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生命在歌唱
——听《轮椅上的歌——海迪演唱》
陈莲
她不是一位歌唱家。她的唱法自然不是那种演唱西欧正歌剧咏叹调的方式,也不是用那样的发声法和技巧。但她又绝不同于另外的某些歌唱者。她唱的歌清新、自然、真挚,象是静静的独白,又象是倾心的交谈。甜甜的,带点童声音质的歌喉,被那色彩变幻、田园诗画一般意境的电子音乐伴奏烘托着,显示着淳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动人的美。她歌唱青春,歌唱生活,歌唱理想,歌唱友谊。歌声时而欢快,时而深沉;时而昂扬,时而细腻;那里面找不到伤感和消沉,更没有轻佻、造作、疯狂,或者专以模仿而自傲的痕迹。她是用自己的心,用全部的生命在歌唱。
现在,张海迪的歌已制成了艺术品,这就是她“七一”前夕献给广大青少年和听众朋友的一份小小的、真诚的礼品——由深圳中国东方艺术中心录制的盒式录音带——《轮椅上的歌——海迪演唱》。
这里共收集了海迪演唱的十首歌。其中有几首是她从小就唱熟了的,伴随着她度过了二十多年轮椅上的生活。可以想见,这些歌曾给予她多么深刻的影响,带给她多么巨大的力量!另外五首歌词,连同每一首歌前面那些真情的独白,都是些美丽的诗篇,都是她真实生活的写照。她把“欢歌笑语”、“金色童年”、“迷人的田野”、“壮美的大海”——把一切美好的回忆,连同她的理想、奋斗、希望和祝福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人民!对那隔海相望,同坐在轮椅上的台湾姑娘李佩菁,海迪发出了倾心的呼唤:“航程上,我们鼓起风帆,人生路,我们同命运抗争……同胞姐妹,总有一天我们能相会。”这是多么胸怀博大,热血沸腾的赤子之情啊!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那首“花儿在墓前思索”。这首歌揭示了海迪顽强生命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作曲者孙善耕在协助海迪灌制这些录音的过程中,熟悉了海迪,并为她的言行深深打动,他完全理解了歌词的内涵。音乐写得与诗的意境是那样贴切,旋律委婉深情,朴实无华。通过海迪动人的演唱,仿佛使人看到:祖国大地上,圣洁肃穆的烈士墓碑旁,一朵饱含露珠的花儿在微风中摇曳,吐露着芬芳……
一位年轻姑娘,瘫痪了整整二十五年。她一边同疾病抗争,一边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小说、书信和译著;单就“雪绒花”这首歌英文的发音,就可了解海迪学习得多么严肃和认真。她为群众做了大量的好事,使许多对生活濒于绝望的人重新鼓起了生命航船上的风帆。现在她又自己创作,亲自演唱,录制歌曲,这简直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海迪告诉我,她从小爱唱歌。病魔残酷地夺走了她行动的自由,歌曲就成了她最好的朋友。从“小喇叭”、“星星火炬”到各种音乐节目,随着年龄增长,她跟着收音机学会了数也数不清的歌。每当她一个人寂寞地面对着四堵墙壁,她总爱趴在窗台上,大声地唱。她说:“我的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音乐能使人的生命迸发出火花,一唱起歌,痛苦就消失了……”所以,即使在最悲惨的时候,在那理想和希望都遇到肆意蹂躏和践踏的岁月里,她也没有停止过唱歌。
后来,她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被驱赶到农村。在那穷乡僻壤,她看到贫苦的农民们多么需要文化!“玲玲,再唱一个歌吧!”每天傍晚,她都坐在场院里,乡亲们,小弟弟、小妹妹们把她团团围住,这样请求她。她就将记忆中所能搜寻到的歌——哪怕是当时横遭禁令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花篮的花儿香……”她都用自己稚嫩的歌喉奉献给乡亲们。十几岁的海迪已经是那里群众公认的歌唱家。
海迪在同命运和灾难的奋斗之中长大了,成熟了,她在求知、创造和奉献的道路上,懂得了许多常人也不曾理解的人生的真谛。
她愿意把这一切都告诉人们。
她想到:所有生病的人,一定也象我一样,一唱歌痛苦就消失了。于是她想到:“我要唱我自己的歌,我要用自己的思想、行动和情感去影响别人。”“我希望我们的青春都能有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
海迪的歌出版了。
我愿所有的听众都能从这位黄河女儿清甜的歌声中领会她那赤诚的心!
我愿所有的歌者都能从海迪的歌声中体味到艺术美的灵魂——质朴和纯真!
愿海迪的歌鼓舞更多与她相同命运的人们在奋斗和创造中求得生命的价值,享受生活的美好!
愿海迪的歌声激励和鞭策更多健康的人们从奉献之中寻求幸福和欢乐!


