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一切为了人
——纪念哥特瓦尔德九十周年诞辰
周尊南
“不要忘记,我们的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为了关心他们的福利”。这是哥特瓦尔德在谈到社会主义建设目的性时的一句名言。
克利门特·哥特瓦尔德是捷克斯洛伐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
1896年11月23日哥特瓦尔德出生在摩拉维亚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十二岁就被迫辍学到维也纳去作学徒。奥匈帝国黑暗统治下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激起了少年哥特瓦尔德对旧制度的仇恨。他十六岁参加社会主义青年组织。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捷克社会民主党左翼的积极分子,参加了为争取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著名的1920年12月总罢工。1921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成立,哥特瓦尔德是创始人之一。
在1929年2月的捷共五大期间,党内出现严重的危机。党内机会主义的领导人宣扬资本主义的长期稳定,主张放弃和取消无产阶级斗争。哥特瓦尔德挺身而出,批判了机会主义,捍卫了马克思主义,从而被选为捷共中央总书记。在他的领导下,捷共制定了一条争取工农群众大多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路线,领导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为没有剥削压迫的新社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35—1943年哥特瓦尔德担任共产国际执委,同季米特洛夫等人一起,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了大量工作。慕尼黑阴谋前后,特别是捷克斯洛伐克沦亡后,为了粉碎希特勒法西斯的侵略计划,捍卫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哥特瓦尔德领导捷共和全国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捷克斯洛伐克解放前夕,哥特瓦尔德亲自主持制订了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即著名的科息斯纲领,并明确指出战后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必须寻找“自己的道路,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捷克斯洛伐克政策”,要探索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捷克斯洛伐克道路。1948年2月,他以出色的胆略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粉碎了资产阶级政变阴谋,保证了民族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和平发展和转变,开创了捷克斯洛伐克历史的新时期。同年6月,他当选为共和国总统,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历史上第一位工人阶级的总统。共产党掌握了全部国家权力以后,哥特瓦尔德反复告诫全党干部不要脱离群众,要坚持党多年来“面向群众”的光荣传统,抵制和克服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主义。他要领导干部一无例外地深入到群众中去,要他们热爱人民、相信人民的创造力,并严肃指出,非如此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针对忽视消费品生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经济建设比例失调的现象,他恳切地向全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为了关心人们的福利的告诫。
因积劳成疾,哥特瓦尔德于1953年3月14日病逝。
哥特瓦尔德是中国人民诚挚的朋友,他高度评价和赞颂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期间,他不仅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同情和支持,并把中国人民在反对法西斯侵略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慨作为激励本国人民反对希特勒奴役的光辉榜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哥特瓦尔德为发展捷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和合作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在纪念哥特瓦尔德诞生九十周年之际,我们衷心祝愿哥特瓦尔德曾经倾注过心血的中捷两国人民的真诚友谊和互利合作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质朴自然的《圣婴》
