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联大继续审议纳米比亚问题
我代表呼吁结束南非对纳米比亚占领
新华社联合国11月13日电 (记者洪允息)第四十一届联大今天继续召开全体会议,审议纳米比亚问题。绝大多数国家的代表强调必须对南非实行全面的强制性制裁,同时批评某些西方国家纵容、支持南非当局非法占领纳米比亚。
扎伊尔代表巴格贝尼·阿德托·尼政格亚说,西南非人民组织领导的武装解放斗争只有和国际社会的强制性制裁结合起来才能使纳米比亚最终获得独立。
阿拉伯国家联盟代表沙米尔·曼苏里批评安理会某些常任理事国推行纵容南非当局的政策,并要求它们放弃狭隘的民族利益。
联合国阿拉伯集团代表哈马德·阿布德拉齐兹·阿卡瓦利呼吁同南非关系密切的大国使南非停止推行其占领纳米比亚的政策。
巴基斯坦代表扎因·努拉尼要求国际社会为实现纳米比亚独立规定一个期限。
尼泊尔代表提卡·容·塔巴说,南非顽固地坚持和国际舆论对立的立场,拒不放弃对纳米比亚的占领,主要是因为包括若干西方大国在内的某些国家跟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建立了对它们有利可图的经济关系。
波兰代表列奇·波斯托韦兹说,某些西方国家运用否决权阻挠安理会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纳米比亚独立的计划,这是对南非的支持和鼓励。
新华社联合国11月13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俞孟嘉今天在本届联大专题辩论纳米比亚问题发言时强调,“纳米比亚问题是非洲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的铲除殖民主义残余势力的重大问题”,呼吁联大采取有效措施迫使南非结束对纳米比亚的非法占领。
俞孟嘉指出:“近年来,南非殖民当局一方面变本加厉地残酷镇压纳米比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另一方面,又在纳米比亚加紧推行所谓的‘内部解决’,成立‘民族团结过渡政府’,挑拨和破坏纳米比亚人民的团结,妄图长期非法霸占纳米比亚”。它的这些行径“严重地破坏了南部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俞孟嘉强调说,“我们认为本届联大应响应世界各国人民的呼吁,通过决议,敦促安理会按《联合国宪章》有关规定,对南非实行有效的制裁,呼吁各成员国单独或集体地对南非采取制裁措施”,“只有将我们在本届联大的辩论落实到行动上,才能使我们的努力更富有成效”。


第6版()
专栏:

联大一委通过我提交的常规裁军草案
我提出的裁军两草案将提交联大全体会议通过
新华社联合国11月13日电(记者周慈朴)中国首次向联大提交的关于常规裁军决议草案,今天下午在联大第一委员会会议上获得通过。
这项决议草案不指名地呼吁美苏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尽快达成常规裁军的协议。
决议草案说,联大“敦促对于开展裁减常规军备的进程负有特别责任的拥有最庞大军事武库的国家,以及两大军事集团的成员国,继续就常规裁军进行认真谈判,以早日对在它们各自区域中在有效国际监督下限制和逐步均衡地裁减军队和常规武器达成协议”。决议草案鼓励各国在考虑到保障安全和保持必要防卫能力需要的同时,采取适当的单方面或区域性行动,以促进常规裁军的进展,加强和平与安全。
包括美苏在内的一百二十五个国家对决议草案投了赞成票,印度和伊拉克弃权。
两天前,中国第一个关于核裁军的决议草案也被负责政治与安全事务的联大第一委员会通过。中国倡议的这两项决议草案将提交联大全体会议通过,从而成为联合国大会的正式决议。


第6版()
专栏:

莫总统要政府加强团结
新华社马普托11月13日电 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莫政府部长会议扩大会开幕式上强调说,政府领导人之间的团结是人民团结的保证。
他指出,在当前这个比以往更加困难的时刻,必须加强政府内部的团结,使政府成为坚强的、团结的、不可动摇的集体。
他表示,他作为总统,将在国家安全和保卫方面继续努力。
他说,“每个政府成员应该有勇气、有决心,投身到消灭武装匪徒的斗争中去”。他强调说,“没有军事战线的胜利,就不可能在经济战线取得成就”。希萨诺总统还重申他对马顺戈总理的信任,要求政府各部门领导人继续信任总理。
他同时还表示,政府不应该隐瞒困难,应该让人民在了解困难的同时看到解决困难的前景。


