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消除工业污染之危害 美化布加勒斯特市容
罗马尼亚治理登博维察河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1月13日电(记者张汉文)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政府正在全面治理严重污染的登博维察河。
登博维察河全长二百六十六公里,它发源于南喀尔巴阡山,流入多瑙河的支流——阿尔杰什河。登博维察河从布加勒斯特西北流入该市市区,然后从东南方流出,流经市区十公里。长期以来,由于工厂企业废水的污染,这条河已成了一条污水沟。
从1985年夏季起,布加勒斯特市政府开始对登博维察河进行全面治理,全部工程预计于1987年完成。目前,三千多名建设者正在旧河床下建造一条排放工业废水的大型管道和一条收集地下水、防止其上溢的长廊。登博维察河水将在宽三十至三十八米、深二点五至四点五米的新河床上潺潺流过市区。十五座新桥将横跨市区河道,其中,市中心“联合广场”附近的一座桥将最为壮观。
现在,建设者们正在布加勒斯特西北方建造一座大坝。大坝建成后,这里将出现一个面积为二百四十公顷的水库。在水库中心有一个面积七公顷的小岛,将成为布加勒斯特市的新旅游点。
设计这项工程的罗马尼亚专家认为,全面治理登博维察河,不仅可以消除工业污染造成的危害,还能美化布加勒斯特的市容。河道两岸新栽种的大片草坪和各种树木,将为市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休息和娱乐环境。


第7版()
专栏:

面对新技术的发展
世界码头工人必须进修学习
新华社巴黎11月13日电 国际劳工组织13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世界上有一百万码头工人必须进修学习。
报告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码头设备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行政管理和操作控制。
报告说,码头工人的体力劳动也逐渐被脑力劳动所代替,因此码头工人有必要进修学习,以免被新技术所淘汰。


第7版()
专栏:

美国一家电子集团预计
世界半导体生产将大幅度上升
新华社伦敦11月11日电 由于汽车工业对半导体的需要量剧增,预计明年世界半导体工业的生产将大幅度上升。
美国的莫托罗拉电子集团发表一份调查报告预计,美国的半导体生产明年将增长17%,日本的半导体生产明年将增长15%,世界其它地区的半导体生产明年将增加大约40%。报告还预计,西欧半导体市场明年将扩大13%左右。
这家公司认为,现在世界半导体市场的最大变化是,由于日元升值,按美元计算的日本半导体市场已超过美国的半导体市场。按美元计算,今年,日本市场将占世界半导体市场的40%,美国市场将占世界半导体市场的33%。
报告估计,今年欧洲的半导体消费将继续占世界市场的20%,明年将下降到19%。
这份调查报告说:美国生产的半导体现在可以满足本国市场需求的82%;日本生产的半导体可以满足本国市场需求的90%;而欧洲的半导体制造商只能满足欧洲市场需求的38.5%。欧洲半导体市场的50%为美国公司的子公司所占有,11.5%则为日本所占有。


第7版()
专栏:

摩洛哥重视职业培训
新华社拉巴特11月12日电 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摩洛哥自1984年以来重视职业培训,创办了许多职业学校,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达十万二千人。
新建成的三所职业培训中心,11月11日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了开学仪式,培训中心的任务是为企业培养机械、电力和地毯编织等方面的熟练工人,学制为两年。
这些职业学校的创办,正在改变近几年来摩洛哥一些工厂、企业中缺乏熟练工人,而社会上大量中学毕业生又失业的状况。


第7版()
专栏:

意大利捐献器官活动有成绩
新华社罗马11月12日电 到1985年底,意大利器官捐献者协会已为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捐献了八百八十九个肾脏、一千五百六十四个角膜、一个肝脏、一个心脏和一个胰脏。这些数字是该协会在庆祝它成立十五周年时宣布的。
这个协会是在1971年11月14日由贝加莫市的几位医生发起组织的。目前,它在全国九十一个省一千四百八十九个市镇中已有五十一万四千多名会员。
据统计,意大利全国现有二万一千多人患有严重的肾病,除了少数人装有人造肾外,目前在等待进行肾脏移植的约有一万人。此外,需要作角膜移植和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各有二千五百人和二百人。
为了保证移植到病人体内的各种器官具有充分的活力,该协会对愿意捐献各种器官者的年龄作出严格规定。如肾脏、角膜、肝脏和胰脏只从五十岁以下死亡者的体内采取,而心脏则只能从三十五岁以下的死亡者体内采取。