郑黎明
本月11日,西班牙电影周在北京开幕,为我国人民了解西班牙的社会和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佛朗哥独裁统治结束后,西班牙电影艺术家们逐渐冲破以往的禁区,拍摄出许多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颇具艺术特色的作品。《圣婴》(又译《圣洁无辜的人们》)就是五十年代封建制度下西班牙农村的真实写照。
“圣婴”一词来自《圣经·新约》里的一个典故:犹太王希律得知伯利恒城降生了一个将来要做希律王的男婴(即耶稣),忌恨使他派人四出寻找,但没有找到。残酷的希律王便下令把伯利恒城内外所有两岁以内的男孩儿全部杀死。这些无辜被杀的孩子便是“圣婴”。片名《圣婴》正表明了原著者及影片编导者对影片主人公寄予的深厚同情。
五十年代佛朗哥专制统治下的西班牙农村,佃农帕克一家给庄园主当仆役。帕克多年来一直为少爷打猎当助手,终至摔断了腿。帕克的大舅子阿萨利亚斯是个弱智老人,贫困和愚昧就是他的世界,他唯一的交流者米拉那(一只雏鸢),被少爷一枪打死,于是阿萨利亚斯在一次打猎时勒死了少爷。进入六十年代,帕克夫妇仍然一贫如洗,儿子和女儿都不得不离开庄园进城做工。
《圣婴》没有曲折的情节,它以质朴自然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在这个电影化的境界中去感受生活的真实。帕克一家贫病交加,但却甘愿听凭少爷的差遣,他们不懂得他们生来就应有的权利是什么,正象少爷伊万认为“一些人在上,一些人在下,这是天经地义的”一样。导演并没有刻意渲染这种对立的阶级关系,而是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把它展示给观众。比起那种低沉的感伤和廉价的煽惑来(更不要说那些愚蠢的说教了),这种淡而不冷、平而不静和凄而不惨的处理,更能牵动观众愤怒的神经。能做出这样的艺术处理,说明了导演在现实生活面前的冷静,这种冷静正是基于他对西班牙社会症结的深刻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再现一种悲剧性的生活比描写一个生活中的悲剧更有意义。
导演在运用风格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影片既有纪实风格,也有上乘喜剧的幽默。它不但使我们了解了西班牙的社会,也欣赏了西班牙电影艺术家的高超技巧。(附图片)
《圣婴》中佃农帕克一家。右一为弗朗西斯科·拉瓦尔扮演的阿萨利亚斯,右二为阿尔弗雷多·兰达扮演的帕克。二人均获1984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神奇的“行星列军”
陈鸿斌
目前,美国正在同时研制空中和地下的“二十一世纪的交通工具”,如果它们都能实现,那地球就实在太小了。空中项目就是“新东方快车”超超音速飞机。地下项目则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行星列车”——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
这种神奇的“行星列车”的设计最高时速为二点二五万公里,是音速的二十几倍。它横穿美国大陆只需二十一分钟,而喷气式飞机还需飞行五小时。
这项计划要求首先在地下挖出隧道,铺设两根至四根直径为十二米的管道,然后抽出管道中的空气,使其接近真空状态(零点一个大气压),最后再用超导方式行驶超悬浮列车。
据设计者罗伯特·索尔特博士透露,该地铁在前半程将用一个重力加速度来提高车速,在后半程减速时亦同样用一个重力加速度。据测试乘客在下车后会感觉到体重增加了40%,而在行车途中只会增加2%~3%,对人体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行星列车将完全走直线。因为一旦出现弯曲,就会产生离心力。行车路线将以纽约——达拉斯——洛杉矶为主,辅之以纽约——芝加哥——达拉斯、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等支线。
这项工程的费用主要将用于开挖隧道,据估计它可能耗资一千亿美元。隧道一般在地下几十米深处,一些特殊地段则需要挖在一千米深处。代价虽很昂贵,但一旦建成后,则可坐收其利了。因为在极低温的超导状态下,电力几乎没有损耗,在列车减速时的剩余电力也可得到还原利用,因此行驶列车所需的能量只是飞机的2—3%。
况且它不会产生噪声、废气和超音速飞机所带来的冲击波,也不会破坏地上的环境。
倘若再利用这些隧道铺设油、气、水管道、铺设煤炭等物质输送管和光纤通信电缆,尤其是倘能通过隧道实现超导输电的话,更是一举多得了。
负责该项目的专家们甚至设想,一旦在美国完成后,还将使这条线路越过白令海峡,联接苏联、日本、中国和欧洲,这堪称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胆的工程设想了。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远方的“中国之夜”
高莽文并画
藏青藏青的夜空上高悬着一轮明月。又是月圆时节,怎能不想家呢?!距离那么远,远在非洲东部的桑给巴尔岛上。说不定家人在北京也望着同一轮明月呢!
