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论坛

实行民主是改革干部制度的关键
胡爱民
随着经济体制和其它各项改革的日益深入,干部制度改革的任务越来越紧迫地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搞好干部制度的改革呢?我以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增加民主成份。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体现人民管理国家的多种民主措施中,人民群众对自己的“公仆”的选择、管理和监督,不能不占首要地位。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伟大革命实践时,就充分肯定了公社“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列宁曾明确指出:“群众应当有权为自己选择负责的领导者,群众应当有权撤换他们,群众应当有权了解和检查他们活动的每一个细小的步骤。”这些精辟的论述,在我们进行干部制度改革的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以委任制为主体的干部任用制度,这种制度是从历史上的委任制脱胎而来的,尽管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崭新的内容,但由于缺少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其缺陷和弊端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首先,从选人方面看,选人者的素质和水平,往往决定着被选者的质量。有些地方和单位,由于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干部的上下、任免、奖惩实际上是少数人说了算。如果他们不公道、不正派,就会凭个人的恩怨、好恶取人,或以对自己有利无利为尺度用人,或从封建观念出发选人,甚至拿职位送人情,搞交易。
其二,从被选者角度看,投机钻营者容易找到可乘之机。由于选拔任用干部是少数人决定的,群众意见无足轻重,造成一些人不是把心思花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而是潜心研究“关系学”,只对上级个别人负责,而不对人民群众负责,对上一套,对下另一套;阿谀逢迎,献媚取宠,甚至搞人身依附。
其三,从选人的方法看,知人渠道太少,神秘化的方式难以发现大批人才。尽管中央一再强调选拔干部要充分走群众路线,进行民主推荐,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并未认真执行。有的虽然搞了,往往是做做“应景”文章,走走过场,推荐和任用脱节;或是参加推荐的范围小,人数少,难以形成倾向性意见。再说,民主推荐的结果不向群众公布,是否尊重民意群众不得而知。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优秀人才怀才不遇、无用武之地的情况是不乏其例的。而另一些专会逢迎、献谀的庸人,很可能乘机浮了上来。
其四,从对干部的管理看,监督的形式和渠道既单一,又没有完善的制度,人民群众实际上无法行使监督权。这就造成一些人一旦进入干部队伍或进入领导班子,就心安理得地当“太平官”,坐“铁交椅”。
以上种种弊端的存在,与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党的根本宗旨,与当今改革的客观要求,都是格格不入的。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很少。”在干部制度方面,也是这种情况。要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就必须增加民主成份,让人民群众在干部的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方面有更多的发言权、直至有决定权。
增加民主成份,改革干部制度,就要把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民主贯穿于干部的举荐、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具体地说,就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人民群众在干部的进与出、上与下、任与免、奖与惩等各个环节上都有更多的发言权、决定权,从根本上改变由少数人说了算的状况。同时,还可以提倡人才竞争。竞争本身是一种好的民主形式,把这种形式放到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中来实施,使成才的机会人人均等,领导和群众都能在人才竞争活动中,对人才的优劣进行充分的了解、比较,从而选优淘劣,真正造成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增加民主成份,改革干部制度,需要完善现行的选举制度。凡是按照有关章法实行选举的,要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坚决改变那种“上面拿名单,代表划圈圈”的状况,通过完善和推行差额选举,逐步过渡到直接选举。
改革干部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尤为重要,因为它与民主参与选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民主参与选拔是为了把好干部“进”的关口;民主监督则是为了加强“管”的各个环节。民主参与选拔干部本身就是对领导者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有效监督;群众在民主监督的实践活动中,又可以更准确更大量地发现优秀人才,为参与选拔干部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当承认,让人民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方面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逐步习惯、逐步改革的过程。需要建立一整套制度,需要立法。近几年来,中央为改革干部制度做了许多努力,作出了一些重要决策。人民群众在参与干部民主管理的实践中,一定能逐步学会行使民主权利的方法,养成民主习惯,使我们的干部队伍产生并保持巨大的活力。
(《湖北日报》供稿)