第6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南亚合作任重道远
本报记者 史宗星
去年十二月,当“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在达卡成立的时候,人们把它喻为启航于印度洋岸的一艘航船,开始了历史性的远征。一年来,这艘航船尽管不时遇上风浪、险滩,但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七日,南亚七国将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举行第二次首脑会议,回顾合作的进程,制订今后的计划。可以预料,这次首脑会议的召开,将会给南亚区域合作增添新的推动力。
过去一年,南亚七国遵循联盟宪章和《达卡宣言》的原则,经过不懈努力和相互促进,使区域合作的事业又前进了一步。首先,联盟的组织机构日趋完善。今年七月,南亚七国外长会议解决了首脑会议遗留下来的常设秘书处的问题,可使今后联盟合作活动得到更有效的组织和协调。第二,区域合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新形式和内容。一年之中,联盟根据实际需要,举办了各种专题的地区性讨论会和训练班。专家学者频繁互访,交换情报资料和研究成果。七国还决定增设有关妇女问题委员会,建立农业情报中心和气象研究中心。此外,七国还就禁毒和打击恐怖活动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禁毒问题上已经提出了合作的计划报告。第三,在全球性经济问题上,联盟各成员国的认识更加一致。今年四月在伊斯兰堡举行了南亚七国部长级国际经济讨论会,通过了一项“十六点声明”。七国一致强调,要在国际经济的重大问题上进行磋商和协调立场,共同维护南亚国家在全球谈判中的利益。第四,联盟成员国之间各类级别的交往增多,增进了互相谅解。年初,印度总理拉·甘地访问了马尔代夫;年中,现任联盟主席、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遍访了联盟各成员国。这些交往,既密切了双边关系,也推动了区域合作的发展。
南亚由一个历来被称为“没有地区特征的地区”,转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区域合作,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南亚七国虽有贫穷落后的一面,但它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一年来的成果表明,南亚国家具有合作的基础,拥有发展合作的潜力,因此区域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
当然,南亚合作尚处于很初级的阶段,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还十分薄弱。以贸易为例,一九八四年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只占它与地区外国家贸易额的百分之三点五,这是微不足道的。联盟成立后的这一年,此种状况并无明显变化。又如,本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印度在海外已建立百余个合营企业,而在南亚地区只有少数几个。鉴于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大多数国家资金匮乏,外汇紧张,对外援和信贷依赖程度很高,债务负担重,上述在经济上舍近求远的做法难在近期内有大的改变。
南亚地区的动乱、多事,特别是成员国之间久拖不解的种种矛盾和纷争,将继续限制区域合作的范围和发展速度。去年一段时间和今年上半年,本地区一些国家的相互关系一度好转,出现缓和和谅解的趋势,但最近半年又发生了逆转。特别是对本地区和平稳定起主导作用的印巴关系,其气氛降到了近几年的最低点,彼此指名和不指名的指责明显增多,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停止不前。这种僵冷的气氛很难说不对即将召开的南亚七国首脑会议产生消极的影响。
在南亚诸国中,印度无论在人口、幅员,还是在经济技术方面都是一个大国。它占南亚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七,总面积百分之七十三,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十六。这决定了印度在南亚合作中具有比其他国家大得多的能力和影响。因此,印度的一言一行,在这一地区形势中往往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后的一年,印度将担任“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主席,人们期待它能为推进南亚合作和南亚团结做出贡献。
南亚合作的航船任重道远。它满载着南亚国家和人民“脱贫致富”的渴求,将继续自己艰难漫长的航程。
(本报伊斯兰堡十一月十二日电)


第6版()
专栏:

菲律宾总统结束访日回到马尼拉
新华社东京11月13日电(记者曾虎)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结束了对日本为期四天的访问以后,今天下午离开东京回国。
访问期间,中曾根首相答应科·阿基诺,日本将提供一项四百亿日元的特别贷款,帮助菲律宾扩建一座火力发电厂。陪同科·阿基诺总统来访的菲律宾财政部长还同日本海外经济合作基金会签订了一项近三百三十亿日元的商品贷款协议。菲律宾将利用此项贷款进口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
阿基诺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争取得到日本政府方面的经济援助,同时努力吸引更多的日本企业家到菲投资建厂。
新华社马尼拉11月13日电 菲律宾总统科·阿基诺在结束了对日本为期四天的访问后今晚乘飞机回到马尼拉。
包括菲律宾国防部长恩里莱在内的政府内阁成员以及高级军事官员前往机场迎接。


