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5-09-04

1985-09-04新闻联播 文字版

“拿来”和“送来”

第8版()<br/>专栏:<br/><br/> “拿来”和“送来”<br/> 成志伟<br/> 俗话说:佳作不厌百回读,信然。例如,鲁迅的名篇《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今天再读此文,仍感到兴味盎然、得益甚多,不禁惊叹这篇短文生命力之久长。<br/> 中国曾长期实行“闭关主义”,尝够了苦果。今天我们终于懂得:要求得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发展,必须对外开放,这是历尽曲折换来的经验,弥足珍贵。<br/> 然而,一旦开放,又会有新问题。当时鲁迅就指出,同样是“来”,还有“送来”与“拿来”之别,两者虽只相差一个字,内涵却很不相同;如果不慎把“拿来”误为“送来”,难免还要吃苦头的。<br/> 现今的电视屏幕、报纸杂志和城市街头上,甚至在车站、码头、体育场里,外国商品广告比比皆是。这些,都是他们自己花钱“送来”的。另一面,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和别的原因,我国进口商品中也有不少是质量低劣的货色,甚至有些已被生产国当作淘汰对象的过时货或旧货,然而却改头换面,冒充新货好货被送了进来。<br/> 还有精神产品方面的外来货,更值得注意。一些自命为“新观念”、“新思潮”、“新理论”的东西,也被送了进来,我们自然不必视若洪水猛兽,但细加琢磨,其中固然不乏有好东西,但未必都那么“新”。有的实际上是隔年陈货;有的虽“新”,却并不科学,也不进步。因此,要有所选择。如果人家一送来,就如获至宝,不加分析地广为传扬,就会染上美尼尔氏眩晕症,走起路来摇摇晃晃。<br/> 看来,人家拱手送来的东西,确有精品、补品,不可一概排斥;但也有假货、劣货、毒品,千万不能照单全收。正确的态度是:“拿来”。“拿来”,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就应既“占有”,又“挑选”;对于进口的舶来品加以鉴别区分,“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br/> “拿来”的同时,仍要坚持自力更生,自己去创造。我们总不能老是去拿人家的吧,而朋友之道,在于礼尚往来。如果一味等着人家创出新东西后我们去拿,也太没出息了。我们“拿来”的目的也在于“拿去”,走向世界。

阁楼“痴人”

