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天下事

“代理国”战略意味着什么?
张启华
发生于第三世界的持续动乱,往往背后有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的插手,这是人们早已洞察的事实。但是超级大国对此却从来不认账,有时甚至装扮得超然物外,似乎是一身清白。
然而几天前,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的华盛顿思想库的一次辩论,却多少使人看清楚其中的一些奥秘。这篇题为《美国战略思想家们辩论利用“代理国”的利弊》的报道说,另一个超级大国已成功地利用“代理国”干涉第三世界一些麻烦地区的事务,因此华盛顿的一些战略思想家认为美国也应该利用“代理国”的战略。据说利用“代理国”干涉第三世界事务,对超级大国极具“吸引力”。因为如果由超级大国直接出面,就会被认为是“帝国主义”的行径,而由代理国去干,即使采取军事行动,在政治上不会惹起大麻烦。这样可以避免超级大国之间“直接对抗”,不会造成“直接伤亡”,一旦失败了,还有可能“脱身”,而不丧失“威望”。因而此种战略已引起某些决策人的“兴趣”。
应该说,这是一种相当赤裸裸的说法,它较之那种装腔作势为自己干涉行径贴金的话,无疑要坦率的多。
由此,人们不难推断,第三世界某些地区之所以长期动乱不息,纷争不已,甚至形成“热点”,决不是没有原由的。当然,第三世界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由于历史的或现实的原因,存在着这种那种矛盾和分歧,甚至一时发生动荡和冲突原是不奇怪的。而每当这种事情爆发起来,超级大国就象苍蝇逐臭那样追随而至,利用各种不稳定因素推波助澜,混水摸鱼,横加干涉,使用间接军事介入、幕后支持、政治颠覆等等手段,使事情大大复杂化,小冲突演变为大冲突,偶发事件成了长期争斗,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因此遭受种种灾难。中东长年不得安宁,战火纷起;中美洲动乱频仍,就是例证。推而广之,战后头三十多年中,据统计,第三世界爆发一百五十多起武装冲突,有一千万人丧生,其中有多少起没有超级大国的魔影作祟呢?
其实,“代理人”战略并非自今日始。早在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各地就搞过。这对大国霸权主义来说是一种无师自通的办法。问题是当前,第三世界人民在大大觉醒,各国从一次次的实践中正在识破超级大国的伎俩。事实上,超级大国的“代理人”战略并非象美国战略家所说的那样成功,相反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抵制。不结盟运动的成长,各个地区、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联合斗争,有力地遏制了超级大国的干涉和侵略。中美洲的孔塔多拉集团和拉美国家坚持提出排除外来势力干涉,由中美洲国家自己和平解决自己地区的问题,就反映了这种趋势。
当然,这仅是问题的一方面。美国战略专家对“代理人”战略发生兴趣,也向人们发出另外的信号,说明在干涉外国问题上,超级大国并无收敛之意,它们正在寻找它们认为更有利的办法。超级大国这种争霸无疑会使世界动乱持续下去,第三世界一些地区也会更多地动荡和不安宁,这倒是需要人们倍加警惕的。