第7版()
专栏:

水城威尼斯治水
水城威尼斯最近又将开始执行一项为期十二年的治水工程。
人们常说:“开门见山”;可在威尼斯,则是“开门见水”。这颗镶嵌在亚得里亚海蓝色海湾里的“水上明珠”的诗情画意离不开水,可水却也在不断对威尼斯的生存发出挑战。
二十年前的这个月4日,大海潮就曾使圣·马可广场消失在两米深的海水之中。如今,水城一些建筑物墙上还留着海水浸蚀的痕迹,这里的海面升高、地面下沉的情势依然存在,每天两次的海潮正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侵蚀着水上建筑。因此,治水成了水城一件亟待解决的大事。
事实上,自从二十年前大海潮洗劫了水城之后,一项旨在拯救这座美丽的千年古城、耗资十四亿美元的治水工程就开始实施。经过二十年的研究,现在人们已逐渐在解开威尼斯和它的环礁岛为何正在下沉的迷团。另外一项为期十二年的计划将最优先考虑保护威尼斯免受大海潮的淹没和侵蚀。在此之后将是减少污染和修缮市内各种建筑和设施。
在这项被称为“威尼斯整容”的治水计划完成后,这颗海上的明珠将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特安·


第7版()
专栏:

西德在莱茵河岸边的一个拥有四千人的旅游小镇,由于河水的污染,引莱茵河水的管道全部被切断。图为汽车运送山泉水到小镇的情景。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

希腊预防艾滋病毒的蔓延
致命的艾滋病毒在希腊有蔓延趋势,希腊卫生部门最近已下令全国各医疗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据初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希腊全国大约有二千五百人受到了艾滋病毒的感染,到上月为止希腊已有二十二人死于艾滋病。
为了防止艾滋病毒的蔓延,希腊卫生部决定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在全国各地迅速成立以医学院或医院为主的预防和医治艾滋病中心,形成一个广泛的网络,以便及时发现艾滋病人并防止艾滋病毒的传染;严禁从外国进口医疗用的血液;对全国各地的医院定期进行严格检查。


第7版()
专栏:

日本产生世界上最强磁场
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在超导材料设施中,成功地产生了三十一点一忒斯拉这一世界最强的磁场。
该研究所开发的超导材料设施是在超导磁铁的内侧安上水冷磁铁。最强的磁场就是在水冷磁铁的内侧发生的。


第7版()
专栏:

西德重视微电子技术应用
联邦德国研究与技术部长里森胡贝尔十一月十日在波恩宣布,根据一九八二—一九八六年特别计划,联邦研究与技术部为支持一千七百四十多家中、小企业在生产中应用微电子技术,五年来共提供资金四亿五千万马克,涉及的生产项目达二千四百三十多个。他说,这项特别计划对加速微电子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加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据新华社)


