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生活文化

平凡而崇高的事业
——看电视剧《托着太阳升起的人》
吴兆钦
在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同教师都有密切的关系,只可惜写这类题材的影剧并不多。中国民主促进会组织拍摄的《托着太阳升起的人》,是一部歌颂人民教师的电视剧。它描写了一位普通中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把教师比喻为托着太阳升起的人,寓意深刻,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给教师的一种荣誉。据说该剧在拍摄过程中,曾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许多单位争相赞助,以表达尊师重教的心意。
从五十年代起,我就从事中学教师工作。大概由于这个缘故吧,我是怀着极大兴趣看这个电视剧的,觉得它亲切,生活气息浓厚,有现实意义。朴实无华是这个剧的风格,它不靠离奇曲折的情节取胜,也没有惊险打斗的场面。大都是发生在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情。但就在这些平凡的生活中,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于熙老师的美好心灵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他爱学生,爱得是那么真诚无私。苏原上课放“炮”,受到警告处分,但当于老师了解到他对化学知识有强烈的渴求,仍然鼓励他负责化学小组,发挥特长。李成错误地殴打了父亲,被原学校开除,眼看这个学生就要下沉了,他主动提出让李成插进自己学校班级,热情帮助他改正错误。在一般情况下,教师是不喜欢调皮学生的。于熙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嫌弃,进行耐心的疏导,启发他们以自己之长去克服自己之短,使他们健康成长。在他教育下,苏原成了钻研化学、敢于同各种错误作斗争的优秀生,李成也成了体育尖子。通过对几个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启迪观众(尤其是教师观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呢?回答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爱学生!
编导善于运用富有时代感的生活细节,来展示于老师的内心世界。他爱学生,因此,能真正了解八十年代中学生的特点,并且善于正确引导。买吉他那场戏引人深思。方琴学习很好,喜欢音乐,要求母亲给她买件乐器——吉他,没想到母亲极力反对,认为弹吉他的都不是正经人。方琴想不通,对于老师说:“把我们这点自由都视为异端,那还生下我们干什么?”从这简单的话语里,于熙觉察到这是方琴对陈旧观念的挑战,于是想法让方琴得到心爱的吉他,以发展她的音乐才能。目前中学里,有的对学生课余爱好过多干涉,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才能。于熙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就在于他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素质优秀的公民和有用之才,要更多注意全面发展。
于熙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辛辛苦苦地为国家培养人才,贡献很大。但没有听到他讲什么豪言壮语,只看见他默默无闻地在做,似乎永远如此,这点十分感人,是广大中学教师的生动写照。(附图片)
于熙老师和同学谈心。 杨友摄


