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5-09-25

1985-09-25新闻联播 文字版

岚山秋

第8版()<br/>专栏:<br/><br/> 岚山秋<br/> 潘旭澜<br/> 到大阪的第八天,想到这正是看红叶的好时光,便约了两位同胞,一起去看闻名已久的岚山红叶。在这之前的一星期里,我连大阪的闹市名胜都没有到过,更别说去外地了。<br/> 岚山在京都郊区。虽说交通方便,从我的住处千里山到那里,也要一个半小时。下了车,还不到九点。此地上午一般是九点才上班,但已经有许多游人,比我们更早就到了。<br/> 除了不少衣着入时、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外,有父母带着孩子,有拿着手杖穿上“保健鞋”的单身老人,有三五成群穿着黑制服的中学生,还有一队队由老师带着的少年儿童。一些自己开着小车来的中年人,有的正支着三脚架在摄影,有的已在写生版上勾出岚山一角的轮廓,有的跑到比较僻静的河川边悠然自得地钓鱼。<br/> 风和日丽,岚山象熟悉而又陌生的梦境。<br/> 两座不高的山峦,隔着保津川默默对看着,似乎是在互相凝视、端详。谁也说不清他俩互相对看了多少年。<br/> 不会看够的。尤其在这深秋嫩寒时节。“霜叶红似二月花”,那一丛丛、一簇簇的红叶,象落霞,象火焰,也象沸腾热血,我仿佛在什么地方见过。是香山,是天安门前,是雨花台,还是我故乡的山野?记不清楚了。它没有映山红那样鲜妍艳丽,但却更深沉更引人遐思。<br/> 如果遍山尽是红叶,固然耀眼,甚至壮观,但不免会使人觉得单调,不满足。岚山耐看,就在于它并非一片通红。一簇簇的红叶,同一丛丛的青松、翠柏、樱树、凤尾竹以及其它草木,互相掩映,互相衬托。于是,红叶更美,更有活力了。我赞美红叶,也赞美陪伴它的青松、翠柏、凤尾竹和野草。也许京都的匠师,从这里得到启发,才织出那驰名于世的织锦罢?<br/> 我还喜欢那些红叶翠盖下的老干虬枝。古往今来,多少画家画过许多嘉木奇树,令人神驰。可是,我印象中还不曾见过一位画家笔下,有如此丰富多彩,百态千姿。有的象仙鹤展翅,有的象龙游沧海,有的象醉翁策杖,有的象壮士起舞,有的象情侣漫步……更有许多,什么也不象,只象它自己。<br/> 保津川和它的下游大堰川,使岚山特别灵秀。它几乎清澈见底,安详地穿过峡谷。有人说,它象和服美女拽着的彩带。我却觉得它象一根大地的琴弦。它时时刻刻用轻轻的音籁,鸣响着深情的乐曲,咏叹岚山的诗情画意。许多小船,漫游在保津川中。船上的人们,不知是寻梦还是寻诗?要不,那就辜负了大自然的深情厚意。<br/> 六十多年前,一位英俊的中国青年,写下了《雨中岚山》的诗篇。在他逝世三年后,日本人民将这首诗刻在朴素庄重的马鞍石上,表达对他崇高品格和缔造中日友好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人心才是真正的历史。他生前不要人们为他立碑塑像。可是他身后,在朝鲜、日本、法国,人民却坚持为之立碑塑像。而且,他在世界人民心中的无形丰碑,比石刻铜铸的有形物质,更巍峨,更久长。望着岚山诗碑,你会觉得红叶更红,苍松更翠,川流更清。<br/> 今天晴空万里。秋色胜春光。我在这里,领略了邻邦山川的秀美,聆听了穿过风雨的历史旋律,也依稀看到一位伟大探求者的足迹。<br/> 我拍下许多照片,还很想写一首诗。

