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说一千道一万 不如实事干一件
鸡泽纠正农村服务中虚假现象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任贤良、新华社通讯员李海报道:河北省鸡泽县在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注意纠正名不符实现象,不赶浪头,不走形式,按照群众发展生产的客观需要,扎扎实实办实事。
今年初,鸡泽县委、县政府在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健全水电、农机、农技、农副产品购销、畜禽防疫、经济信息等十大服务体系,并责成县直十个职能部门牵头组织落实。时隔不久,各职能部门就纷纷汇报,各自的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面对如此快的速度,县委书记曹天昌反倒警惕起来:短期建成十大服务体系切不切合实际?有没有形式主义?他带领五十多人的联合调查组深入调查,结果发现十大服务体系非但没有建成,而且原有的服务项目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名不符实、弄虚作假现象。有些部门和乡村,为迎合上级意图,虚设机构,更换招牌,搞挂名服务。孙堡营乡有四个村去秋就挂出农机协会的牌子,但直到今年春耕大忙,还没有把有机户组织起来。店上乡五个村的代销店,就有三个为跟形势换上“生产资料服务站”的牌子,而没增添一项新的服务项目。更有甚者,个别服务组织,以“服务”之名,行“勒索”之实,变相敲诈群众。
通过调查,鸡泽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同其他工作一样,不能一味跟着形势空喊,必须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和群众的迫切需要,扎扎实实办实事。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各级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已建立起来的各类服务组织,认真进行一次“回头看”,对那些名不符实的服务组织,或撤销其名称,或帮助健全各项服务制度。特别是对那些以“服务”之名,行“勒索”之实的假服务坚决制止。在此基础上,他们果断改变了在全县建立“十大服务体系”的做法,紧紧抓住当前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浇水、用电、购销、农机、农技五个方面,一项一项落实。从今年4月起,这个县首先抓了统一浇水服务,在全县80%以上的村建立了相应的服务组织,并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管理责任制。仅此一项,全县普浇一水,农民减少开支六万一千元,节约用工四万二千个。群众高兴地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事干一件。目前全县又建起了名副其实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网。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
专栏:

从技术协作起步 向综合服务发展
四川农民技术协会生机勃勃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毛朝敬报道:四川农村出现一万五千多个“内联技术能手,外通千家万户”的农民技术协会。这种“民办”科技联合体把农村中的民间科技人才、致富能手动员和组织起来,开展技术服务,推动了农村科技进步。
四川农村的农民技术协会是在保持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以科技人员为骨干、以专业户及农民技术能手(约占90%以上)为主体建立的。它于1982年开始出现,现已有四十多万专业户和技术能手加入了协会。协会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等限制,坚持民主、自愿、互利原则,规模有大有小,分别围绕某项专业生产、经营项目进行联合,实行自我服务和对外社会化服务。
农民技术协会发挥联合优势,帮千家万户解决“要致富,缺技术”的矛盾。全省各农民技术协会陆续办起了上千所农民技术学校或农业技术研究所,举办了近十万期(次)的技术培训班或技术讲座,开展了各种生动活泼的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承包活动。据成都市对大邑、邛崃、金堂、郫县四个县七百多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调查,仅一年多时间,就办起十所一年制以上的农民技术学校,举办一千六百多期技术培训班和四百多次技术讲座,受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农民达四十六万多人次。灌县畜牧兽医协会通过办培训班和现场巡回技术指导等办法,一年多时间就把生猪杂交和仔猪补饲的新技术推广到全县,生猪出栏率大幅度提高。
在开展技术合作服务的同时,协会还向商品生产者提供信息和销售服务。金堂县的“民办”果协,积极为全县的果农提供技术、种子、信息和产、销等一系列服务。1985年,全县柑桔一度大量积压。果协迅速与京、津、沪等地联系订货,并向果农传授柑桔贮藏保鲜新技术,使积压的一千多万公斤柑桔销售一空。
遍布全省的农民技术协会,把许多贫困户迅速吸引到自己周围。仅据达县地区对三十六个农民技术协会的调查统计,去年四千四百一十多名协会会员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用技术、信息帮助周围的一万二千多贫困户开辟出致富门路,使他们一年户均增收五百八十多元。(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
专栏:短评

