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中国文学正在走向世界
——记中国当代文学国际讨论会
本报记者 高宁
如果说几百年前,西方有人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研究,那么今天,他们的后人更多的则是用赞叹的口吻谈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大进步。本月4日至6日,来自欧、美、亚、澳四大洲二十几个国家的近六十位学者和中国四十余位作家聚会上海金山,参加了我国举办的第一次当代文学国际讨论会。
重新起步
随着中国当代文学从十年动乱的一片荒漠中走出,世界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的勃兴,由于种种原因一度沉寂了的国际当代中国文学研究再度活跃起来。这次会上,不少学者介绍了各国的研究情况。联邦德国自1978年以来,举办了六次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研讨会,成为西方的研究中心。过去只关注中国古代近代文化的美国,如今已出现了一支近二十人的研究和译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专家队伍。苏联、东欧国家掀起了重新研究和阅读中国当代作品的热潮。苏联近几年已出版了十几种中国当代作品集,每种行销五万册,同一般图书只销售一万册相比,这个数字大得惊人,但仍十分抢手。
这次与会的专家大都是多年来辛勤培育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之花的园丁。五十二岁的马悦然教授以其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的身份成为会议上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前些时批评中国翻译界的谈话虽然引起争议,但他倾毕生精力培养汉学研究人才并向西方介绍中国的现代诗歌和小说,却受到中外代表一致的敬佩。近几年,他担任系主任的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毕业了八名汉学博士生。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一大批青年汉学家的出现预示着中瑞文化交流将出现令人可喜的前景。著作等身的苏联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在外交界担任要职几十年,但他对记者说,这只是他的“副业”,他最喜爱的是研究中国文学。如今他已七十四高龄,仍在主持编纂一部大型《中国文学图书集成》,向苏联人民系统介绍中国文学作品。此外,美国的李欧梵、葛浩文、林培瑞,英国的詹纳尔,澳大利亚的白杰明等,都是我国对外文学刊物《中国文学》的重要译稿撰稿人。他们奔走于中国和欧美之间,沟通信息,译介新作,创办刊物,撰写论文,成为中国和英语世界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误解·理解·超越
会议最大的成果是什么?中外代表一致的回答是,加深了理解。这不仅仅指作家和评论家之间的理解,更是指不同类型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中国作家惊异地发现,外国学者的欣赏旨趣同自己有那样多的相通之处。他们喜爱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作品,因为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社会和现实。他们赞美巴金的《随想录》和刘宾雁的报告文学,因为这是不说假话的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剖白和真实感情的流露。他们高度评价阿城的《棋王》,因为其中有说不尽的人生悲欢。
当然,双方也存在“误解”。联邦德国学者阿克曼认为这种误解是不可避免的。他从其中领会到无尽的妙处:“它们可以使我们意识到人生的生存方式的绚丽多彩。承认并积极地对待这些误解,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对方,还可以更进一步理解自己。”
中国作家则通过种种的理解和“误解”发现:文学可以超越,但不是靠追求技巧和形式,而是靠深刻地反映现实,真诚地面对自我,以及与本民族的人民心心相通。
并非“痴人之梦”
在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这次会议围绕“我观中国当代文学”这个大题目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大家争相评说中国文学的发展与进步、继承和创新、现状与前景,但最热门的话题仍是“创作自由”。
外国朋友批评一些中国作家仍不敢正视社会现实,不敢正视内心矛盾,转而去经营应景应时的小“摆设”式的作品,片面追求形式和技巧。
刘宾雁等中国作家则认为,中国作家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但不少人就象被笼子关得麻木了的鸟,笼子打开了,仍飞不高,飞不远,不会运用自由这一武器,内心没有获得自由。
为谁而写作?美国学者林培瑞令人信服地分析说:一些中国作家过去屈从于政治压力,现在又屈服于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压力,赶时髦,趋时尚,把自己又捆绑了起来。创作要从内心出发。詹纳尔在他的论文中把对中国文学的期望比作“痴人的梦”。他真诚地希望中国作家不要为诺贝尔奖写作,不要为外国人写作,“只有那些将自我揉进作品之中的作家,才会跟读者的心灵相通”,“与自己的同胞心心相通”。


