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3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胜利
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 多杰才旦
西藏自治区成立的二十年,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西藏取得伟大胜利的二十年。
西藏自治区是经过长期充分准备之后于1965年9月成立的。二十年来,巩固和加强了民族区域自治政权,从千百年封建农奴制压迫下解放出来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充分享受到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同本民族干部的成长是分不开的。现在全区已有民族干部三万一千九百多人,占干部总数的62%。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职务,都由群众直接选举或通过人民代表选举出来的本民族干部担任。民族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消灭历史遗留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二十年来,特别是1980年以来,西藏的经济文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1984年与1965年相比,西藏农牧业总产值增长了89%,工业总产值增长四点八倍,商业零售总额增长四点六倍,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三点五倍,城乡储蓄额增长八点五七倍,其中农牧区增加八十六倍。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网已经基本形成,全区通车里程达二万一千多公里。开发利用水力、地热、风能、太阳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区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十二万九千多千瓦,比1965年增加了近十四倍。已经大部分竣工的四十三项援建工程,改善了教育、文化、交通、能源和旅游设施。
现在,西藏已经拥有三座高等学校和二千六百多所中专、普通中学和小学,在校学生比1965年增长87%。西藏培养的人才已经在各个岗位上担负起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一批本民族的教授、工程师、医师、畜牧兽医师、农艺师、会计师、记者、作家和艺术家正不断涌现出来。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重视和尊重,优秀的藏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西藏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统一事业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应看到,我们是在推翻封建农奴制度的基础上起步的,自治区刚成立就遇上了祸及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尽管西藏各项建设事业都有迅速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兄弟省、市、自治区,经济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封闭性和供给性。
我们对西藏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1980年以来,西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的两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我们指出了方向。胡耀邦、万里、胡启立、田纪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到西藏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与这里的同志共商西藏建设的大政方针,制定出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现在,西藏实行既不同于内地各省,又有别于沿海经济特区的政策。这就是坚持“两个为主”,农牧区以家庭经营为主,农畜产品以市场调节为主,工商企业主要发展个体和集体经济;实行“两个开放”,敞开大门,打破封锁,既对国外开放,也对国内各省开放;实现“两个转变”,从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从供给性经济转变为经营型经济,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这是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路子。只要坚持改革,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一定能把经济搞上去,使西藏各族人民尽快富裕起来。
西藏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一个具有寒、温、亚热带多种自然特点的立体宝库。西藏的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能源和矿业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萨河、年楚河和尼洋河河谷地带,将成为西藏近期的重点开发地带。这里将带头由传统的单一经济向牧农林副渔工商和旅游综合发展的现代经济转化,由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以此推动全区由点到面,由腹地到边缘,波浪式辐射,梯度式发展。从现在到本世纪末还有十五年。我相信,这十五年西藏必将发生比过去二十年更为巨大的变化。


第5版()
专栏:

全国之最
△西藏是我国山峰最多的地区。这里有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高峰五座;海拔七千米以上的高峰四十余座。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米。
△西藏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日照时数为三千一百至三千四百小时,每平方厘米土地的年受热量达一百九十千卡以上,仅次于终年酷热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西藏的锂矿、铬矿探明储量为全国之冠。锂矿储量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
△川藏公路(成都——拉萨)全长二千四百一十六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公路。青藏公路(西宁——拉萨)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公路。
△位于西藏念青唐古拉山脚下的羊八井地热试验电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电站。这个电站从1975年开始兴建,现已安装了总装机容量为七千千瓦的三台发电机组,另一台三千千瓦的发电机组即将建成投产。
△建于拉萨附近甘巴拉山上的宇宙线试验基地,海拔五千五百米,高度居世界第一位,其规模是我国同类基地中最大的。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像,是我国现存铜佛中最大的一尊。这尊坐式佛像,身高二十二点四米,佛座高三点八米,铜佛肩宽十一点五米,耳长二点八米,佛手长三点八米(比一张乒乓球台还大)。建佛用了二十三万斤铜,六千七百两黄金以及珍珠、宝石。
△矗立于西藏萨迦寺大神殿后壁的一个木制书架,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至今完好无损。这个书架长六十米,高十米,宽一米多,是全国最大的古代书架。上面存放着各种佛经二万八千多本。经书之多,在全国名寺庙中亦居首位。
△萨迦寺保存的一部名为《布德甲龙马》的夹板式经书,是我国最大的夹板式经书。经书长一百三十七厘米,宽一百一十厘米,厚六十七厘米。经文为手抄,两面的夹板由青冈木制成,全书重达千斤以上。
△刚建成的西藏体育馆位于拉萨北郊,海拔三千七百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体育馆。这座现代化、多功能的体育馆,配有用于体育活动、开会、文艺表演、放映电影等全套设施及现代化声、光、送风、供氧设备。