一部激励人心的传记文学——《怒海澎湃》序

第8版()<br/>专栏:书林漫步<br/><br/> 一部激励人心的传记文学<br/> ——《怒海澎湃》序<br/> 杜埃<br/> 七十年代中期,我们曾再度前往海丰红场、红宫,瞻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二十年代杰出的农民领袖彭湃同志和他以及牺牲了的无数工农战友所创建的东方第一个苏维埃圣地。当年叱咤风云,血荐轩辕的壮烈豪气,深深在我们胸中激荡。但是,令人发指的是,这个轰动中外农民革命圣地,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严重破坏,彭湃的崇高形象被歪曲了,彭湃的侄儿被枭首示众,亲属遭受凌辱压制,演出《彭湃》一剧的剧团存有戒心,未敢前往海丰演出,此情此景比之十年内乱之前的五十、六十年代,真是面目全非,慨叹其前后天渊之别,令人义愤填膺,切齿痛恨。迨至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之后,党和国家拨了巨款修葺红场、红宫,幸赖有识之士于动乱中千方百计保存了不少文物,使红场、红宫大体恢复原貌,伟人及其家属得到平反,1981年又为彭湃隆重举行了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和学术讨论会,年来潮剧编演了两个剧本,珠江制片厂正着手摄制《彭湃》故事片。现在王曼、杨永同志又写出了这部《怒海澎湃》的传记文学作品,诚如魏天泉诗曰“驱灭阴霾传业绩,九泉烈士笑花丛”了,我也欣然为这部传记文学作品的出版写个序文,虽然颓笔难书,也义不容辞。<br/> 毛泽东同志曾誉彭湃为“农民大王”,这句话的内涵是极其深刻、丰富的。彭澎不仅在黑暗的旧中国是个具有战天斗地胆略的英豪,也是个敢于背叛地主阶级,焚烧田契,脱下学生装,穿上农民服,与工农结合的革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一生艰险复杂,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他无私无畏,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勇敢实践,他的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经验,在毛泽东思想宝库中有关农民问题及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战略思想方面增添了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br/> 过去我国的传记文学,曾由于种种原因没得到应有的位置,直至粉碎“四人帮”,尤其是新的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正确政策之后,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戏剧、电影中传记题材的作品才有了新的兴起,这是创作题材领域扩大,反映我国伟大历史和众多英雄、先进人物的一件值得大加赞许的好事,是文学界今后应予继续开拓发掘这类题材宝藏的一项重大任务。<br/> 《怒海澎湃》作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细致洗炼的笔墨,重现了英雄人物及其所处的波谲浪恶的旧世界和气势磅礴的新时代。作家根据至今仍为人民所传颂的彭湃许多英雄事迹和传奇式行动,用小说形式加以细针密线组织,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英雄的伟大形象,刻划了旧中国各种丑恶人物的嘴脸,这是一项颇为不易的工作。<br/> 传记文学也与报告文学一样,真实性是其基础。也许传记文学要更严格讲究事实的根据。书中许多篇章所描述的故事,无不是彭湃当年亲身经历的激动人心的事迹。<br/> 这本传记文学之所以具有魅力,首先是由于英雄一生动人的光辉事迹,其次才是作家的再创作。然而,即便如此,对两位作家来说也并非容易达到的,因而他们的劳动成果值得赞许。<br/> 正值党中央提倡社会主义创作自由的今天,文学在继续清“左”的情况下正步入黄金时代,我国文学的天空必将涌现更多璀璨夺目的新星群,这是社会主义文学走上历史性的新时代,也是大兴纪实的传记文学的新时代。<br/> (注:这本传记文学即将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和广州花城出版社同时出版。序言本报有删节。)

路标

第8版()<br/>专栏:<br/><br/> 路标<br/> 巴莫曲布嫫〔彝族〕<br/> 雾的路。<br/> 把迷惘划出裂缝的,是一根根遥接在一起的路标,仿佛是一排排牢实的铁栅,使险的路变为平坦……<br/> 因为这默默的路标。<br/> 夜的路。<br/> 把黑暗剪成碎片的,是一根根挽着手的路标,仿佛是一支支光的桅杆,牵引着车的舟一一驶入黎明的港。<br/> 因为这默默的路标。<br/> 于是,八百里蜿蜒的公路上,飘动着彩色的云朵:天蓝色的“日野”、淡黄色的“东风”、草绿色的“解放”、乳白色的“托约卡”……公路象一条彩色的河流,不时飞起一串串彩色的歌。路标——车轮的桨,在路的水面划出和谐与平安的涟漪……<br/> 妻子在你黄色的标志上寄托了孩子纯白色的思念;旅客在你黑色的警示上燃起了亲人鲜红的希望。于是,那遥远的、陌生的、象梦境一般神秘的境地可以到达了: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白山黑水的冰天雪地;西北大漠的沙海绿洲;海南之岛的旖旎风光。<br/> 一切都因你变得近了,近了。<br/> 我倚在车窗上,默默地想:那一根根挺立的路标,不正是风餐雨宿的护路工吗!

