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主体性的建设
薛德震 远志明
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三个层面的建设
如果问一问现代化指的是什么?有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就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完整的回答。诚然,四个现代化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基本的内容,但却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容远比四个现代化丰富得多,深刻得多。这个问题,在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得到了完整的回答。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从这一战略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至少包括如下三个层面的建设:第一个层面是物质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现代化”。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层面,是其他层面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最容易被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的建设;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方面的现代化建设,属于社会运行机制方面的现代化,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研等等体制方面的改革。这个层面的建设比第一个层面抽象化程度较高一些,不象“物”的建设那样容易被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因而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现在我们的党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层面的现代化建设同样是十分重要的;第三个层面的现代化建设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化,任务是解决人的各方面素质的现代化问题,因而是一种主体性的建设。这个层面的现代化建设抽象化程度更高,因而也更为深刻。从党的十二大以来,我们党对这个层面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搞好这一建设的指导方针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科学,终于在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做出了专门的决议。
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如果不抓物质文明建设,只抓精神文明建设,必然会重新走上过去走过的不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管物质财富是否丰富,企图单纯依靠道德说教,搞什么“穷过渡”、“物质不够精神凑”,直至“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放精神原子弹”的愚蠢的老路上去。
如果不搞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只是搞物质方面的现代化,那么物质文明建设不但不可能得到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一定会被落后的观念拖后腿。因此,这种现代化也只能是跛足的、不完全的,最终也是不能实现的。国际国内都不乏这样的例子: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富裕起来了,但精神、文化却仍然愚昧落后。在我国的农村中就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富起来了,新房盖了,“五大件”齐全了,物质生活相当“现代化”了,但是精神世界却仍然很贫困,赌博、迷信;有人说自己现在享福了,先人没有享过这样的福,于是扎纸电视机、纸电冰箱抬到坟头上去烧给先人。
如果只抓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抓各种体制的改革,不抓各种社会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建设,那么,现代化就没有组织保证,必然会出现“中梗阻”,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建设都会受到妨碍,同样也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之,现代化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把握它。三个层面的现代化建设是密切不可分的,只抓一个层面的建设而不顾其他,是行不通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不但正确地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本身的指导方针问题,而且深刻地论述了物质文明建设、各种体制改革同精神文明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认识历程来看,的确是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具体了,这是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的。取得这样的认识也是付出了沉重的甚至是血的代价的,是来之不易的。当然,我们今天也还没有穷尽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客观规律的认识。我们相信,这种认识还会不断发展,还会更加深化和科学。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种主体性的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对象是人,不是物,也不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这是它同前两个层面建设很大的一个不同之点,也是它的一个根本性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体制改革,还是精神文明建设,它们都是通过人和为了人的建设,从动力源和目的性方面来看是共同的,这是它们的共性。但是从作用对象来说,它们则是不同的:物质文明建设是人把物作为自己的作用对象,是人去改造物,使物符合和满足人的需要;体制改革是人作用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使各种体制更加符合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而精神文明建设则是人作用于人,人把人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而人把人作为建设的对象,又包括自己把别人和自己把自己作为建设对象这样两种情况。前者属于互相教育、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后者属于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在我把他或他把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客体时,这个客体的人也还是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性的存在。你在把别人作为客体使其接受精神文明时,他如果采取排拒的态度,那么,你的这种努力也只能是劳而无功的。所以归根到底也还是主体性的建设。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了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大声呼唤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主体性和对主体性的自我觉悟(即主体意识),把人同其他一切动物、把人类社会同其他任何动物社会区别了开来。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强化人的主体意识,是为了强化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化意识,为了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只有当人们真正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体的时候,他才会自觉地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在我们中国,人的现代化比较物的现代化可能还要艰巨一些。因为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的、小生产的传统观念,已经积淀成为人们的一种心理定势,加上几十年外来的僵化模式的束缚,使得行进在现代化道路上的沉重的主体,更加步履维艰。所以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更需要增强主体的反省意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其根本内容来说,就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文明化,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这一根本特点,《决议》在如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出来:
第一,正确地解决了人的现代化对物质文明建设、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问题。物质文明建设、体制改革,都要通过人去进行,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这种建设和改革具有决定性作用和意义。人们现在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无论是物质生活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社会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各种体制的改革,都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如果没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法、现代价值观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人,它们就不会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我们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如果我们的公民没有高度的社会主体意识,没有强烈的社会主人的觉悟,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也会成为空中楼阁。而没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也就不可能调动起每个公民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会流于空谈。《决议》所说精神文明建设要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的深刻含义也在于此。正因为这样,所以《决议》强调地指出了提高“人的素质”的极端重要性,规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强调地指出了要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中人与人的关系,“坚持一切着眼于建设”。《决议》在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以后,强调地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要牢记历史教训,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坚持对思想性质的问题采取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说,用教育和疏导的方法去解决”。过去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内,在解决人的精神世界问题时曾经用过的“破字当头”、“大批判开路”、“斗争哲学”那一套错误的做法,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千万不能再重复了。
第三,强调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提高自我建设的自觉性。精神文明建设既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那么,离开了主体——人自身的内在要求,离开了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图用强制的方式、形式主义的方式、外表贴标签的方式、大轰大嗡的方式实现这一目的,不但不会取得积极的效果,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应当使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变成现代中国人自身的一种内在的需要。所以《决议》强调指出,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
第四,区别主体的不同情况,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无论是关于理想建设、理论建设,还是关于道德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智力建设、文化建设,《决议》都在讲了广泛性、普遍性的要求之后,又强调了要区别不同情况的主体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决议》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政治背景、不同职业的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切合实际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避免了那种不切实际的、高不可攀的空洞说教和一般号召。
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至整个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认识的一个积极成果,在它的指引下,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第5版()
专栏:探索与争鸣