第8版()
专栏:生活文化

亿兆命重 生死报国
——新编历史闽剧《林则徐充军》观后
易凯
在我国近代伟大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之际,福州市闽剧院一团在京演出了新编历史剧《林则徐充军》(编剧陈表贵、陈建,导演江东生)。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抗英反暴,无疑是林则徐一生中最光辉的一页,文艺作品已不乏力作描写。然而,救灾治河,为民兴利这一贯串林则徐宦海生涯的政绩,文艺作品中却很少表现。这一遗缺现在已由《林则徐充军》加以弥补。
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林则徐一生注重国计民生,关心群众疾苦,把兴利除弊、救灾拯民、振兴民族、国富民强作为自己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正是这种“民惟邦本”的进步思想,使他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终于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高举起抵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独立的大旗。因此,揭示林则徐“民本”思想的渊源,探究他和民众的关系,就成为全面认识和理解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点上,《林则徐充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林则徐一生众多的治河事迹中,剧作者选择了1841年林则徐因禁烟被贬、充军伊犁、途中转往治理黄河这一段史实。这个时期,不仅国家外侮内患纷起,民族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而且也是林则徐个人命运的一个大转折:一夜之间,他由一个身居要职的封疆大吏,变成一个革职充军、“戴罪效力”的罪员。因此,林则徐在治河上的进退去留,不仅笼罩着朝廷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两大势力激烈斗争的时代风云,也牵动了家庭、亲友乃至个人内心世界的重重矛盾。若留下治河,帝心不测,奸臣当朝,河工险峻,无疑是火中取栗;若托病寄旅,生灵涂炭,又岂能坐视不管?这一矛盾贯穿全剧并不断发展深化,终于导向了高潮。河堤如期合龙,一道圣旨颁下,破坏河工的贪吏升官,为河工栉风浴沙、呕心沥血的林则徐却被钦定再戍伊犁。值此功过颠倒,冤屈弥天之际,林则徐对着镜中自己那两鬓皤发,浩气坦荡地唱出了心声:“叵耐神州民弊重忧患,那堪炎黄后裔处处受人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逆境中的林则徐爱国忧民之情不减,拚搏图进之志不灭,绝不是偶然的。剧作运用大量笔墨,真实细腻地描写了林则徐在治河工程中与百姓共安危、同甘苦的动人情景。人民的痛苦,人民的希冀,是他力量的来源,也是他能超越同时代人们的水平,成为中国近代维新思想先驱者的重要原因。从这样一个侧面,塑造了林则徐的艺术形象,是该剧创作的一个重大收获。
《林则徐充军》在艺术上也是基本成功的。编导者不为戏曲传统程式所限制,大胆运用了电影、话剧、歌剧的一些表现手法,取得了场面集中,事件突出,节奏明快的良好效果。全剧结构严谨,一波三折。整台戏演出阵容整齐,严肃认真,特别是扮演林则徐的青年演员陈乃春,演得庄重而不板滞,活泼而不轻浮。其他演员也都称职。不足之处是剧本的叙述性成分过多,未能充分发挥戏曲载歌载舞的特长。
“亿兆命重,生死报国”,林则徐的这种崇高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放射出夺目的光芒。愿我们的戏剧舞台上多出现这样体现民族精神,振奋人心的优秀作品。(附图片)
林则徐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投身治河工程。
本报记者 卢传友摄


第8版()
专栏:生活文化

来自“摄影之乡”的清风
袁毅平
最近,我在北京王府井“摄影之窗”观赏了江西宜春的《宜春农村风情影展》作品,犹如身临其境,目睹当地人民今天的神采风貌。
也许因为我没有去过宜春,所以对作品所反映的当地的生活风情感到格外新鲜,一股浓郁的乡土清风扑面而来。宜春的广大专业和业余摄影作者深入实际,运用手中的相机,努力反映当代农村新人新事,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表现干群关系、重点刻画今日农民形象的《话桑麻》,颂扬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两户”改革精神的《金环串串》,反映农民摆脱传统的落后生产方式,努力掌握科学技术,向农业现代化进军的《招财进宝》等。尽管类似这样的作品在整个影展里比重少了一些,但人们还是感到了宜春的农村新人正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又在为明天筹划些什么。
反映改革的重大主题,是可以用多种多样的题材、形式、手法和技法去表现的。在这个影展里,有一些作品,如《蓝天彩龙》、《新炊》、《海阔天空》、《开心事》、《怀抱》等等都是从各个生活侧面,用各种艺术手法,表现了当地农村改革后出现的新的生活风貌。正是因为这样,才构成了这个影展的主题、题材的丰富性和思想内涵的深刻性,才使这个影展具有比较显著的地方色彩。
影展背后的情况,有两点很有启示。一是宜春的摄影作者坚持立足本地,面向农村,满腔热情地讴歌本地区的当代新人,反映本地区的四化建设和改革精神;二是努力提高摄影队伍的素质,不断地培养新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两点,所以摄影队伍迅速壮大,全地区的摄影活动大为活跃。上高县乡乡都有摄影小组,有的乡还成立了摄影协会。由于摄影在这个地区如此普及,所以人们称宜春是“摄影之乡”。