第8版()
专栏:文化交流

欢迎日本的戏剧使者
——写在“日本布莱希特研究者访华团”演出之前
曹禺
在中日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千田是也先生率领日本布莱希特戏剧研究者访华演出团来到中国,我们从心底感到老友相逢的喜悦。
千田是也先生是我们中国戏剧界的好朋友。他是日本卓越的演员、导演、戏剧理论家。他的著作《千田是也戏剧论文集》堂堂皇皇十五大本,与他其它的著作一起遍及世界。他是日本戏剧的元勋,他的影响无论对日本或中国戏剧都是巨大的。我敬佩他无限旺盛的精力,更敬佩他深厚的学识和不断创新的舞台经验。他的一生体现了日本话剧的光耀的历史。我们每次和他交往,无论是谈话或者看他的演出,都获得很大的教益。他的坦荡、诚挚的心怀感动我们。他的生命是属于舞台的,属于正义事业的,对恶人的斗争不屈不挠,对朋友的深情如火炽、如光明。
他以超凡的魄力和智慧领导了世界闻名的“俳优座”。这个剧团不但演出了多种多样、获得极大成功的日本戏和各国的戏剧,还造就出许多远近驰名的如栗原小卷、加藤刚那样杰出的演员。自然,优秀的导演和舞台工作者也象滔滔江水,在他阳光般的辉照下,更加闪出异彩。“俳优座”是日本话剧的宝库。千田是也先生仍在不断地创造挖掘日本话剧现在与未来的瑰宝。据说,人可以活到一百五十岁,我相信,千田是也先生的创造与“俳优座”的艺术将长生不老,青春永在。
千田是也先生是布莱希特忠实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他对布莱希特深刻的探索,使他的演出不断赋予新的生命,使布莱希特这位宏伟的诗人与剧作家的声音更加深入人心。
这次他带来的日本布莱希特研究者访华演出团,在中国演出布莱希特的名剧《四川好人》和教育剧《点头先生与摇头先生》、《例外与常规》、《霍拉蒂人与克利亚蒂人》。这是空前的盛事,中国戏剧界千千万万的同行和数不清的观众,早已在盼望、欢迎你们。在中国,布莱希特的戏剧将不仅是研究者的财富,戏剧工作者的财富,它将日益成为年青人、广大的人民的财富。
三十年的岁月在我们心头凝聚的友情,是我们最珍爱的感情。随着时光的向前,生命的延续,我们对艺术创造的追求之心,互相间的友爱之心,都会更深更切,更有力量。我相信,在中日戏剧交流的长河中,这次盛大的演出将掀起高潮,获得巨大成功。


第8版()
专栏:

新编历史剧《海峡情》观后
钟艺兵
最近,湖北省监利县荆州花鼓剧团,为首都观众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海峡情》(编剧孙必铨,导演田沔东),不仅在内容上展现了台湾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骨肉深情,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突出了江汉平原和台湾宝岛的浓郁的地区风情、文化特色,给人以历史的教育和美的欣赏。
这出戏的某些特点,对于我们当前的新编历史剧创作,应该是有所启示的。
其一是新编历史剧的主人公既要“史有所载”,更要使观众产生兴趣,为之动情。《海峡情》取材于清代道光年间监利县进士朱才哲出任台湾宜兰县知县期间的史料和传说,相信这出戏在朱才哲的家乡和他曾经居住过的台湾,将引起强烈的反响。更何况剧中的朱才哲为解万民于倒悬而丢官罢职,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亲生女儿的生命。坐在今天剧场里的观众,面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湖北进士在海峡彼岸的作为,一种中华民族儿女同宗共祖的手足之情便不禁油然而生。我想,这一点,对于纠正我们以往在历史剧创作中,只追求主题的重大、正确,场面的辉煌、磅礴,而不注重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这一偏向是有针对性的。
其二是新编历史剧不可回避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和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作者写朱才哲是个体恤民情的父母官,但并没有回避他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恰恰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是塑造任何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所不可缺少的一笔。至于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也是一切有见地的剧作家显露才华的“用武之地”。朱才哲命女儿引兰将病危的民女阿双护送回湖北家乡的一场戏,就由于展示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而分外真实、动人。然而这出戏刻画人物的不足之处,也正在于每当写到朱才哲在紧要关节处作出重大决断时,剧本对于这种下决断前矛盾、复杂、艰难、痛苦的心境缺乏深入、细腻的挖掘,因而戏剧的高潮总是起不来,减弱了艺术的感染力。这大概算得上是个不小的遗憾。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他为“牡丹亭”而奔波
本报记者 赵相如
江西赣南地区的大余县,曾有一个景色秀丽的牡丹亭,是我国古代园林名胜之一。明朝大戏剧家汤显祖以此为题,写出了千古绝唱《牡丹亭·还魂记》。从此人们纷纷前去大余县,寻找引起戏剧家灵感的园林胜景。年深月久,如今牡丹亭早已被毁。在它的废墟上,只有两株白玉兰树,形单影双,呆呆地痴望着人们热切而失望的眼神。
“留得牡丹亭子在,晶莹应不让金沙。”当代大戏剧家田汉1963年凭吊牡丹亭时写下的诗句,使一个中年人读了发出感叹。他叫杨立辉,是永丰县政府一个普通干部。他想,在这座园林里,重建牡丹亭,再现这古老文明的风范,为我国多一处旅游胜景,那该有多美好啊!他下决心要汇聚百家心愿,进行一次文明倡议,让人间早日再现牡丹亭。
两年来,他利用工余、节假日或出差之机,走访了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二百多位熟悉牡丹亭历史的我国知名人士和关心重建牡丹亭的干部群众,他们中有巴金、曹禺、贺绿汀、俞振飞、刘海粟、关山月、程十发、林散之、沙孟海、艾青……这些名人听了杨立辉说到重建牡丹亭的事后,十分感动,纷纷为他题字、赋诗、作画。杨立辉并不认识其中任何一个名人,也没有任何后门,他是凭着一颗虔诚的心,为了民族传统文化,以自己百般的诚意感动了这些名人,才使他们欣然命笔的。自然,这些字、诗、画均是极有艺术价值的珍品,将成为未来恢复牡丹亭后艺术碑林中的明珠。我们相信,他这个愿望是一定能早日实现的。


第8版()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首都曲艺老演员最近在京登台献艺他们是关学曾、魏喜奎、蔡金波、曹宝禄、陈荫荣、孙宝才、韩德福等十五人。首都观众和曲艺界的同行对他们精采的表演、常青的艺术报以热烈的掌声。(贾宁)
△《友谊与爱情诗历》(弘征编)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诗历精选了一百多位诗人的新作。编辑新颖,内设《留题页》、《祝福页》等,既能学习记事,又是馈赠的礼物。 (边)
△由中国摄影报、陕西摄影艺术研究室、陕西新闻摄影学会、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西安市摄影家协会联合发起的摄影美学讨论会,于十一月二日至八日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八十余位同志出席会议。从大量征稿中选编而成、我国摄影史上第一本摄影美学文集《摄影美学初探》同时出版发行。(葛新德)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杂文选》荟萃了自粉碎“四人帮”到一九八三年底的七年间上海作家在本市和外地报刊上发表的杂文或外地作者在上海报刊上发表的杂文,共计二百三十四篇,八十位作者。 (尤明)


第8版()
专栏:

刘少奇形象再上屏幕
11月24日是刘少奇同志诞辰八十八周年纪念日。北京电视台届时将播出由中国煤矿文工团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联合摄制的两集电视连续剧《少奇同志在安源》,以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路矿工人大罢工建立的不朽功绩。
该剧取材于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一历史事实,表现了少奇同志的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超的斗争策略。剧本结构紧凑明快,故事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形象逼真可信。
《少奇同志在安源》由颂扬编剧,王保华担任导演,特邀郭法曾扮演刘少奇。
(振铭)


第8版()
专栏:

白云间(雕塑) 李含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