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消除污染造福人民

临汾地区农药厂须注意莫泄有害气体袭击居民
5月24日下午,山西临汾地区农药厂的液氯罐内氯气泄漏,大量氯气顺风飘向附近的职工住宅区,使宽约三百米地带的居民及树木、花草遭受严重袭击。据临汾钢铁公司统计,全公司受到有害气体袭击的有二千多人,其中有四人被送往医院抢救,有七十多名学生不能按时到校上课。事发后一段时间,不少人还要吃药治疗。
多年来,临汾地区农药厂一直大量排放氯气和氯化氢等有害气体,致使厂区周围居民住宅区的大气中的氯气含量有时每立方米高达十七毫克,超过国家规定浓度一百六十九倍。
临汾地区农药厂必须赶紧采取措施,切勿再损害人民群众的健康。
山西冶金工业厅办公室 田书臣
编后
临汾地区农药厂发生的氯气泄漏事故,是一起严重事故,它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应该说,在全国也并不多见。
这起事故的发生,看来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个工厂多年来一直不断地排放氯气和氯化氢等有害气体,但并未引起工厂领导人的注意和警惕。事故发生后,当地群众意见很大。人们不知道这个厂的领导人及他们的上级对此持什么态度,有没有认真地采取有效的补救和防治措施。所有这些,都是读者十分关心的。
工业污染,是一项严重的社会公害,时时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态平衡,我们不可再等闲视之。希望那些至今还没有认真治理污染的企业,要从临汾地区农药厂的事故中吸取教训,加紧治理,为人民,也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5版()
专栏:调查汇报

贯彻《会计法》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本报记者 鲍洪俊
经查,秦润泽信中反映的情况完全属实。
山西运城行署乡镇企业局副局长阎孟励、郭德诚和计划财务科会计张灵祥,在打击压制正确执行财经纪律的原计划财务科负责人秦润泽的问题上,确实是配合得很默契的。1984年5月,秦润泽向上级揭发了张灵祥、阎孟励违反财经纪律、给秦润泽“穿小鞋”的问题后,阎孟励和郭德诚竟在7月31日以调整科室(计划财务科分为计划、财务两科)机构和负责人为名,将秦润泽免职调离;而手脚不干净的张灵祥却被提拔,接替了秦润泽的职务。为此,秦润泽据理力争,并要求留在计划科或财务科工作。郭德诚和阎孟励说不出半点调动秦润泽的正当理由,只好改口:“再研究研究。”10月25日,这两个副局长作出了离奇的“决定”:“秦润泽人属财务科,工作到生产科。”生产科长当即提出不同意见,他们又答应“研究研究”!
就在这时,张灵祥迫不及待地要把秦润泽撵出财务科。按理,在新的工作确定以前,秦润泽应留财务科工作,可是张灵祥却在8月18日悄悄地把办公室门上的锁给换了,使秦润泽只能望锁兴叹,进不了自己工作多年的办公室。8月25日,张灵祥又强行把秦润泽的办公桌搬走。对此,两个副局长竟熟视无睹。
今年5月,记者前往调查时,秦润泽仍然没有工作可做。而乡镇企业局的领导人不仅不承认错误,反而以“拒不服从组织分配,带有‘文革遗风’”为理由,要给秦润泽以党纪、政纪处分。记者问主持工作的郭德诚副局长:“秦润泽不接受分配,原因何在?”说秦“带有‘文革遗风’”的表现又是什么?对此,郭副局长除了承认“对秦工作安排不太合理”外,答不出个所以然来。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乡镇企业局的领导人串通一气,动辄以“文革遗风”压制正确反映问题的同志,这是不是“文革遗风”的反映呢?
这个局发生了如此严重的问题,党的监督作用哪里去了呢?据了解,从去年3月2日局里调整领导班子,老书记离休以后,党支部书记人选空了十一个月,全局十九名党员一年来没过一次组织生活。直到今年2月,才由郭德诚兼任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由于没有经验,我这个书记有关党的工作,几乎什么也没做。”可是,这位书记却与违反财经纪律的阎孟励搞在一起对秦润泽进行打击压制,这又作何解释呢?
乡镇企业局的上级领导的态度又如何呢?张灵祥、阎孟励违反财经纪律,秦润泽受打击报复的事,去年9月、12月就经运城行署审计局、地委组织部分别查证属实。遗憾的是,有关部门查而不处。据说,他们有这样的顾虑:受害的只是一个人,而要处理的是几个人,是不是太重了?其实,一个错误不能因为几个人犯而改变错误的性质。相反,几个人犯同样的错误,恰恰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乡镇企业局两个副局长那样飞扬跋扈,难道与有关部门查而不处没有关系吗?
今年1月23日报纸公布的《会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单位行政领导人和其他人员对依照本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们希望运城地委和行署的领导者切实贯彻《会计法》,给坚持财经纪律的秦润泽以支持,迅速恢复他原来的工作;并对阎孟励、张灵祥、郭德诚的错误作出必要的处理。


