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纪念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台湾人民的心是中国心
——回顾台湾人民五十年的抗日斗争
江浓
台湾人民具有爱国主义的传统,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始终高举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坚持了艰苦卓绝和不屈不挠的长期抗日斗争。祖国大陆的抗战开始以后,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成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组成部分。抗战的胜利使台湾得以光复,台湾人民得以同大陆人民共享胜利的喜悦。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居住大陆的台胞和大陆人民一起向台湾父老兄弟姐妹祝贺台湾光复四十周年。
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由于有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及政治环境,与祖国大陆各地的抗日斗争相比有其特殊性。简言之,斗争更长期、更复杂、更曲折、更悲壮。在漫长的年代里,因形势的变化,斗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武装斗争为主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群众性政治文化斗争为主的阶段,方法不同,目的都是要驱逐侵略者,回归祖国。
反对清朝政府割台
1894年甲午战争,清军战败。1895年4月17日签订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6月2日在基隆港外日舰上,清代表李经方与日代表、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海军大将合签《交接台湾文据》。割台的消息传来,全台哗然,百姓“若午夜暴闻惊雷,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集于市,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北鸣锣罢市,民众发檄文声讨清朝统治集团卖国,表示抗日决心。地方绅士丘逢甲率全省绅民上书巡抚痛陈:“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誓死守御。”在北京会试的台籍进士、举人联名上书都察院,请求代奏:“以全台之地使之战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战而亡。”在孤立无援的困境中,丘逢甲等人于5月25日宣布成立“台湾民主国”。它宣称:“……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他们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刘永福为台湾民主将军,丘逢甲自任副总统兼义勇统领。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并非要台湾脱离祖国而独立,而是权宜之计,待御外事成,再把台湾归回祖国。但不久,唐、丘先后渡回大陆,台湾民主国仅十几天便夭折。刘率领军民转战各地五个月,也率部将退回厦门,在他的黑旗军旗帜下的抗敌战斗历六个月而告结束。
英勇阻击日军入侵
日军派遣精锐部队开始侵占台湾。5月29日,先在基隆以东三貂角登陆,6月6日攻陷基隆;6月8日攻进台北;6月17日成立台湾总督府。6月下旬攻陷宜兰、新竹。自发的台湾民众武装配合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各地英勇阻击日军。吴彭年、吴汤兴、徐骧等人率领的义军在台湾中部大甲溪、彰化八卦山的战斗,杨泗洪、简精华、徐骧率领的义军在大埔林的战斗,林昆岗领导的义军在嘉义的保卫战,南部义军在茄苳脚和头沟水的战斗,都打得非常激烈。日军遇到意外顽强的阻抗,死亡近五千人,伤病两万数千人。日军被迫两次增兵,用五个月时间才打到打狗(高雄)、凤山、台南,宣布“平定”台湾。战斗中,台湾军民的损失也十分惨重,仅徐骧的部众就有三千人壮烈牺牲。
三年一小反 五年一大反
