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在教师这个光荣的岗位上

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赵宪初
首届教师节就要到来了。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大喜日子,我们当然应该欢欣鼓舞地加以庆祝。
设立教师节,是党、政府和人民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怀。社会上将通过对教师节的庆祝,提倡尊师重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怎样自处呢?我觉得我们应该更加谦虚谨慎,自尊自重,热爱教师工作,安心教师工作,努力做好教师工作,为搞好教育事业,培养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从1928年起担任中学教师的工作,到现在已经五十七年了。在党的不断教育之下,我们懂得了百年树人的重要性。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已经明确,要在建设四个现代化的轨道上飞速前进,需要大大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需要培养大批的各方面各种层次的人才。中小学教育是造就人才的第一道工序。这是打基础的工作,第一道工序没有把好质量关,后道工序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就都有困难了。所以中小学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看起来虽然平凡,我们却不可轻视。对中小学教育,社会上正在日益重视,我们身为中小学教师,当然更应该重视,切不可妄自菲薄。
我从自己数十年的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中小学教师工作的价值。数十年来,我教过的学生可以说数以万计了。这些学生,现在正在祖国建设的各个岗位上工作。我每天读报,就常常看到一些熟悉的姓名,他们是我当年的学生,报上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这些学生能作出贡献,有所成就,不能说完全是依靠我的教育,但是,我却可以说,如果没有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辛勤劳动,他们的成绩也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我在学校里、在家里,常常接待许多过去的学生。他们或者从外地回来,或者从国外归来。他们在百忙之中,还一定要抽空来看看母校,看看当年的老师,有些学生确实是我曾经赏识过的高徒,有的在我教他们的时候并不出色,甚至还有少数是曾经同我有过一些小的争吵,受过我的批评的。但是,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他们非常怀念中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说,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当时不觉得什么,以后发现却是影响着他们一生的思想和工作的。他们说,他们的许多知识,就是在中小学时代逐步积累的,他们的人生观,是受着老师的影响而形成的。老师们说的一些话,他们往往不会忘记。我每见到回来看望我的学生,总会感觉到乐滋滋的。为什么?因为我在他们身上花过心血,而这些心血是有效果的。因此我感到,我们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我们要教给他们正确的知识,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我们就必须自尊自重,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我年纪老了,已经不能在课堂上讲课了。但是我常常到学校里去和年轻的教师谈自己做教师的体会。谈些什么呢?主要谈教师工作,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意义。我认为中小学教育是人才工厂里的第一道工序。我们要热爱这项工作,安心这项工作,要在看来平凡的工作中作出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我在教师节前想说的心里话。


第5版()
专栏:教育

我的欣慰
湖南攸县五中教师 陈纪淮
早几天,我以前的学生王林提着两个西瓜来看我,说是自己种的,请老师尝尝。三伏天吃西瓜,感到格外凉爽;何况它是自己学生的劳动果实,所以精神更是兴奋。一些学生同我接触的情景,又在脑子里映现出来。
一天下午,我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辆吉普车从后面开过来,在我的身边停下了。只听车上有人喊:“陈老师!”我向车里望去,发现一个前额光秃的中年人,微笑着请我上车。我这才认出来,他是刘县长。三十年前,我在攸县二中教书时,他是那里第二班的学生,个子矮小,总坐在前排。当年这个小同学,现在成了一个能挑重担的魁伟汉子了。
去年秋天,我以前的学生王振斌从石家庄回到了攸县,一下车便向他妻弟说:“这次,我一定要去看望陈老师。”在他妻弟的陪同下,这位当了师级干部的校友,走了十五里路,找到了我。第二天,我们一起来到城关,在吴老师家里,邀集在城关的校友,一同进餐。在餐桌上,王振斌举起酒杯说:“我们来为老师的健康,干杯!”我看他那庄重的样子,联想到三十年前,他当学生会主席到大会作报告时,总是直挺挺地站着,和现在比起来,竟是一模一样。
不久前,在城关街上,一个皮肤微黑的人望着我喊道:“陈老师!”我一时认不出来了,他自我介绍说:“我是你以前的学生,叫刘斌,家住山区。”他告诉我,他家乡出木材、煤炭,还告诉我,尹流德同学和他是同乡。提起尹流德,我又想起来了。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山区任教,几次和我相见,总是那样热情。他说:“陈老师,你退休以后,到我们山区来吧。那里很多人都是你的学生,有的发了家,有的当了模范。我们常谈起你。你来了,每个学生家里住两晚,一个月还出不了山呢。”我被他说得乐滋滋的。
我快要从第一线退下来了,我教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地走上了工作岗位,象子女继承父辈的事业一样。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得到了温暖,这是教师的最大安慰。