第5版()
专栏:毖后录

我维护财经纪律竟遭打击报复
我原是运城行署乡镇企业局计划财务科负责人、党支部委员,因抵制副局长阎孟励和会计张灵祥违反财经纪律的错误,遭到阎、张等的打击报复。
1982年3月,根据省《关于认真开展财经纪律大检查的通知》精神,局领导决定由我具体负责,抽人对局机关1980、1981两年的财务进行检查。由于张灵祥抗拒查帐,抢走帐簿,使查帐工作难以开展。直到10月,又决定由我和其他六名同志组成查帐组重新检查。经过半个月的工作,查出张灵祥违反财经纪律的许多问题。主要有:挪用公款两千四百元,时间长达九个月;不经领导批准,擅自开支四千九百多元;去西安看病,未经科里审核,自己报销了一千二百九十七元,其中有四百多元根本不应报销。
张灵祥的错误,理应受到处理,可是负责财经纪律大检查的阎孟励副局长,却公然庇护他,迟迟不肯听取查帐组汇报,也不让上报查帐结果。阎副局长为什么要庇护张灵祥呢?原来,张灵祥正在设法帮助他报销一笔款子。
阎孟励同志1981年调我局担任副局长后,曾在招待所住了几十天,机关按规定给他报销了住宿费。但他对此不满足,1982年初竟提出要领取住勤补助费。我查阅了国务院和省财政厅的有关文件后,向他说明不能发放住勤补助费。会计张灵祥为了讨好阎副局长,竟说“能发”。阎自然感激张灵祥,而对我不满。
1983年4月,阎孟励分管财务工作后,居然背着我这个计划财务科的负责人,让张灵祥采取“顶帐”的办法,发给了他二百五十六元住勤补助费。
我对他们这种以权谋私的错误进行了抵制,他们就给我“小鞋”穿。1982年查帐以后,我在计划财务科的工作被架空了。凡事均由阎、张商定,而我却连季报、年报都无权过问。一些重大开支,他们居然对我保密。1984年5月,我写信向上级领导揭发了张灵祥、阎孟励违犯财经纪律的一系列问题。7月31日,阎孟励和郭德诚(他以前担任生产科负责人时,与我有过工作上的“磨擦”)两位副局长突然召开会议,宣布免去我计划财务科负责人的职务,调我去生产科工作。而张灵祥竟被提拔为财务科科长。我抵制不正之风,不过是尽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万万没有想到,竟然遭到这样的打击报复!
山西运城行署乡镇企业局 秦润泽


第5版()
专栏:消除污染造福人民

不能让有害烟雾废气再害人
石家庄市油漆厂位于市内生活区。这家厂有大小烟囱三十多个,昼夜不停地往外排白烟、黄烟、黑烟和废气,特别是冒出的白烟,呛得人发呕;排出的废气内含有害物质。因此,附近的机关单位不能开窗办公,学校不能开窗上课,居民不能开窗休息。由于整天生活在污染的环境里,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不少人经常头晕呕吐,患慢性咽炎的病人增多。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油漆厂设在市内生活区不妥,这类化工企业应有计划地迁出居民生活区。
二、石家庄市油漆厂未搬迁前,有关部门应责令这个厂限期添置必要设备,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三、环境保护部门应在这个厂设置污染测试设备,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
河北石家庄市郊区农业局 王炳义