第8版()<br/>专栏:<br/><br/> 阁楼“痴人”<br/> 姜德明<br/> 汪子豆君,“痴人”也。<br/> 今年年初到上海,我终于爬上了他那五米阁楼。真的是直上直下,战战兢兢,险得很哩。<br/> 这三楼上的一间斗室,恰如电影《聂耳》主人公住的一样,屋顶是斜的,有个不大的“老虎窗”通到房顶外面。汪君没有什么小提琴可以冲破窗外去一放情怀,满屋堆满的却是旧肥皂纸箱,可他又不是个体小商贩。那里面装的是汪君数十年来呕心沥血搜集来的中外古今的艺苑资料,不少是绝版了的,甚至有名人的真迹。他搜寻绘画资料,如痴如迷,四马路的旧书店还未开门,他一早就蹲在那儿了。前几年来北京,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非要看人家堆在一边的、过时了的年画。人家缠不过他,破例让他一张张地翻。他终于发现几张未入他著录的齐白石的画,不禁欢天喜地。我在他的旧肥皂箱里翻出一本齐璜老人的画录,厚厚的一本,远非市面上常见的。毫不含糊地说,他还藏有白石老人的真迹。他穷得够呛,“文革”当中被诬为“逃亡地主”,在街道上拉砖运土,每月只得十余元生活费。当时有人以三千元买他的一幅画,他硬是不肯。<br/> 汪君来自浙江偏僻的开化县,自幼喜画,青年时代崇拜毕加索,后来爱上了丰子愷。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丰先生的名字“愷”不是有“豆”吗,足见他的痴心了。他师从丰先生原因有三:一是丰先生的画风是民族的;二是看似简单易学;三是初见丰先生的画是在民族抗战爆发之际,画家的笔是抗日的。那时国土失落,山河饮泣,汪君一介书生,不能打仗,只想以漫画报国。丰先生辞别缘缘堂后远走西南,汪君亦追随其后,到了桂林、重庆。可是汪君既未投书入室,亦未置酒拜门,仅仅默默地心仪而已。一直到1944年,一次丰先生在重庆开画展时,汪君天天观摩,一天快要关门的时候,汪君才冒昧上前向丰先生鞠了一躬,腼腆地道出自己多年来仰慕之情。从此他们奠定忘年之交,数十年来友谊如笃。我同汪君谈丰先生的画集,他能倒背如流,举出我不知道的许多绝版书名。他是研究丰子恺的专家,至今仍是丰家后人的知友。他还跟我说,初见丰先生时,老人便对这个痴心青年说:“你可以学音乐,学散文,不必学我,尤其是字,应该学章草。”<br/> 抗战胜利后,汪君留在上海美专学画,仍在丰先生身边求教。解放后阴错阳差,竟致一度失业,独居阁楼,守着一堆艺术资料清苦自许。后来才在上海工艺美校图书馆求得一职,当了采购员。内行人说,这个学校所藏近现代美术资料之丰富,堪称前茅,实出汪君之力。人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朋友陶元庆的画久已失传,汪君独得复印件一百一十余幅,可惜“文革”中也有失散。汪君最主要的成绩却在研究八大山人方面。卒于清康熙年间、富有创造精神的大画家朱耷,明亡后初为僧,画格极高,诗书画中都反映了他的反清情绪,发泄了他郁结之痛。在艺术上,三百年来,从“扬州八怪”,到大写意家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李苦禅等人,无不受到他的深刻影响。可惜关于这位画家的身世及文章均无完整记载。正因为如此,汪君决意苦心经营,到处找线装书,翻清代诗文集,觅县志、家谱,查阅古今画册,探访各地博物馆的藏画,拜访如启功等名家,积数十年之辛苦,终于在1981年印成一册《八大山人诗钞》,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书内收有八大山人诗作一百八十七首。这样一本薄薄的线装书,放在书店里是不显眼的,但却震惊了中外研究中国美术史的有识之士。日本和美国的专家也有信来同汪君交流。近年来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又为汪君出版了系列的八大山人诗文画集,共四册,已见一、二两册。<br/> 说起八大山人,我还听到汪君的一段趣闻。原来七十年代正当汪君坎坷之际,南昌准备恢复八大山人纪念馆。当时馆长是省军区一位司令员的夫人。她慕名来访汪君并上了他的阁楼,不禁为汪君的处境和工作精神所感动,竟把自己的千金许配汪君之子。这当然带一点传奇性,我半信半疑。今年夏天,我来到南昌青云谱,特地看了八大山人纪念馆,就便向馆内一位女同志打听。她笑了笑说,是真的。那位前馆长已离休,女婿早由浙江调来南昌。现在汪君已经得了孙子,妻子也由浙江乡下来照顾儿孙。那位女馆员又说,我们真期望汪君能调到南昌来,他一个人在外边独居了几十年,也该团圆了,何况我们也便于向他请教。而我脑际却想着,因见汪君于陋室而重其才,进而想到这样人教育的子女必定优秀,这位司令员夫人有眼光;然而更可贵的是打破了高干之女不嫁平民的俗例,这司令员夫妇可钦可佩。听到这消息,我在青云谱酷热的展室里如同得来一股清凉的风。<br/> 听说今年上海奇热,我又想起汪君的五米阁楼。那里去过如关良这样的大画家。关老师看到汪君的清苦,常以挂面和红薯度日,故意说肚子饿了,好请汪君到外边什么酒家吃一顿美餐。有时阁楼里的温度高达四十度,有个好学的青年竟昏倒在这里。汪君自命这小屋为“荚居”,取意豆在其中,居室狭如荚也。画家钱君甸却另送他一个雅号“大涛堂”,居斗室而能见江河之巨浪,自然寓有深意焉!在这苦热的夜晚,我想也许汪君正迈出了他的“老虎窗”,赤着膊,在屋顶上乘凉。待到夜深时,他还会埋首那张破木桌前,翻检古籍。人们都已沉沉入睡了,只有汪君的阁楼里还亮着一盏微弱的灯光。

