建议将这个法的名称改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破产法(试行)》,并建议将草案第四十二条修改为:“本法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实施满三个月之日起试行,试行的具体部署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这样,这个法通过后即可扩大试点,工业企业法颁布实施三个月后试行,待试行一个时期之后,根据实践经验再修订施行。
他说,有些委员提出,由债权人申请破产的企业的整顿,该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应当有权监督。因此,法律委员会建议在草案第十九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企业整顿方案应当经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企业整顿情况应当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并听取意见。”
会上,雷洁琼就邮政法草案的修改,代表法律委员会谈了具体意见。
项淳一在会上代表法律委员会作了关于国境卫生检疫法草案、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草案、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说明。


第1版()
专栏: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
控制去温州参观人数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国务院办公厅25日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严格控制到温州市参观的人数和批次。
通知说,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到温州市参观的人数日益增多,由于大批人员涌向温州,造成该市全面紧张,难以应接,严重影响了市政府和一些部门的正常工作。请各地区、各部门,从现在开始,严格控制到温州市参观的人数和批次。确实需要去的,要事先征得浙江省的同意。


第1版()
专栏:

争当两个文明建设的模范
本报评论员
全国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事迹经验交流会,昨天在北京开幕。这对于全党上下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在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是一个鼓舞和推动。
在人类文明史上,每当社会变革或科学发展处在突飞猛进时期,总有一大批勇于改革创新的先进分子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义无反顾、坚韧不拔地开拓前进;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在全面改革中涌现和成长起来的先进分子。他们的行动和思想都闪耀着时代的光彩,这从一个方面表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支富有活力的无产阶级先进部队。
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实现这个最高理想的各个阶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体表现在完成各个时期具体的奋斗目标上。在战争时期,突出地表现为带领群众,冲锋陷阵,不怕牺牲,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献身。在今天,则主要体现在把共同理想同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对人生的追求结合起来,立志建设,带头改革,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就象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所指出的那样,做努力工作、好学上进的模范,做不尚空谈、多干实事的模范,做坚持改革、勇于开拓的模范,做维护群众利益、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模范,做遵纪守法、同不正之风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模范。一句话,共产党员要争当两个文明建设的模范。党员这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力也就越强。
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党更加重视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共产党员的党性。目前经过全面整党,绝大多数党员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总还是有一部分党员受旧思想、旧习惯的羁绊,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或者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因触动了个人利益,对改革存有疑虑;或因自己文化低、知识少、能力弱,缺少带领群众前进的本领,所有这些,都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影响和限制发挥作为党员的应有作用。
保持党的先进性,不仅要求全体党员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从实现党的正确、有效领导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各级党组织也要高度重视自己的责任,密切结合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搞好自身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每一个细胞都很健康,具有活力,整个党就会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因此,党的每个基层组织,都应当认真按照党内生活准则,进一步健全党的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免疫能力”,坚持发扬正气,克服歪风邪气。
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全面展开,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广大共产党员,要牢记自己的入党誓言,不断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以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用模范行动团结带领群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第1版()
专栏:

胡耀邦会见李约瑟
新华社上海11月26日电 (记者周解蓉)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今天在上海会见了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和他的合作者鲁桂珍博士。
胡耀邦说,中国在四百年前,在科学技术方面是世界上领先的国家之一,现在落后了。我们希望从我们这一代人起,再要有三代人当学生,努力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第四代起就可以跻身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先进行列,使我国重新恢复过去的光彩。
李约瑟博士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名誉教授,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
会见时,李约瑟博士将一本由我国编辑出版的、八十多万字的《李约瑟文集》赠送给胡耀邦。
八十六岁高龄的李约瑟博士在这次访华期间,为了搜集中国古代早期使用的火炮的资料,不畏艰难,亲自到四川大足石窟做实地考察。胡耀邦高度赞扬了李约瑟严谨的治学作风。他指出,做学问就需要这种求实精神,半途而废是不行的。我们现在有些青年人,做学问的态度不严肃,不做亲自考察,这一点应该好好向李约瑟博士学习。
临别时,李约瑟博士向胡耀邦总书记表示,
一定要早日把《中国科学技术史》撰写完。