第8版()
专栏:生活文化

雅俗共赏杂议
陈允豪
韦君宜同志的《出版家的社会责任》一文,对当前文化市场上不健康小报泛滥的现象作了分析,并大声疾呼,要求出版家们负起责任来,用健康的雅俗共赏的出版物来驱逐“精神鸦片”。她的意见我很赞成,并补充几点建议:
一、出版雅俗共赏的出版物,不仅是出版家的责任,作家、评论家、各级文化文艺领导部门都要负起责任来。
二、为了为这部分特定而又大量的读者服务,我们在注意提高文学的思想艺术质量的同时,可否考虑适当多创作和出版一些“有益、无害、销得出”的出版物?除了韦文中所列举的一些小报以外,各省市都还有一些较好的通俗文艺性报刊,希望多加扶植。
三、对“通俗小报”要分析,既有坏的,也有比较健康的。“真假李逵”要加以区别,不能一刀切。
四、建议恢复通俗读物出版社和通俗文艺出版社。在五十年代,这两家出版社曾起过不小作用。有条件的省市似也可考虑成立这种“专业”出版社。
五、是鸦片就要取缔。鸦片改头换面贴上了“福寿膏”的标签也要取缔。


第8版()
专栏:生活文化

黑色沃土上的小红花
张权
我看到北大荒雁窝岛业余儿童艺术团来京的演出,心情十分激动。帷幕拉开之后,舞台上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纯朴、清新的气氛,他们朝气蓬勃,那一双双闪光的眼神,使曾经在雁窝岛生活过的人又重新回到了那广阔遥远的地方。那儿的阳光雨露滋润着一望无际的黑油油的土地,也抚育着一代代新人成长,即便是那狂风暴雪,也令人难以忘怀。
二十多年前,就是这些孩子们的父母,从一个战场转到了另一个战场。他们把手里的枪支、大刀,换成了铁锹,在荒无人烟的雁窝岛上,创造了人间奇迹:把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从孩子们的歌声和舞姿中,使人们又看到了这个事实。
劳动、生活需要艺术,而艺术更不能没有生活。看着演出,我不断地思考:这些小演员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只有八岁,都是普通中小学的学生。他们要学习演唱、演奏,也只能在课余的时间,其它条件就更加谈不上了。可是,我们却能从他们身上感觉到,这是一棵棵健壮的青苗,就如同他们的父辈当年在艰苦奋斗中成长了起来,如今,他们在艺术上已闪出了令人喜悦的光芒。于姓三兄弟的男声三重唱,声音清脆而嘹亮,充满着真实感情,他们毫无做作、专心致志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还有木琴独奏、手风琴独奏等许多节目,也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尤为可贵的是他们朴素大方,不随波逐流的演出台风,在近几年来已经不常见到。为此,我感到了极大的欣慰。当然,美丽花朵的成长,需要园丁们辛勤的劳动,而北大荒雁窝岛能有这样的好老师,确实是个重要的因素。作为艺术领域里的同行,我深深地感谢他们,并向所有支持和帮助他们的同志致敬!能为这些可爱的艺术花蕾贡献一份力量,是极大的幸福。
祝愿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成为四化建设中一支坚强的文艺新军!


第8版()
专栏:雨丝集

纪录片也要上广告画
梅奉
北京街头和电影院门前悬挂的巨幅电影广告画,全部都是故事片的,几乎从来没有宣传新闻纪录片的画幅。其实,许多观众是爱看纪录片的,可惜很难从街头广告画这块醒目的园地里得到关于纪录影片的信息。例如最近摄制的大型历史文献片《抗日烽火》以及生动地再现我军跳伞运动员英姿的《飞翔》、艳丽多彩的风光片《九寨沟梦幻曲》,都与街头广告画无缘。
为了及时向观众传递新闻纪录影片的信息,为了加强和扩大这一片种的发行工作,如果能在街头宣传画中也适当提供一些园地,岂不很好!


第8版()
专栏:雨丝集

《教师之歌》出版
教师节前夕,报告文学、通讯集《教师之歌》(文自成选编),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师之歌》汇集了自1979年以来全国各报刊刊载的讴歌人民教师模范事迹的报告文学和通讯共五十余篇。全书分四个部分:托幼、聋哑教师篇;小学教师篇;中学教师篇;大学教师篇。 (辽)


第8版()
专栏:生活文化

金环串串 游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