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杂交·拿来·化身
舒展
杂种,在社会生活中是个骂人的词语,指异类、杂乱的种族、混杂不纯、不是好东西之意。但在生物学中,杂种却并不坏,而且有好杂种,——杂交优势。例如杂交玉米、杂交高粱、杂交水稻、骡子等等。好杂种表现在生产力高,长势旺,发育快,适应力强。此皆谓之“杂多”也!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杂比纯好。拿饭菜营养来说,偏食的人,容易得怪病。饮水,当然要纯净,可是纯到喝蒸馏水的地步就不行。乌鸦,在动物中是最耐杂食的,谷物、果品,可以的,拿来!昆虫、鸟蛋、雏鸟,可以的,拿来!甚至于腐尸,也能受用,拿来!尽管它是益鸟还是害鸟在生物界尚有争议,反正它不用人类加意保护,生命力强着呢。而恐龙却不行,这家伙长达数十米,体重数十吨,象几节车厢似的庞然大物,而且是吃肉的老饕,适应力又不灵,所以到中生代晚期,就被大自然毫不客气地淘汰了。
社会对生产的需求也是如此,有技术上的交流,才可能有对比从而产生选择,促其进步。比如我国的纺织技术,宋朝时就已经发明三十二锭的畜力与水力的大纺机,产量为小纺机的三十到五十倍,王祯《农书》上说,“昼夜纺织百斤,不劳而毕,可代女工兼倍省”。但是,这个与英国工业革命前夕的纺织技术不相上下的生产力,却因内无强大需求外无拿来送去的交流,变得停滞与发展缓慢。而作为英国工业革命起飞的出发点的毛纺业,却是由于法兰西的大批工匠(还有尼兰德人的进入)来到英国传授技术而长足地发展。英国政府当即授予那些精通毛纺技术的外国新教徒以公民称号。这种技术交流,实际是一次人才的引进。
文化交流,先是你来我往,尔后就发生择优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佛教中讲的化身、化境的地步。佛家认为,菩萨的本身是法身,是世人所不能见的,而菩萨现身于世宣扬佛法,那是他的化身。我不信佛,但觉得上述说法耐人寻味。比如梅兰芳先生,除了看看他的舞台艺术纪录片之外,我们再也难见其真身。可是梅派弟子们,却成了他的化身。特别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这个将人类文化成果化向普及、化向提高的化境,愈演愈妙。
三十年代初,梅兰芳曾经访美演出《贵妃醉酒》。五十年后,梅先生的嫡传弟子沈小梅又收了一个就读于南京大学的美国留学生——魏莉莎,她在中国演出了《贵妃醉酒》。你看她,载歌载舞,字清腔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封建时代皇苑中美女的典型情绪——宫怨,被中国戏剧家们称赞为“洋贵妃”。
五年之后,魏莉莎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导演了用英语演唱的梅派名剧《凤还巢》,在檀香山引起了轰动,连演八场全满座,不得不加演四场。据说魏莉莎博士领衔的剧团即将来我国演出。梅派戏迷们,不仅可以一睹洋程雪娥的风采,而且可以欣赏异域梅兰芳的声腔神韵。届时,我们的眼耳二福,可得一饱也。
但愿魏博士这只文化之凤,展翅东飞,早日还巢——预祝她中国之行取得成功!