第5版()
专栏:经验交流

改变贫困乡镇面貌 加快治穷致富步伐
隆回县委抓紧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湖南省隆回县人多地少,灾害频繁。全县六十七个乡镇中,有二十一个属于贫困乡镇。近两年来,县委狠抓贫困乡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贫困乡的党员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悲观畏难情绪严重,“思迁不思变”。有的“两眼向上,两手向外”,一讲治贫,就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物。县委认为,要改变贫困面貌,首先要帮助党员干部振奋精神。
县委结合区乡整党,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组织贫困乡中的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向全县贫困乡党员干部介绍他们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经验。与此同时,县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贫困乡干部,积极为脱贫致富进行工作。
隆回县委还重点抓了贫困乡的组织建设。在乡级整党开始之前,县委就对二十一个贫困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调整,共调整了十九个乡党委书记。区乡缺乏人才,从县直机关选调了十四名素质较好的年轻干部到贫困乡担任领导职务。对村级领导班子,调整了党支部书记九十四人。为保持贫困乡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县委决定,干部任期内一般不予调动。对不安心工作、不安于职守的干部,不搞异地做官。各级还建立了乡镇干部管理制度,做到功过清楚,奖罚分明。
县委坚持把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作为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强调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办实事。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了县、区、乡三级领导每年下乡的天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调查研究,每人每年写出二至三篇有见地的调查报告;带头现场办公,扶贫蹲点,解决实际问题。现在,各贫困乡都制订了脱贫致富的规划,并围绕规划,决定每年必须办的事情。今年,全县的贫困乡党委和村支部,已为群众办了一千来件实事。中团乡党委今年已建成一个抽水机站,疏通了水库渠道,筑好八处拦河坝,其它预计要办的事,基本上得到了落实。贫困乡的党员共为联系户整田二千一百多亩,育秧三百二十多亩,插田五千二百五十亩,筹集资金四千六百多元,帮助买回化肥十五吨,借粮食九万五千多斤。还帮助调解家庭及各种民事纠纷三百六十多起。 (钟卒)


第5版()
专栏:一事一议

从“磨房”里走出来
陈维伟
某地一家中型企业的厂长,本是改革的“弄潮儿”,但权力到手之后,潜伏在灵魂深处的传统旧观念便发作起来,在厂内大搞宗法式家长统治,压制民主,践踏群众意志,拒绝党组织的监督、帮助,终因受贿一万余元被依法逮捕。这种下场,正象一篇报告文学所形容的,实际上是自己将自己“囚禁”在旧观念的“磨房”之中了。
改革,是一场波及各个领域的变革,必然引起一系列观念的更新。建立必要的制度,是根本;但只有新的制度,没有新的观念也不行。鲁迅先生曾深刻地剖析过,在封建意识根深蒂固的中国,许多很好的“思想主义”都被某些人严重扭曲了,塞进了个人的“私货”——“威福,子女,玉帛”等等。某些乘改革之机,钻改革之隙,搞不正之风,捞取个人好处的人,固然主要是由他们的个人品质和政治素质造成的,但也与头脑中观念陈旧有关。
改革,是当今的历史潮流,它是要将整个社会推向前进,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事实证明,不抛弃旧观念,两个文明建设就不能同步前行。要改革,必须从传统的、落后的、保守的、僵化的封建意识的“磨房”走出来!


