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黑龙江,从我瞳孔里流过
张爱华
黑龙江,在春之晨醒来。
入夜,江的声响灌满枕头:轰隆隆——象一万种沉思在破碎,咔嚓嚓——好象有成群愤怒的鱼,以脊梁上耸起的利刺撞开冰的囚笼……
这是梦?或许不是。我忍不住又一次跑向江边。可面前依然横着残冬的破衣,青蓝的月光里,一道道流水痛苦地挤出母腹。
一迈入春的门槛儿,你就注意瞧这江吧,变化可快呢。春风乍起,江面旋着白爽爽的雪粒。骤然间,那雪粒儿轻轻一抖,江面变黑了,似黑油油的北大荒土,一点点渗出来。慢慢地,土粒儿在阳光里翻身,又被塑成蜂窝状。星星束束的晶光从江边到江心燃起来,如一双双亮眼睛。大江啊,就要敞开母亲的胸怀容纳一切了。黑龙江这时节一天几变,叫人为之瞠目,给人一种神秘感。
我在这江边小镇一住几年,年年都看,年年新鲜,这开江哟,生怕错过机会,每晚跑去看几回。但是——
黎明,我被眼前的情景惊住了:不知昨夜里,江上偷偷地进行了怎样的“换防”,那些蜂窝状的冰,那羞答答的流水,被一扫光啦!只见一道又一道白色的冰脊、冰山,峭然静立,似乎因一夜春风,它们感到茫然。
“昨晚?”听了我的诧异,身边一老汉说:
“……敲鼓似的,好几里外都听得到……”
我直跺脚。老汉笑了:“别急。你看这天儿飘起小青雪,这是‘假开江’。”
最动心的,是那嘹亮的一声喊:
“冰排来喽——”
苍茫天尽头,远远的,耸起一片白旌白桅。渐渐近了,连锁的沉雷在面前的浮流水下回撼,水下的冰面迸裂,撞起,浮凹。那挣断冬之枷锁的身躯有了生气,活了起来,拥拥撞撞,形成一支白盔白甲的哀兵。它们似乎正征讨什么而去。昨天,它们还默默地沉埋在残冬的陵墓里,今天,突然反戈。一块巨大的冰排,叫我想起铠甲上凝着白霜的项羽,勒起高扬的马首。又一块巨大的冰排,使我想到挥动链锤的壮士,正追杀前面一顶白轿。这一江壮碑林立的冰排,俨然是从秦陵方坑里奔腾而出的白色陶俑陶马,既为残冬送终,也为新春开路……
而后,是短暂的平静,如痛哭之人,喉咙一瞬间的哽咽。
又一支雄壮的大部队,白花花涌来。近些才发现,是队“娘子军”,嘁嘁嚓嚓移过。再近些,又变了,每一寸移动都是变化,都是一种否定,都呈现一次新鲜。……活如带音响的艺术之宫:冰柱搭成“丛林”;“仕女”低首含羞;“熊猫”挺着肚皮,端坐晒太阳;玉洁晶莹的冰块,小的爬上大的脊背不肯下来,叠成了奇形怪状的山水人物。
人群,在岸边伫立。天宇晴丽起来,不知哪里飞出几只燕鸥,在冰块间捕食鱼的残躯。放目江尽头,天也低,冰也高,天冰一色,实在有些难辨是天在流动还是冰在流动。唯有春之牧羊女,挥动鞭儿催赶一江如云的羊。这些刚从严冬里挣脱出来的精灵,有的轻松滑行,有的负担沉重,有的半路搁浅,有的劈波斩浪……它们最终都顺从了春的意志,高唱起牺牲之歌。
这歌声容易叫人联想到雪崩、海啸、熔岩,总之,想起壮丽的事情!
面对冰排的奔涌,我任思绪去浮动、汹涌,浸没了我,洗涤着我。
冰排流去,向东,向东!江面上已是满满的蔚蓝色了,这是自由和生命的颜色。一只江鸥在江面上低低一个回旋,然后一声高叫,直刺云天。此刻,冰排逝去,万物静籁,只有这热辣辣一声叫,叫暖了盼春人的心,叫红了北大荒的山山岭岭,同时也告诉我,不要悲哀,冰排并没消失,它换了个形式永生着,它融进更大的生命里去了。
我听懂了,江鸥。谢谢你的歌唱。让我们一同为冰排送行,为它们祝福。让我也化为一个洁白的精灵,融化在一个伟大和雄浑之中!