第8版()
专栏:

另一种“拉祖配”
宋志坚
人一“阔”,就有人攀附,活着的自不必说,就是死了几十,几百,几千年的,也会有人去认亲的,不是排出过杨老令公的第n代子孙么?蓝翎同志给这类社会现象取了个名字,叫做“拉祖配”。
还有一种“拉祖配”,是给某类事物拉祖宗找祖例的。我这里仅举二例:
一例见之于某报,说是鲁迅也用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词汇,点明的时间是一九一八年,点明的出处是《随感录·三十八》。这是给两个文明的建设“拉祖配”的。
在鲁迅的《随感录·三十八》中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字眼。原文是“乙云‘外国的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的精神文明更好’”,这是带引号的,不是鲁迅原话,“乙云”二字断断不可省略;其二,这里所谓的“精神文明”,指的大概是中国的“国粹”,与我们现在所谓的精神文明并不是一码事;其三,鲁迅对这句话采取否定的态度,把它作为“合众的‘爱国自大’的一种表现”。我真不理解,这样挖空心思地为两个文明的建设寻找祖宗,于文明的建设有何补益?
另一例见之于某刊,叫做《从铁饭碗想起了郑振铎先生》,说是郑振铎在旧社会工作时,曾被派到上海西站当见习站长,但他宁肯扔掉这只“铁饭碗”,“走定了一条文学的路”。大概是郑振铎还不够“阔”,于是又拉来了更“阔”的“祖宗”:孙中山,鲁迅,郭沫若——他们的“舍医从文”,也是革了“铁饭碗”的命的。
旧社会也有“铁饭碗”之说,指的是风雨飘摇之中比别的行业稍为稳当的行业,绝没有现在说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意思。鲁迅的弃医从文,或郑振铎的弃“铁”从文,最多也只能说是“改行”,把它们也拉来作为革除铁饭碗的祖例,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拉出祖例,证明古已有之,于是今人尽可放心地去做,但恰恰忘记了鲁迅对这种思想方式的反诘:“从来如此,便对么?”攀上“阔”人,似乎就胆壮气粗,也不必再担心犯错误,但又恰恰忘记了鲁迅对这种思想方式的冷嘲:“赵太爷是家里田地就有三百亩的,他说的还会错么?”何况“拉”的牛头不对马嘴,“攀”的又张冠李戴,这类“拉祖配”,较之阿Q眩耀自己姓赵,而且比赵太爷还长了辈数的攀扯法更扯得远了。
搞两个文明的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对铁饭碗的改革,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大可在现实中找到充分的依据,以实践来检验它们的真理性。而不必到古人死人那里钻牛角尖,否则会拔不出来的。


第8版()
专栏:

牧场之夜
刘连进把羊群唤拢在守护的土地紧跟着神秘多彩的夜走向天宇和牧场为驱走失掉羔羊的痛苦和久离妻子的顾盼他挑旺了牛粪火轻轻地吹响了鹰笛守卫和侵略持久地对垒着在这里曾有过一场战斗人、狐斗智人、狼拚搏羔羊惊异的呼救狐狼绝气的哽咽牧人粗犷的呐喊猎狗尖厉的吠叫断续地回旋在高原深处一部悲壮的原始的中国西部神话小说在这样的夜中渐渐完美着然而,牧民总是带着胜利的微笑和初升的太阳一起走向更深的牧场


第8版()
专栏:

把美传下去的人
——谈装裱
概言
也许是机缘的关系吧,当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一堆已破碎的古画原稿装裱成精美的画卷时,我不但被这绝妙的工艺折服了,也粗知了什么叫装裱工艺。我无法深谈,因为我是个外行。但无疑这些善于装池的老技师是最懂得衬托和烘染的,他们能把毫无生气的破纸片修复得气韵生动,他们能把失神的古画装饰得典雅、合谐。
自然和历史留给中国艺术品的磨难太多了。战争、地震、水淹、火焚,……装裱便成为与书法、绘画共存的,使之弘扬的法宝。一场浩劫之后,人们会越发感到装裱的重要了。
我曾向荣宝斋的老技师张贵桐、王家瑞讨教,初接触,我很失望,大概是职业的关系,他们的手有“起死回生”之术,而言谈却并非所长。他们的全部都是通过手传给下一代的。他们很少提起自己。而据我所知,有很多稀世珍宝是通过他们的手,才得以进入博物馆的。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命运也不是那么平坦,如有独特技艺的老艺人李荫基,学徒而换来的一点血汗为自己买了一顶富农的帽子,一直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幸而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李老又在为培养新的一代装裱人才而竭力了。
我曾见一位老技师装裱的明代陈老莲的《古梅园》。原物已断裂,一卷残绢有的部分已成碎末,裱成之后,可以说是柳暗花明了。不单是深沉古雅的绫绢突出了古画的气氛,而且装裱师对原作的理解之深令我惊异。这是陈的一幅早年的作品,工细中有奔放,恬静中有生机,古朴的构图中浸透着诗一般的节奏,稚拙的线条中更看出傲岸的风骨。这简直可以说是一次艺术上的再创作。更值得一提的是那幅画本已有很多“缺肉”之处。老先生凭技艺将它补得天衣无缝,这样的技艺真可谓神功!
由此,我又想到了故宫博物院的王以坤老人。他不就是从装裱转而搞鉴定的专家么?现在不难理解,有这么深造诣的装裱技艺;对书画的门类、流派如此清晰;对书画的理解如此精微;鉴定不是易如反掌了吗。
也是因为职业的关系吧,装裱艺人是最懂得尊重别人的。他们每日做的是衬托主体,他们时时想的是突出别人。在他们的心中,主次,浓淡,干湿,拙巧,气氛,意境,以致古往今来一个画家的来龙去脉,都分得一清二楚。也许很少有人在陶醉于精美的古代书画时能想到为这些书画付出艰辛的“保姆”。作为一个装裱师不但要有高超的技艺,而且要具有多方面的修养。但他们并不曾与书画家争过什么地位,他们也从来没想到要留下什么。有人曾建议一些装裱高手,在自己装池的艺术品上,加盖自己的印记,以备后人研究。想起当今的电影、电视片上长长一大串演职员表时,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些中国画的幕后作者,把美传下去的人,在画轴上留下他们的名字呢。


第8版()
专栏:

姑娘,在蚕山
宗江发接过的叮嘱象以往的岁月一样沉甸甸父亲、祖父、祖父的父亲都曾在这窝风向阳的山坡上放过蚕她象童话中美丽的公主猫蓇葖花向她擎着浪漫薄纱般的晨雾簇拥着她柔美的梦幻但玫瑰色的脸庞已被生活的分界线烙上深痕学生时代,一片薄雾飘去了,童稚的欢欣终于,她主宰了这片留着长辈足迹的山峦摇曳在山顶的映山红把故事交与风流传但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是她衣兜里有一本书,磨卷了边沿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墙倒众人推”
某医学院的隔壁就是附属医院,历年学生都在那里实习。但两院之间的往来,却必须通过正门绕道而行。结果本来只要两三分钟的路程,往往要耽误近二十分钟。老师学生都叫苦不迭。终于有一天,两院之间的一处墙被推倒了,查不出是谁干的。于是,行政部门马上修好了墙。但新砌的墙又被推倒了。于是,再修补,再推倒。行政方面大为头痛。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墙倒众人推”,意即一个人倒楣的时候,大伙儿趁机整他。但上边那件事,用“墙倒众人推”来称它是再合适不过了,自然其中的含义已完全不同。
我们常说,教条主义坑害人。反对教条主义,打破条条框框,不知已提倡了多长时间。然而这话说来容易,但要明明白白地划定此是
“教条主义”,彼是“坚持原则”,却并非易事。马克思主义送我们一个法宝,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一直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灵魂,即实事求是。从这个原则出发分析问题,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疑问了:为什么行政部门不在那里开个门呢?有了门,即使怕出问题也不要紧,可以派人看守嘛。那样会节省多少人的时间呢! 曹宇


第8版()
专栏:

群峰竞秀(中国画) 复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