警惕弄虚作假
李文学
浮夸,虚报,走形式,是从“大跃进”到十年动乱我国农村工作中的一大毛病,这一病症在我们有些同志身上至今尚存。鸡泽县原有农村服务工作名不符实,便是一例。
搞经济工作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可是,为什么生活中还有人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究其根本原因,恐怕有两点:一是不懂得作经济工作要用经济手段。有的领导干部对现代化的商品生产深感陌生,遇事喜欢靠轻车熟路的行政命令办法,还是古人说的:“官者,管也”那一套。二是领导人好大喜功,只爱闻喜,不愿闻忧。这就促使下属爱说假话、大话,以博取上级的欢心。
鸡泽县县委书记及时察觉到职能部门在建立服务体系中弄虚作假,随即深入调查,坚决纠正,并采取得力措施,在灌溉、用电、农技服务工作中,扎扎实实地抓落实,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这里的一个关键,就是这位县委书记不好大喜功,所以才没被那些弄虚作假者糊弄住。


第2版()
专栏:

不年年加码 不鞭打快牛 实行多超多奖
大连纺织局调动企业积极性有方
据新华社大连11月14日电(记者王启星)大连市纺织工业管理局与厂长们“约法三章”:不搞年年加码,不搞鞭打快牛,实行多超多奖,有效地调动起企业完成全年计划后增产增收的积极性。
今年初,大连市纺织局和所属企业厂长都签订了1986年到1989年的厂长任期目标合同,对四年间企业的产值、利税、质量、出口额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作了具体要求。今年前三个季度,大多数企业在完成计划后仍有一定增产增收潜力。然而,厂长们担心今年利润超多了,明年又会调高指标,便纷纷要求检修设备、培训员工,准备留一手。
为了调动企业挖掘潜力、多创利税的积极性,大连市纺织局一讲大局、二给政策,并作出三条具体规定:厂长任期目标不搞年年加码,无论今年企业利润增长多少,明年原定的利润基数不变;考虑到原料、市场经常变化,不搞鞭打快牛,把对厂长任期目标的年度考核与整个四年任期的考核结合起来;对今年超额完成利润计划的企业,局里出钱奖励。“约法三章”使厂长们吃了定心丸。(附图片)
苏绣是我国著名的手工艺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苏绣艺人发扬传统,追求创新,针法从原来的十八种增加到现在四十多种。产品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为苏州刺绣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设计新品种。
本报记者 田永有摄


第2版()
专栏:

硕士涂胜华
办个体信息咨询所
本报讯 据北京日报报道:为世界和平年创作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已广为流传,可是许多人不知道,这首歌作为电视片《为了和平》的主题歌提供给联合国时,它的译者竟是北京市的一位个体户。
北京日报报道说,今年三十六岁的涂胜华,一九八二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英文新闻写作专业并获硕士学位,其后曾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任业务部门负责人,一九八四年底辞职,并于次年一月办起了为客户提供商业信息、科技咨询、英文翻译的“现实信息咨询事务所”。
一位患者手术后急需硫酸锌,电话打到事务所。三个小时后,涂胜华帮她找到了出售硫酸锌的单位;一家工厂欲从国外引进设备,希望绕过代理商直接了解价格情况。涂胜华受理这项业务后,很快为客户提供了七家生产厂的报价资料。
某厂为是否买一套设备举棋不定,涂胜华便组织了一次专家咨询,通过分析利弊,说服工厂放弃了打算……
“我的资本就是信息”。在涂胜华的工作间,他指着电传机、录音电话、三十多种报刊和分门别类的信息资料档案告诉来访者,从开业到现在,他已经提供服务二百余次了。