此后,台湾人民的军事斗争仍在继续。在北部,林大北、简大狮率领武装民众一度收回瑞芳,围困宜兰晕。詹振、陈秋菊领导的抗日军,在1896年元旦攻入台北,与日军进行巷战。次年5月,这两支队伍会师,共五千多人,再度攻进台北市区。在中部,造纸青年工人柯铁组织两千多人的武装民众,以铁国山为中心,建立抗日基地,采用游击战法,同敌军周旋,坚持四年之久。在南部,林少猫领导的三千多人民武装进攻潮州和恒春,击毙日军多人。民众用土枪、竹矛进行肉搏战,挫败一次又一次的“扫荡”,斗争持续了七年。尽管斗争环境艰苦,台湾人民的武装斗争还是此起彼伏,“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1907年新竹北埔的樟脑青年工人蔡清琳发动起义,杀死北埔警察支厅长及警察分遣所的全部日警。1911年大安溪各部落的高山族抗击日军警的围剿,历时一年,毙伤敌数百人。1912年发生了刘乾领导的林圯埔起义。
1913年开始,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受辛亥革命的影响,苗栗的赖来秘密到上海返台后,计划夺武器驱日军,收复台湾。可惜在袭击警察署时赖不幸阵亡。同年12月孙中山的同盟会派出曾经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同盟会员罗福星到台湾,宣传革命,建立组织。罗在苗栗设置机关,以“革命会”、“华民会”、“同盟会”的名义,在台北、基隆、桃园、台南等地发展组织,成立“中国革命党台湾支部”,但因叛徒出卖,九百二十一人被捕,罗福星等二十人光荣牺牲,这就是著名的苗栗起义。1914年台湾总督佐久间亲自率领一万多军警前往东部太鲁阁镇压高山族。高山族人民为了自卫,拿起弓箭竹矛,苦战三个月,毙伤敌人三百多人,佐久间坠崖而亡。1915年爆发了震惊海内外的噍吧哖事件。余清芳、江定、罗俊以台南西来庵为据点,建立抗日组织,号召台胞“尽忠报国,恢复台湾”,参加者达数千人。因起义机密被日警探悉,余、江等率千余人临时起义,激战近一年,最后退入山区,直逼噍吧哖(今台南县玉井乡)的日本警察支厅,杀死日警多人。死守虎头山血战数昼夜。由于寡不敌众,余清芳等九百多人壮烈牺牲。遭到滥杀的无辜百姓达数万人。这是台湾汉族人民发动的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
受五四运动影响 开展群众斗争
军事斗争的无数英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基础,鼓舞了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海隅孤岛,幅员狭窄,没有回旋余地。二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只靠岛内自发性军事反抗,不可能把强大的侵略者驱逐出去。吸取这个深刻教训,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从1920年开始转为以群众性政治文化斗争为主的第二个阶段。
一九二○年留日台湾学生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在东京成立“新民会”,并仿北平的《新青年》,发刊《台湾青年》杂志。该会正副会长是林献堂、蔡惠如,会员有百余人。第二年在台湾成立了影响颇为广泛的“台湾文化协会”。这是台湾知识分子的统一战线性质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启蒙文化团体,领导人有林献堂、蒋渭水、蔡培火、王敏川、陈逢源、连温卿、李应章(李伟光)、林茂生、谢春木。由于该会的推动,台湾各地青年纷纷成立读书会等文化团体。1925年3月24日,五千多台湾民众为孙中山先生的逝世,冒雨在台北文化协会举行追悼大会。这次群众集会也说明台湾的群众斗争是同祖国的革命紧密相联的。接着,农民运动起来了。1927年在农民领袖简吉、赵港的领导下,各地分散的农民组织联合起来,成立了统一的“台湾农民组合”,举行第一届全岛大会,会员很快发展到数万人。他们向最大的地主、台湾总督府和制糖会社进行反对封建剥削的斗争。工人运动也起来了。台湾第一个工人组织“台湾机械工会联合会”和“台湾工友总同盟”在1928年相继成立,开展反对日本人资本家超经济剥削的斗争。青年运动也起来了。1922年旅居北平、上海、广东、厦门、南京的台湾学生分别成立“台湾青年会”、“台湾学生联合会”、“中台同志会”,展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活动。1927年中山大学等校的台湾学生建立“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在《告中国同胞书》中呼吁:“勿忘台湾”,“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政党也成立了。1927年“台湾文化协会”分裂,蒋渭水另组“台湾民众党”,这是代表台湾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对“台湾工友总同盟”有影响。1928年台湾共产党(日本共产党台湾民族支部)在上海成立,这是林木顺、翁泽生、谢雪红等七人在中共中央的帮助下,4月15日举行台湾籍共产党人第一次代表大会而成立的。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同时对日本国内和台湾的进步团体进行取缔,大规模逮捕革命者。“台湾民众党”被解散,蒋渭水逝世。台共的谢雪红、王万得、苏新、翁泽生等领导人和大多数党员被捕,台共组织受到极大破坏。1929年“台湾农民组合”遭到大镇压,二百多领导者被捕。工会也被取缔。
