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无欲则刚”有何不好
吴祖荫
读了8月27日《大地》副刊《也谈欲的正邪之分》一文,有些不同的看法。不揣冒昧,也来插几句嘴。
小川同志的文章认为,欲是有正邪之分的。但又说:“有许多欲是不能用正邪的标准来划分的”,并以作官欲、发财欲为例。笔者以为,这两种欲是有正邪之分的。
作官欲的正邪分起来并不难。杜甫,是很有点作官欲的,他把自己比作稷契,作官是为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虽然作了几任小官,并未达到这一目的,但总不能说他的作官欲不是正欲。抱着“有权就有一切”,“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的作官欲,难道不是邪欲?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个人的私利服务,可以看成作官欲的正邪的分水岭。至于在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中,夹杂着一点权力待遇的想法,甚至夹杂着几分邪欲的事情是有的。但作官欲的正邪,自会有个量度。是正为主,抑或是邪为主,大约也是分得出来的。要求正欲是纯而又纯,一尘不染的,这在天底下大约很难找到。因为不纯,就分不出和勿须分欲的正邪,似乎是不妥的。
发财欲要分正邪其实也不难。在过去极左的观点下,只要一谈发财,就被看成邪欲。“要发家,种棉花”,曾经被狠批一通。但这种是非不分的情况,毕竟不是永久的事。发财欲的正邪究竟如何分?就看发财之道,或曰想怎么发财。靠劳动致富,这是正道。靠投机倒把、坑蒙拐骗、贪污盗窃、偷税漏税……发财,这是邪道。至于长途贩运,人家经过劳动,把商品从迢迢万里的广州运到北京,如果价格公道(没有蒙骗等在内),难道不算正欲?说与“愿留清白在人间”,“人的价值在于奉献”不是一类么?人家凭价值规律赚钱,搞活了流通渠道,为国营商业作了补充,满足了某些消费者的需要,难道没有任何奉献?
划定欲的正邪的标准,自然因社会、时代、阶级的不同而有异,并没有通天下古今适用于一切社会、一切阶级的标准。社会主义的法是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岂能因为有异,就干脆废弃的道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欲的正邪的标准,我们不必全盘照搬。我们自有自己的标准。合法的、合于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道德的、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欲,都是正欲。反之,就是邪欲。
划定欲的正邪,正是道德评价的事,而不是法律领域的事。法律是以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为判定是非、判定犯法及犯罪与否的标准的,当然也要涉及动机(欲望),但没有行为的动机、欲望是不能由法律来判决的。人有欲望,即使是杀人放火的欲望,如果没有任何行动,法律如何判他罪?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人的行为不只是本能的表现,而是有意识的。人的犯罪,常常是欲望、动机在先,行为在后。法有惩一儆百的作用,但光靠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封建社会并非完全无法。秦始皇搞严刑峻法,结果如何呢?国外资本主义的法多如牛毛,但他们的社会问题,他们的种种犯罪行为解决了吗?他们的偷盗、杀人、吸毒、卖淫……解决了吗?何况他们并不只依靠法,也讲道德,而且还要借助上帝。诚然,我们吃过“道德治国论”的亏,但不能因此就把德道弃若敝屣。在加强法制、健全法制的同时,提倡甚至大力提倡“无欲则刚”、“慎独”之类,我看没有什么坏处。认为靠提倡“无欲则刚”、“慎独”等就能完全解决问题,是天真幼稚甚至带几分愚蠢的幻想。但是提倡“无欲则刚”“慎独”等,让道德在我们的社会里发挥作用,让道德对人们的欲望起引导作用、净化作用,扬正祛邪,使人们不至于邪念横生,使一些人的邪念不至于发展为犯法犯罪行为,有什么不好呢?要解决社会问题,要调整好社会关系,光靠法是不行的,要靠综合治理。不只是法的作用不是无限的,而且法所管的范围也是有限的。有许多法管不着的问题,要靠政治思想工作来管,要靠道德来管。管什么?就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而这些,就包括净化人的欲念在内。
因此,精神文明的圈必然要大于法律的圈。把精神文明的圈缩小到等于法律的圈,我们的社会就要出更多的问题。如果人欲不靠道德来引导,势必会闹到人欲横流、犯罪率增高的境地。人们犯了法,才靠法来收拾,即使收拾得了,已经给社会造成损害了。


第8版()
专栏:

鳞隐石林
刘登翰
为一份静静的相思所燃烧
默默相视里
每一缕鳞鳞石纹
都有深深隐痛
和泣血的泪痕
为一片轰然而至的愤怒所汹涌
呼天呛地的声音
突然凝固 凝固成
大地崛起的
千百双罗丹的手臂
就这样——就这样咬住岁月
走进永恒
以生命最妩媚的姿态
最峥嵘的姿态
最飘洒潇洒
又最忍辱负重的姿态
静静的石林 静成
一座喧哗的世界
且来这里
侧耳

灵魂震悚的雷鸣
注:鳞隐石林,在福建省永安市大湖乡,潜藏山中无数世纪,少为人知。


第8版()
专栏:

沂蒙一山村
张岐 王颖奋
一条狭窄、崎岖的山路。吉普车爬上一座高坡,乡党委书记朱永田指了指前方说:“那就是!”循着老朱手指的方向,只见远方山头现出几幢房屋,房屋上空飘着淡淡的烟雾。
哦,老虎窝到了。我们心里顿时涌起一阵酸楚。
1982年春天,县委书记刘兴武来到这座错落在山头的六十一户的小山村,党支书张家义孩子见娘似的扑了过来,抓着老刘的两只手,颤声说:“刘书记,我,我没干好工作,我请求组织上给我处分……”说着,泪水扑簌簌地从深陷的眼窝流出来。老刘也动了感情:“这些年,你能坚持着干就好;老虎窝没有变,我们有责任。”眼里噙着泪花。
听说县委书记进村,家家户户的门响了,探出头来,要看看县里的“官”是什么模样。这个昔日的抗日根据地,解放三十多年来,不仅没见过“县官”,连“乡社官”也极少见过。
老虎窝离山东省莒县县城五十公里。《重修莒志·民社志》载:“四区万家山万氏,原籍山西洪洞县,明初,兄弟四人来莒之万家山,至五世分居老虎窝。据传,建村时村前多洞穴,故有老虎窝之称。”
这里山地瘠薄,交通闭塞,用水得爬三十多度的陡坡,或是人挑,或是两人驾着小毛驴拖拉。没有水,土地常年干渴,连续几天不下雨,庄稼放把火就能燃烧。没有水,不能种菜,买菜得跑十几里。衣裳不能洗,澡不能洗,洗过脸的水再喂猪饮羊。因为缺水,外村姑娘敬而远之,男人多打光棍,人们被逼背井离乡出山谋生路……
就是这样荒僻穷困的小山村,现在变了,变得二百多口子齐声呼喊改换村名。
吉普车嘎然停在村头。
一阵阵笑声从村口溢出。在一个个自来水龙头前,流动着那么些身影:小伙、姑娘(或许是新娘)担水浇瓜秧;梳理得干净利落的老妪,一边聊天一边搓洗衣裳;孩子们围着水龙头用小手捧水饮,时不时把水撩泼在小伙伴的脸上。一群肥大的鹅鸭,一边叫着,一边扑打着翅膀,撩起的水珠,溅在我们的脸上。
一个戴着褪色黄军帽的青年迎上来。老朱介绍说,他叫张甲科,退伍不久的坦克兵,现任党支部书记。我们问:“老支书张家义呢?”老朱沉声说:“得了肝癌,去世了!”
于是一阵静默。
张甲科把我们让进屋,忙着沏茶,我们想着村名,便问:“你们的村名改了没有?”
“改了!”他提高嗓音,“现在有了龙,赶走了旱老虎,就改名叫‘龙泉峪’!”
好名字!贴切、生动而又形象!
原来是这样:县委书记刘兴武来老虎窝的当天,给县委挂了电话。转天,县水利局就带着抽水机赶来筑扬水站。消息一传开,小山村顿时沸腾起来。老老小小齐动手,不几天,就铺下一条三百七十五米长的水管,修起了扬水房、贮水囤,安上了自来水龙头。
水声哗哗,围观的人们先是发怔,随即雀跃欢呼。有的青年扒下褂子把头伸在水流中左右摇摆;老人们颤抖着用手捧水大口大口地喝,一边喝一边哭,有的甚至放了声……
水和泪一同流淌,在干渴的眼窝,在干渴的心底,在干渴的土地……
庄稼有了血气。薄地种上了蔬菜。户户养了鹅鸭。山上放牧着猪羊群。媳妇自动找上门来。人均收入由1980年的六十八元提高到二百五十多元。
生产、生活条件的初步改善,激励了人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小山村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从干部和群众的眼睛里,清晰地看到点燃起的希望的光。
吉普车沿着来路摇摆起来。从车窗回顾渐渐远去的烟雾飘逸的小山村,多么象是一条龙啊,一条青鳞闪闪的龙。


