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味虽清淡 余韵不绝
——看影片《似水流年》
郑洞天
珊珊出门二十年,从香港回老家祭奠奶奶,就象一颗石子投进故乡宁静的湖面,荡起一串感情的涟漪。这是青鸟公司新片《似水流年》呈现给观众的故事。说是故事,它又不象我们常在银幕上看头便知尾或者一环扣一环的故事。她来了,又走了。她做了什么?似乎什么也没做;她想了什么?那倒挺多,可用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原来流年似水,生活常常是匆匆而悄悄地流过,带来的带走的,都是希冀和怅惘的复合。
看这部影片可能是一次新鲜的审美体验,它让我们用自己的感觉、联想和回味去串联起银幕上一段段闪过去的生活。画面里说出来的并不一定是影片所要说的,而所要说的“画外音”又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每个观众可以从各自的人生体验理解它不同层次上的涵义,不知这算不算创作者观念里的“接受美学”。
影片的两位女主人公珊珊和阿珍,各有自己作为人的优势和弱处。一个心高、自强而灰冷,一个热情、自足而经不起事,两个儿时的朋友二十年重相会依然情如姐妹,但都发现双方之间出现了不满加嫉妒的微妙隔阂。这个关系本身包含着充分的戏剧性因素,而编导的功夫下在了把戏剧因素融化在切近生活原状的艺术表现之中。她俩的相处占据影片篇幅的绝大部分,这相处都是所答非所问的、有心探究对方内心而拐弯抹角的、亲密又有隔膜、赌气又真动情的交流,尤其是她们常常在不相知之中偏偏要一厢情愿地替对方着想,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体验的情感经历,使我们对这两个陌生的女性由于情感的沟通而获得了一种认同。还须问她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吗?不用了,她们已经敞开了内心世界,这世界里有不可言状的温情和酸楚,而恰恰是“不可言状”,给我们以审美的满足。
有一种说法称《似水流年》是一部清淡型的影片,然而风格的清淡绝不意味内容的单薄。这部作品场景相当简省,手法相当纪实,但银幕上提供给观众的视听信息却比较丰富。从最古老的乡俗民风到最现代的生活方式,从崇拜航天飞机又精于做小买卖的农家孩子,到当年乘筏子飘洋过海如今买房子回乡养老的百岁老人,插标记的牛屎、绣花的睡衣、河里的桅帆、天上的纸蝴蝶风筝……这一切状似信手拈来的社会氛围,和人物细微纤巧的心理情绪相依存,相照应,是人物心态的外延,又组合成当今粤东农村风情的面面观。乡情、人性、社会动向和人际关系,凝滞而庄重的、活跃而纷乱的、陈旧而有韵味的、新鲜而有魅力的,交织在一起,包容了整部影片。我们平素倾注于一波三折、大悲大喜的观赏激情,在这里换作一种亲切而平和的方式,来感受这恬淡而淳厚的人世。如果说,电影艺术的发展倚仗于向各种各样领域的开拓,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随之扩展自己审美的视野。清淡而有余味的《似水流年》,在这一方面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近年来香港和内地电影工作者合作摄制了不少影片,《似水流年》是第一部反映当代生活的作品。珠影厂青年编剧孔良和香港青年导演严浩的合作,香港演员顾美华(第一次上银幕)和观众熟悉的斯琴高娃的合作,由于真诚、严肃和艺术上的沟通而显得非常和谐并有光采。影片在香港的上映打破了以往艺术影片不大卖座的纪录,我想,它还可能成为香港和内地观众都能理解的一部艺术影片。应当说,由于背景的不同,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而这部作品为此所作的努力的确值得称道。(附图片)
珊珊与孝松、阿珍都是青梅竹马的同学,久别重逢。


第8版()
专栏:

北京舞台上的苏联歌剧
《这里黎明静悄悄》
本报记者 张世英
当总政歌剧团在“八一”期间演出苏联歌剧《这里黎明静悄悄》的时候,记者访问了该团团长田川同志,请他介绍有关这个歌剧及其演出的情况。
田川说,苏联著名小说《这里黎明静悄悄》及根据它改编拍摄的电影,早已为我国广大读者和观众所熟悉,但对于同名歌剧却不大了解。这部歌剧为苏联著名作曲家K·莫尔恰诺夫改编并谱曲,于1974年在苏联吉尔吉斯歌剧院首演。1975年,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三十周年前夕,这部歌剧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以后,在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等国家陆续上演,同样获得好评。
去年,该团青年演员傅海静,作为中国音乐家小组成员到苏联访问演出时,在苏联朋友的热情帮助下得到了该剧剧本,今年又得到了总谱。他们读后,感到这部歌剧自有其独到之处,它发挥了歌剧的特点,运用音乐手段,细腻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音乐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继承了俄罗斯古典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
总政歌剧团决定排演这部歌剧,请歌剧《白毛女》作者之一、斯大林文学奖金获得者丁毅担任艺术顾问,由张海伦担任导演。主要演员有多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的青年男中音演员傅海静以及杨洪基(饰准尉瓦斯科夫),女战士等角色由王静、巫扬、滕秀梅、王月英等一些后起之秀分别饰演。虽然演唱的难度较大,加上傅海静、王静等几位演员参加全军中青年声乐比赛,时间紧,困难多,但通过他们不断的努力,还是比较好地掌握了该剧的俄罗斯音乐风格,以歌唱和表演刻画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舞台美术设计者力图按照对剧本的理解,突出当时时代和环境的特点。
田川还表示,《这里黎明静悄悄》是总政歌剧团建团三十年来演出的第一个外国歌剧。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向中国观众介绍这部歌颂为祖国献身的苏联儿女英雄形象的歌剧,更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通过演出这部歌剧,对繁荣我国民族歌剧,特别是军事题材歌剧的创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借鉴。(附图片)
孟宪常摄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在殷红的热土上开花
——访“千字小说征文”获奖者、战士祁建庄
蔡建文 杨寿清
人们没有想到,今年初《中国青年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联合举行的“千字小说征文”的头名一等奖获得者,竟是一个二十刚出头的普通战士。他写的《故乡的泥土》(署名:钢凝)是十二万份征文中的佼佼者。这位年轻战士就是北京军区空军高炮某团的祁建庄。
小祁出生在河北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喜爱文学艺术。老农在村头月下讲述的扑朔迷离的神话故事、风趣动情的民间传说,小伙伴们放牛暮归时唱的“牧歌”,使他萌发了文学艺术的情愫。读中学时,他开始搜集乡间的“口头文学”,整理成文,笔下溶进了瑰丽的梦。
1982年,祁建庄带着家乡的泥土味走进了军营,在高炮连当了一名电话员。紧张的训练,繁重的值班任务,没有冲淡他对文学的兴趣。业余时间,他潜心读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写了好几本笔记。有时夜深了,他还打着手电蒙在被子里看书写作。
1984年初,小祁随部队上了广西边防前线。他对我们回忆说:“我忘不了那染着勇士鲜血的南疆热土,忘不了前线战友们为保卫祖国浴血奋战的情景。正是这硝烟弥漫的前线生活和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激荡了我的心鼓,触发了我的灵感。我们的勇士们以生命来保卫祖国的土地,有了战士们的献身,人民的生活才能幸福和安宁。但我联想起来上前线之前曾听说,去年征兵时,有的人生活富裕了,就只为自己着想,不愿送孩子来当兵;有些青年迷恋舒适的生活,不愿到部队尝受紧张艰苦的生活。面对着虎视眈眈、疯狂侵犯我国领土的敌寇,目睹着战友们为保卫国土不惜流血牺牲,献出宝贵的青春和生命的悲壮场面,我的灵魂得到升华。我不仅热爱自己的家乡,更热爱洒着战友们热血的祖国南疆的第二故乡。我懂得了‘国泰民安’的道理,只有战士守卫边防,才能有家乡的‘万元户’;而要更多的人成为‘万元户’,就需要战士留在前线这第二故乡,戍边杀敌。家富未敢忘忧国——这就是我和战友们的思想情怀,也就是我写《故乡的泥土》的创作激情。”
祁建庄在前线执行任务的一年多里,阵地上的帐篷和猫耳洞成了他的业余创作室,一块硬纸板便是他的写字台。边防生活条件艰苦,炮兵阵地和驻处的老鼠、蚊子、小咬多得出奇。阵地上没有电灯,天黑了,他就打起手电来写。成群的蚊子朝他袭来,用手扑打也无济于事,他一狠心,“咬就咬吧,你咬你的,我写我的。”一篇稿子没写完,腿上、手上都被咬满了红点。就是在这潮湿的猫耳洞里,在顶上老鼠“跳舞”的帐篷里,他写出了《故乡的泥土》这篇佳作。他还创作并发表了《边疆翠竹》等五篇散文。这些作品,无不倾注着他对战友、对祖国的爱恋和赞美。他说:“我写的《故乡的泥土》所以能获奖,是祖国和人民对我们前线战士的关怀和爱护。我获得这个荣誉,受之有愧,应归功于那些在前线死去的和活着的勇士们。”
现在,祁建庄身披南疆的硝烟,带着殷红的热土,从前线归来了。他忘不了那经受着血与火洗礼的红土地,他将继续为保卫祖国的热血男儿、女儿们放声歌唱。