第8版()
专栏:纵横集

  智力须从根部开发
  殷韶英
读了张立方同志的《勿育“小大人”》,作为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也想说几句话。
张立方的观点是对的,尽管他文中的举例未必都贴切,但张文的基本精神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其中提出了幼儿教育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识问题。张文是从对幼儿园的观感出发,向幼教人员提出来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却不只存在于幼儿教育工作中,也不只是一个办园方针和教育方法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涉及了幼儿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地位问题,对幼儿教育应该具有何等战略的要求的问题。
我从三十多年的幼儿教育感受中,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否存在着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也就是说,是不是存在着普遍忽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这个“本”,而只是比较重视高等教育这个“末”的问题。由于教育的基础打得不坚实,到了教育完成的末段,才去花大力气,投大资本,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培养出来的大多还是中常人才,而很少能培养出成批的尖端人才来。反过来说,如果重视智力的早期开发和投资,从幼儿阶段就抓好教育(当然幼儿教育的方式要注意幼儿的特点),自幼准备好条件,有了广泛的基础,逐级抓好,是不是就会事半功倍,可以较多地培养出一些尖端人才来呢?看看我国体育界的成功,我以为,是可以触类旁通的。
我们常常拿植树来比喻培养人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大树成为良材,当然不能不注意修理枝干,但更重要的是不能不注意培根,只有根壮才能干壮。那末,人才培养的根在哪里呢?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在入小学以后,其实这是不完全对的。笔者认为,人才大树之根,智力成长的根,应在四岁以前就培养起来了。又比如盖楼房,如果不打好埋在地下的基础,只注意在上层建造上下功夫,其结果即使幸而安全地盖起来,那个大楼也是不会牢固的。但是,由于幼儿的学前教育,仿佛是被“埋”在“地下”的,往往就容易被人忽略。我们很多的亏,恐怕吃在这里。
学前期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新生儿一般脑重三百九十克,到九个月时可以达到六百六十克,增长近一倍;二岁半至三岁半时,脑重可增加到九百至一千零十克,相当于成人脑的三分之二;到七岁时则可达到一千二百八十克,已接近成年人的脑重了。所以这个时期,是早期智力开发的良好时机,需要外界不断给予合理的丰富的刺激,以促其发展。应该给以足够的合理的锻炼,尽可能的给予儿童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学前的幼儿教育放到一定的战略地位上加以配置,舍得对幼儿教育作必要的智力投资,才能解决问题。
我们党和国家对幼教事业的发展,不能说不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幼儿教育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托幼事业兴办得不少,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少,但是这种重视在指导思想上讲似还有不足之处。因为这些投资,往往是作为生活福利事业来投放的。举办这些事业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为解决职工福利问题,是从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以解放劳动力的观点出发的。这当然也是好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并未能从加强幼儿教育,从开发国民智力这样的战略角度出发,并未作为国民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智力开发的基础工程来投资,这就有其不足之处。仅从目前从事幼儿工作人员大多不合乎幼儿师资的要求这一点,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大多数的保育员的思想状况,还是把自己看作是来看孩子的,而不是来做教育工作的;负责派人的人,怕也有很多人存在这样的观点吧。不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观点,改变人员的配置的构思和构成,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四个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要求。目前的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为了适应时代,为了实现上述战略要求,我们的智力开发必须从根部做起。至于幼儿工作者在举办幼儿事业中端正和提高自己的认识,努力实现这一战略要求,体现开发型的智力教育方针,自然是义不容辞的。


第8版()
专栏:

  黄金海岸(三首)
晓雪
深圳这里,我走进每一个房间,都感到格外明亮、畅快,因为所有的门窗都敞开着,面向太阳、面向大海……这里,不论白天或者夜晚,空气都特别清爽、新鲜,因为时时有八面来风,在冲洗着每一寸空间……这里,仿佛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看得很远、很远,因为他正从伟大祖国的窗口,看着世界,看着未来……
深圳人为什么一所崭新的大学,半年内能够胜利建成?为什么一座现代化的大厦,几天内加高一层又一层?是因为天天面对大海,才有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襟?是因为夜夜伴着珠江,才有大江的威力、大江的闯劲?看着工地上不停的脚步,看着大街上忙碌的身影,看着夜大学苦读的年轻人,看着厂长办公室里不灭的灯……啊,深圳人,我明白了,是你顽强的开荒牛精神,把理想一步步实现,让童话化为真实的图景……
黄金海岸金色的阳光,金色的琉璃瓦,金色的香蕉、芒果、甘桔,金碧耀煜的宴会厅、迎宾馆,处处晶莹璀璨,处处金光闪闪!石头开采出来,变成昂贵的建筑材料,象金子一样闪光;时间经过这里,一分一秒都留下财富,象金子一样闪光;每个人的眼里,每个人的心中,也象金子一样闪光……我有点眼花缭乱,心里在问自己,这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幻?主人见我惊疑的目光,用金子般的语言告诉我:是党的比金子更宝贵的政策,把贫穷荒凉的海滩,变成了黄金海岸……


第8版()
专栏:

斟酌
徐全利
人们在考虑问题时,往往要反复斟酌。为了把问题尽可能考虑得周全些,这种慎重态度是可取的。
然而,有些人的“斟酌”,却是值得认真斟酌一番的。比如,工作出了差错,在向上级或向领导作书面检讨时,有人就爱在措词上进行“斟酌”。倘若起草的文稿中有“工作责任感不强”之句,这类人便这么“斟酌”:“工作责任感不强”,就等于“工作不负责任”;对“工作不负责任”,就等于“没有真心做工作”;“没有真心做工作”还了得?于是便把“工作责任感不强”之句“斟酌”为“有时工作责任感不强”。这样一来,自然要比“工作责任感不强”好一些,但再考虑,“有时工作责任感不强”,就等于“有时没有工作责任感”;“有时没有工作责任感”,则等于说“有时没有真心做工作”;“有时没有真心做工作”好象也不象话,因之又来一番“斟酌”:“有时工作责任感不很强”。这一“很”确实“斟酌”得“好”!它可以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工作责任感是很强的;“有时”虽然“不很强”,但工作责任感也还是强的,不过不够“很”罢了。这真是妙笔生花了:错误可“斟酌”成缺点:“缺点”(其实是错误)则可“斟酌”成不够突出的优点了。
然而,倘对工作也能这样认真斟酌,也许会省去许多事后检讨时的“斟酌”。即使错了,首要的也不在于斟酌如何文过饰非,而应着重斟酌如何作有效的改正。这便是我以为上述的“斟酌”需要认真斟酌的真意。
容忍文过饰非,无异于包庇错误。


第8版()
专栏:域外文谈

  美国农村生活的写照
申奥
据美国报刊报道,美国文坛近来升起一颗新星。卡罗琳·朱特的处女作《缅因州的毕恩家》在去年十二月出版后,头两个月销售了七万册,不久就成为全国的畅销书。一些评论家把这位崭露头角的女作家和著名小说家福克纳相比。
卡罗琳出生在缅因州伊丽莎白角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售货员。她十六岁时辍学,在这一年结了婚。生第一个孩子时家里一贫如洗,连电灯也没有。以后她又第二次结婚,和丈夫流落到波特兰市,住在郊外一栋破败的小木屋里,过着非常拮据的日子,连电话也用不起。直到她的小说出版后,生活才得到改善。
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写的。它以缅因州的农村为背景,叙述了毕恩一家的悲惨故事。充满书中的是贫困、暴行、沮丧,好多人都过早地死亡。小说的主人公毕尔·毕恩因太穷走上犯罪的道路,性格也变得狂暴,后来被警察开枪打死。另一主人公爱尔伦作出错误的选择,嫁给有时可爱有时可恶的毕尔,以致饮恨终身。
卡罗琳在谈到她的家乡时说,缅因州的劳动人民的工资普遍菲薄,生活窘迫。至于众多的失业者,就更贫苦了。在乡村里人们只能困守在土地上,你可以把土地卖掉换一点钱,但这样就失去了谋生的手段,你的家庭和一切都完了。卡罗琳还谈到她小说中的那些坏蛋,如果有足够的收入,他们将会是另一种结局。她认为在缅因州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政府应资助那些小企业,使它们能付给职工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
卡罗琳目前在波特兰的缅因大学教书。她有时到书店去,为购买她的小说的人签名留念。她没有一点作家架子,在书店往往呆三四个小时,和读者们谈笑风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