第5版()
专栏:教育

滕老师的题字
易承绪
快要去远离家门的县城中学念书了,母亲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孩子,你出外念书,妈不放心的,就是你的脾气太暴躁。要忍着点,别为小事伤和气,噢?”
我对母亲表态,坚决改掉自己的缺点。可是,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无法驾驭自己的感情,把母亲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有一次列队进食堂用餐,忽然,一个急忙插队的同学撞得我把碗摔烂了。我十分恼怒:“你早不来,死了!赔碗!”对方自知理亏,连忙向我说好话,赔笑。可是,没碗怎能吃饭,我揪住他不放。
“别吵了,你等等走。”值日的滕菊森老师一边制止我,一边把“肇事者”放走了,我奇怪,我怨恨。他却招手要我跟他走。
我委屈而茫然地跟着来到滕老师的宿舍,背转身,耷拉着脑袋,准备接受这位“偏心”的老师的训斥。
“还生气吗?不能原谅别人无意的过失?给。”一句话把我问得热乎乎的,我转身望着他,怪不好意思地接受了他给的碗,接受了他语重心长的教导:“有理也该让人嘛!”
毕业考试结束了,我和同学们一样,捧着纪念册请老师题字,以作留念。滕老师稍许想了想,在我的纪念册上写了两句话:“慎思制怒养性,虚怀若谷对人。”
离别湖南常宁一中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把这个纪念册藏在身边。在十年动乱中它被丢失,但滕老师那条具有强烈针对性的题字,却始终清晰地映在我脑海,时刻提醒着我:因琐事动怒,作无原则的争吵,对工作和团结都是有损无益的。
渐渐地,我的脾性改了许多,但要改彻底,真难呐!我们单位有一个同志好拿别人开心,我看不惯,一气之下,放出一排连珠炮:“别老把自己当诸葛亮,把别人当阿斗……”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滕老师的题字,便嘎然而止。是的,连珠炮若继续放下去,定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影响团结的。
我感谢滕老师,我在北方深深地怀念我在南方的老师。


第5版()
专栏:教育

小学教师的心愿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 北京市八届人大代表 桑鸿美
作为一个从事小学教育三十多年的老教师,我为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而欢欣鼓舞。三十四年来,每年我都要带着学生欢渡“六一”儿童节。孩子们那种欢快喜悦的劲儿就甭提了。今年,孩子们要给老师庆祝节日了,各行各业也都以实际行动共庆教师节,我的幸福与欢乐,比起过节的孩子来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是1951年开始当教师的。岁月流逝,祖国的教育事业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而我始终是身在讲台,手不离粉笔,心也从没有离开过学生。在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实现四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离不开教师一点一滴的辛勤工作。
三十四年来,我送走的学生成百上千,有的学生做了父母,又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我的班里。这些学生,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不同岗位努力工作,有的在国外深造、攻关,也有的从事了教育事业,成了中青年教学骨干。他们见到我,开玩笑地称我为“师婆婆”。每逢学生们来信来访时,我都感到由衷的喜悦。一位现在当了讲师的学生来信说:“您当时那样严格要求我们,才使我们打下了这样扎实的基础。”一位当了厂级领导的学生回忆说:“感谢桑老师的关怀,使我在动乱中没有走上邪路。想起您为我操的心,我是多么对不住您啊!我现在还想再听听您的教诲。”
看到学生的成长,我享受到只有教师才能享受到的欣慰与幸福。当然,桃李满天,离不开辛勤耕耘。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送走了青年时期,告别了中年生涯,进入了老年的行列。其间,尝到了教书艰辛,也经历了“文革”动乱的坎坷。可不知怎的,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学生解题识字的快慰,唱歌游戏的欢欣,风雪载途时我为孩子们的担忧,加餐中为孩子们的操劳,以及学生犯下错误后我对他苦口婆心的批评帮助……这一切都使我感到内心的充实。
说来也怪,我自己不仅以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为荣,还千方百计地做家人的工作,鼓励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我家六口人中,有四人在教育战线工作。我老伴教大学,儿子儿媳教中学,我教小学。人们称我的家庭为“教师之家”。教师之家就要为人师表。我经常教育我的孩子,顶住社会上一些不良的影响,自尊、自爱、自重;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应担负起神圣的职责,为之奋斗终生。我还以我的经历教育他们热爱学生,钻研业务,积极从事教育改革,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尽快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年纪大了,教龄长了,我也日益感到教师的“母机”作用的重要。除了教好学生外,老教师还有着传帮带的义务。教会一个学生或一班学生,只是一个学生或一班学生受益,培养好一个青年教师,那将是几十个班、千百人受益。为此,我在上研究课、观摩课时,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把自己的经验传给青年教师,鼓励他们超过前人,开拓教育改革的新局面。这样老中青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在欢庆教师节之际,我们看到全社会正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拿出力量做实事,支援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教师社会地位、待遇也逐步地得到提高和改善。面对这些,我们广大教师也应鼓实劲,干实事!怨天尤人,坐等改革,都于实际无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四化需要人才,但“天公”是靠不住的。有党中央的决策,有全民族全社会的重视,有千百万辛勤工作的教师,这力量胜过“天公”!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将从我们这些教师手中培养出来,教育事业是多么光荣豪迈的事业!