在这十几年中,台湾的农工群众运动和政党活动非常迅速地展开,普遍地提高了台湾人民的民族主义思想,是五十年中斗争最活跃的时期。但是,在台湾,总督有权颁布可用于台湾的法律、法令和谕令,握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人民没有一点民主自由。日本的台湾总督共有十九任,其中十任是海军将领或陆军将领,日本派到台湾任职的大小官吏中权力较大的是素称最保守、最反动的内务官僚,他们向台湾各角落布设特高、警察。群众斗争也和军事斗争一样,十分艰巨,许多领导人和干部,被捕后坚贞不屈,从容就义,或长期坐牢。他们的英勇斗争事迹应该有人编撰成书,以资纪念。
反对奴化 保卫中华文明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了巩固它的“后方”,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报刊上禁止使用中文,公共场合禁止讲中国话,强迫台湾人改用日本式姓名,目的是要台湾人民从思想文化上同祖国隔断关系,变成日本的“皇民”。但是这个企图没有得逞。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是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台湾人民照旧在家庭在社会讲自己的闽南话、客家话或高山族语言,使用本来的姓名,按本民族本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抵制奴化政策,保卫中华文明。受骗者寥寥无几。在大专学校,当局只许台湾青年学医、学工,不准报考涉及意识形态的政经法文各学科。但有不少医生从治病转为“医治”社会,成为优秀的政治家。在文学方面,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抗日爱国作家。杨逵创办台湾新文学杂志,发表《送报伕》等小说,吴浊流写《亚细亚的孤儿》等书,赖和也发表不少作品。还有许多爱国作家,都以文艺作武器宣传抗日。
日本殖民当局对文化比较落后的高山族实行最严厉的弹压和奴化。他们把高山族限制在深山狭谷的部落里,不许高山族同胞到平地来和汉族接触。高山族发动了多起反奴化斗争,其中1930 年10月27日爆发的雾社起义,规模最大。在中部浊水溪上游的雾社部落,高山族不堪日警的压迫,经过绵密计划,乘学校开运动会之机,由高山族知识青年达兹基斯纳伟率三百人冲入会场,把聚会的郡守以下全部日本人杀死,同时部落头
目莫那·罗达奥也率众袭击警察分室、警察分驻所和邮局,然后退守深山。日军调集六千多军警,出动飞机大炮,还施放毒气,进行血腥屠杀。高山族人民据险顽抗,宁死不屈,激战二十多天,终因粮尽弹绝,九百多高山族同胞战亡或被杀。雾社事件在日本和国际上引起强烈反映,日本被迫罢免台湾总督。
配合和参加大陆的抗战
不少台湾青年早在抗战前或抗战初期就到大陆参加抗战。如张志忠等革命者参加新四军在苏北指挥部队打日寇。有的人参加八路军后到延安,对日本战俘进行教育,帮助“日本人解放同盟”作瓦解日军的工作。黄埔军校二期出身的国民党少将李友邦,组织了“台湾义勇军”和“台湾少年团”,培训台籍青少年,活跃在浙东、浙南、闽北、闽南的抗日前线和后方,担任敌前喊话,审讯日俘,编译资料,在金华、衢州、兰溪、建阳开办医院为抗日军民治病,又组织文工团到前线和后方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41年在重庆成立“台湾革命同盟会”,该会由“台湾民族革命总同盟”、“台湾革命党”、“台湾独立革命党”、“台湾青年革命党”、“台湾国民党”、“台湾光复团”等六个团体合组,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光复台湾,与祖国协力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为宗旨。在重庆从事抗战的有谢东闵、李纯青、宋斐如、李万居、谢南光、黄朝琴、游弥坚,在广东的有丘念台。此外,钟浩东、吴思汉等一批青年,在抗战后期冒险回大陆参加祖国抗战。在岛内,还继续不断地发生反抗日本暴政的群众斗争。1939年一千多名被征去当“军伕”的台湾壮丁在高雄“哗变”,六百多人被杀。在基隆、台北也曾发生类似事件。1944年台北的大学生蔡忠恕联络二百多人计划起义,配合祖国抗战,驱逐日寇,可惜事泄,蔡等多人牺牲。这一类抗日斗争差不多每年都有发生。台湾人民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大陆的战争。