科学精神漫笔
刘再复
最近,读了不少关于讨论双百方针的文章,不断地想起科学精神,把想到、听到的有关科学精神的思想,归纳一下,觉得科学精神应当有以下一些要点:
(1)科学不承认有一种自封为绝对完善的带有永恒性的理论框架,也不可能获得终极真理。因此,科学可以假设,但不应当先给自己设置“绝对正确”的前提。以往有些文章表现出这样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是终极真理,而我就是这一终极真理的掌握者。于是,他们就预先设置一个“绝对错误”的假想敌,然后悲壮地进行讨伐,其实,这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这种病症大约世界各地都有。最近读苏联学者凯德洛夫和斯皮尔金给《哲学百科全书》所写的“科学”条目,他们也批评这样做是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他们说:“批评的自由,对有争议的或不清楚的科学问题展开畅所欲言的讨论,各种见解的公开的和自由的交锋。由于自然界过程的辩证矛盾的性质在科学中不是一下子和直接能揭示出来的,所以在斗争着的见解和观点中只反映所研究过程的一些个别矛盾方面。通过这种斗争,就能克服对研究对象的各种观点最初的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就能制订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统一观点,但如果抢先宣称斗争中的一方拥有绝对真理,那就不能达到这种结果。”喜欢抢先宣称自己占有绝对真理的现象,看来是人类子孙普遍的不幸现象。
(2)科学承认每个研究者都有真理的拥有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科学应该承认参加论争的各方都有发现真理和掌握真理的权利和可能性。因此,谁发现真理和掌握真理,不以是否权威为转移,不以是否多数为转移,也不以地位的尊卑和年龄的大小为转移。科学是垄断主义、独断主义的天敌。谁想垄断真理,谁就背离了真理。谁想剥夺他人探索真理的权利,谁就首先自我剥夺。因此,真正的学者必定尊重论敌的人格,并把污辱他人视为学者决不可为的下贱的勾当。
(3)科学没有权威崇拜与偶像崇拜的观念。科学总是或多或少地意味着对权威、偶像和已被公认的公式及思维模式的怀疑。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但怀疑应当是合理性的。它首先必须是分析的,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其次,它是有根据的,不是随心所欲。第三,怀疑后应当有所决断,而不是不负责任的。鲁迅先生说:“从来如此,便对吗?”就是一种怀疑精神。他又说:“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言,这才是缺点。”这就是说,仅止于怀疑是不够的。怀疑是一种探索真理的心理动力,它是探索真理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4)科学总是带有实验性。自然科学的实验性是人们所公认的,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实验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科学不是先验性的结论,不是对这种结论的演绎,而是不断实验的过程。承认科学的实验性,就是承认科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失败、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的过程。没有错误与失败,就不可能达到真理。失败,伴随着科学实验获得成功之前的全过程。失败是走向真理的必经的阶梯。对失误进行分析、补充和修正是科学,对失误进行政治审判是反科学。