第8版()
专栏:大地

你能理解他们吗?
郑绪岚
我有幸随八省市青年慰问团,来到云南前线,目睹和感受到了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那一切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到昆明以后,听了前线战士的英雄事迹介绍,他们的英勇、无畏是非常惊人的,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战士们说:“我们不怕在前线流血,甚至于牺牲,我们只怕后方的人民不理解我们,说我们傻。”我当时只是想:怎么会不理解呢?战士们在前沿阵地上用鲜血和生命作代价,保卫着祖国的安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理解他们呢?
从昆明乘车去某军驻地开远市,山路崎岖,坑坑洼洼,一天的长途跋涉颠得大客车都快散架,更何况车上的人呢?从麻栗坡到曼棍,途中有十公里的路途是在对方炮火封锁区内,必须乘有掩护体的大卡车,每个人还要戴钢盔。路面上都是被炮弹炸的一个接一个的弹坑。在车上,我无法说话,只要一张嘴就会吐,五脏六腑在里面翻腾,浑身上下汗淋淋的,以为自己就要虚脱了。想到伤员也是乘这样的车,走这样的路转移到后方,我说不出心里是啥滋味。到了曼棍,同行的同志们都问我为什么脸色不好,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想从我的感觉里也该对战士有一点理解了?
在最前线的所谓后方医院里,我们去慰问伤员战士们。来到他们的病房,顿时人人汗流浃背。我有生以来从未流过那么多的汗。听说曼棍这地方有时高温达四十摄氏度以上,更何况伤员们是住在被烈日烘着的木板房里!我一边为战士唱歌,一边擦汗。唱完歌后,战士们围住我,要求我签名留念。我蹲在床边,一本接一本地写。此时,战士们的汗水扑簌簌地滴在我的胳膊上,我的汗水滴在战士们的笔记本上。给战士慰问演出,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但能够同战士的汗水真正地融在一起,这还是第一次。
在这些伤员战士中,有一位小战士,年仅十九岁,是三天前从战场上下来的。他已双目失明,看不见我为他们演唱,别人都睁着眼睛看着我,只有他,默默地听着。唱着唱着,我来到他的面前,拉着他的手,想让他感到,我在他的面前,为他唱歌。看着他闭着双眼,认真听我唱歌的样子,我心里非常难受。三天前他还是一个有着明亮双眼的小伙子;刚才他告诉我,他的母亲还不知道他的病情,不知她的儿子,从此只能用双手代替眼睛。我的泪水模糊了双眼,哽住的喉咙再也唱不出了。低下头擦干了泪水,想到自己应该给战士带来欢快和信心,强忍着不再让泪水溢出眼窝,接着又唱。刚唱完一句,掌声四起,可我在掌声中又唱不下去了。过去我演出,得到的掌声比这震耳、响亮,但这次热烈的掌声却是来自这些伤员战士,我从心里感谢他们。终于在断断续续中唱完了,就要离开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心里的依恋之情难以表达。我和他们握手告别,我又来到双目失明的小战士的床前,为他签了名,虽然他现在看不见我写下的名字,但我还是希望他能有重见光明的一天。
一次,在和团首长共进午餐时,我旁边坐着一位刚从前线下来的排长。这位英雄排长曾多次负伤,但万幸的是没有重伤。他曾多次立功,团首长为了表彰他,给他更重的任务,把他从前线调下来。谈话中,他告诉我们前沿阵地的战士是多么艰苦,根本没有机会象我们现在这样围坐在桌前吃饭。我就不住地给他挟菜,让他多吃点,为前沿阵地的战士们吃。可他却说,想着战士们,他根本就不忍心在这里吃这么多好吃的。吃饭时,这位排长还不住地对团首长要求,下午就返回前线。他对我说:“我想他们”。多么质朴的一句话,可从这句话中,我却感觉了战士之间那种最真诚的友爱。
离开了老山回到昆明,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对战士们的深厚情谊。虽然只短短一个星期,但心灵深处的震动,是从来不曾有过的。我们好象与世隔绝了许多年,我们的心都在山沟里,在美丽的山峦环绕着的部队营房里,也在战士的心里。我们每个人所听到,所看到的,都是战士们的崇高情怀。他们使我们真正感到亲人子弟兵这几个字的含义,他们那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最诚挚的友爱,胜过世界上所有的勇敢和爱。
我渴望他们能听我再唱一支歌,渴望他们能听见祖国人民对子弟兵的英勇行为的回答。他们在我们眼里是最可爱的人,决不会认为有什么傻气。真的,决不会!


第8版()
专栏:

歌墟情(外一章)
〔壮族〕郭辉
你如果不象斗笠帽壳下半露笑靥的活泼的刘三姐,我怎会从远方回到你身边?!
我如果不是醉心于你的歌喉流出的古老而亲切的旋律,我怎会对你有这般的爱恋?!
哦,不会忘记的,你厚重的音符曾锻造了我;你淳朴的旋律曾滋润了我;你金质的声音教我懂得了美和丑的意义。
歌墟,你能感到我目光中炽热的爱吗?
歌墟,你能听见我心灵的颤动吗?
这是一个远离故土的儿子,从异乡带回自己对歌墟日夜的思念和一往情深的眷恋。
真的,以后,虽然走遍天涯海角,我都忘不了你。
青年盲歌手
他,在歌的海洋中颤巍巍地站起来了,伫立在苍劲的木棉树下,面对四乡八?对歌的乡亲。
漆黑!他眼前是一片没有星光的夜晚。
然而他却扬起了头,运足了气,亮开了喉咙。
歌声牵来了民族远古神秘的风习,歌声流溢出壮胞对阳光和土地的热爱。溪流,在歌声中追逐;红棉,在歌声中绽开;绣球也在歌声中悄悄递送……
歌手微微闭上了眼睛,眼角有晶莹的泪花闪耀。哦,他什么都看见了,看见了蓝天白云,看见了歌友知音,看见了透明的信任与真诚的希望。
?,歌手,请相信,只要对生活有火热的追求,什么都会看得见的。歌唱每一缕阳光吧,歌唱每一片绿叶,也歌唱自己……