布瓦布瓦尼餐厅坐落在一片苇塘之滨。当我们晚餐后离开餐厅时,年轻的黑人经理在门口欢送我们,亲切地说了一句:“明天晚上,我们在这儿举办‘中国之夜’,请各位务必赏光……”
第二天早晨,休息厅过道张贴出了大幅海报,邀请客人参加“中国之夜”。
晚九时,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访问,一跨进餐厅,一股温暖的气流迎面扑来。扩音机播放着悠扬的中国乐曲。西墙正中张贴着一幅大画,画的是一条色彩斑斓的龙,上边写着四个汉字“欢迎欢迎”。左右两侧悬挂着一对红色的中国大灯笼。室内处处点缀着成串的金银箔纸花。从高高的天花板上垂下许多盏圆圆的灯,象是无数个月亮一起钻进了餐厅。
餐桌似乎都被顾客占据了。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在相互交谈。他们身上五彩缤纷的衣服和桌上奇异的花朵交相辉映。我们正在踌躇,年轻的经理把我们引到好象魔术一般变出来的一张空桌前。桌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捧三叶花,分外美丽。花旁有个牌子:
“中国客人的席位”。身穿类似旗袍的黑人女服务员热情地问我们是否想喝家乡的茉莉花茶?如果想吃什么,可以到柜台上去自取。然后她神秘地说:“那儿有中国菜。”
今天是自助晚餐。几位头戴中国大草帽的男服务员正在兴致勃勃地向客人们介绍菜谱。除了牛排、羊肉等肉食之外,还有用香菇、竹笋、豆芽、豆腐等炒的中国菜。经理指着正在挑选菜食的外国旅游者说:“您瞧,每个人都想品尝品尝中国菜的味道……”
女服务员诚挚地问我:“菜的味道可有中国风味?”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她,深怕扫了她的兴。我反问她:“您穿的可是中国衣裳?”她惊异地问:“不象吗?”然后闪了闪水晶般的大眼睛:“今天,我很想打扮得象中国妇女……”我说:“你们烧的中国菜……别有风味。”她还在看我。我接着说:“你穿起想象的中国衣裳,不是也满漂亮、满神秘吗?!”我们都开怀地笑了。
一位金发小姑娘,轻盈地跑过来,递给我一件东西,喊了一声“中国”,就消失了。她是哪国人?从哪儿来的?又飞到哪儿去了?她给我留下一束可爱的鲜花和动人的微笑。
两位中年妇女,端着盛满饭菜的盘子,走到我的面前。说话声音很轻柔:“今天的‘中国之夜’很有意思。我们是从法国来的。我们本来打算过几年再访问中国。现在改变了主意,决定明年就去。”
一位英国男人,在女服务员的陪同下,走了过来,长时间地握着我们的手说:“我是在此地工作的工程师。为了今天的晚会,我特意画了这条龙。”他指了指墙上的画,声音里充满了自豪感。他说,他高兴的是他为“中国之夜”出了力,并有机会认识中国人。
我们座位前面的一位印度人,要求我为他和他的女友在今晚餐厅的背景上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一张不够,两张,三张……然后他用手势,用微笑,用语言,赞美他向往的中国。
今晚,旅游者和本地人,聚集在桑给巴尔岛上,象亲人一样,欢度着充满情趣的“中国之夜”。虽然饭菜缺乏中国味道,服务员的装束也不象中国服装,但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今天这儿有一种气氛,有一种感情上的磁石,吸引着大家。不论非洲人、欧洲人或亚洲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愿意围绕着中国的话题交谈几句。“中国”二字,自古以来就深深印在桑给巴尔人的心里。要知道,一千年以前,中国人就来到过这里,为了寻求友谊,为了促进贸易,但从来没有贩卖过奴隶。如今,“中国”二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就是友谊的象征,具有强劲的吸引力!“中国之夜”还在继续,我们为了明晨启程,不得不提前退席。
当我们来到花海一般的院落时,天空的满月还留在椰子树梢上。它在等候我们吧?它是不是准备把我们今夜绯红的脸色、激动的心情,用柔和的光,越过时差,跨过海洋,折射到可爱的祖国去呢?(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彩帆点点映佩思