第6版()
专栏:

我为联合国发展活动捐款
新华社联合国11月13日电 中国在1987年度将向联合国各发展活动基金和组织机构捐款四百零二万美元和七十万人民币。
这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王保留公使今天在联合国发展活动认捐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宣布的。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今年为联合国发展活动的捐款数额比去年有了大幅度增加,增长额按美元计达8%,按人民币计为41%。
在这笔为联合国约十五个发展机构的捐款中,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二百二十一万美元,人口活动基金的五十五万美元,儿童基金的五十万美元和工业发展基金及科技促进发展资金的各三十万美元等。


第6版()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墨西哥总统米格尔·德拉马德里13日在“松林”别墅会见了由《北京日报》社长许文率领的中国新闻代表团。
△突尼斯国民议会议长梅萨迪11月13日中午在巴尔杜议会宫接见了中国驻突尼斯大使谢邦定,双方进行了极其亲切友好的谈话。
谢大使向梅萨迪议长转达了彭真委员长对他三天前在突尼斯第七届议会首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议长表示的热烈祝贺。
△捷共中央主席团委员、捷克斯洛伐克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霍夫曼11月13日下午在布拉格接见了由王申详率领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团。
△中国西藏自治区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伍精华13日离开加德满都回国时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王国决定在经济、贸易、旅游和运输方面扩大合作,并同意在拉萨和加德满都之间建立空中航线,明年1月开航。
△塞内加尔政府11月11日在达喀尔向即将离开这里的中国援塞友谊体育场技术合作组的九名成员颁发了勋章。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国际札记

不是“门罗主义”时代了
在最近召开的美洲国家组织大会上,美国国务卿舒尔茨说:要正视外国对中美洲的干涉,否则这个地区将会被逐渐拖进大国对抗之中。这番话出自舒尔茨之口,表明他所指的“外国”显然没有包括美国自己在内。
这并不是美国国务卿的偶尔疏忽,而是反映了美国决策层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逻辑。自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个被称为“门罗主义”的口号之后,“反对外来干涉”就成为美国公开干涉拉美的一个惯用借口。在一些美国人眼中,美国就是美洲,拉美是美国当然的势力范围;美国在拉美为所欲为,不算外国干涉。
不过,时代在变,拉丁美洲在变,美洲国家组织也在变。门罗主义及其在新时期的变种对拉丁美洲各国来说早已成为不能接受的陈腐观念。去年,美洲国家组织特别大会对该组织宪章进行了重大修改,把拉美国家近些年一直强调的尊重成员国的多种意识形态原则和不干涉原则明确列入了宪章。具体到中美洲问题,拉丁美洲国家更明确地反对超级大国干涉,要求由中美洲国家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然而,对于这种变化,美国决策层中的一些人似乎总是视而不见,舒尔茨的讲话就是一例。·方秋·


第6版()
专栏:

利加乔夫在赫尔辛基宣布
苏联已经拆除一些中程导弹
新华社赫尔辛基11月13日电 (记者郑焕清)正在芬兰访问的苏共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利加乔夫今天傍晚在赫尔辛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苏联已经拆除部署在科拉半岛的全部中程导弹以及在列宁格勒和波罗的海军区的大部分中程导弹,并且把数个战役战术导弹营撤离这两个军区。
利加乔夫说,这是苏联在同未来无核区有关的自己领土上采取相当重大的措施。但他没有说明被拆除的中程导弹的数量和型号。
他说,苏联支持在实现北欧无核区建议的范围内有关给波罗的海以无核状态的主张,如果有关国家就这一问题达成协议,苏联将从波罗的海舰队撤出用弹道导弹装备的潜艇。
他说,在支持关于增加北欧及其邻近的北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波罗的海可能采取的信任措施的主张的同时,苏联建议着手限制这一地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参加部队人数在二万五千名以上的这种演习在一年或两年期间最多举行一、二次。
他说,在实施增加舰队活动有关的信任措施时,可以利用苏美1972年签署的关于防止公海及其空中事件协定所取得的积极的经验。
在谈到当前的国际形势时,他认为,国际局势是复杂的和紧张的,战争的威胁并没有减少。苏联的立场是:不能再相信武器、特别是核武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确保安全的工具。现在不仅需要新的思维方式,而且还需要新的具体的行动。他强调,艰难的国际问题只有通过谈判的途径才能解决。
在谈到美苏雷克雅未克首脑会晤问题时,利加乔夫谴责美国坚持战略防御倡议以谋求对苏联的军事优势。他指出,这一倡议不是盾,而是矛,旨在研制一种全新的进攻性武器。
在谈到苏联对欧洲的政策时,他强调,苏联对欧洲的外交政策是其国际活动的重要方面,苏联不打算只同美国对话。欧洲的前途在于欧洲国家间的和平与合作。