第7版()
专栏:专论

西方经济并未走出“滞胀”
仇启华 张伯里
编者按:关于西方经济是否走出“滞胀”的问题,本报组织了两篇持相反见解的文章。11月11日曾刊登了戴伦彰同志的《走出“滞胀”阶段的西方经济》一文,今天,再发表仇启华、张伯里同志的这篇文章,以使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有关学术观点。
八十年代初经济危机之后,西方经济出现了一个较强劲的复苏,这种势头到1984年达到了顶点,在通货膨胀被抑制的同时,经济又达到了较高的增长率。拿美国来说,1984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6.4%,创造了美国195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消费物价上涨率也创造了1967年以来的最佳纪录,被压低到3.8%。近两年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率继续得到了控制,预计今年将低于3%。
那么,上述情况是否表明西方国家已经走出了“滞胀”呢?我们认为,这样说还为时过早。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停滞的问题。
(1)我们认为,停滞是个持续性现象,而不是个周期性现象。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走出停滞状态,不能以某一个年份的经济增长率较高为标志,而是要以一定时期内(即延续若干年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较高为标志。西方经济学家把不超过3%的经济增长看作“增长性衰退”,这可以视为划分经济是否停滞的一个标准。如果一定时期内年平均增长率高于3%,可以说经济已走出停滞状态,如果年平均增长率低于3%,那么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状态。根据这个标准来衡量,尽管198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曾达到6.4%,但是1981—1985年,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5%,仍属于“滞”的范围。更长期的经济预测也表明,西方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不会超过3%。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说西方经济已走出停滞状态呢?
(2)衡量“滞”的指标,不只是“经济增长率”,而且还有“失业率”,后者甚至是衡量“滞”的一个更重要的标志。西方经济学家之所以把不超过3%的增长率称为“增长性衰退”,就是由于这种经济增长“不能维持一定的就业,即增长率没能使失业率下降”。那么西方国家最近几年的失业情况如何?且不说作为西欧经济一大难题的高失业率——从1984年到今年连续三年失业率保持在11%的高水平上,就是美国在其经济最好的1984年,也有7.2%的较高的失业率,今年的失业率估计与这个水平不相上下。
其次,我们看一下通货膨胀的问题。
的确,美国(其他西方国家也差不多)这几年通货膨胀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但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因素依然存在,从而包含着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重新严重化的可能性。这种因素概括地说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信用政策。
(1)西方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导致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在经济高涨的1984年,美国预算赤字竟高达一千七百五十三亿美元。据估计,1986财政年度预算赤字也将高达二千三百亿美元。这种巨额的财政赤字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里根政府坚持巨额军费开支和反对增税的情况下要削减这种巨额的预算赤字谈何容易。
从长期看,预算赤字的弥补,最终还是要回到增加货币供应量和发行公债的路子上来。但是美国国债到今年4月已经突破二万亿美元大关,靠此来弥补巨额预算赤字的余地还能有多大呢?看来,弥补预算赤字的主要出路就是增加货币供应量了,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必将给通货膨胀以向上的压力,这正是货币主义者一直所担心的。据世界银行《1986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低估计,以债务和赤字增加以及货币控制放松为前提,1985—1995年间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为5%—7%左右。
(2)西方国家的货币信用政策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又一因素。里根政府用紧缩性的货币信用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收到了效果,但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而1985年开始经济增长乏力。为阻止“滞”,美国的金融政策不得不松动,不得不增大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实际上1985年货币供应量就有了长足的增加。今年M2和M3的增长幅度为6%—9%。货币供应量若增长过快,对抑制通货膨胀显然不利。当然,由于货币增长过快所引起的通货膨胀需要在几个季度、甚至几年后才能在价格指数中反映出来。
此外,人们常说到对通货膨胀发生作用的因素还有美元汇率和石油价格的波动,这里不妨把这两个因素也分析一下。美元汇率从1981年开始节节上涨,到1985年2月上升到十几年以来的最高点,这对于降低进口费用、抑制国内的“通货膨胀”起过相当的作用。但最近的一年半里,美元汇率下跌了35%,从而将使先前通过美元高汇率转移出去的“通货膨胀”返回美国。尽管这也许需要几年的时间。石油价格的下跌降低了进口能源的费用,特别是消除了人们预期未来通货膨胀上升的心理,从而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率。然而,越是强调石油降价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反而越是证明了西方经济的“胀”病只是缓解不是消除。那种认为这几年西方经济走运,恰好碰上了石油降价,从而摆脱了“膨胀”的看法,同把七十年代产生“滞胀”的原因归之于石油价格上涨的观点一样,只是抓住了偶然的、次要的因素,并不能说明“滞胀”问题的实质。
总之,“滞胀”不是一个短时期偶然出现的经济现象,也不是只在某一个西方国家中出现的局部经济现象,而是资本主义世界一个长期的、全局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也不能不承认,“滞胀是混合经济所固有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地根据某一年份某一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率较高、物价上涨率较低的情况,轻易地宣称西方经济已经走出“滞胀”。必须经过长期的考察、审慎周密的分析,才能得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结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