第2版()
专栏:农民企业家

蓬莱新“八仙”(一)
司继双“攀高亲”
肖涵
很久以前,蓬莱便同“仙境”二字连用。“八仙过海”的传说,更是仙气神意,一如亘古的梦想。今天,在传说八仙飘海的地方——山东省蓬莱县,又传出新“八仙”的故事。这新“八仙”,当然并非什么神仙,而是一群普普通通、实实在在、却又不平凡的人——农民,更确切地说,是一批走出传统农业文明,开创工业文明的新农民。他们以自己的胆略、才智和献身精神,正在把前人的梦想变成现实。
这一群人的名字就叫——农民企业家!
1985年秋,蓬莱县振华实业总公司的总经理司继双怀着扩充经济实力的急切愿望,走进北京一家大型国营机床厂的会议室,来参加两企业横向联合的谈判——用司继双的话说,是来“攀高亲”的。等待他的是一个强阵容:厂长、总工程师、工程师……十多人,清一色的专家!
个子不高、又黑又瘦的司继双,一坐定,就迎上来一连串的问题:
“你们企业的经济实力如何?工业水平怎样?联合项目如果谈成了,你那里有无技术力量?你们管理水平、经营能力是否胜任……”
司继双不忙于一一作答,却从容不迫地说起本村这些年的变化……地处登州镇西的司家庄,原是地少、山多、人心散的穷村。司继双家更穷。他订亲时,攥着家里仅有的十五元钱,进城买礼品,手心一把虚汗。姑娘看上的,继双一瞧贵,就说东西不好,啥也没买成,差点断送了好姻缘。
“四人帮”下台那年,司家庄帐本上只有四元八角现金!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司继双,先抓副业,村里有了点活钱,接着就订起十年规划:一边退耕还林,一边上村办企业。
龙山店有位古稀老人王荆三,解放前经营过交通、信托、银行等企业,是全省有名的实业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传到龙山店,老人大喊一声:“中国有希望了!”两三年内,四乡八邻请他去办工业的人踢破了门槛。老先生说:“要俺出去,合作人要有五个条件:年富力强,有事业心,有胆有识,经济清白,作风端正。”来找老人的司继双,一下车就说:“王大爷,您提的五个条件我都够!”他俩谈了三天,又请老人到村转了一圈。老人看了田,看了山,又看了村办电器厂、塑料厂,都没放在眼里。当他一脚踏进小轧钢厂时,却脱口急问:“你一个小小的村支书,怎么敢投资二十八万元搞轧钢厂?”司继双说:“就是赢不了利,单赚一批技术人才也值。有了人才,我什么不能上?”老人佩服司继双的魄力,当场决定:“就冲这钢厂,我不走了!”
三年过去了。1985年,这个村已办起十一个企业,年总产值已达七百多万,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十二倍!时代,简直是位奇妙的魔术师。曾几何时,一个穷村就变成了田间机械化、工厂电脑化、生活电器化、蛋奶化的富村。
“只要我不早死,就要让这块土地实现现代化!”一个更美好的远景规划,在司继双胸中展现。这就是使他仍然安生不下来的追求……听了介绍,在座的谈判对手对这位农民企业家暗暗佩服。
紧接着,司继双切入正题,谈开了他对这个项目的设想,从原材料来源,项目技术要求,销售渠道,直到双方得利,讲得一清二楚,头头是道。对方听得入了神。谈判随即进入了“情投意合”的“热恋”阶段,终于在1985年10月“喜结良缘”。不久,“儿子”也有了:这家国营大企业所属的蓬莱联营机床厂,破土六个月后试产成功。今年9月1日,这个厂正式投产。司继双被推选为董事长。


第2版()
专栏:

一批“工艺美术大师”在沪命名
本报讯 由二十七个城市的三十一个工艺美术公司企业组成的工艺美术联协组织,本月13日在上海召开为三十八名工艺美术老专家命名工艺美术大师会。这是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在体制改革中进行的一种新尝试。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郝建秀出席大会,并为三十八名荣获工艺美术大师的老专家颁发了奖章和荣誉证书。薄一波、宋任穷、陈丕显等为大会题词。
上海是我国工艺美术重点产地之一,在发展工艺美术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从事工艺美术的专家没有技术职称,社会地位低,不被重视。为改变这种状况,工艺美术联协决定为这些身怀绝技的老专家命名艺术大师称号。 (严钢)


第2版()
专栏:来信

这些合同算不算数?
今年春天,我们这里的农民和区粮油管理站签订了小麦定购合同。发到家家户户农民手中的合同书上写明:“对签订本合同的农户每定购粮一百公斤,供应平价优质化肥五公斤。”现在,全乡的大多数农民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定购任务,个别户因为地少或歉收,也都在规定的期限内补出定购粮的差价;可是我们售百斤原粮,只领到一点二五公斤化肥票,而且买不到平价肥。有的农民气愤地甩掉了化肥票。庙李村农民朱守诚,是全省有名的粮食生产专业户。今年他完成了三千四百八十公斤定购任务,还向国家出售代购粮九千余公斤,按合同他应得平价优质肥三百四十八公斤,实际上他只得到六十公斤。农民们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找区、乡粮站,要求补肥。粮食部门的答复是:“票是我们印发的,可供应化肥是计划部门和商业部门的事。”
我们拿到的合同书上还写着,甲乙双方必须“严格履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任何一方违约,均按《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规定,由乡人民政府监督罚款”。实际上,乡政府只监督农民履行合同,可农民受了损失却无处讲理,这怎么能不让我们寒心呢?
 安徽省灵璧县黄湾区 刘万广