第6版()
专栏:综述

风波的启示
本报记者 李志明
一石激起千层浪,英国政府10月29日单方面宣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周围一百五十海里设立禁止捕鱼区的决定,在阿根廷和拉丁美洲激起一片抗议和谴责声浪,半个月来不绝于耳。这是1982年马岛争端以来没有过的。
众所周知,阿根廷和英国对马岛主权存在争执。1982年4月以前,英国实际占据着马尔维纳斯群岛陆地和周围三海里的领海,阿根廷海军则在三海里以外的海域巡逻,实际在那里行使主权。战争后,英国宣布马岛周围一百五十海里为禁区,禁止阿根廷飞机和船只通过,这是一项军事措施,没有涉及主权问题。这一次英国宣布将对马岛周围海域行使二百海里经济专属权(禁止捕鱼区是第一步),这就改变了战前的实际状态,对阿根廷来说,意味着战前实际拥有的权力也被剥夺。阿根廷方面多次作出极其强烈的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阿根廷政府声明,英国的决定侵犯了阿根廷的主权,给马岛争端带来了紧张和冲突因素,是挑衅性行动,是不可接受的。阿根廷议会,各政党,工会,企业界先后通过决议或发表声明,支持政府的立场。英国的决定也遭到了拉美国家的普遍指责。许多国家的元首亲自向阿方辛总统重申了对阿根廷立场的支持。11月11日,包括美国在内的美洲国家组织常设理事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指出英国的决定给马岛主权争端增加了新的紧张因素和潜在的冲突因素,表明了整个地区对事态发展的不安。
从事件发生后发表的第一个政府公报起,阿根廷方面就一再表示,将坚持通过和平途径谈判解决马岛主权争端。这一主张得到普遍的赞成。从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三个国家外长的联合声明到美洲国家组织的决议,都表示支持阿根廷的和谈立场,要求双方谈判解决争端,避免采取改变现状的行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也表明了类似态度。
刚刚从伦敦传来的消息说,英国政府坚持其决定不变,一位官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那是我们的领土,为了保护那里的鱼类资源,我们必须这样做,谁要想在那里捕鱼他就得习惯这一点。显然,由于英国拒绝同阿根廷谈判马岛主权问题,这一争端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但是,最近的事态说明了两个事实:一是马岛问题牵动着每个阿根廷人的神经,阿根廷在马岛主权问题上的立场是毫不含糊的,拉美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站在阿根廷一边也是不可改变的。任何损害阿根廷主权的行动都会引起阿根廷甚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强烈反应。二是谈判解决争端是国际公认的准则,在争端地区单方采取改变现状的行动等于火上浇油,是不得人心的,相反,坚持谈判解决问题的立场的一方完全得到多数人的同情。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11月13日电)


第6版()
专栏:

里根向全国发表电视广播讲话
承认美同伊朗秘密接触并提供武器
本报华盛顿11月13日电(记者张允文)里根总统今天晚上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广播讲话中,第一次谈到了一年半来美国同伊朗之间的秘密外交接触并证实他曾于今年5月派遣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秘密出访德黑兰。里根承认曾授权向伊朗提供“小量的防御性武器和防御系统的零件”。
里根在今天的讲话中反复说明了对伊朗的这一“秘密外交主动”的四项理由和目标:同伊朗恢复关系;结束两伊战争;消除中东的恐怖主义;使被押在黎巴嫩的人质获释。
里根说,由于伊朗在地理上所处战略位置的意义、其石油资源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美国决定试图改善同它的关系。
里根指出,这一“敏感的活动”对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有很大风险。由于过去一周来的广泛报道,整个活动已面临很大的危险,“保持沉默的风险已超过了把事情说出来的风险”,因此他决定发表这一电视广播讲话。
最近一周多来,美国的新闻媒介大量报道了美国和伊朗的秘密接触。这些接触一年多来一直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政府中高级官员知情者也极其有限。事情由于伊朗的报道透露后,舆论大哗,国会反应强烈。舆论和政界人士普遍指责政府同关押人质者谈判,违反了政府宣布的一贯政策;向伊朗提供武器破坏了美国向伊朗禁运武器的法律和在两伊战争中保持中立的政策;秘密活动绕过了国会,与联邦法律抵触。
里根否认他授权的行动因绕过国会而违反了联邦法律。他说,国会正在得到有关报告。