第5版()
专栏:

正确掌握党员标准 慎重进行组织处理
蒙阳镇村级整党切实搞好党员登记
四川省彭县蒙阳镇在村级整党中,正确地严格地掌握党员标准,慎重地进行组织处理,使党员登记工作顺利进行。
坚持实事求是,认真掌握党员标准,是蒙阳镇党委在党员登记阶段特别注意的问题。坝山村党员钟云福因经常不参加党的活动,欠集体五百元钱迟迟不归还,加之得罪了一些人,村党支部对他提出不予登记。镇党委对钟云福的一贯表现作了分析:认为钟云福工作积极,作风廉洁,在村办机砖厂担任了六年的厂长,没有占集体一分钱便宜,至今一家六口人仍住在破烂潮湿的房子里。他拖欠集体资金,主要是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他参加党的活动少,是因为经常未接到通知。镇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登门找钟云福谈心,帮助他认识错误。钟云福感激地说:“我有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勤奋工作,来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和关心。”镇党委认为,对有一般缺点错误的党员,应立足于教育和帮助,注意保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只要认识和改正了错误,就要鼓励他们努力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经济中多做贡献,决不能搞“不教而诛”。经过认真讨论和研究,镇、村两级党组织把认识统一到了整党决定上来。在钟云福制订出分期归还公款的计划后,村党支部重新提出了让他登记的意见。
对极少数犯有严重错误的党员,镇党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不该登记的不登,该缓登的缓登,不搞人情交易。彩虹村有一名党员过去工作认真负责,曾多次被评为先进。1981年,他家的堆粪房朽烂倒塌,他硬说是受洪灾摧毁的,要求拨给救济款。党支部查明情况不实,不同意给予救济。他从此认为党员没什么当头,提出退党申请,长期不交党费。在整党期间,他拒绝接受帮助和教育,半年时间只参加了一个小时的学习。党支部书记找他谈心十多次,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也多次上门做工作,但他仍不觉悟,不参加整党学习。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经过反复研究,认为他已经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品格,为保持党的纯洁性,决定不予登记。
(王先平)


第5版()
专栏:

“分工合作”
陈文建


第5版()
专栏:

端正党风故事会
9月23日,济南铁路分局兖州水电段小会议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段机关党支部正在这里举办《端正党风故事会》,由段机关党员干部和工人登台讲故事。
会上,党员们讲的绘声绘色,有人有事,使人看得见、摸得着。段团委书记马健说,一次,段党委书记范养修到一个基层供电所检查工作,那个单位准备好了酒菜招待,范养修执行制度,坚决拒绝吃请。
一个故事刚讲完,又一人登台讲了“送礼拒收,请客不到”的故事。6月25日,党员、材料员朱绍军在莒南电力工区验收一施工队送来的料时,发现沙、石、砖等料明显不够数量,质量也差,马上向对方提出。施工队的负责人把他带到温水泉大厦饭店,老朱看到桌上摆满了丰盛酒菜,扭头便走了。事后,施工队负责人又找到老朱,往他衣袋里塞了一把钱,要求照顾一下,朱绍军把钱甩回去,严肃地说:“别来这一套,咱们公事公办!”听了这话,对方象泄了气的皮球,无话可说了。讲到这里,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生动的故事,使党员们受到了教育。不少同志说:以前上党课,书记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今天大家平起平坐讲故事,用事实教育党员,形式生动活泼,有收获。(韩满康)


第5版()
专栏:正气篇

党性在他心中
——记成都无缝钢管厂厂长、共产党员殷国茂
“事事出于公心,出于党性,群众才信得过,工作才做得好。”这是有一万七千多名职工的四川成都无缝钢管厂厂长、共产党员殷国茂的经验之谈,也是他严于律己、坚持党性的人生信条和生活准则。
前年春节,这个大厂所属“五七”厂以扭亏为盈为名,给殷厂长家送去了一筐广柑和一百元钱。第二天,老殷把所送的东西带到厂里,严厉批评“五七”厂有关领导的错误做法,并召开厂部会议,作出了领导干部不准收受任何“礼物”“红包”的几条规定。从那以后,厂所属单位或个人再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了。
近几年,殷国茂多次出国考察,每一次他都严于律己,从不借与外商洽谈业务之机谋取私利。有一次,殷国茂作为钢管设备考察团团长赴欧美一些国家考察和洽谈业务。有的外商暗示要赠送一些高档商品,有的盛情款待或安排了游览,都被婉言谢绝。经考察,原订合同设备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状况有些出入,后经双方多次磋商终于达成协议,为国家节约外汇一百多万美元。回国后,老殷还把收到的一把金钥匙上交了。
殷国茂的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他老伴是厂钢研所化学室主任,平时工作忙,经常出差在外,家里没人照应。按说,老殷有条件把子女调回身边的。当有人问他为何不调个子女到身边时,这位厂长说,人老思子,这是人之常情,我和老伴都想调回一个子女到身边。但又一想,全厂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我,如果我们领导干部以职权为自己开绿灯、行方便,群众就会戳脊梁,就有损于党的威信和形象。
成都无缝钢管厂是四川试行经济体制改革较早的大型企业之一。这位总工程师出身的厂长说,在改革实践中,要塑造一个合格的厂长形象。今年3月,他带领各处室干部到基层现场办公,二十天时间走遍各车间、分厂及公司、部处,发现许多诸如改革不配套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老殷进一步提出了七条治厂措施,并督促有关部门对于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切实加以解决。到5月中旬,所属单位反映出的二百六十一条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从而使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
(陈中苏)


