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说说某些人事部门
官伟勋
一位同志告诉我,他们单位有些年龄大点儿的知识分子,一听说人事部门要找他去谈话,就有些紧张。个别同志还讲,他一走到人事部门的门口,腿肚子就打颤。
也许太夸张了吧?这位同志说是真的。说是“文革”以来,有些做人事工作的同志,很少主动与干部促膝谈心。一旦找到头上,不是调查本人就是调查亲属的什么政治历史问题。有的人便因此而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听到来叫,难免就影响到对局部神经的自控能力。这实在是一种十分令人遗憾的现象!
这使我又想起前不久听到的另一件事。一位刚到新单位上任的同志,人事处的负责人向他“汇报”本单位干部情况时,开宗明义便讲本单位干部队伍问题如何严重,有几个“当过右派”,有几个受过严重处分,有几个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如何复杂、如何不好等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这么多年了,这些同志却依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依然在用“左”的一套看人论事。“灵台无计逃左矢”的人们,至今还留有某些精神创伤,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种对人事部门的“畏惧三分”的情绪,倒也并不是“文革”后才有的。说起来,其资格也老得很了。封建时代官员上朝,按文官、武官品级分,也按部门分。吏部总是站在最前头,依次是礼、户、兵、刑、工各部官员。户部有钱,因而曾与礼部争过孰先孰后的问题,却从不敢与吏部争。明初,户部曾为先后问题告了礼部,没有结果,但有诏曰:“六部郎中(司局长)并列,员外、主事(处科长)次之,以官为叙。”有意思的是,据《谷山笔尘》的作者,做过礼部尚书的于慎行观察:“熟视诸曹与吏部齿者,咸踆踆若不敢先。”均属同品同职,各部的官儿们却惧怕吏部同事到这种程度,个中的奥秘自然不言而喻。
传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我有位做人事工作的朋友,每次去他家,都可以在他室内看到一些名贵花木,精致的工艺品,以及市场上难以买到的土特产之类。这不大好吧?我的朋友指了指桌上还没松绑的两瓶五粮液:“有什么办法?今天刚下班,一出办公室就上来一个人,掀起我的提包就塞上了这两瓶酒,用手把提包一按说:你要瞧得起我,你就收下。我不是送给你的,是送给你家老爷子的!一扭头,蹬上车子走了!”我的朋友把两手一摊,“我能当众把酒拿出来去追去喊,出他出我自己的洋相吗?”
说的倒也实在。但同样实实在在的是,象我之类不掌人权的干部,几十年从来没有遇到这类难题。
平心而论,如今我们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是建国三十多年来最好的时期之一,人事工作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无须讳言,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庸才管人才、嫉贤才的问题是存在的,明显的封建遗毒是相当严重的,把上下级同志间的关系,搞成了主仆与哥们义气的人身依附的关系。10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的陕西省委查处组织人事工作的违纪案件,就是肃清政治生活中封建遗毒的深得人心的措施。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组织人事部门曾有过十分令人称道的优良传统。在战争年代,干部们总是把组织人事部门看做“娘家”,有了困难、苦恼、牢骚,都愿意找组织部门去痛痛快快地谈一谈。无庸置疑,我们还有不少组织人事部门保留了这一老传统。但也不能否认,确有不少组织人事部门把这一老传统丢掉了。如果我们都能通过整顿党风,恢复发扬这一老传统,使人们不再见了人事部门与人事干部“踆踆若不敢先”,无疑对进一步创造民主和谐的良好环境,对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会产生积极作用!