第1版()
专栏: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说
中国希望菲局势能稳定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希望在科拉松·阿基诺总统为首的政府领导下菲律宾局势能够稳定。
有记者问中国政府对菲律宾最近几天发生的情况有何评论,对此,这位发言人说,对于菲律宾的内政,我们不作评论。


第1版()
专栏:

应李先念主席邀请
贝宁总统克雷库即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应李先念主席邀请,贝宁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共和国总统、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马蒂厄·克雷库将于12月12日前来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这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


第1版()
专栏:

西哈努克表示愿同越南谈判
新华社巴黎十一月二十五日电 民主柬埔寨主席西哈努克亲王二十五日下午在巴黎会见法国总统密特朗后向记者宣布,民柬联合政府赞成在“被侵略者柬埔寨和侵略者越南”之间举行谈判,以谋求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
他说:“为了从政治上和平解决柬埔寨问题,必须继续进行武装斗争,因为越南人只懂得武力语言。”
西哈努克亲王说,他向密特朗总统介绍了柬埔寨形势的发展和民柬在国际上取得的进展。密特朗总统表示,法国将永远站在民柬一方,“法国将永远支持柬埔寨抵抗力量为柬埔寨独立所进行的正义斗争”。


第1版()
专栏:

努力创造适合投资的“小气候”
京门向外商敞开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阎振国、容安才)北京市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敞开大门,通向世界,并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外商投资的“小气候”,欢迎海外人士前来合作。
这番话是北京市副市长韩伯平在今天开幕的北京市第一次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上讲的。来自世界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多名驻华商务官员、商社驻京代表、企业家、银行家以及我国有关方面负责人谷牧、荣毅仁、王光英、陈希同等参加了大会。大会共提出涉及工业、城建、农业、社会服务、科学技术、对外贸易等领域的二百余个项目供洽谈。
在今天的洽谈会上,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俞晓松就如何创造适合外商投资的“小气候”,宣布了北京市鼓励外商投资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第1版()
专栏:

如何认识和对待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万里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八日)
农村形势、农村改革和整个农村工作,田纪云同志的报告都讲了,我完全同意。这次会议我只谈一谈如何认识和对待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农村改革的深入,关系至为密切。我想根据六中全会决议同农村当前的情况,讲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如何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要求全党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一段话字数不多,含意颇深,如果不是有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写不出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个全局问题,在指导方针上,有个总体布局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了巨大的发展,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说有了飞跃。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在认识上有一次大的提高。十二大确定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是又一次大的提高。十二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又相继确定了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再一次大的提高。把这个历程连贯起来考察,就是相继解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系列带全局性的问题。加上以后还要解决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问题,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体框架就逐步清晰地显现出来了。按照这次决议指出的总体布局,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牢记,社会主义建设中心是经济建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建设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两个文明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但物质文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一切着眼于建设。这个指导思想要认真领会,贯彻执行。违背了这个指导思想,就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新中国的成立,开始了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但是应当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的农业大国取得胜利的。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过去长时期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就在于对此认识不清,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建设,忽视民主政治建设,忽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结果如何无需多说,同志们都是有亲身体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实行全面的拨乱反正,坚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广大农村,变化尤其明显。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亿万农民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突破了僵化的公社体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变成了掌握自主权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发挥了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全面高涨,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普遍出现了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的热潮,开始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特别是在一些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摆脱贫困之后,正在进一步向愚昧、落后宣战,向现代化的新生活迈进。在这些地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建起了成片的新住宅,兴办了星罗棋布的学校和各种文化福利设施,改变了村容村貌;家用电器和现代交通工具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具有高小以至初中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农民,日益成为农村劳动力中的主体,其中一部分人已脱离世代相传的耕地,变为新型的“农民工”,并涌现出一批象鲁冠球那样的社会主义企业家;求富、求知已经成为农民的新要求,开放与进步正在取代小农经济所固有的狭隘与保守的观念。过去农民的典型性格是忠厚老实,淳朴善良,克勤克俭;过去农民的生活方式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节奏缓慢,不讲效率;过去农民的人生哲学是听天由命,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不患寡而患不均,并且有很大依附性。现在,农村的变化日益深入到意识形态领域,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正在逐步让位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开拓进取观念,让位于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等等。事情就是这样:农民一旦成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掌握自主权的商品生产者,他们的智慧才干就解放出来了,他们就聪明起来了。这是中国农村前所未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也是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这一历史性转变在农民身上的反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单是个经济问题,生产力问题,同时也是个文化问题、文明问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高文化经济,是文明程度较高的经济。农民从实践中越来越体会到,搞商品经济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不仅要知道产品的性能、质量、规格和货源情况,而且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及购买力的投向,还要清楚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及其给市场带来的影响,等等。所有这些,如果没有文化,不懂得科学技术,不懂得经营管理,不掌握市场信息,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是搞不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没有社会经济的充分发展,物质就不可能极大的丰富;而没有物质的极大丰富,又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可以说,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又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杠杆。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必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对精神领域中各种消极现象应当怎么看
当然,在取得历史性进展的同时,农村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现象,有些方面还相当严重。比如,封建迷信、买卖婚姻、大办婚事丧事以及赌博和经济犯罪等,甚至某些已经绝迹的丑恶现象又重新抬头,有人对此忧心忡忡,是可以理解的。不可否认,某些地方的确不同程度地有这种现象,但把它归咎于改革、开放,归咎于发展商品经济,却显然是错误的。目前农村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开始有一定的发展,但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尚未占主导地位。在农民中间,封建主义及其他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相适应的思想影响、舆论力量、道德因素和价值观念还严重地存在着。这主要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老问题,而不是改革和开放带来的新问题。改革和开放的实行,一方面使这些旧的遗留物有条件有机会沉渣泛起,另一方面又将使它们最终丧失存在的基础,所以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和尖锐。在这新旧交替的转变时期,有些地方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或不会作新时期的思想工作,这些工作上的原因,也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不搞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发展,国家就不能富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就不能提高。民主与法制的社会就不能建立,农村愚昧落后的状况就无法彻底改变,与封建遗毒相联系的一些消极现象就必然时隐时现,此伏彼起,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本解决,只能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能靠大力普及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让科学战胜愚昧,先进战胜落后,才能逐步消灭封建遗毒。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精神文明建设怎样促进改革与开放,怎样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否则我们的指导思想就将在这方面落在历史潮流的后头,甚至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根本任务在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做的事情很多,如理想建设、道德建设、民主建设等,都非常重要。