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护送一位美国飞行员的往事
汪志荣
1945年1月21日,我新四军淞沪支队在被日军占领的上海近郊的黄浦江畔龙华咀救护了从江西遂川驾机空袭上海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一个飞行员。他在飞机被击中坠地后,面部和四肢被烧伤。当时,日军出动大批军队、警察、宪兵在龙华咀一带包围搜索。但是在我军和当地群众掩护下,终于将那位飞行员救出险境,十天后由淞沪支队护送到四明山我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驻地——余姚县的梁弄镇。
这位美国飞行员叫托勒特,是美驻华空军第十四航空队战术侦察部队的中尉机师。经我军营救脱险后,又得到根据地医务人员悉心治疗,很快复原。2月8日那天,纵队司令员何克希同他见面,表示慰问。纵队政委谭启龙还设宴为他饯行。席间,浙东行署副主任吴山民赋诗相送:“委曲梁弄两月间,相与心照意难宣。它年举世升平日,重话期于麦羹连。”
那时我军处在敌后,同美驻华空军无法联系,这就需要派部队护送到国民党控制地区再转送去美军基地。3月23日托勒特由纵队送到四明自卫总队部,并确定由总队李明参谋长和应晓初主任率该部一个中队护送。当天晚上开大会欢送他,托勒特上台讲了话,大意是:你们英勇地抵抗我们共同的敌人,所担负的伟大工作都使我非常佩服……。
我们这次行动虽然早已通过各种渠道,请国民党有关部门接收并护送美飞行员回基地,他们仍无理阻拦,在进入国统区的十余天时间里几乎天天遭到枪炮声的“欢迎”,战士们不得不进行反击,把他们赶跑。然后,派出警戒保护飞行员休息和我们社教队的演出。
4月5日,我军与美军驻临 海办事处取得了联系,由他们那里派了一位黄秘书同国民党新昌县政府商议,由我军将托勒特移交给县政府,但该县政府竟以不承认我军为新四军正规部队为借口而拒绝接受。托勒特听到此事,愤怒地破口大骂国民党县政府。不得已,只好由黄秘书回办事处商议。4月10日,美军办事处出具了主任柯克斯上尉接受托勒特中尉的收据,正式作了移交。我们也就完成了这一特殊任务,返回根据地。
我们在护送托勒特的短短十多天的过程中,大家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位美军中尉看到我军战士行军中常常负荷三四十斤,在村落要点,连夜奔袭反击阻拦我军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他深为钦佩。当他看到我们社教队的几个男女小队员,身穿成人穿的灰布军服,赤足草鞋,除了自带背包外,还分带队内道具乐器,每当我们在行军途中超越他去攀上高山时,他就伸出大拇指连声说:“OK!OK!”我们也满脸笑容地回答:“OK!”夜晚,部队在居民家宿营,社教队要准备演出,排练节目。他常到我们驻地来,摸摸道具,敲敲笃鼓,听我们队员演唱,由于言语阻碍,他只能现出惊异好奇的神色。我们晚上演出时,他也同我们的战士一起观看,一个担任口译的同志,为他讲解剧情,当群众鼓掌时,他也高举双手鼓掌。当我们用汽灯聚光,再用细线串成标语“热烈欢送盟军飞行员回归基地”,“中美两国联合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等口号,和映出毛主席、朱总司令等头像时,他请翻译陪同到后台观看,见到我们的“土电影”竟是这样简陋,表示十分佩服。在移交托勒特时,美方同时交给我们一封感谢信。这封信曾登载在1945年4月30日《新浙东报》上,全文如下: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何司令,敬爱的先生:
我借着这个机会,谨向你和你的部属们道谢。你们很好地营救了我们勇敢的飞行员——托勒特中尉,并且殷勤地招待他和治好他的创伤。请你相信,我是奉我国驻华陆空军将领们的命令担任这工作的。你和你的人民所表现的这种令人惊奇的合作精神,将会大大地缩短战胜我们共同敌人的时间。我确信,我毋庸哓舌,当这位青年的亲友们在美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时,将要如何感谢你们啊!
我所代表的机关,主要的任务是营救在浙江省的美国飞行员。我们办事处刚设立不久,因此,尚未能北上向你和你的部属们致候。我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以便和你讨论营救的计划。在我们会见之前,我不知道你们有无可能将营救的消息立刻告诉我的办事处,这样,好让我们的飞行员迅速地回到他们的营地去。假使你有意这样做的话,带这封信给你的代表,可以较详细地和你商讨那些计划。当我们会面时,我们将更详细地讨论它。为了你们对我们的努力帮助,让我们再一次地向你和你的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签名是美军上尉柯克斯,日期是1945年4月10日。
护送美国飞行员托勒特之行,至今已整整四十年了。我们担负这次任务的同志,几十年来在全国各个岗位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世界和平都在努力工作,有的同志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大家都十分珍惜那次护送任务,也常怀念那位被护送的飞行员,祝愿托勒特先生健康,愿他同我们为发展中美人民友谊而努力。


第8版()
专栏:

太行山的回响
韩征天
车出长治市区,不一会儿就爬上了曲曲弯弯的盘山公路。
倚窗而望,太行山绵亘起伏,逶逶迤迤,如同一条汹涌奔腾的长河,显示出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
黄崖洞到了。这里奇峰突兀,怪石嶙峋,沟壑纵横,断壁如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太行山坚韧勇敢、粗犷雄浑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黄崖洞是值得骄傲的!
四十多年前,它用自己的血肉身躯,养育了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用自己不屈不挠的意志,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笔。
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我八路军在敌后最大的兵工基地。它的年产量,可以装备十六个团。1941年11 月,日本侵略军调集其号称“钢铁大队”的三十六师团等五千余人,分几路向黄崖洞进攻,妄图摧垮我兵工厂。敌人使用了飞机、大炮、毒气弹、火焰喷射器等武器。在左权将军的亲自指挥下,我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民兵,利用有利地形,与侵略军展开了殊死的拚搏。激烈的战斗整整进行了八个昼夜,我军终于取得了歼敌两千人的辉煌战绩,胜利地完成了掩护兵工厂转移的任务。这场气壮山河的保卫战,被中央军委誉为1941年反“扫荡”以来最成功的模范战斗!
四十四年过去了,当年的硝烟似乎还没有荡尽,昔日的工事、掩体仍依稀可寻。我们穿过“一线天”、瓮圪廊,攀过小司号员崔振芳烈士坚守过的“断桥”阵地,进入黑虎口。这里地势较为开阔,是当年我热血勇士和敌人展开肉搏的地方。一条清澈的小溪穿过乱石,涓涓流去。山坡上,有几位赤胳裸臂的民工在开山取石。烈日炙烤着他们那充满力感的肌腱,象一尊尊古铜色的雕像。凿石叮叮,在静谧的山谷中传响着,给人一种辽远悠长的遐感。
太行山,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休养生息,辛勤耕耘,用智慧和汗水滋润着这块古老而英雄的地方。侵略者来了,太行山燃起了不灭的烽火!陈毅元帅在《过太行山书怀》一诗中写道:“黄河东走汇百川,自来表里太行山。万年民族发祥地,抗战精华又此间。”
一位当年参加过黄崖洞保卫战的老石匠,热情而又健谈。我和他攀谈起来。他用烟袋锅指点着附近的山岗,兴致勃勃地给我介绍着当年的情形。他的记忆是那样清晰,感情是那样激动,好象这一切都是在昨天发生似的。
我请问老人高寿。老人谦和地笑笑,用指头比划着说:“称高寿不敢。我今年六十有七了。”我说:“老人家,你是个老革命了,也该‘退居二线’,享几天清福啦。”他笑着说:“我还想干几年呢!”旁边一位小伙子告诉我,听到邓小平同志亲笔为黄崖洞题词的消息后,老人硬是要参加修缮黄崖洞革命遗址的工程。他天天干在工地上,吃在工地上,谁也劝不回去。
望着老人那青筋突兀的肌体,那爬满皱纹的面庞,我只觉得一股温热涌上喉头……
这就是太行人,这就是太行人的性格!
山风送来了一阵欢歌笑语。我顺声望去,只见在山上的烈士公园,在那座巍峨的烈士纪念碑下,一面鲜红的团旗在风中抖动。团旗下,一群青年男女聚在一起,面对着对面山腰的幽深的黄崖洞口,指指点点,似乎在寻觅着什么。
我顿时恍然大悟。在抗战胜利四十周年纪念日的前夕,中共长治市委向全市二百七十万人民发出号召:“发扬革命传统,振兴太行老区!”每天都有许多人来这里瞻仰革命遗址,学习革命传统。有工人,有机关干部,有解放军战士,其中多数是青年。他们来这里过团日,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他们在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也在寻找着自己的人生!
面对着高高大山,巍巍黄崖,青年们突然发出了大声的呼喊:“我们来啦——!”
这雄浑豪放的声音,和着强劲的山风,在山谷里震响,引得群山争相呼应,传得很远很远……


第8版()
专栏:

我活得多快乐
白峡
李法平同志,1945年前后曾是中美陈纳德航空混合队的飞行员,当时他常住昆明机场。大陆解放后,台湾曾传说李法平被害。去年他托来祖国大陆旅游的侨胞,给台湾的朋友带去一张他的近照,请那里的朋友看看,他不但活着,而且活得很快乐。
我没有死,
我依旧象驾着飞机飞在时代的河床上,
我的飞机,
不是载着青天白日,(注)
而是五星红旗导航。
今天,
这里的枯草又发出了幼芽,
这里的冰川——
医治好了它患了多少世纪痈症的喉管,
又放声唱起新歌。
我怎能活得不快乐?!
你看我眉峰青青,
那是我返老还童的笑波,
你看我眼神炯炯,
那是——
我的生命燃起了熊熊之火。
你看我活得多健康,
又多快活!
我虽已花甲,
每天早晨和儿子赛跑,
我虽已花甲,
正在学习著书立说。
你看我参加种花植树,
而今花香四溢,
一街芙蓉灼灼,
你看杨柳拂面——
满城绿波……
你看,
我活得多么健康,
又怎能不快乐!?
(注)青天白日:即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大志不等于大官
我的一位青年朋友出任副厂长一年半,干得不错。前不久我们在街头相遇,我问他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他想了想,郑重地回答:“争取再用一年半的时间去掉副字!”
应该说,我的这位朋友是很有点进取精神的。然而,把“去掉副字”作为努力目标未免过于“实惠”。目前,不少青年都比较欣赏“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这句名言。然而,在广西、云南的边防热血男儿为了“幸福十亿人”,不惜“亏了我一个”,其中连想都没想当元帅的恐怕不乏其人,总不能说他们不是好兵吧?另外,把这句名言推广下去,那么,不想当厂长的就不是好工人,不想当乡长、县长的就不是好农民,极而言之,不想当国家元首的就不是好公民,那可就不得了啦。
是的,时代迫切需要一大批年富力强、才德兼备的中、青年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然而,同样需要更多的中、青年同志尽心尽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职务来作砝码的。孙中山先生讲过一句颇为深刻的话:“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立志做大官”。今年“七·一”,薄一波同志就曾以这句名言赠送给新党员。项金红


第8版()
专栏:

太行烽火 王永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