第5版()
专栏:心里话

进门遭辱骂令人伤心
我是美国东西方发展公司的驻京人员。7月23日上午十点,我按约定时间前往位于北京建国门外永安东里的中国医疗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谈判。由于时间已到,所以我进大门时走得很快。突然一个年轻的门卫大喝一声:“干嘛的!”由于业务关系,我每周平均要到这里来两到三次,门卫从来就没问过,因此,我随口应了声“谈判”。他没再说什么,却将我拉退三步,问干嘛的、姓名、证件、找什么人、单位、电话,等等,就象审问犯人一样,态度极为粗野。在我全部回答以后,他还是不让我进去,说要等医疗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的人下楼带我。
在我等候的半小时中,我看见所有进去的人都不用人带。因此,我请门卫解释这是为什么?他的理由是我没有主动停下来。我说:“我来了好多次了,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而且你也没有要我停下来就拽住我,这又是为什么呢?”当时,周围已经围了好多人。他突然大声说:“你是黄皮肤的,不要‘数典忘祖’!”我遭到这样的辱骂,很生气,我请他解释为什么要这样骂我,他没回答。这时,公司的两位接待小姐刚好下楼来。她们见到这种情形,就向他说明“汪先生是我们的客人”。但这个门卫根本不理睬她们。我再次要求他解释为什么要骂我“数典忘祖”,他大声说:“你就是‘数典忘祖’!”我觉得和他理论已是多余的了,便问他贵姓?他傲慢地说:“我叫张健兴,拿笔来,我替你写。”
后来,我在公司谈判室见到两位欧洲人,便问他们进门时有人问他们吗?他们说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事后,我每当想起来就很生气、失望和伤心。众所周知,中国的工作环境并不比美国好,我回来工作难道是“数典忘祖”吗?张先生为什么要这样骂我?我们华人在美国受歧视,回到祖国为什么还会受到歧视呢?
作为贵报的一名忠实读者,期望你们能尽快给我一个明确而又公正的答复。谢谢!
美国东西方发展公司中国部经理 汪林佳
经本报记者调查,汪林佳先生来信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作为中国医疗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所在大楼的门卫,对于前来的客人,不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来自国内的人民群众还是来自海外的华侨或外籍华人,都应当给予有礼貌的、不卑不亢的热情接待,而不应该采取粗暴态度,更不允许恶语伤人。这件事,也值得同类行业和涉外单位借鉴。
——编者


第5版()
专栏:街谈巷议

轻率的《来信简复》
为了迎接建国后的首届教师节,大家都在千方百计为教师办一些实事。尊师重教,开始成风,令人喜悦。可在一些学校,也出现了“排排座,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的平均主义现象。给教师配备个书柜、台灯之类,就要给全校所有职工每人一份,否则就办不成。但这毕竟是个别现象。
令人奇怪的是8月11日《西安晚报》第二版刊出的一条《来信简复》,其中写道:“……来信询问即将到来的教师节,除教师外其他人员是否享受这方面的待遇。我们认为凡在学校工作的人员,包括行政干部和工勤人员,均应享有教师的所有待遇。”答复者是“西安市教育局信访办公室”。
这条不足百字的《来信简复》刚刚发表三几天,在市教育系统就形成相当大的“气候”:不管是不是教师,都要享有教师的“所有待遇”。各校领导感到手足无措——执行吧,明明是搞“大锅饭”、平均主义,不合适,再说经费也要成倍增加;不执行吧,这是市教育局的意见,《西安晚报》又公开刊登了,加之本单位早有议论,如何能顶得住呢?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气候”还在继续扩展之中。
我认为,教师节不等于教育节或学校节;教师(包括专任教师、“双肩挑”教师和兼任教师)就是教师,行政干部和工勤人员不应享有教师的所有待遇。因此,这个《简复》是错误的,是和建立教师节的宗旨相违背的,应尽快予以纠正。
陕西省化学工业学校 杨新荣