第8版()
专栏:随笔

郑玄让稿
徐逊
《春秋》,是鲁国史官编纂的编年史,相传曾经孔子整理修订,以表达其“微言大义”,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被尊为“经”。《春秋》经文极为简略,很难读懂。因此,从战国到西汉就出现了三家注释,即左氏、谷梁和公羊,合称“春秋三传”。三传各具特色,谷梁、公羊两家偏重用义理解释《春秋》,成为研究先秦思想史的重要资料。左氏对《春秋》的解释,比其他两家详尽,也最好。东汉桓谭在《新论》中说:“左氏传于经,犹衣之表里相传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严可均《全后汉文》辑本)《左传》用大量历史资料来解释《春秋》,并有所补充,有所纠正。所以,《左传》成为研究公元前七二二年到公元前四五四年之间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学名著。
即使《左传》,后人也不容易读懂,注家纷起。东汉著名学者郑玄,在潜心研究《尚书》、《诗经》、《易经》、《三礼》和《论语》的同时,决心给《春秋左氏传》作注。郑玄在注释过程中,一次外出旅行,夜宿客舍,听到外面车上有人给旁人讲述自己注释《春秋左氏传》的意见。郑玄仔细倾听很久,觉得和自己的观点一致,立即跑出来和那人交谈。最后,他说:“我早就想注释《春秋左氏传》,尚未完成,先生刚才所说的,看法和我一样。应当把我的注释稿本全部送给你。”那个人就是后来以《春秋左氏传解》著名的东汉学者服虔。
服虔完成《左传》的注释,当然有郑玄慷慨赠稿之力,更重要的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服虔少年时代家境贫困,但立志求学。他着手注释《左传》时,想多参考其他人的意见,听说崔烈在给学生讲解《左传》,他便埋名隐姓去当崔烈学生的佣工。每逢崔烈讲学,服虔立在门外偷听。后来,他了解到崔烈的见解不一定比自己高明,开始和崔的门徒议论。结果,被崔烈察觉,两人结为至交,相互切磋。
东汉时代,还没有“笔润”之说,然十分重视名望。郑玄让稿,并不影响其学术地位得到人们的承认。服虔接受郑玄的部分稿本,也没影响自己的创造性研究。郑玄赠稿,服虔潜心研究,终于写成《春秋左氏传解》。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美谈,值得大书一笔。古代文坛的优良传统,当代人似乎不该忘怀。


第8版()
专栏:

《中国电视剧》创刊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学双月刊《中国电视剧》创刊号发表了连续剧本《马本斋》、《桥隆飙》和外国剧本《黄色六角星》,作为对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胜利四十周年的纪念。该刊将开辟栏目,讨论如何提高电视剧质量,开展对电视剧创作问题的争鸣。同时连载舟桥和郎(日)的《电视剧作法四十八讲》。(张敬)


第8版()
专栏:

“百花”出版中年作家选集
为繁荣文学事业,给文学研究工作者提供研读资料,百花文艺出版社特为一批有成就的中年小说作家出版选集。第一批出版的有:《王蒙选集》、《浩然选集》、《蒋子龙选集》、《冯骥才选集》。除《王蒙选集》即将出版外,其余三种已出版。(刘国玺)


第8版()
专栏:银幕剪影

彩色故事片《黄河之滨》
彩色故事影片《黄河之滨》(编剧张笑天,导演李前宽、萧桂云)最近摄制完成。它描写了鲁北地区的人们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揭示了“左”的错误曾经给农村带来的灾难,形象地告诉人们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政策是顺应民意、大得民心的良策。
影片着力塑造了县委书记魏兴邦的动人形象,展示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忠于人民,奋斗不止的崇高思想境界。影片使人们感受到,在坎坷的革命征程上,人民养育了党的干部,我们的干部又无私地服务于人民。这种血肉关系,是值得每个共产党人永远珍视的。影片在山东部分农村试映后,干部群众反应强烈,赞扬影片是一部端正党风的形象化的教材。 (妙芸)(附图片)
公社书记刘辉虚报粮食产量,受到县委书记魏兴邦的严厉批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