第5版()
专栏:教育

青年教师的荣幸
北京第八十中学教师 李方
作为从教刚刚三年的青年教师,能够同教育界的老前辈,同多年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中年师长们一起欢度教师节,我感到无比荣幸,觉得自己真是个“幸运儿”。
我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这神圣的工作而感到荣幸。我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作为连续三年的三好生,毕业分配时是可以适当选择工作单位的,而我选定了中学教师工作,没有为当时刮起的师范毕业生不当教师的“出口风”动摇。我想,我由无知的孩子成长为大学生,一步一步的长进,一点一滴的知识,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我用这些知识去促进更多的青少年的成长,既是光荣的,也是一个师范院校毕业生责无旁贷的。十年浩劫期间我上初中,品尝过少年辍学的痛苦。在插队、做工时,我体会到没有文化知识的难处。我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他们的行动坚定了我当一名教师的决心。改革高考制度后,我志愿报考的都是师范院校。今天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各行各业大力为教育战线办实事,教师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选择对了。我不但要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更要把她作为我毕生奋斗的事业。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三尺讲台大有可为。我在教学上做了一点工作,同志们就不断给我鼓励。为了帮我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各级领导采用拜师结对等方法,为我向优秀教师学习创造条件。一年前,我国第一个大规模的由中学生和各界青年组成的代表团——北京青年友好之船访问日本。领导选派我作为该团成员,和中学生一起,出国考察学习。出访中,我进一步看到教育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对我国教育事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增添了信心。
去年底,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我将把日常从事的教育工作,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为之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
全党全民尊师重教,我们做教师的更不应见异思迁,妄自菲薄。我一定要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学好教育学、心理学,将这些运用于教学实践,向老教师学习,热爱学生,不断探索教育改革的途径。从第一个教师节起,每年都做出新的成绩和贡献,为自己的节日增添新的荣耀和欢乐。


第5版()
专栏:教育

农学博士的导师
重农
今年3月,华中农学院刘后利教授的研究生孟金陵获得了新中国第一个农学博士学位。孟金陵在接受博士学位证书时说:“我的成长和进步,渗透着刘老师的心血。”
1981年,有四名硕士生投考刘老师的博士研究生。老教授仔细地审阅了他们的硕士论文,惊喜地发现孟金陵在生物学、遗传学、育种学等方面基础比较扎实,思想较为敏锐,有培养前途。通过考试,他选拔了小孟作为第一个博士研究生。
“给孟金陵压多重的担子?”刘老师经过深思熟虑,断然把近年来油菜育种中自交退化现象这个课题,交给了小孟,并为他设计了“甘兰型油菜自交效应”的研究题目。
孟金陵攻读硕士学位时研究的是棉花远缘杂种的胚胎发育,现在要转到研究油菜,难度是很大的。
老教授深感肩上的担子不轻。他教小孟走的第一着棋就是下田熟悉试验材料、熟悉研究方法。
1982年春,师徒两人兴致勃勃地穿行于校园的油菜丛中。
“小孟,你看这株油菜的花轴是双茎,那一株是扁茎。你再看,这一株的花器这么小,花色这么淡;那些株形又那么矮,分枝也少。”
“赏花”之中,刘教授连续指出了不少自交退化的现象,小孟感到十分好奇。
“这是什么原因呢?刘老师!”小孟脱口而问。
老师说:“这些都是油菜自交后表现出退化的形态症状。引起自交退化的内在原因到底在哪里?怎么克服?这正是你的主攻目标。”
在刘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孟金陵三年来做了两千多张油菜胚胎发育的切片。他通过超微结构的研究,从形态上找到了引起退化的某些原因,提出了防止自交退化的初步意见,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实验结果。
从1978年恢复招生制度以来,刘后利教授先后招收了十六名硕士生和四名博士生,是全院带研究生最多的一位导师。从选择培养对象、确定研究方向、制定教学计划、选择试验材料、进行预备试验和正式试验、组织专题报告和讨论、聘请校内外兼任导师、安排室内分析,一直到指导写阶段报告和论文等等,都要耗费他很大的精力,占去他很多时间,但老教授想到四化急需人才,他精神抖擞,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在迎接第一届教师节的日子里,本报收到许多教师的来信来稿。他们以激动的心情谈感想体会,祝贺自己的节日。其他工作岗位上的不少同志也来信来稿,向辛勤工作的老师表示感谢。这里选登了六篇。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信、稿是寄自全家都当教师的“教师之家”的。本文作者李方就是《小学教师的心愿》一文作者桑鸿美的儿子。
——编者附记


第5版()
专栏:教育

南京市优秀班主任、四十二中学教师陈康利(右一),在参加学生们举行的“我的理想”演讲会。
新华社记者 高梅及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