(5)真正的科学精神注重追求真理,不注重占有真理。伟大的科学家并不关心科学会带给自己哪些外在价值(金钱、地位、权力、荣誉),它不执著于这种外在目的。他们把追求科学的过程本身视为至高无上的幸福之源,确认这过程本身就是伟大的。即使失败了,但追求真理的过程仍然是光辉的,而且它本身就为后人达到真理之地而开辟道路。在科学探讨中,“只管耕耘,不管收获”的精神是必需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科学而科学,往往能把科学家带入更深邃的精神境界。
(6)科学带有可检验性,而且把实践作为检验科学真理性的最权威的标准。凡科学都是可检验的。实践性不是经验性,也不是实用性,而是不断实验的过程。科学既要受实践的检验,又要反过来指导实践。因此,科学要不断跟踪实践,在实践中既受到检验,又不断深化与丰富自身,以获得新的生命力。科学的过程正是这样一种反复过程。科学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
(7)尊重科学不仅仅意味着尊重客观存在物,也不仅意味着尊重知识和技术,还意味着尊重探索客体的主体,即尊重发现知识、构筑知识体系的人。客观规律不是自动展示的,是靠人去发现、去掌握的。已揭示出来的客观规律都包含着主体参与的因素,都不是纯客观规律。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人所选择的坐标系、审视点有极大的关系。寻找科学真理,不仅要从知识上、客体中去寻找,还要从主体所选择的参照系上去寻找。
(8)宣传的本质是阐释已知的东西,科学的本质是发现未知的东西。但宣传学,也包含着预见未知的性质。因此,科学总是意味着对未来的开拓,总是有所发现,有所预见。科学的预见性使人获得参与过程和控制过程的可能性。因此,科学可以帮助人设计和构筑未来的各种目标模式,成为驾驭现在与未来的历史的主人。可见那种把科学的创新意义与科学的其他本质意义对立起来的观念是不对的。
(9)科学认识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它的系统性。尚未纳入某一连贯的系统中的零散的知识的凑合不能形成科学。确立系统思想、系统观念,掌握系统方法,是现代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科学的系统论,有助于培养这种功能。要把系统思想、系统方法与系统技术分开。社会科学工作者可以不懂得系统技术,但应当懂得系统思想。系统论不是万能的,但不要轻率地加以指责,更不能对系统方法一无所知,以反对它为荣。
(10)科学精神不承认任何权威,但是,科学精神是充分谦逊的和充分老实的。因此,具有科学精神的人,都充分地尊重科学成果,尊重科学家,把科学家看成人类的精英。不懂得尊重科学家,是人格渺小甚至卑鄙的一种反映,当然也是人性恶的一种反映。“文化大革命”就是从把科学家界定为“资产阶级反动权威”和把革命家界定为“走资派”开始的。歌德曾说:“一个人必须自己是个人物,才会感觉到一种伟大人格而且尊敬它。凡是不肯承认欧里庇得斯崇高的人,不是自己够不上认识这种崇高的可怜虫,就是无耻的冒充内行的骗子”(《歌德谈话录》第229页)。一个充满科学精神的国度,它的人民应普遍地形成尊重科学的文化心理习惯。
(摘自《群言》杂志)