概括起来,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五十年,台湾人民进行抗日斗争五十年,规模较大的就有数十起,包括军事性的、文化性的、政治性的和社会性的,而台湾人民的牺牲达六十多万人,被掠夺的财物无数。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永久侵占台湾并同化台湾人民,结果如何呢?最后一任台湾总督就曾哀叹说:“万一敌军登陆,台湾人会不会突起响应,袭击我皇军?”这证明台湾人民从来没有被日本征服。
与祖国共享胜利喜悦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是台湾人民三、四代人艰苦斗争、日夜盼望的好消息。父老们燃烛焚香,带领子孙向祖先报告光复的喜讯,并西向祖国,向“唐山”祖地遥拜,希望祖国政府早日派员接受日军投降。亲友相互串访,商量如何庆祝光复,怎样在祖国的怀抱里当家作主人,建设新的台湾。文化界人士开始筹办自己的刊物,恢复中华文化。城镇居民自动组织起来管理清洁卫生,维持治安。在台北市古亭一带的旧书店和日本人摆的地摊上,出现了多年被禁止的论述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书籍,以及《资本论》、《反杜林论》等理论书籍,台湾青年整天涉猎搜购,如饥似渴地阅读,武装自己的头脑,填补一个时代的空隙。与此相反,个别帝国主义分子意图乘中国政府接收人员还没有到达台湾之前,宣布台湾独立,阻挠台湾归回祖国,但这个阴谋未能得逞。
10月25日,中国政府委派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司令官陈仪,在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接受台湾总督兼驻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代表日本政府的投降,台湾重归中国版图。第二天,全省人民大规模庆祝台湾光复。台北市万人空巷,全城举行大游行,燃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狮阵、艺阁、锦旗、高跷,一队又一队串街,盛况空前。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共享抗战胜利的喜悦,从此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半个世纪的历史。台湾把10月25日定为光复节,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大陆的台胞和大陆人民也庆祝台湾的光复。
令人痛心的是,光复不久,台湾人民还来不及了解祖国大陆,就又陷入台湾与大陆分裂的局面。这种局面是人为的,应该早日结束。当前,环境虽然复杂,道路虽然艰难,但台湾人民有鲜明的民族主义思想,有长期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爱国革命传统,台湾人民的心是中国心。台湾人民有当家作主人的强烈愿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祖国大陆人民更加思念台湾人民,决心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同台湾人民一道,为中华民族的更加团结和繁荣作出新的贡献。(附图片)
图为“爆炸大王”赵守福给青年讲他在抗日战争中,一人就炸死敌人一百三十八人的故事。
谭晓宁摄(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

团堡歼敌记
高稚
1940年9月,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正太战役结束后,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团奉命从井陉回到易县稍事休整,又以急行军奔赴涞源参加第二阶段的涞灵战役。在一团攻打涞源城、南坡头,二团攻歼三甲村之敌的同时,我们集中兵力围歼盘踞在东团堡的敌人。
