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每周画刊

向光荣的教师致敬
教师,这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崇高的称谓!想想吧,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学者、各种专门家……在他们的身上,谁个不曾倾注过教师辛勤培育的心血和汗水!
回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吧,谁个没有饮过老师们知识和爱的甘露,谁个没有一段终身难忘的师生之谊的美好回忆?
是教师,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是教师,继承、发展和开拓着人类灿烂的文化。没有教师,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没有教师,人类社会就会破坏、倒退和走向野蛮。教师,在人类历史的进步中,功绩昭著,应当彪炳史册!
我们国家正在进行四化建设。“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肩负着为四化造就和输送人才的崇高使命。教育是一项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国家兴盛,四化大业成功的光荣事业,我国的广大教师正为肩负这一光荣使命而感到自豪。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尊师的优良传统。“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今天,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正得以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陈兴贵撰文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曾凡巨(左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近两年来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图为他正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临别赠言。
 范德元摄
徐凤翔副教授为考察高原森林生态,七次进西藏,深入原始森林,掌握第一手资料。今年3月,她毅然放弃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调到西藏农牧学院工作;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本报记者 陈志摄
山东微山湖爱湖村的渔民长年生活在湖上,以船为家,子女上学很困难。去年,寄宿小学校长刘昭伦积极筹集资金,修建校舍,挨船动员渔民子女上学,并为学生一年四季的衣食住行操劳,使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以上。这是刘昭伦在湖边接孩子们上学。
 新华社记者 陶俊峰摄
全国优秀班主任、安徽省东至县第二中学教师王绪志(中),热忱关怀学生的成长。她经常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家庭状况,从各方面帮助他们,还常为生病的学生求医配药,同学们都称她是“我们的老师妈妈”。图为王老师在访问学生家长。
新华社记者 鲁迅承摄
“小朋友,跟我学!”与舞蹈组同学一起习舞的是全国优秀班主任、葛洲坝工程局樵湖路小学教师刘凤芸(中)。她重视开发学生智力,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了书法、小创作、绣花等七个课外活动小组。最近葛洲坝工程局授予她“优秀辅导员”称号。
新华社记者 戴颂林摄
共产党员戚萍是四川省大凉山区布拖县城小学教师,她克服困难,深入彝乡动员彝族兄弟入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雷开太摄
浙江省海宁县新建的“教师之家”,已开始接待一些孤寡的退休老教师在此安度晚年。图为保健医师来看望老教师。
新华社记者 曹银康摄
成都市政协常委、盐道街中学特级教师刘永壁(中),在教学中广泛采用中外英语教材,为中学英语教学摸索出一套新经验,施用于从初一到高中的试验班已初见成效。 新华社记者 陈捷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