第2版()
专栏:编后

合同不能只“治”农民
这封农民来信反映的问题是有代表性的。
目前,有些单位,只要求农民遵守合同,“一丝不苟”地组织干部下乡催粮催款,而自己却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合同是什么?是明确签约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书,对双方具有同等的约束力。今年,化肥供应紧张,收购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就应考虑这种情况,不能随便开“空头支票”。合同一旦签订,应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违约就要按规定赔偿损失。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定购合同的严肃性。否则,白纸黑字的合同不算数,怎么取信于民?还说什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继续完善粮食合同定购制度,是进一步改革粮食统派购制度的重要内容。明年的订购工作又要开始了,各有关部门应该及早考虑这个问题,对于自己一方应尽的义务,不要再开“空头支票”了。


第2版()
专栏:

香港与内地合作生产玩具
香港最大的玩具制造商——开达实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内地合作关系良好。它的产品有百分之五十八的工序在内地工厂完成,生产的玩具在海外市场竞争力强,销售量大,一九八五年公司除税后综合盈利九千多万港元,相当于一九八○年的十二倍。到目前为止,内地为“开达”加工生产玩具的工人已接近一万人,相当于香港玩具行业工人总数的五分之一。


第2版()
专栏:

云南省超额完成出口计划
截至十月底,云南省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今年外贸出口计划,与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额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一。
今年云南省制定了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收购形式,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外贸商品基地。在继续发挥传统出口商品优势的同时,开发了三十多种适销对路的外贸新商品,从而促使出口创汇增长。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一种新型孵化机通过鉴定
本报讯 一种适合我国中小鸡场使用的新型孵化机,最近在北京通过部级鉴定。
由北京市马家堡木材厂生产的9DF——16型孵化机,采用木质外壳,装有自动双控温系统,孵化室与出雏室溶为一体。该机保温性能好,保险系数高,出雏率可在百分之九十左右,而价格却低于同类产品百分之三十。
(肖耿)


第2版()
专栏:

在城里生产小商品的厂家每况愈下、纷纷为利微一筹莫展、转产他业的时候,它,一个山村小厂却悄悄崛起了。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吗?请看——
“百货工厂”记事
本报记者 吴长生
有百货商店,哪来的“百货工厂”呢?有,最近我就访问了一家。它坐落在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清清的大樟溪畔,大名双龙工艺厂。
“跑出来”的千万元产值
走进这家乡镇小厂的产品陈列室,仿佛到了一家专营小商品的杂货铺。孙悟空、猪八戒、济公面具,塑料娃娃、玩具手枪、小竹蛇,晾衣架、毛衣针、蚊帐钩,塑料壁挂、发卡、耳挖勺……这里应有尽有,总共不下七百种。
“最大的产品是什么?”
“三块多钱一把的玩具手枪。”
“最小的呢?”
“两分多钱一个的耳挖勺儿。”
“就凭这些,你们今年的产值能超千万元?”没想到我这一“疑”,竟引出一段趣事:
去年这个厂的产值是七百多万元,有人参观后怎么也不相信,而且认定生产容易销售难,他们准是在推销上用了不光彩的手段。于是就查。结果只抽查了一位推销员的帐,那些人就“服”了。三万多元的销售额,竟订了三百多份合同。最大的生意是两千元,小的只几十元。两千元的货,不过一二百元的利,稍懂点经济的人都明白:为这么点“油水”,根本值不得犯法行贿。
为此,有人说双龙厂的产值是“跑出来”的。这话有道理。全厂八百多人,推销员却占了一百六七十。他们终年象蜜蜂似的在全国“飞”,进城下乡,走街串巷,找的多是小店、小贩,做的净是旁人看不上眼的小笔生意。但一个人一年做几百笔,一百多人就是八九十来万笔。几百上千万元的产品就这样通过千万条毛细渠道销向全国了。在一间办公室里,我看到一块木制的“购销员行踪表”,上额赫然一行大字:购销员同志,您何时出发?下面分省挂着密密麻麻的名牌。粗略一数,此刻在二十三个省市区都有人。据说,他们厂的客户有一万三千多。
济公“帮忙”赚钱
“信息也都是购销员搜集来的吧?”“是,也不是。”原厂长万冠华回答说,“他们的确带回了不少重要信息。比如,有一次购销员把东北某大城市竹尺、绣花竹圈脱销的信息传回工厂。厂里立即组织赶制,一下做成了六十万元的生意。但光靠这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社会生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才能走在别人前头。”他举了这样两个例子:
几年前,全国刚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公共场所写着“爱护花木”、“请勿随地吐痰”等内容的木牌、纸标骤然增多。这一动向立时引起双龙厂头头们的注意。他们开动脑筋,很快设计出了精美、轻便、耐用的塑料宣传壁挂。先小批量“投石问路”,立即被抢购一空,接着四方订户纷至沓来。壁挂成了他们的“拳头产品”,去年销售总额达二百五十多万元。
当电视系列片《西游记》刚刚“抓住”成千上万小观众的时候,细心的双龙人又及时捕捉了发财的机会,生产出一批批招人喜爱的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的小面具,抢了个市场之先。等其他厂家纷纷跟上来时,他们的眼光又转向了“济公”,不仅设计生产了济公面具,而且造出了济公的“宝葫芦”。老万说,前几年儿童用的小塑料水壶畅销,各厂一哄而起,结果很快积压。不少单位一再降价也卖不动。今年“济公”救了他们的“驾”,也帮了我们的忙。当我们大批收购积压水壶时,有人懵了。他没想到,几天之后,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在市面上排队买的“宝葫芦”,正是那些积压货。我们不过稍加打扮,给它们加上了个带有济公标志的“外套”。可以说,这十几万元是“济公”帮着赚的。
专拣“残汤剩饭”
双龙厂既没有成品仓库——按合同生产、随产随销、从不压货;也没有原料仓库——用的几乎全是其他厂子处理的边角废料,用不着讲究的存放条件,有个地方堆就行,院里的空地、路边、房顶上都有。
厂长老林指着一堆堆五颜六色的废塑料头说:“别人把它当废物,扔都找不到地方,我们却靠它过日子。”
在一间简陋的车间里,只见一台机器把废塑料渣加工成一张张光洁的塑料片,塑料壁挂、面具就是用它冲压成型的。“不是挺简单的吗?怎么国营大厂就竞争不过你们呢?”老万面带得意之色回答说:“我们用这台自制的机器消化‘残汤剩饭’,制成塑料片每吨不过两千五百元。而他们,自己不搞原料加工,全靠在市场上买现成的,每吨塑料片就要四千五百元。我们成本低、售价低,他们搞不过我们。这叫‘赚磨面钱,不赚做饼钱’。”
消化“残汤剩饭”,自然与吃“高级饭馆”不同。去年,仅废料利用一项,双龙厂就少开支了八十万元。
山上的“后备车间”
近几年,双龙厂简直是“打着斤斗往上窜”:1978年产值才八万元,1982年增到二百多万,去年又长到七百二十多万,实现利润九十三万,上交税金七十万。今年头九个月,产值、利润已与去年全年相当,年底产值可以超过千万元。
可对“直线上升”,双龙人并不满足。万冠华说:“看企业不能只看过去,看眼前,还得看后劲。讲实在话,以往我们是钻了城市没搞改革的空子,今后的日子不会那么好过啦。因为城里生产这些东西的优势比我们大得多。而我们的根本优势还是山、水、田。”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双龙厂在开发工业新产品的同时,又开始了另一种更深远的开发——在山上建设“后备车间”。从1981年起,他们厂承包了附近的上万亩荒山,每年投资数万元,栽柑桔,种橄榄。现在“后备车间”共有十五万株果树了,第一批栽种的桔树去年开始挂果。
在一片蓊郁的桔林里,林厂长摘下几个刚熟的“福桔”请客人尝。他说:“今年才六千棵结果,可收二十万公斤。到1990年,十几万棵全结果,我们的日子就更好过了。不讲加工,光鲜果的产值一年就能上千万元。明年,我们就动手先上个蜜饯车间,以后逐年扩大,以山上的桔子、橄榄作原料,加工出口食品。等这条‘贸工农’的‘龙’形成了,我们的年产值就能超过一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