第6版()
专栏:综述

  尼日利亚新政权面临的经济问题
  李红
九月十日,尼日利亚组成新政府,并于十二日宣誓就职。这是尼日利亚武装部队于八月二十七日发动军事政变、宣布接管政权后成立的新政府。而在这次军事政变后,陆军参谋长易卜拉欣·巴班吉达即担任了新总统和武装部队执政委员会主席。
尼日利亚这次政权更迭,主要是由于经济严重困难所致。尼日利亚是拥有八千多万人口的非洲大国,石油储藏特别丰富。七十年代石油生产蓬勃发展,产量达到一亿吨,成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国民生产总值也大幅度增长。进入八十年代后,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石油价格下跌,尼日利亚的石油产量从正常年景的日产二百三十万桶降至一九八三年的日产一百二十四万桶,原油年收入也从一九八○年的二百三十多亿美元降至一九八三年的一百零一亿美元。尼日利亚经济因此陷入困境。工农业生产下降,债台高筑,物价飞涨,食品匮乏,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尼日利亚军队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发动政变,推翻了执政四年的沙加里文官政府,建立起以布哈里为首的联邦军政府。
在布哈里执政期间,尼日利亚的经济并未根本好转。由于国际上石油价格连续下跌的影响,目前尼日利亚的石油收入只有五年前的一半。再加上外债累累,几乎要用石油收入的三分之一去还债。
另外,农业生产恢复缓慢。六十年代初,尼日利亚农产品出口曾占全国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二。当时尼日利亚是世界第一油棕生产国,非洲第一橡胶生产国,世界第一花生出口国,世界第二可可出口国。然而由于“石油热”,农业生产长期被忽视。一九六○年曾出口十九万吨棕榈油的尼日利亚,一九八三年却进口了三十五万吨植物油。粮食愈来愈仰赖进口,一九七○年以前,年进口粮食约二十万吨,一九八二年却进口了二百五十万吨粮食,一九八四年仅从泰国和巴基斯坦进口大米达六十八万吨。尼日利亚人口每年递增百分之三点五;而农业生产每年只递增百分之一,赶不上人口增加。
为了渡过难关,布哈里军政府曾采取紧缩政策,缩小基建规模,限制进口,裁减人员、压缩开支,冻结工资,增加税收,扩大石油出口等。但结果是工业缺乏原料和零配件,大多数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失业人数超过百万;市场上基本商品奇缺,粮食和必需品价格猛涨,通货膨胀率达百分之四十。尼日利亚货币一再贬值,人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失望情绪日增。医生罢工、学生罢课、宗教骚乱接连爆发。中下级军官也十分不满。
对于如何解决尼日利亚日益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军政府领导人意见分歧。布哈里等主张严厉对待沙加里等在押前政府人员,下令禁止知识界、新闻界与政府政策相悖的言论,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尼日利亚贷款条件苛刻,拒绝与它谈判贷款等等。巴班吉达等则认为布哈里对国家重大问题采取了“僵硬和顽固态度”,在克服经济困难方面,“改革的步子太慢”,指责执政班子滥用职权,“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对付想象中的反对派方面”。由于一九八三年发动政变的大部分原因仍存在,因而举行了尼日利亚独立以来武装部队的第六次夺权。在一九八三年的军事政变中,巴班吉达也是积极策划者。
巴班吉达执政之后,立即释放了布哈里政权关押的近一百名政治犯,其中有前内阁部长、政治活动家、学者、新闻记者,表示要把国家从“政治歧途”和“经济灾难的边缘”拯救出来,准备进行“全面的战略性经济改革”。
尼日利亚面临着许多问题,要克服持续多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并非易事。新军政权要完成的任务将是十分艰巨的。


第6版()
专栏:

  美国进行反卫星武器首次试验
  反卫星武器击中一旧科学卫星
  苏联认为试验意味着又一轮武器竞赛开始
本报华盛顿9月13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美国国防部今晚宣布,美国空军今天下午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以一颗已报废了的科学卫星为靶子的反卫星武器试验。
这个反卫星武器的长度为三十厘米,放置在一个运载火箭上,从一架在一万二千米高空飞行的F—15喷气战斗机上发射到太空,并击中了一颗美国在太平洋上空轨道运行的旧卫星。F—15战斗机是从加里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起飞的。在飞近太空的边缘时发射了这个由五十六个小型定向火箭制导的反卫星武器。该武器由红外线探测器寻找目标,于9月13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四点四十二分击中目标,将旧卫星撞成数千块碎片。
这项试验是在苏联强烈抗议和美国国内很多人士激烈反对下进行的,它成为美国国内近期激烈争论的一个问题。
主张进行这次试验的人认为,苏联已有处于实战的可以击毁美国低轨道上卫星的反卫星武器系统,美国尚无这类武器。他们还认为,这次试验的成功将促使苏联认真对待日内瓦武器谈判,并在谈判中作出让步。国防部长温伯格称这次试验在发展有效的反卫星武器能力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反对进行这种试验的人则认为,情况将恰恰相反。这一试验将使苏联作出强硬反应,使美苏谈判更加复杂化,给未来的武器谈判达成协议更增加困难,从而引起一场新的武器竞赛。
对这次试验持批评态度的人还认为,这次试验不适时机,因为日内瓦武器谈判在即,美苏首脑会晤不久也将要举行,反卫星武器试验势必毒化谈判的气氛。
塔斯社今天指责美国使太空军事化。苏联政府发言人声明,苏联武装力量将在反卫星武器方面同美国保持对等。苏联认为,美国的这次试验意味着又一轮武器竞赛的开始。苏联上周警告美国,如果美国进行这次试验,它将中止自己实行的暂停反卫星武器试验。(附图片)
美国9月13日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反卫星武器试验。左图为反卫星武器从一架F—15喷气战斗机上发射时的情况。右图为反卫星武器在太空击中一颗已报废的科学卫星使其爆炸的情形。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美一些科学家拒绝参加“星球大战”研究工作
新华社华盛顿9月13日电 美国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表示拒绝参加美国政府“星球大战”计划的研究。
据《纽约时报》13日报道,这些科学家几个月前已开始在一项誓约上签名,12日他们在马萨诸塞州技术学院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目前他们的活动已扩大到三十九所大学,已征集到包括物理、化学、工程和计算机等领域的近一千名教授和科技人员签名。他们签署的誓约说,里根总统的“星球大战”计划是“不好的、危险的设想”。这个计划“在技术上是行不通的”,它“只会有助于核军备竞赛升级”。