应当这样看山(外一首)

第8版()<br/>专栏:<br/><br/> 应当这样看山(外一首)<br/> 苗得雨<br/> 应当这样看山,<br/> 它生活在阔大空间;<br/> 应这样看山上的树,<br/> 它在阔大的空间中发展。<br/> 不要担心耕地有限,<br/> 生活是立体,<br/> 不是平面,<br/> 怎不知天上可掉银钱?<br/> 让思想的大门敞向云间!<br/> 写山中大黑石这么多大黑石,<br/> 在大山洼里积聚。<br/> 不知哪一块能砌坝?<br/> 不知哪一块能筑堤?<br/> 不知哪一块可垒墙?<br/> 不知哪一块当厚基?<br/> 还有,哪些块可供雕刻?<br/> 在等候知音者的赏识?<br/> 象估不透那些学龄前儿童,<br/> 谁将作梁,<br/> 谁将作柱,<br/> 谁是将,谁是帅,<br/> 谁作茧,谁抽丝……<br/> 他们是待出山的木,<br/> 他们是备挑选的材,<br/> 他们未来的出息,<br/> 暂时存放在这里。

新印宋版大藏

第8版()<br/>专栏:新书架<br/><br/> 新印宋版大藏<br/> 雷梦水<br/> 宋本《礼记正议》是研读《礼记》的一部重要的版刻。最近中国书店决定选用特种宣纸重行刷印,线装四函,分订二十四册,提供学术文化界参考。至于本书的流传也有一段书林掌故。<br/> 宋本《礼记正议》原为袁世凯的儿子袁寒云所藏。洪宪垮台后,袁寒云走寓上海,后因生活窘迫,将所藏宋三山黄唐刻本《礼记正议》及《公羊经传解诂》二书,售归潘明训所有,因名其藏书室为“宝礼堂”。潘宗明字明训,广东南海县人,清末在上海经商,家资富有,与藏书家朱疆村等多有过从,喜购宋刻本书,最初收得的是蜀大字本《史记集解》半部,刻印绝精,名重一时。他相继从袁寒云处又购得宋廖莹中世彩堂刻本《柳河东集》,这是世间的孤本,十分珍贵。他这样锐意收藏十几年,得宋本书百余部,编为《宝礼堂宋本书录》四卷,张元济先生为之作序。解放后,这些宋版古书绝大部分捐归北京图书馆收藏。<br/> 武进董康曾代宝礼堂校刊覆宋三山黄唐本《礼记正义》,雕印纸墨俱佳,为现代木刻书中精品,同时并会同张元济先生以阮元校勘记及历年不同版本的《礼记》与《正义》进行了精审的校雠,计校出前人所未校出之处数千条,成《礼记校勘记》一书,延请董授经先生按《礼记正义》的字体和行款镂版行世,仍保持了宋版的风貌。潘氏故去后,此版由其子珍存,解放后捐献与上海保管委员会。中国书店借以复刻出版正是这个版本。

矿工二唱

第8版()<br/>专栏:<br/><br/> 矿工二唱<br/> 邓华<br/> 鸽哨<br/> 最使人动情的——<br/> 是和黎明一同诞生的鸽哨<br/> 那翱翔在蓝空的<br/> 洁白的精灵<br/> 一刹那,映亮了与早晨一起<br/> 醒来的眼睛<br/> 象忠诚的跋涉者<br/> 钟情道路<br/> 矿工最爱太阳和天空<br/> 即使在幽晦如夜的煤井<br/> 那轰轰隆隆的风钻<br/> 也驱不退萦绕耳际的<br/> 鸽哨声声<br/> 此刻,哨声划过头顶<br/> 正奋翅飞向红宝石般的天穹<br/> 他的心,一点一点地<br/> 接近太阳——<br/> 那感情中<br/> 鲜红鲜红的神圣<br/> 绿<br/> 难得寻的<br/> 这样一片葱茏的草地<br/> 狂喜的瞳孔青翠欲滴<br/> 五分钟的淋浴<br/> 冲掉了一天的沉重和疲惫<br/> 我们来到山坡<br/> 让格崩格崩响的筋骨<br/> 横袒在夕阳洒下的金辉里<br/> 黝黑的饥渴<br/> 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绿风<br/> 和青青的馥郁<br/> 为了输出而摄入<br/> 为了奉献而汲取<br/> 于是,粗张的血管<br/> 重新贮满汹涌豪放的活力<br/> 每一个红色的日子<br/> 与黄昏<br/> 都被染成<br/> 碧绿碧绿

在湘西凤凰(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在湘西凤凰〔速写〕 丁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