第8版()
专栏:大地

桑椹
郭秋良
承德人几乎人人知道“棒槌山上老桑树”的传说。那传说是美丽的,其中关于老桑树所结桑椹的说法,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愿望——说是那桑树上结的桑椹“个儿大”,味道“沁甜沁甜”的。古老的传说影响了现实生活。承德的市民们,甚至在文化部门工作的同志,虽然谁也没有,也不能尝到那桑椹,但有时说起那桑椹来,也跟着说是“个大味甜”。
郦道元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曾踏上这块后来被称为“热河”的宝地,亲眼观察了他叫做“石挺”的棒槌山。然而他在《水经注》中,也仅仅记下了它“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的雄姿及估计高度,并没有提到棒槌山上的老桑树,更不用说桑椹了。但这用不着去埋怨这位古代地理学家,因为那时石挺上尚无此桑。
精确地测量出棒槌山高度,是1972年间的事。经过科学的测量,我们知道了它的高度是五一点六米,老桑树所处位置的高度是一七点三米。
孤零零立于山峰之顶,高度为五一点六米的棒槌似的“石挺”,它的腰际生长的一株老桑树,究竟属于何属何种?它的果实是大是小?是甜是酸?确是不容易弄得清的事。现代科学如此之发达,可以使宇宙飞船在太空中对接,可以把地球人送到月球上,然后再接回地球;然而你无法接近那棒槌山上的老桑树。用梯子?底下没立脚之处。用直升飞机?螺旋桨飞旋起来有碰上山壁的危险。
那么,就没有人、没有办法能弄清棒槌山上老桑树的究竟了么?不。
有一位聪明的蚕桑专家,机智地用“立竿接竖变换绳索”之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就是位于武列河畔的河北省蚕桑研究所所长刘廷印。他和所里的几个同志一道,获得了棒槌山上老桑树的枝、叶、果实——桑椹。他经过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株古老的崖桑,出生在康熙年间。原是在此栖居的鸟儿,无意地传播了种籽,适逢当时多雨湿润的环境,得以顺利地萌芽、生长。历经三百余春秋,才长成这主干虬劲、枝条纵横的奇树,从而给那耸入云天的锤峰,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它属于蒙桑系的崖桑种,其椹个小,汁少,味酸。成熟期参差不齐,青、红、黑椹混生,晚者延续到秋季成熟。感谢这位蚕桑专家使我们明瞭了一宗早就渴望了解的知识。我想,科学告诉我们的事实——桑椹个小,汁少、味酸——不会使从事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的同志感到失去了诗意。它无碍于在美丽的传说中继续渲染老桑树的桑椹“个大”、“沁甜沁甜”的,同样无碍于在其他的民间传说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第8版()
专栏:艺文谈片

《捧马谡》余文
谢狱
传说谭鑫培当年在北京文明茶园演《失空斩》,饰马谡的是麻穆子。这天《斩谡》一场中,诸葛亮念最后一番“斩”以后,麻穆子在下场前,回头来了一番三笑,笑毕一跺脚说:“走”!刚要下场时,谭鑫培用扇子一招,又来了一句:“招回来!”麻穆子心里奇怪:叫我回来干吗?但不得不又走到诸葛亮帐前。只听谭问道:“马将军为何发笑?”麻穆子发了怔,人急智生,赶紧答道:“我笑我该死!”说了这一句,才下场了。
这是名演员的临场即兴之作,对刻画人物是否有助,还很难说。不过我只是想说,演员称马谡自知该死,倒是符合这个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单就这一点来说,马幼常作为败军之将,也应当捧。
罗贯中总结马谡之失,曰:“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但,战败之后,马谡没有率兵投敌。他如果跨过火线,举起双手,定会受到司马懿的欢迎,而他不为。此可捧,一也。
逃回来以后,他未曾隐姓埋名,浪迹天涯,以图苟活于人世。此可捧,二也。
他没有把自己的罪过上推下卸,副将王平也因他说了实话,未曾受到株连。此可捧,三也。
诸葛亮下决心叱左右将他推出斩首之时,他泣曰:“某之死罪,实已难逃。”死得也不那么窝囊。此可捧,四也。
至于诸葛亮斩谡之后,上奏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并号令部属“勤攻吾之缺,责吾之短”,形成蜀国一时不讳饰、不诿过的风气。这与主帅号令严明、部将甘当军令是有关的。
由于老是想起原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余铁民之流,犯了大罪,矢口抵赖,还干了那么多的逃避罪责的“善后”勾当,我更觉得马谡是可捧的了。


第8版()
专栏:

准噶尔抒情〔木刻〕
熊俊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