第6版()
专栏:

  日报指出美反卫星武器试验将使外空军事化
本报东京9月14日专电 记者孙东民报道:9月13日美国成功地试验了一种反卫星武器的消息,成为今天日本各大报纸(晚报)的头条新闻。
报纸认为,由于这一试验的成功,将使美苏之间发展反卫星武器的竞争进一步激烈,为宇宙空间的军事化打开一条通道。
日本报纸估计,由于11月将举行美苏首脑日内瓦会晤,19日举行日内瓦裁军谈判第三轮会议,这次试验将使谈判更为困难。


第6版()
专栏:

  侯赛因国王访问埃及
同穆巴拉克总统讨论中东局势
新华社开罗9月14日电 (人民日报记者安国章、新华社记者顾正龙)约旦国王侯赛因应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邀请,今天中午抵达这里,对埃及进行几小时的短暂的访问,穆巴拉克在总统府库巴宫举行欢迎仪式,仪式后,双方随即进入秘密会谈。
政府发言人新闻局长贝尔塔古伊在总统府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说,侯赛因国王同穆巴拉克总统今天就中东最新局势的发展,侯赛因和穆巴拉克将于本月底前往美国同里根总统就如何加速中东和平进程和约巴联合代表团以及美国同埃及、约旦的双边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会谈。这是埃约两国复交以来两国元首之间定期或不定期的例行会晤,以协调双方今后立场和行动。
此间观察家指出,侯赛因这次来访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本月16日开始对埃及和约旦的访问有关。据报道,撒切尔夫人将就中东局势和约巴联合代表团问题同两国领导人进行会谈;撒切尔夫人将同侯赛因就英国同约巴联合代表团进行会谈一事进行磋商。撒切尔夫人已建议把伦敦作为会谈的地点。埃约双方都希望欧洲,特别是英国能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起更大作用,并影响美国采取更加积极的立场。
侯赛因国王和穆巴拉克总统会谈的详细内容未透露。在双方会谈结束后穆巴拉克和侯赛因共进午餐。侯赛因将于今天晚些时候返回约旦。
穆巴拉克总统在今天的欢迎仪式上向侯赛因国王介绍了埃及新内阁总理卢特菲及其他内阁成员。这是卢特菲新总理首次出席总统府的欢迎仪式。
穆巴拉克总统政治事务办公室主任巴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指出,解决中东问题需要中东有关各方共同努力。至于巴解组织方面,巴兹说,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上星期来开罗时曾表示,巴解组织将坚持和平的方向和坚持推动和平方向的努力。但它不会放弃巴勒斯坦人民的基本权利。
巴兹表示,美国在中东和平问题上可以起更大的作用,美国如果错过这个机会的话,我们将感到遗憾。


第6版()
专栏:

拉美九国外长级会议经反复讨论磋商
  会议对中美洲和约修改草案表示满意
新华社巴拿马城9月13日电 孔塔多拉集团四国和中美洲五国的外长级会议经过两天的紧张讨论后,今天在这里结束。会议在谋求谈判解决中美洲危机和最后修改和平条约草案上取得了进展。
会上,孔塔多拉集团提出了中美洲和平条约草案的最后文本,供中美洲五国政府代表讨论。这项新草案除包括去年9月7日修改的草案以外,还增加了一些中美洲国家政府的意见。新草案力图均衡地保护中美洲每个国家的合法利益和本地区的安全。经过讨论后,中美洲国家的外长或副外长满意地接受了这个最后草案。为此,他们决定于今年10月7日举行一次全权代表会议,专门讨论控制和减少军备、关于安全和政治方面的执行和监督机构以及军事演习等问题。同时,还将开始谈判对生效的法律程序、执行和监督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及机构的预算和地址等。
一旦全权代表会议结束,孔塔多拉集团将召开该集团四国和中美洲五国的外长会议,以便签署中美洲和平条约。
孔塔多拉集团四国外长在会后的新闻公报中对会议取得的进展表示满意。同时,他们呼吁同中美洲地区有关的国家为本地区的和平作出决定性贡献。中美洲五国外长或副外长再次表示接受1983年的意向文件中所作的规定,并表示按照这个文件的准则行事。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人口专家
  赞扬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新华社合肥9月14日电(记者宣奉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驻华代表处副代表拉奎安博士今天在这里对记者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率,这是在中国的国情下所采取的最好的政策。
拉奎安是应邀前来合肥向全国人口、经济与劳动力资源计划培训班讲学的。
他说,中国的各级政府都设有抓计划生育工作的专门机构,国家又给各地拨出必要的物质和资金支持计划生育工作,所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比较明显。
与拉奎安一同应邀前来讲课的还有国际劳工组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菲律宾大学的人口学、经济学专家、教授共五人。


第6版()
专栏:

  结束对温尼伯市的访问
  我人大代表团抵达多伦多
新华社多伦多9月13日电(记者熊昌义)由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任重率领的中国人大代表团,在结束了对温尼伯的访问后,今晚乘专机抵达多伦多。
今天上午,中国代表团参观了加拿大小麦局和一家农业设备公司。
中午,曼尼托巴省立法院议长詹姆斯·沃尔丁为代表团举行了午宴。曼尼托巴省总理霍华德·泼利出席了午宴。省议长和省总理对中国客人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们希望进一步发展加拿大同中国在农业和贸易方面的合作。
王任重副委员长在致词中说,加拿大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有许多东西值得中国学习。他说,虽然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由于粮食丰收而减少了从加拿大的粮食进口,但是随着中国食品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国仍将向加拿大购买粮食。
今天下午,中国代表团参观了温尼伯市的唐人街,并会见了当地华裔加拿大人。
中国人大代表团是昨天下午到达温尼伯的。晚上,曼尼托巴省能源煤矿部部长威尔顿·帕拉休克代表省政府设晚宴欢迎中国代表团。


第6版()
专栏:

  民柬国民军击毁越军一列火车
本报曼谷9月14日专电 此间报纸今天报道来自泰国军方人士的消息说,民柬游击队昨天在梅莱山地区与越军发生战斗,打死打伤越军约十人。
新华社北京9月1 4日电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民柬国民军在金边到磅逊港的铁路上击毁越军一列火车。
广播说,9月6日十二时半,国民军在贡布省境内戈多以西的当冈村击毁越军一列从金边开往磅逊港的火车。火车的机车、车皮和车皮里的物资全部被击毁。这家电台又说,9月2日到9日,国民军在金边到马德望的公路线上破坏路基三十一处,全长六百六十米。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游击队重创苏军
新华社伊斯兰堡9月14日电 据阿富汗新闻社报道,阿富汗游击队前不久在一次战斗中打死六十名苏军士兵,并且俘虏了三十五名。
报道说,9月6日,几支游击队联合起来,在东帕克蒂亚省向一支正在行进的苏军部队发动猛攻,粉碎了苏军前往霍斯特营救被围困的苏联和卡尔迈勒部队的企图。在战斗中,有三十六名卡尔迈勒士兵携带枪支和弹药投奔了游击队。


第6版()
专栏:

  以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实行白色恐怖
  巴勒斯坦居民不畏强暴开展反抗斗争
本报大马士革9月14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周国铭报道:以色列当局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继续加强法西斯的白色恐怖。
据报道,以色列将大量伞兵和边防军部署在巴勒斯坦人居住区附近,并派巡逻队在街道日夜巡逻。在最近一周内,以色列士兵开枪打伤了五名巴勒斯坦人。自以色列当局下令对“嫌疑者”立即逮捕以来,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六十八名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一些军政头目威胁说,这种“铁腕”政策要继续到这些地区完全恢复平静为止。以色列极端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寻衅滋事。他们抢占巴勒斯坦居民的住宅,纵火烧毁他们的房屋。
但是,以色列当局的法西斯暴行遏制不了当地的巴勒斯坦人民的抗议斗争。在哈利里,拉马拉等不少地区,巴勒斯坦群众不断冲破白色恐怖,走上街头,举行抗议示威。在一些地方还接连发生巴勒斯坦群众用石块袭击以色列占领军的事件。
以色列国防部长拉宾哀叹说:“以色列在西岸和加沙面临一百三十万巴勒斯坦人,他们中没有一个喜欢以色列”。


第6版()
专栏:

贝宁总统视察我援建卷烟火柴厂
新华社洛美9月14日电 科托努消息:贝宁总统克雷库在中国驻贝宁大使孙志诚的陪同下,昨天视察了中国援建的贝宁卷烟火柴厂。视察以后,克雷库赞扬了贝、中友好合作关系,向在工厂工作的中国技术人员和贝宁工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贝宁党和政府的高级官员陪同克雷库参观了卷烟火柴厂。


第6版()
专栏:

  我记协代表团访问波兰
据新华社华沙9月13日电 中国记协代表团和波兰记协在这里会晤时一致表示,希望进一步发展两国记协之间的合作关系。以王维为首的中国记者协会代表团,于8月31日到9月13日对波兰进行了友好访问。


第6版()
专栏:国际要闻简报

国际要闻简报
  苏美两国就亚洲局势举行了会谈
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贾丕才同美国助理国务卿沃尔福威茨于九月十二日和十三日在莫斯科就远东和东南亚局势问题举行了会谈。
沃尔福威茨强调,这次会谈是重要的,因为地区性问题也是美苏十一日最高级会晤中要讨论的一个问题。他说,这次会谈涉及到了对亚洲地区安全有重大意义的各方面的问题。
  坦桑总统乌干达总理讨论乌局势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十三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同乌干达总理亚伯拉罕·瓦利戈就乌干达的紧张局势进行了会谈。
瓦利戈是在乌干达政府军与“全国抵抗军”十二日在坎帕拉附近激战后飞抵达累斯萨拉姆的。据报道,目前双方的军队都已回到各自的阵地,但互相指责对方挑起冲突。
 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发生边界冲突
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十三日发生严重边界冲突,两国关系再度紧张。
据尼加拉瓜政府说,基地设在洪都拉斯的尼加拉瓜反政府分子十三日在洪都拉斯空军的支持下企图进入尼加拉瓜境内,遭到尼加拉瓜军队的阻击。洪都拉斯方面说,尼加拉瓜军队用迫击炮和机枪袭击了洪都拉斯阵地,打死一名士兵,打伤八人,洪都拉斯空军进行自卫,击落尼加拉瓜一架直升飞机。
 美国总统特使访问利马集团四国
美国总统里根的中美洲特使施劳德曼十三日离开利马回国,从而结束了他对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和秘鲁等利马集团成员国的访问。
施劳德曼十三日同秘鲁外交部长瓦格纳就中美洲形势和孔塔多拉集团的和平斡旋交换了意见。施劳德曼对利马集团所起的作用表示满意,认为该集团的成立是一个积极的步骤。
  伊拉克决定招募大批突尼斯劳工
伊拉克决定招募大批突尼斯劳工,并提出了一份石油、运输和电信部门急需人员名单。
这一决定是由正在突尼斯访问的由劳工和社会事务部副部长赛义德率领的伊拉克代表团十三日在突尼斯宣布的。首批招募名单将提供二千四百六十个就业机会。
 尼迈里前往大西洋一个岛上避难
据苏丹报纸和苏丹通讯社十四日援引科威特通讯社的报道,苏丹前总统尼迈里已离开埃及首都开罗前往大西洋上一个由阿拉伯巨商占有的岛上避难。
报道说,鉴于尼迈里继续留在埃及将使埃及与苏丹关系紧张,埃及当局已最后允许他离开埃及。
  拉美国家贸易顺差达二百亿美元
据美国商务部发表的数字,拉丁美洲国家在一九八五年上半年有二百零六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是,顺差额的大部分实际上又流回美国银行,以偿付本地区高达三千五百亿美元的外债的部分本息。
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拉美各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九十四亿美元,去年同期的顺差额为四十四亿美元。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