第8版()
专栏:心香一瓣

遗墨流芳
朱守道
韩先楚同志在10月3日清早告别人世,我知道这一消息时,已经是下午了。
电话铃响,话筒里传来韩老秘书姚科贵同志沉郁的话音:“……韩老写的一幅对联还没来得及给你转去,那天他写了两张,说让小朱从中挑一张吧……”一代名将——韩老,您还记挂着普通青年的这桩心愿!感激、负疚之情冲击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今年春节前夕,我陪同一位领导同志到湖北武昌,看望正在东湖宾馆休养的韩先楚副委员长。走进大门,正在里间批阅文件的韩老搁下铅笔,精神矍铄地来到客厅,热情握手、让座。虽然春寒尚厉,时有凉风穿堂过隙而来,但是韩老穿得很单薄,外着一件洗得灰白的中山装,慈祥的脸上洋溢着笑意。他关切地询问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工作情况,问及春节前北京市场上的物资供应,最后请我们回北京后代向同志们问好。这位百战沙场的老将,谈笑风生,毫无倦意。我丝毫觉察不出病毒正不可遏制地在他的肌体中蔓延、死神一步步向他逼进的迹象。
聊起武昌的鱼米,谈起红安的故土,韩老兴致勃勃,突然他侧身问我:“小朱是哪里人?”我告诉他:是福建人。
“福建,咱们还是老乡哩!”韩老笑吟吟地望着我,谈吐格外清楚。他曾在福建长期工作过。
老人和我认了乡亲,说起福州,谈到闽南,我心里更觉得亲近。看他的穿着、谈吐,真想象不出这就是当年在辽沈、平津战役上叱咤风云、叫敌人闻风丧胆的名将!
姚秘书告诉我,韩老正以顽强的毅力同病魔抗争,配合医生做好每一个疗程。他每天坚持运笔施墨,与书法同行切磋技艺,从不间歇。这时,我发现桌上放着一张新印的《书法报》,报上头版专章介绍了韩老的学书生涯,并刊载老人伏案用功的照片,这是老将军戎马倥偬间醉心翰墨书林的生动倩影。我深深感动了,悄悄问姚秘书,能否向韩老索求一幅墨宝?我惴惴然,不知他肯否?
几个月过去了,没想到……
我来到韩老居住的庭院。
我从信封中轻轻取出这幅弥足珍贵的遗墨,展开来,是三尺见长的宣纸,上书端庄遒劲、结构缜密的十四字对联: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墨气淋漓,墨香扑面,意味深长,字句间提示我:学习,多思,以文会友,转益多师。我珍重地将遗墨抚平。这是永久的纪念呵。
在韩老客厅里,我恭恭敬敬地书写挽联、挽幛和领导同志的悼词。不到三米处,是老人的办公室,乳黄色的门框上精心缀结了环环黑纱,房门微启,写字台上的砚盒和笔墨,还在无言地等候主人的归来……
东湖的月色,醉人的墨香,恍惚间,我眼前又出现了这位可亲可敬的将军书法家。


第8版()
专栏:

《澳门沧桑》拍摄拾零
陈光忠
我们的摄影机摆在繁嚣的澳门街道旁边,引起许多市民的好奇、围观和热烈议论。我们是在中葡两国政府友好谈判澳门前途问题的前夕来到这里,真是敏感的时刻和敏感的地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望着我们一个个晒得黧黑的脸庞说:“整天奔波劳碌,够辛苦啦!你们是建国以来第一个全面纪录澳门情况的北京摄制组啊!”
然而,面积只有十五平方公里,人口约四十万的弹丸之地的澳门的浮沉沧桑、社会真相,鲜为人知。这块自古属于炎黄故土的地方,由于历史的原因,处于葡萄牙人的占据下已达四个世纪。对这个岛城,贬之者视为罪恶的地狱,羡之者又看作极乐的天堂,实际都是一种偏颇的印象。澳门只是一个复杂的人世间而已。澳门有“东方蒙地卡罗”之称,有名堂繁多的“财门”诱惑,有土洋并举的各式博彩,从斗蟋蟀到拥有多功能电脑设备的赌场,二十四小时不息的当铺营业,有“健身浴室”、“爱侣别墅”等色情场所,标榜着“乐而不淫”的艳舞表演……真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无不映射着光怪陆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色调。澳门人绝大部分是胼手胝足的劳动大众,他们兼职的紧张和辛劳,“一世人打三世工”为生活“搏”到尽的劲头,实非内地吃着“大锅饭”捧着“铁饭碗”者可以体会得到的。各行各业都在无情地竞争,敬业乐事,含辛茹苦。我们亲眼看到《澳门日报》总编辑李先生,在凌晨与前来取报的老报贩们打听哪一天报纸“抢手”?哪一天的版面读者厌烦,喜欢什么样的标题和社会新闻?老报贩说:“报道新郎新娘喝喜酒时,因酒楼失火双双丧生的那一张卖得快,放在头条的社会新闻醒目。太长的政治报告,没空看完,影响销售量。”李总编辑重视信息反馈,注重“新闻包装”,不断更新内容版面,使《澳门日报》成为全澳报业中的佼佼者。我们很少看到人们在上班时间内看报喝茶聊大天的。我们去抓拍工人上班的情景,几位工友跑着步赶到厂门时,铃声刚刚中止,铁门随即关上。否则这几位只差分秒而迟到的工友,就进不了厂而被“炒鱿鱼”了。
在拍片过程中,我感受到澳门确实充满着商品化的味道,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潜入人的心灵。然而,那里还溢露着人情、人道和人性的温馨,迸发着深沉的爱国之情。为我们开车的周先生,其实是个小老板,开了杂货铺,买下属于自己的楼层,有几部私家车。时间对于他无疑是金钱。然而他宁愿损失收入,宁愿辛苦当我们的“交通部长”。他说:“你们是从北京来的亲人,我们合作一次是‘金不换’!”他开车技术高超,眼明手快,象优秀足球队员一样,哪里有空位,立刻补位停泊,尽量让我们少走路。他还当我们的“导演”,告诉我们怎样抓住最佳时机拍下最佳的材料。这种服务态度比我们内地有的司机还要自觉呢。在拍摄格兰披治大赛车时,我们的背后是海风沁凉,我穿得单薄,寒意逼人。此时,穿着“私家保安公司”警服的岑先生毅然脱下他的毛背心非要我穿上不可。在澳门,我难以忘怀许多热情市民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那是血肉相连的手足之情。我是怀着炽热的爱心、诚心和真心去拍摄《澳门沧桑》的。我认为,不能用“红”或“黑”的色彩来描绘澳门的面貌,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谈澳门印象。我在报道《澳门沧桑》时,力求打破我们对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陋见、成见和偏见。
我终于兴奋地听到了四百年来最响亮的时代钟声,终于看到了拨准历史顺时针的时刻。