第6版()
专栏:

11月13日,里根总统在白宫向国会一些主要领导人通报政府与伊朗秘密接触的情况,图为与会的部分议员。图左下为里根总统。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一句话快讯

一句话快讯
▲美国国防部13日说,美国将在南朝鲜部署能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导弹。
▲苏联1986—1987年度粮食进口可能在二千六百万吨左右,比原先估计数减少六百万吨。
▲日本制定新的“环境保护长期设想”,强调要监视和控制生物技术和高技术所产生的公害,采取新的环境保护政策,积极保护生态平衡,建设现有城市的舒适良好的环境。
▲英国就业部门13日透露,英国10月份失业人数下降到三百二十七万七千一百五十四人,比9月份减少了九万五千七百四十三人。
▲墨西哥报纸13日报道,全世界用于核军备方面的钱每秒钟达二万五千美元,而在同一时间内世界上有两名儿童因缺少食品或生病而死亡。
▲乌拉圭今年前十个月贸易顺差达二亿一千七百三十多万美元,而1985年只有七千二百一十四万多美元。
(本报讯)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凯山希望改善老中老泰关系
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在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大”政治报告中表示,老挝真诚希望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实现与中国和泰国关系正常化。
关于同美国的关系,他说,老挝希望美国停止一切干涉老挝内政的行动,为两国关系正常化铺平道路。
穆巴拉克呼吁两伊结束战争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十二日呼吁伊朗和伊拉克在明年一月在科威特举行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期间结束一切军事行动。他认为,为使局势正常化和结束这场灾难性战争,即将召开的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将是采取一次决定性的集体行动的最后机会。
伊拉克袭击伊朗军营炼油厂
据巴格达电视台十二日晚报道,伊拉克飞机十二日两次袭击在沙哈巴德、克尔曼沙、伊曼哈桑和吉兰—伊—格拉卜的四个伊朗军营,使伊朗在人力和物力上遭受了很大损失。报道说,伊拉克军队十二日下午还袭击了伊朗大不里士炼油厂。
伊朗向巴格达发射一枚导弹
伊朗革命卫队总部十四日发表声明说,伊朗十四日凌晨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射一枚地对地导弹,击中了伊拉克国防部。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小资料

太平洋岛屿托管地
美国最近宣布给予“联合邦”地位的北马里亚纳群岛,位于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西北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从地理上划分为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三大岛群,从行政上划分为北马里亚纳自由联邦、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和贝劳共和国四个政治实体,总称“太平洋岛屿托管地”,1947年由联合国交由美国托管。
这一地区于十六世纪初由西班牙和葡萄牙发现,十九世纪末被德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日本占领,1921年国际联盟将此地交由日本管理。第二次大战后由美国托管。美国在西马里亚纳群岛首府塞班岛和马绍尔群岛中最大岛屿夸贾林岛都设有重要海、空军基地。
1978年北马里亚纳群岛成为美国的“自由联邦”。1979年5月,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马绍尔群岛立宪政府相继成立。1981年1月,贝劳共和国宣布成立。目前,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和贝劳共和国,各自通过同美国的双边条约,取得内政上的自治权,外交上有限的自主权,防务和安全方面则仍由美国负责,还不能算完全独立。
美国是1947年根据联合国的安排进行托管的。《联合国宪章》对托管制度的要求是:“增进托管领土居民之政治、经济、社会及教育之进展;并以适合各领土及其人民之特殊情形及关系人民自由表示之愿望为原则,且按照各托管协定之条款,增进其趋向自治或独立之逐渐发展。”托管理事会的决议,由半数以上赞成票通过,经联合国大会通过后才能生效。·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