提高教育、文化、科学水平,更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是应当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适应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农民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农民,消除封建遗毒和小生产狭隘眼界对农民的影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尊重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中国农民不仅是勤劳而有智慧的,而且富于革命性,长期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另一方面,几千年来封建旧传统文化给予农民的毒害,也决不能低估。鲁迅的伟大,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他反对封建文化思想体系的彻底性。他最了解农民、热爱农民,不仅哀其不幸,而且怒其不争。他塑造了阿Q、闰土、祥林嫂这些不朽的典型,最深刻地揭露、控诉了封建文化对农民浸透骨髓的毒害。他特别重视改变旧风俗和旧习惯,极为赞赏列宁把风俗和习惯都包括在文化之内的观点,强调改变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要有韧性。长期以来,我们对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影响重视不够,至今遗毒仍然到处泛滥,在不知不觉之中支配着人们的是非标准和道德观念,在某些闭塞落后的农村尤其如此。当前社会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特权思想,专制作风,拉帮结伙,男尊女卑等,本质上都是封建遗毒的反映。由于半殖民地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奴化思想,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也同封建腐朽思想相汇合。我国农村精神领域中的各种消极现象,绝大部分来源于封建遗毒,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而不是外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不适当地强调批资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实际上是把僵化的模式强加给农民,批了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批了商品经济,结果就是排斥商品经济,阻碍向商品经济转化。现在农村第一步改革为发展商品经济创造了条件,在一部分先进地区,对旧思想、旧习惯已有较大的触动,但从整个农村来看,旧思想、旧习惯的影响还相当大。下一步改革深入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流通体制、价格体系等,而且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使教育、文化、科技都有相应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有相应的发展,这就势必与旧思想旧习惯发生更多的磨擦。如果我们还是用老眼光去看新时期的新问题,很可能把改革、开放中萌芽的新事物视为异端,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无穷的忧虑。只有建立一系列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用这些新观念来观察、分析和处理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有明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是非标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帮助农民更新观念,促进全社会更新观念,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第一位的重大任务。比如,轻商思想,重义轻利,就是影响深远、对商品经济发展阻碍极大的传统观念之一。过去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士、农、工、商,商的社会地位最低,经商赚了钱盈了利,往往被视为不义之财。我们应当更新观念,毫不讳言发展商品经济就是要以正当的手段重利、取利,追求利。当然,我们同时也要讲清楚,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提倡为国家创利,为集体谋利,提倡个人勤劳致富和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所以,义与利是统一的。对义也要赋予新的含义,应当强调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以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律为准绳。只要合法取利,只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要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就是义,反之就是不义。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许多经济行为无疑会同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把经济行为与道德观念统一起来。
更新观念应当从哪里做起
更新观念应当从干部做起,从党员做起。广大农村干部、农村党员,受党的教育较多,社会主义觉悟较高,但由于生活在农村环境,受封建道德、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素质的限制,从思想观念的深层结构来看,同农民的差别并不太大。由于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不准确的理论观点以及受僵化模式的影响,整个经济统得过多过死,强调“计划就是法律”。尽管农村人民公社实际上是扩大的自然经济,也必须按国家计划种植,产品一律交给国家统购包销,不允许到市场上交换,否则就会被批判为“自由种植”、“资本主义自发倾向”、“弃农经商”、“投机倒把”等等。由于农村干部、农村党员有责任带头捍卫社会主义原则,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糊涂观念就更多了,而且往往与特权思想、专制作风等封建性因素掺杂在一起,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商品意识以及法制观念薄弱,因此,他们的观念更新也就显得更为迫切。我国农村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更新、向更高阶段演化的转折时期。如果抱着过时的观念不放,必然阻碍改革、开放,阻碍社会经济进一步全面地向商品经济转化,如果使社会观念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更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能适应历史的要求,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帮助农村干部、农村党员理解这一点,他们就主动了,就会自觉地抛弃旧观念、更新旧观念,进一步帮助农民抛弃旧观念、更新旧观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于建设,就要在普及教育、繁荣文化、发展科学事业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多做工作;不能再搞破字当头,先破后立,“大批判开路”。特别是移风易俗,更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慎重从事。有的地方强令农民把已经埋到土里的尸首挖出来火化,尽管这只是个别的现象,也千万不能允许再出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用启发、说服、教育、疏导、示范的方法,解决精神领域里的问题,必须有耐心、有毅力、有韧性。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无疑是全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层次。农村基层整党,不仅要解决少数干部严重以权谋私、严重违法乱纪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整党教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千万不能把党员和广大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积极性整掉。为人民服务应当是共产党员的天职,当前农村党员要带头为发展生产力服务,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并围绕这个总任务,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四川省农村基层党组织整党中指导思想明确,紧紧围绕如何发展商品经济、带领群众致富这个中心,研究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克服小生产观念、增强商品经济观念的教育贯穿于整党全过程,要求党员带头更新观念,已取得明显效果。原先搞了商品经济,担心这次整党中挨整的党员,不再躲在外面,主动回来参加学习,并表示今后要在这方面当先锋、当模范;原先心有余悸、不敢搞商品经济、收入明显低于群众的党员,主动检查自己不该用老眼光看新问题,表示今后要带头搞商品经济,带领群众勤劳致富。许多开展整党的农村,纷纷议论商品经济,普遍制订致富计划,党员都乐于参加新时期的“新式整党”。这个经验证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给农村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新的活力不仅推动了物质文明建设,也必将给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浓厚的时代色彩,并给党的自身建设带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
上面,我讲了一些看法,提出了一些问题,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如何进行,还得靠同志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创造,去总结。我只想强调一点,就是农村改革深入以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应当适应这种变化,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更新观念,更有力地开展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清除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为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而奋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