——“美洲杯”帆船赛的角逐
白玉清
一提起西澳大利亚的首府佩思,人们往往联想到风景如画的天鹅河:成群的黑天鹅浮游在碧波荡漾的河面上,银白色的海鸥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这幅恬静安闲的画面,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然而,今天使佩思更具魅力的却不是她的天鹅河,而是海面上呈现出的激动人心的场面:白浪滔滔,帆影点点,十数只色彩艳丽的帆船正乘风破浪,角逐那只银光闪闪的“美洲杯”。
“美洲杯”帆船赛是世界上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帆船赛。
夺得“美洲杯”是各国帆船运动员向往的最高荣誉。然而,它的冠军却长期被美国垄断,不容他人染指。直到在三年前举行的第二十五届“美洲杯”帆船赛上,澳大利亚运动员邦德驾驶“澳洲二号”击败美国“星八十七号”,夺走了“美洲杯”,才打破美国保持了一百三十二年之久的垄断地位。
自那以后,这只令人神往的奖杯一直摆在佩思皇家帆船俱乐部的防弹玻璃柜中。也就在那次失利后不到一个月,雄心未泯的美国帆船运动员就出现在第二十六届
“美洲杯”帆船赛的举行地佩思,开始了紧张的训练,以图重整旗鼓,夺回奖杯。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新西兰的选手们也不甘示弱,纷纷赶往佩思集训。
本届“美洲杯”帆船赛开始于十月五日,将于明年二月结束,历时四个多月。在此期间,来自七个国家的十九只帆船将进行二百五十五场竞赛。到明年一月三十一日,比赛将达到高潮。届时,经过二百五十场角逐产生的优胜者将与上届澳大利亚冠军船争夺“美洲杯”。目前,佩思正值仲夏,时有暴雨袭击。自比赛开始以来已三番五次因暴风雨而暂停。尽管如此,参赛者们仍锐气不减,奋力争夺。究竟鹿死谁手,人们正拭目以待。(附图片)
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的美、澳帆船。


第7版()
专栏:国际副刊

诺贝尔奖金小统计
郭世琮
瑞典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并没有“死而后已”。1901年,以其遗产为基金的“诺贝尔奖金”开始颁发。八十六年来,有四十二个国家的五百五十三位科学家和知名人士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其中获五位以上的国家十八个,它们是:美国(178),英国(78),德国(战后包括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下同)(64),法国
(43),瑞典(28),苏联(16),瑞士(15),奥地利(14),荷兰(13),意大利(13),丹麦(11),挪威(8),加拿大(8),比利时(6),南斯拉夫(6),日本(6),阿根廷(5),爱尔兰(5)。
按颁奖的六个门类划分,列出各门类获奖最多的前三名,并把西欧同美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较,就可以制成下列表格:
门类 获奖数  前三名  西欧 美国 其他
化学 104 美(30),德(24),英(22) 67  30  8
物理 129 美(50),英(20),德(17) 67  50  12
医学 143 美(59),英(19),德(11) 72  59  12
文学 81  法(12),美(8),德(7)  52  8  21
和平 71  美(17),法(9),英(7)  40  17  14
经济 24  美(14),英(4),瑞典(2)  9  14  1
合计 553  334  307 178  68 占总数% 100  60  56  32  12
从上表可以看到,美国是获得‘“诺贝尔奖金”最多的国家,占总数的32%,其中医学、物理和经济在各自的部门中占比例较大;美、英、德、法、瑞典是主要的获奖国家,占总数的60%;西欧占总数的56%,几乎在所有门类都超过了美国而占优势;法国在文学方面名列前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