第5版()
专栏:一得集

整党使我消除了封建宗法思想
广东省信宜县怀乡区平花乡 丘立法
我从1955年农业初级合作社成立起担任会计,1958年入党,1983年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三十多年来,我总认为:不贪污、不腐化、不多占、不违法乱纪、不打骂群众,就是一个好干部了。但是,去年秋,我却跌了一个筋斗。
近年来,我们这里刮起了一股恢复祖祠的风。去年10月,外县的一些丘姓群众来到本乡,与一些人酝酿修复祖祠,又集中一千五百人搞联宗祭祖的活动。有人对我说,你是丘氏子孙,又是乡里的头人,要出面才好办。于是,我交了两元钱,吃了三餐饭。别人就把我的名字列入了联宗祭祖“理事会”。这样一来,丘姓群众就没有什么顾虑了。他们越闹越凶,强迫祖祠边的群众拆掉猪栏、搬迁牛栏、砍掉一批苦练木、单竹、香蕉,还要把河背小学让出来给搞联宗祭祖的人作食宿用地。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影响很坏。我被撤销乡党支部书记职务,并受到行政拘留和罚款。老实说,当时我有点口服心不服:参与联宗祭祖不过小事一宗,对我处理太重。继而又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心灰意冷,等着运动一来当典型挨整。
今年8月,农村乡级整党开始了。区委负责同志找我谈心,启发我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在参加整党学习班时,我又认真地学习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再检查自己,我深感愧疚。三十多年来自己积极工作,为什么偏偏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呢?经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是党性观念不够牢固,封建宗法思想束缚了自己。农村中那种“亲不亲同姓人”的说法,在自己头脑中有一定位置。平时下村了解情况,遇到一些丘姓的老人,常常谈及祖宗来此开基立业、宗庙、墓地,有些人对我称兄道弟,攀联宗亲,求情支助,直言“衙门有人得力”等。久而久之,自己也习以为常,不加分析,随声附和。特别有一部分宗族思想很重的人,利用传统习俗,组织宗族活动,名为光宗耀祖,实为制造声势,与外姓群众对垒。这种封建宗法思想,严重干扰党的领导,阻碍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也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如果农村干部支持或亲自参与这种宗族活动,就会给封建思想残余的泛滥推波助澜。我参与联宗祭祖活动造成恶劣影响,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事实使我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共产党员,应该一切讲党性原则,而不能让错误的东西挤掉自己的党性。过去封建宗法思想使我犯错误,现在就要把它彻底清除,不断洗刷封建主义思想残余,时时警惕宗法观念的产生。在整党学习中,结合党的根本宗旨给党员上辅导课,我“现身说法”,提醒大家要吸取我的教训,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避免了今年“秋分”“重阳”时节发生联宗祭祖事件。由于自己勇于改正错误,认真做好工作,我又得到了党内外群众的谅解和信任,最近,我又担任了乡党支部副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