第5版()
专栏:

“我爱祖国,我爱西藏”
新华社记者 朗杰
拉萨。今年仲夏的一个星期日。我来到归国藏胞基恰·扎西多吉家。
他正盘腿坐在藏床上,专心致志地翻阅着古藏文书籍,床前条桌上放着厚厚一叠手稿。
这是我第二次访问基恰·扎西多吉。记得五年前的四月,他刚回国定居,我目睹了他们一家团聚的情景。妻子一见到他捧面痛哭;四个女儿,见到他,喊着“爸啦”(藏语:父亲),一个个扑到他的怀里。二十一年,这亲切的声音一直在召唤他,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使他冲破种种阻挠,毅然踏上祖国的土地。
如今,基恰·扎西多吉虽然年近花甲,但他精神矍铄,似乎比五年前显得年轻。他象与老朋友谈心一样,和我谈起他这几年的工作和生活。
回国以后,政府安排他到西藏社会科学院工作。于是,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整理和研究藏民族文化遗产的事业中。基恰·扎西多吉和资料情报研究所的同事们,先后整理、编写了近二百位历代藏族学者的图书目录。他还为一些著作及其作者写了简介。这样系统地整理、编目,为大规模进行西藏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基恰·扎西多吉还参与了西藏灾情档案的选编校订工作,他参与编辑的《西藏地震历史资料选编》,受到我国和国际学术界的好评。现在,他正和同事们一起在搜集、整理拉萨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的佛象、壁画、建筑等资料,准备编辑出版一本图文并茂的画集。
说起民族文化工作,这位归国老人精神抖擞,流露出欢畅的神情。他说:“整理和研究藏族文化遗产,是我多年的夙愿,现在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基恰·扎西多吉曾在国外一所中等学校任教,薪金也很可观。当他决定回祖国时,一些对党的政策还有疑虑的朋友劝他留下。他对朋友们说:“我爱祖国,我爱西藏。我要把自己的知识献给祖国,献给西藏人民。”
基恰·扎西多吉兢兢业业地工作,年年受到研究所的表扬和奖励。1983年,他当选为西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问起他一家人的生活,基恰·扎西多吉跷起大拇指,说:“西古西扎都(非常好)!”他的妻子在拉萨市政协工作,目前他们身边有两个女儿和女婿。他每天下班回来,儿女们马上把酥油茶送到他手上,家务事从来不用他操心。逢年过节,一家人聚到一起唱歌、跳舞,春暖花开时节,他们带着青稞酒和食品到林卡里度假。基恰·扎西多吉说:“在祖国,才能享受到这种天伦之乐。”


第5版()
专栏:

苹果深情
本报记者 张安南 新华社记者 曲志红
到拉萨扎西果园访问,一眼即见陈毅同志生前亲手栽下的一棵红香蕉苹果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果红。旁边竖着一块牌子,记载着三十年前陈老总率领中央代表团的同志到此栽树的情景,字字句句都凝结着西藏百万翻身农奴时刻不忘党中央深切关怀之情!西藏的苹果,并不是天赐佛佑,而是和“西藏自治区”一起降临雪域高原的。
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的时候,陈毅副总理率领中央代表团前来参加庆祝活动。他听说西藏只有几户大贵族的庄园种着几棵苹果树,寻常百姓吃不上苹果,便特意带来了三千五百棵优质苹果树苗,作为送给西藏人民的礼物。陈老总还来到拉萨河畔的一片石滩上,挖坑、培土、浇水,栽下了第一棵苹果树苗,中央代表团其他成员也都栽下一棵棵苹果树苗,开辟了西藏高原上第一个果园。陈老总意味深长地说:就叫做扎西(吉祥)果园吧。并欣然赋诗一首“我栽第一株、你栽第二株、他栽第三株,大家共栽七百六十株。树树成活,八百成林,绿化全藏此其初。扎西果园作试点,树人树木永不枯。”
后来,从苹果之乡辽宁风尘仆仆地来了一位果树专家梁玉璞。他和藏族技术员共同研究在高原种好苹果。他们给树苗刷上白灰以减轻强光的照射;在树苗周围打起马蹄形土墙,阻挡风沙的侵袭。经过藏汉两族科技人员的精心培育,大多数苹果树苗在高原上扎下了根。
“绿化全藏此其初”。从此,在拉萨河谷、雅鲁藏布江下游、尼洋河两岸,一个个大型苹果园建立起来,一些农牧民和许多机关单位也都在屋前房后栽上了苹果树,就连最脱俗的寺庙喇嘛们也开辟了自己的苹果园。仅拉萨的哲蚌寺,就栽了苹果树约一百五十亩。每逢苹果成熟的时候,果香飘溢这座古老的名刹。
今日西藏,已有一百多万株苹果树,每年可上市八九百万斤苹果,全自治区人均五斤以上。整个冬春,无论走到哪家,热情的主人往往端上一盘香气扑鼻的苹果敬客,就连藏族群众家家户户的供桌上也多了苹果这一时鲜的供品。


第5版()
专栏:

“世界屋脊”上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新华社记者 师文宴
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前夕,西藏人民迎来了又一件喜事,高原上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西藏大学成立了。
西藏大学坐落在拉萨市东南隅,总面积二十万平方米。走进校园,只见颜色淡雅的教学楼、图书馆、艺术楼、实验楼拔地而起,三幢学生宿舍大楼和十九幢教职工宿舍楼鳞次栉比,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建筑群。
今年三十九岁的校长次旺俊美告诉记者,这所发展规模为一千六百人的大学,将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为西藏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根据西藏教师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这所大学现阶段以培养师资为主。
西藏大学设置了藏语言文学、语文(汉、英语)、政史、艺术、藏医、数学、化(学)、生(物)、地(理)七个系,共十五个专业。学校正在兴建、扩建和完善十八个实验室。
这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藏族校长告诉记者,西藏大学现有教师二百一十一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各一名,讲师二十七名,助教八十九名。为了加强教学力量,还从内地兄弟院校聘请了一批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校任教。
西藏大学的前身是原西藏师范学院。现在,学校不但在建筑规模方面比原来扩大了近三分之一,而且专业设置也比原来增加了近一倍。这样,西藏的教育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如今,西藏不但有了综合性大学,而且还有农牧学院和民族学院,以及十三所中等专业学校。分布在自治区广大城乡和农牧区的小学已经发展到二千五百四十二所,普通中学五十五所。
目前,西藏大学正为第一批二百二十名新生入学作准备。加上师范学院原有的学生,在校学生在新学年将达到八百四十三名,十五个专业中除历算专业外,都将正式开课。(附图片)
西藏农牧学院援藏副教授徐宜昌(右三)、徐凤翔(左一),经常挤时间热心帮助藏族教员提高教学水平。
新华社记者 程曦摄


第5版()
专栏:

新能源带来新气象
——藏北草原风能、太阳能和地热开发利用见闻
藏北有首民歌唱道:“酥油灯摇摇晃晃,大风就要吹走帐房。”今天,这大风把牧民靠酥油灯照明的历史吹到了尽头。
在那曲县红旗乡二村,记者看到一台台风力发电机耸入明朗的天空,飞转的风轮象蝴蝶在草原上起舞。牧民洛布占堆的家里,孩子们正在明亮的电灯下读书写字,收音机里播送的藏戏逗得老阿妈笑起来,手里的转经筒也不摇了。罗布占堆告诉记者,这台风力发电机是去年春天安装的,用上电灯的第一个晚上,全家高兴得睡不着觉,围着电灯欢快跳舞。
辽阔的藏北草原,无柴无煤,千百年来藏族牧民一直靠酥油点灯、烧牛粪取暖。可是,这里象整个西藏一样,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资源。去年党中央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作在这里全面展开,其发展速度比人们预想的要快得多。
1983年建成的那曲地委办公楼,是藏北古城那曲镇第一座太阳能取暖楼。严冬,室外温度下降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这座楼内不开火,却温暖如春,热量全由楼前一排排太阳能采暖箱供应。这样的太阳能采暖楼,现在那曲镇内已经建成六座,还有四座正在建设中。太阳能开发技术也开始向牧区推广。
察曲卡地热田在那曲镇南约八公里的一片洼地上。那高耸入云的井架,蔚为壮观;蒸腾的热气冲出钻井,摇撼大地。我们访问热田那天,正好第一口供热井开钻。今年冬天,那曲镇一些机关、学校、商店就可以用上暖气了。据专署的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不久以后,将又有一座新的地热电站出现在草原上。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可达一万千瓦,相当于著名的羊八井地热电站目前的规模。综合利用余热,还可以修建生产蔬菜的温室和洗羊毛的工厂等等。
在一幅地热地质图前,记者看到藏北草原上的地热显示点星罗棋布。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使藏北草原正出现新的气象。 新华社记者 汪青春


第5版()
专栏:

今日克松庄园
六十年代初我国放映的长纪录片《欢腾的西藏》,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刚翻身的藏族女奴隶声泪俱下地诉说她在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她的名字叫卓玛次仁,住在克松庄园。记者最近又访问了克松,现在它是乃东县的一个乡。
我在老乡长阿旺的陪同下走进卓玛次仁的家。年逾古稀的卓玛次仁正领着孙女在院子里玩。她指着四大间住房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房是一九八二年自己盖的。过去一家三代生活在牛棚里,现在三代人住在新房里,吃穿一点也不愁。这真象以前梦想的天堂啊!”
老乡长接着说,全村一百四十五户,近几年家家都盖了新房子,旧庄园的遗迹已经快找不到了。
他介绍说,一九五九年民主改革前,克松庄园除了一户领主代理人外,其余三百多口都是农奴和奴隶,生活也和卓玛次仁一家差不多。民主改革以后,农奴和奴隶们摆脱了锁链,成为新社会的主人,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特别是一九八○年贯彻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后,克松象全区农村一样实行了一系列特殊政策,日益兴旺。现在,全村已拥有大型拖拉机二台,手扶拖拉机四十二台,柴油机、收割机、脱粒机、扬场机等七十多台,基本上实现了耕播、脱粒、扬场、运输机械化。由于普遍采用了优良品种,推广了科学种田,去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九十六万多斤,比一九五九年增长两倍。全村农民打破传统的单一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木器加工、织氆氇、采石、运输、建筑等副业生产,副业收入由一九八○年的三万一千多元增长到八万七千多元。农民人均收入由二百一十九元提高到四百三十六元。
我们走进另一座大院,只见七间新盖的藏式房子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台手扶拖拉机放在大门旁。主人旺久指着新添置的藏桌、藏柜、卡垫、藏被和一袋袋粮食,兴奋地说:“党的政策象金灯,照亮了我们致富的路,现在的日子就象糌粑拌蜜糖一样香甜。”
新华社记者 群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