第5版()
专栏:海外来信

请允许我谈谈游览十三陵的感受
我7月下旬访华,是继1964年、1977年、1978年之后第四次访华。每次来中国,长城和十三陵都是非去不可的地方,所以,这次游览十三陵已是第四次了。
七年后的今天,我又来到十三陵。如今,旅游者陡增,它也一跃成为国际化的旅游胜地。我心中的感受,也绝非“惊叹”两字能够述尽。我想,这就是中国发展的一个象征吧,实在可庆可喜。
但是,有一件事令我心里不安,这就是定陵的“神道”(指石人、石马中间甬道)实在混乱不堪。大量的旅游车和出租汽车停在“神道”的石像中间,致使精致的石像被损坏。这岂不是大杀风景吗?!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全世界所共有的宝贵财富。至于保护措施,我想应该加强交通管理,确保道路畅通。禁止在“神道”及其两侧停车,可在定陵内外宽阔地带设置停车场,这样,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作为一个外国旅游者,对中国(或者北京市的)旅游管理机关进言也许失礼,但是,如果报社能为我——一个从心里祝愿中日友好,从心里热爱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并衷心祝愿中国发展的旅游者——向有关部门转达我的意见,我将不胜荣幸。
上述意见,也是我团全体成员(二十四人)的共同看法。
日本宫城县大琦地方市
町长友好访华团团长 栗村和夫


第5版()
专栏:读者评报

含糊其“数”要不得
你报6月4日第五版《选配干部高标准,“四化”首先“革命化”》的报道中说,这个市(指安徽铜陵市)共选配副县级以上干部一百六十三名,调整领导班子七十五个,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三岁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一倍。这里所举的三个数字和一个倍数,都使人不得要领。选配干部和调整领导班子,缺乏比重分析;年龄下降三岁多,不足以说明领导班子年轻的程度;文化结构用增加一倍表示,读者无法知道实数。
在文章中引用一些数字和比例,概括地反映事物的状态和变化,帮助读者形成总体的和完整的概念,这是好事。但运用数字或比例,应明确;含含糊糊,会影响宣传效果。
山东省委研究室 吴法绪


第5版()
专栏:读者评报

批评应直言不讳
不少报纸在批评某单位或某人的错误时,常常用“某某某”或“×××”代替,我认为大可不必。
造成工作失误的原因主要是主观方面的,在报刊上进行批评,是向犯错误者敲警钟,使其闻过则改。而批评不点名则给人一种“不过说说而已”的感觉。我认为,批评性文章应当直言不讳,不要拐弯抹角、含糊其词。
北京师范大学 程运宏


第5版()
专栏:紧急呼吁

竹溪县杜仲资源遭毁坏
杜仲是国家的紧缺的中药材,也是我国主要出口药材之一。
我县地处鄂西北大山区,杜仲资源丰富。自一九八三年以来,外地一些中药材经销单位和个体商贩,蜂拥而至,竞相抬价抢购杜仲,收购价格已由前几年的几角钱一斤抬高到五元以上。结果,杜仲资源遭了殃:大树小树一齐砍,厚皮薄皮一齐剥,就连茶杯粗的杜仲幼林也难幸存,在斧锯声中倒下,被剥了皮。以鄂坪区为例,一九八○年有杜仲树三十一万多株,杜仲年产量七千至一万斤,现在则很难见到成年杜仲树。人工营造的中幼杜仲林也遭到毁坏。
抬价抢购不仅使杜仲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且一些人把不到采剥期的杜仲剥皮出售,也影响了药质、药性。
现在,广大群众对于这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很不满,强烈要求有关部门制止抬价抢购杜仲的歪风,并采取鼓励政策,保护和发展杜仲资源。
湖北竹溪县 邹蔚烈


第5版()
专栏:立此存照

应是罢手时候
——四川奉节港运处
魏理泽摄
长江泛舟至此,游客多生疑问:这里何以冒出一座大山来?
为山九仞,功在垃圾。原来这是个垃圾山!垃圾竟能变得如此“雄伟”,倒又大出人们意外。
这山,远看光秃秃,近前臭哄哄。山下,微风鼓浪;山上,人影绰约。这人影,正是造山者的英姿。逐日里,他们把垃圾层层垫高,步步堆向江心。
江湖虽辽阔,不是垃圾堆放处。填江造山者,该是到了罢手时候。但垃圾如何利用,变废为宝,这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待开发领域。
——编者附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