第5版()
专栏:

领导者应当带头改革
陈天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全面改革的逐步展开,报刊、电台、电视经常报道一些领导干部支持或保护改革的事迹,读后颇令人感奋。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作为一位领导干部,或一级领导机关,对改革仅仅限于支持和保护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对的。
历史已经证明,不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至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诸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四化没有希望,中国没有出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党中央曾经指出,改革是“七五”期间的首要任务,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么说,改革理所当然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全体干部的应该摆在首位的职责。而各级领导干部,自当站在改革的前列,作改革的先锋和表率,成为改革的带头人。如果说在改革实践中要“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各级领导干部理应身先士卒下“河”,带领群众“摸石头”,而不是只站在岸上,“支持”别人下水,“支持”别人摸石头。否则就会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改革只是少数“改革者”的事,领导者“支持支持”就算了不起了;倘若他们摸不着石头,或摸错了石头,失足落水,有的领导者可能出来“保护保护”;有的也可能“见死不救”,甚至有意无意地把他按在水里,让他多呛几下。
改革,是时代赋予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是党交给每一个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投身到改革的实践之中,使改革成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自觉行动,到了那个时候,打击、迫害改革的事才很难发生了,也就用不着“保护”和“支持”了!十亿中国人中,有本事改革的人多的是,现在有些人被称为“改革者”只不过是表明有人先走了一步就是了。一旦大多数人都迈开大步,“改革者”就淹没了。只有这个时候,才是中华民族真正振兴的时候。但怎样才能使大多数人都迈开大步呢?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领导者一举一动的社会效应是很明显的。哪个地方领导者带头迈步,哪个地方的改革便能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进展,反之则否。这已是屡试不爽,不消多说的了。
领导干部带头改革,要有实际行动。如果只是在文件上写一写,报告中念一念,嘴巴里喊一喊,甚至把改革当作一面旗子虚晃一下,是不会有实际效果的,反倒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几年来,党中央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为改革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出自己的改革方案,带头实践,带头探索,带头总结经验教训。不能只当“传令兵”、“广播员”,上传下达便算了事,以致放弃了甚或忘掉了自己带头实践的职责和使命。
领导干部带头改革,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广阔的胸怀。改革既然是第二次革命,不可避免地要触犯一些领导干部本不应得到的利益,并冲击一些领导干部的特权思想。但是,改革正是为了把人民的利益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其中当然也包括领导干部的根本利益在内。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看到改革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本质联系,个人的眼前得失是不足萦怀的。这正是一个以替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宗旨的共产党人应有的胸襟。
领导干部带头改革,还要革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方法。改革,自然要否定某些旧观念、旧事物,树立新观念,开拓新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领导干部都有一个观念、情感、思维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变革过程。如果没有这种思想准备,一旦受到改革浪潮的冲击,就有可能失去心理平衡,以致措手不及,甚至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对改革横加指责的事来。
改革是壮丽的,也是艰难的。在这样壮丽而艰难的实践中,会使各级领导干部更有机会接受洗礼,经受锻炼,提高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从而使其中的许多同志成为更加可以信赖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带头人。


第5版()
专栏:

中国文化书院将举办“文化与未来”研究班
中国文化书院最近将在北京举办“文化与未来”研究班,许多著名的中外未来学专家应邀参加,其中有世界未来研究会和
“罗马俱乐部”的著名学者。会议将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对领导政策研究和我国科技文化发展战略决策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
(叶子)


第5版()
专栏:

《林纾选集》出版
林纾是中国近代有名的古文大师和翻译家。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在清末民初曾风靡一时,开辟了中国人面向西方文学的道路。最近,四川人民出版社将林薇同志整理出来的有关林纾的创作作品结集出版,为比较全面地研究林纾其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林纾选集》包括三卷。第一卷(小说卷上)是短篇小说选,已出版。第二卷(小说卷下)是中、长篇小说选,第三卷是文、诗、词,将在年内陆续出版。第一卷还附有林薇写的《林纾传》。 (蔡行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