“树人”者的胸怀

第8版()<br/>专栏:群言录<br/><br/> “树人”者的胸怀<br/> 杨柳榭<br/> 有这样一些新干部:当他们经举荐,进入领导班子之后,不是奉行“萧规曹随”的古训,而是对举荐他们的老干部过去定下的规矩、条条、习惯性做法等进行一些修改和变动;对于举荐者的意见,也并非言听计从,照办不误,而要斟酌行事;对他们及其亲属提的不合理的要求,不仅不予特殊关照,还要不留情面地给予批评。这样一来,有的举荐者便感到很不受用,后悔当初自己树错了人。<br/> 如果从个人的利害得失、爱憎好恶出发,的确可以这样说。但如果从党和人民的大局着眼,则刚好相反。<br/> 春秋时代的阳虎,是名噪一时的“树人家”。他在鲁国树三人,皆为令尹,官做得很不小。可是当阳虎得罪于鲁时,他们并不因阳虎栽培过他们而徇私情,而是争相搜捕他。阳虎在齐国也曾树三人,其中一人成了齐王的近臣,一人做了县令,一人当了侯吏。后来阳虎又得罪于齐,近王者拒绝见他,县令者准备捉拿他,侯吏者追他至境上。看到这种情况,有人说阳虎不会树人,劝他以后“慎所树”。阳虎笑而不答。在他看来,他树的人个个都深明大义,不徇私情,执法不阿,尽责报国,这正是他所刻意追求的啊!阳虎不愧为“树人家”,他的胸怀、风格、见识,很有发人深思之处。<br/> 今天,我们的老干部举贤荐能,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使革命事业后继有人,使贤能之士报国有路吗?虽然,推上去的新干部在有的问题上,对我们本人表现得不那么“听话”,不那么“友好”,但是,只要其所作所为合乎党的原则,人民的利益,适应改革的潮流、四化的全局,那就表明他们是唯党和人民之命是听的好干部。这不正是老一辈人期望于新干部的吗?

蔡元培挽张謇联

第8版()<br/>专栏:古今名联<br/><br/> 蔡元培挽张謇联<br/> 梁羽生<br/>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八月二十四日,张謇病逝南通,享寿七十四岁。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挽以联云:<br/> 为地方兴教养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尤属望南通后进;<br/> 以文学名光宣两朝,日记若在,用裨征文考献,当不让常熟遗篇。<br/> 张謇曾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复新面粉公司、资生铁冶公司等等企业,对教育事业也肯出钱出力,故蔡元培以大学校长的身份在这两方面表扬他。联中的“孝子”指张謇的独生儿子张孝若,他曾任首任中国驻智利的全权公使。张謇逝世时,他任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会长”。蔡元培和他的关系在师友之间,据说此联是蔡应他之请写的。就政治立场来说,张謇和蔡元培不同。张曾任袁世凯的实业总长,并组织统一党与国民党对抗,又曾反对五四运动。蔡元培是同盟会员,在北大校长任内,是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的。<br/> 下联的“常熟”指翁同和,翁是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遗著有《翁文恭公日记》,颇有史料价值。张謇和翁同和都是状元身份,因此蔡元培把他们相提并论。张謇遗著也有《张謇日记》。“不让常熟遗篇”,是指两人的日记而言。不过,蔡写此联时,张的日记尚未刊行。

纤痕(外一首)

第8版()<br/>专栏:<br/><br/> 纤痕(外一首)<br/> 冯麟煌<br/> 纤夫苍老的前额,挂着的<br/> 几道深深的皱纹漫长的岁月,凿出<br/> 一川狂奔的江流<br/> 一串凝重的号子<br/> 一段五线谱<br/> 一道虹<br/> 回天的力,勾勒出<br/> 风雨的世间<br/> 江山的命运<br/> 艰难的路<br/> 一代纤夫的韧性<br/> 汗,血,泪<br/> 溅落奔腾的进行曲<br/> 发出震天的吼声……<br/> 呵,磐石,纤痕<br/> 象读一本古力学的书<br/> 面对这劳动者的丰碑<br/> 我默默记下<br/> 这行行象形文字镂刻的<br/> 碑文<br/> 山民之舞<br/> 一串舞步踏出一串花朵<br/> 作别远古的洪荒<br/> 飘离伊甸园的梦<br/> 发出原始而野性的呐喊<br/> 和着开山和渔猎的号子沉雄<br/> 紫铜褐岩的臂肌隆起、抖动<br/> 嘴咬一枝野花,肩飘一缕乌云<br/> 踏着织绣和舂捣的古谣凝重<br/> 玫瑰色窈窕柔润的线条波荡、浪涌<br/> 山峦和瀑布欢乐的共震<br/> 卷起一阵阵粗犷的风<br/> 划过一道道流动的虹<br/> 舞的旋律<br/> 化入时空的朦胧<br/> 崛起一座五指山峰

布达拉宫(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布达拉宫〔摄影〕 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