东团堡位于涞源城东北六十余里,地形险恶,是横扼冀察两省交通要冲的咽喉,相传四郎探母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地。日本侵略军伪蒙疆国驻屯军将这里当作进攻和扫荡我抗日根据地的后勤供应中继站,与上庄、中庄、王喜洞、摩天岭等据点相呼应,成为涞源、宣化公路上分割我各根据地的战略支撑点。东团堡除背靠长城要塞外,内外还筑有上下三层大碉堡,地堡、围墙、外壕、鹿寨、铁丝网构成坚固的环形工事。这里的守敌是日本侵略军独立混成新第二旅团的士官教导大队,九十九个小队长和一个中队的日本士兵,共一百七十多人。这些从战斗部队调选上来正在集训的小队长,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在侵华战争中有实战经验,当地人民对他们恨之入骨。
9月21日夜,我们悄悄地运动到距东团堡十来里的村庄,天刚破晓,邱蔚团长与王建中政委召集营长们去看地形并分配任务。十点钟左右,我们的陈宗坤营长笑哈哈的回来了,大家清楚,从这位轻易不露笑容的营长脸上看出,一定是我们三营抢到了主攻任务。果然,我们的老教导员、团总支书记杨志德也来了,部队随即做战斗动员,检查武器弹药,绑扎云梯,写请战书,争当突击队,最后营分总支决定,全营投入战斗,按序列九连为突击队,我们十二连随九连后行动。
9月22日晚八点,乘着山区初降的夜幕,部队摸向东团堡附近的馒头山,在民兵引路下,九连巧妙地装狗叫以迷惑敌人,剪开铁丝网,利用鬼子哨兵转身之机一刀将其结果,枪和钢盔落地的声音惊醒了碉堡中沉睡的日本兵,但在他们朦胧中,集束手榴弹就投进碉堡,将他们炸成了碎片。战斗打响了,外围突破了。我们一起投入对东团堡的猛攻。这时敌人开亮了探照灯,战场上明如白昼,他们的各种火器向我们这块狭小的阵地射来。接着,敌人组织反突击,与我们展开了白刃格斗,拚杀声与刺刀的撞击声响彻了夜空。九连长王岐非常机灵,利用我们缠住敌人格斗之机,来了个小迂回,一下攻占了东团堡西南角的一个炮楼,敌人慌了。利用他们龟缩之机,我们全营突进村内。此时二营也赶来抢占了村南路上的碉堡。经过两夜一天的争夺、格斗、我们虽有较大伤亡,但仍将顽敌压缩到村西南角一座地主大院的核心工事里。他们依靠枪多、弹多,用轻重机枪和掷弹筒将四面射成了一层层火网弹墙,并施放毒气,阻止我们进攻,固守待援。我军战士被催泪瓦斯呛得出不来气,只好用自己的尿冲湿毛巾堵住口鼻。在此情况下,上级命令我们暂停进攻。
24日上午八点,四十多个日本兵疯狂向九连阵地扑来,九连战友将敌人放至四十米距离,突然开火,一下撂倒它十几个。趁敌溃散,三排还强占了敌大院西南角下一座暗堡,这就给我军进攻核心工事打开了通路,给固守之敌造成了致命威胁。日军的甲田中佐孤注一掷,亲自率领数十名士兵举着战刀扑上来,九连一排于排长带领全排同敌人展开肉搏,他一连捅死四个敌人,但他的头部也被敌人刺伤,在这个紧急时刻,于排长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阻止了敌人的反冲锋。下午八点,部队对敌核心工事发起总攻,二营七连用炸药包轰开了东大门,并占领两座厢房。我们十二连在连长陈云忠率领下突破围墙,相继占领西南、西北两个碉堡。我们攻击的这两座大碉堡有三丈多高,在火力掩护下,四十人抬着大云梯靠上碉堡,三班长王国庆抢先背上二十个手榴弹爬上云梯,当他准备向碉堡内塞手榴弹时,不幸中弹牺牲。连党支部的黄支书又背上二十颗手榴弹爬上云梯,并把王国庆烈士身上的手榴弹取下来一并塞进了碉堡,只听一声巨响,碉堡内的鬼子全部上了西天。敌人最后退守到东北角碉堡,仍然顽抗不投降,并连续施放毒气,使我大部分指战员中毒。
25日,张家口的日军派飞机给被我围困之敌空投弹药给养,偏偏全部落在我军阵地上。战士们高兴地说:“谢谢皇军照顾,弹药给养我们都收到了”。这天阵地上出现少有的沉寂。傍晚,碉堡上传出几声清脆的枪声,原来是他们的金翻译官跑出来向我军投降。就在这天下午,甲田见大势已去,突围无路,增援无望,对残存的二十七人下令将粮食、物资、枪枝弹药堆在一起,浇上汽油点着,逼着所有的人投火自焚。他挥舞指挥刀将一个不愿自焚的士兵一刀挑出肠子来踢进火内。当我们冲到他们面前时,这些可怜的法西斯殉葬品已被全部烧死。
东团堡日军士官教导大队的覆灭,震动了日本侵略军,乃至日本全国军部,使敌涞源警备司令小柴俊男不寒而栗。当我军撤离东团堡,日军进驻收殓他们的骨灰时,这位漏网之鱼还痛心疾首的写了一篇《长恨歌》,用日中两种文字刻在石碑上。这首歌虽充满了法西斯的味道,但仍可作我军东团堡歼灭战的一段历史佐证。现抄录《东团堡警备队长恨歌》的几行,可见当时战斗之一斑。
察南边境一沃野,小柴部队此处观。
窥谋八路军贼寇,中秋明月照山川。
丰穰高粮秋风战,敌军踏破长城南。
精锐倾尽杨成武,势如破竹敌军顽。……
敌赖众攻新手替,我仅百余敌三千。
突击不分昼和夜,决战五日星斗寒。
穷交实弹以空弹,遥望援军云貌端。
万事休唯一自决,烧尽武器化灰烟。
烧书烧粮烧自己,遥向东天拜宫城。
高齐唱君代国歌,决然报死盘火里。
英魂远飞靖国庭,壁书句句今犹明。
一死遗憾不能歼灭八路军。
(作者当时任十二连指导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