第8版()
专栏:

边陲的星
晏明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常常走夜路,坎坷的路,漆黑的路。指引我走路的——是一颗颗明亮的星,北斗星,启明星……我爱星,爱那一颗颗遥远的星,它离我那么遥远,又那么亲近,象我的恋人,又象我的母亲。当我头发斑白的时候,我漫游在祖国的大西北,夜的戈壁也是明亮的,闪着数不清的星。祖国大西北的星,祖国边陲的星,它象一颗颗蓝宝石,那么晶莹透明,它照亮大地,照亮人们的心。祖国的大西北曾经是荒凉的,开垦呵,开垦!多少艰辛的历程,它变得绿意葱茏,色彩缤纷。开垦者的炯炯目光,是一颗颗最年轻最美丽的星,它照亮祖国的边陲,照亮祖国的心。让我们看看,在海峡彼岸的夜晚,在阿里山的山顶,也闪着明亮的星,它在守望着你,守望着我,盼望着黎明。数不清的边陲的星,象数不清的星座的海,在我们的时代延伸……我为你骄傲,祖国边陲的星,我为你自豪,你光芒四射的开垦者的心,照耀着祖国边陲,你不落的星!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积酸菜”
我国北方有一种传统的储菜法,就是渍酸菜,俗称“积酸菜”。秋末冬初,将挑选出来的白菜整理洗净,并挨棵置于大缸之中,放少许盐,加满水,还要寻一块有一定份量的石头,置于缸中白菜之上,起镇压作用。
在人才使用上,尤其在人才交流的问题上,个别单位的领导,很有点“积酸菜”的味道。他们置人才于墙角旮旯的“大缸”之中,同时压上一块标有“人才难得”的大石头。
“积酸菜”积好以后是要食用的。然而将人才“积”起来以后,要人尽其才,可就难啦。不管是学非所用也罢,人才积压也罢,反正要想动一动,都没门儿!
当前,“大锅饭”要散伙,这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应当也要奉劝那些“积酸菜”的领导,应当移开压抑人才的 “镇压石”,放他们到用武之地去。
李玉春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称呼三部曲
据一位在工厂工作的同志说,有些徒弟对师傅的称呼是这样变化的:入厂之初,称师傅;学艺将成,称老师;出师之后,喊老某。
古代有句成语,叫做前倨而后恭。说的是刘邦对待儒生前后不同的两种态度。他先是倨傲,后来接受意见,变为谦恭。而现在的某些徒弟对师傅,却是前恭而后倨。
古人说,尊师重道。即使其道不足重,也应当尊师。因为自己的最初的那点知识,还是从师傅那里学来的。 朱曦


第8版()
专栏:文史小品

螳螂·蝉·黄雀
施连方
螳螂,善于捕捉害虫,故为益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这样的记载:“螳螂,草虫也。”是靠“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能捕蝉而食,故又名杀虫。”每年一到“芒种”节气,螳螂就会出现。所以,古人们根据螳螂对夏季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的需要,就把它作为“芒种”节气时的“候应”,概括为“螳螂生”。
蝉,俗名为“知了”。古时,亦名曰为“蜩”(tiáo条),如《诗·豳风·七月》载:“五月鸣蜩”。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天气渐渐炎热,“知了”就开始叫了。雄者能鸣,雌者无声,鸣于夏者曰蜩,所以古时人们也将它作为“夏至”节气时的“候应”,概括为“蜩始鸣”。蝉的幼虫栖于土中,吸树根液汁,故为害虫。但它也有一定的益处,其蜕壳可供药用。
有趣的是:螳螂喜捉蝉而食,鸣声清脆的黄雀,也很喜吃虫子,而螳螂和蝉,又都是黄雀喜欢吃的虫子。《说苑·亚谏》里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这里是指秋季〕,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又《吴越春秋》里载:“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后来,人们就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来比喻那种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