第8版()
专栏:

城市印象
杨再立
自行车阵卷着风声和口哨
旋转出一个又一个太阳
那座高楼已经长了两节眼下还在长
这条马路再也找不到昨天的光荣和豪情
火车在地上跑腻了
窜到半空去风驰电掣
说不定哪天飞机也会歇在屋顶
这闹闹轰轰的城市脾气越发急了
一分钟就是一个跳跃,一分钟就是一个永恒


第8版()
专栏:

红荷
田歌
红荷是水乡的青春
把村庄都照得嫩绿嫩绿的
红荷是水乡的思想
把日子都照得火红火红的
这深情的鱼水情呵
这青春永驻的热情呵
就在干瘪的日子也未凋谢过
那红艳艳的火红捂也捂不住
季节一到就开花
那热情把四周渲染得生气勃勃
金鲤又跳波了
菱角又结满塘了
蛙声又叫千里稻香了
风光旖旎而漫天碧透
红荷是水乡的青春
青春自然要抽出荷箭绽出红花
红荷是水乡的思想
思想自然要结出香喷喷的收获


第8版()
专栏:

美国来的信
於梨华
琼斯太太是中风死的,死后两天才被报童发现。小报童去要送报费,几次叫门不应,向母亲抱怨拿不到钱。母亲硬着头皮打电话,没人接。但车房有车,室内有灯,不象出了远门。起了疑心,报警。警员撬开后门进去。琼斯太太死在沙发椅上,电视还开着,叨叨不休地在对死人说话。住在加州的女儿及住在阿拉巴马州的儿子都来了,料理母亲的后事。两人都忙,火葬算数。但为了遗嘱上分财产起了纠葛,姐弟又奔回来。在等待律师解决时,给母亲开了个追悼会,我倒也被请了,气氛远不如妲丝葬礼上的哀戚。阿诺太太告诉我说,她看着那两姐弟长大的。琼斯太太年青时,能干而和善,为了孩子,辞了中学教师之职,脾气逐渐变了。后来丈夫酗酒,家庭时有勃溪,那时她常到阿诺太太处喝咖啡、诉苦。当年,离婚并不普遍,更不时髦,所以她虽苦恼,并没采取任何行动。姐弟们快进大学时,丈夫肝炎去世,那时琼斯太太才四十五六,虽是徐娘,风姿还是有的,孩子们又不需要她照顾了,再婚是理所当然的。不幸的是,她丈夫的遗嘱上写明,如她在五年以内再婚,百分之八十的财产都归两个子女。阿诺太太说在那五年里,她性格大变,不但为了点小事和邻居们反目,而且连自己的子女都先后搬出去了。他们学成业就,结婚成家,走得远远的。过圣诞节,先前还轮流回来;没几年,阿诺太太说,只用卡片或包裹代替了。可怜的琼斯太太。
这两个例子,小李,当然没有普遍的代表性,美国也有不被宠爱的狗、猫,美国也有被子女供奉的父母,但这两个例子,却也不是独特的。美国的男女老少,对小动物及猫狗、尤其是狗,都相当钟爱的,特别是有钱的寡妇,对她们来说,狗是伴侣、朋友、丈夫、子女、一切!她们不吝巨资,为狗提供最奢侈的生活。这当然同美国社会对老年人的冷落与疏忽有关。老年人的晚景我在上文中已谈到的,那还是中上阶层的老年人。下层的,有家的,没人照料,无家的,惨极。夏天还可以在马路上或车站的候车室打发夜晚,冬天则只好到政府设立的避难所去。那儿有床位(也是有限的),有面包及大锅汤可以充饥。但很多坚持着个人尊严的老人们还不肯去这种难民所,宁愿死在街上。死在街上当然不是常见的事,但以美国的富足及人口的密度来看,它就是不寻常了。 (三十)


第8版()
专栏:

秋满山道(版画) 
安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