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5-07-03

1985-07-03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两种“循环”

第8版()<br/>专栏:<br/><br/> 两种“循环”<br/> 王元瑞<br/> 在人才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两种“循环”。<br/> 一位获得市级劳模光荣称号的知识分子对我说:“我们单位的领导待我真不错。他越是信任我,我干工作的劲头就越足;而我干得越好,领导对我也就越信任,越敢放手使用……”这自然是一种“良性循环”状态。然而,也有些单位的人才正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中。领导对知识分子越是存有偏见,知识分子对领导就越是疏远,工作上也就越不够大胆;而知识分子越是疑虑重重,缩手缩脚,领导对他的偏见也就越深,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越不融洽。<br/> 在选配领导班子时,假如领导认定某个知识分子“魄力不够”、“缺乏组织领导能力”,就不敢付予重担子;而你越是不敢委以重任,他的魄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就越是得不到锻炼提高……在使用科技人员时,你越是不用其所长,他的特长就越难以发挥;他的特长越是显露不出来,你就越难做到知人善任……<br/> 有些领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不注意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对他们的后顾之忧,你越是漠不关心,他们就越感到寒心,工作上就越难以安心;也当然要影响他们的积极性,造成工作和生产上不去,又反过来使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越发难以得到改善……<br/> 乍看这些“恶性循环”,似乎都是互为因果,难以分清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有些矛盾的产生,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双方的确也都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然而,在“恶性循环”的链条中,应当说主要环节,还是一些领导对人才和知识的价值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干部是管人用人的“伯乐”,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属于起主导作用的、居于支配地位的那一方面。因而即使某些知识分子确实存有一些缺点,也只有领导对他满腔热情地帮助,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才能促使他们改变态度,主动克服缺点。在四化建设中,如果不按人才规律办事,使用人问题上产生不应有的“恶性循环”,必将尝到人才匮乏的苦果。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主要措施,还是要领导们去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前面提到的良性循环的例子,是给了我们这样的实际的启示的。

在香槟酒之都——兰斯古城——访法小记

第8版()<br/>专栏:<br/><br/> 在香槟酒之都——兰斯古城<br/> ——访法小记<br/> 戈宝权<br/> 到达巴黎之后不久,就接到兰斯市政厅的邀请,到香槟酒之都兰斯古城访问。11月20日这一天天气转晴,上午九时,法中友好人士阿尔韦母女,还有中年的华裔学者高莱德夫人都开了汽车来,当即由巴黎第八大学教授米歇尔·鲁阿夫人和我国驻法大使馆文化处的王尔庆同志,陪同我们一起前往兰斯。<br/> 兰斯位于法国东北部马恩河和埃纳河流域之间的平原地区,是马恩省的首府,当地以出产香槟酒闻名,因此有香槟酒之都的美称。同时兰斯又是个历史古城,当地有三世纪古罗马时代的建筑物凯旋门(又名战神拱门),还有401年最初建造和后来多次重修过的哥特式的兰斯大教堂。它又被称为“加冕大教堂”,因为法国的第一个国王克洛维斯于496年在这里受洗,以后又有二十六个法国国王在这里举行过加冕典礼。<br/> 兰斯距离巴黎有两百公里的路程,我们以每小时一百多公里的速度,在十一点钟到达当地。我们先在市政厅的战神小厅里,受到市长兼国会议员让·法拉拉先生、副市长雅克·维贝尔先生的接见。在场的还有马恩省的副省长雅尼纳·莫尔夫人、兰斯大学校长安德烈·拉贝里格先生和在大学任教的多米尼克·华思先生。市长法拉拉先生举杯致词表示欢迎:“我请您和我们共享这香槟酒,即使是你们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也会爱上我们这种特产的。”副市长维贝尔先生则说:“今天兰斯天气转晴,因为你们来自东方,东方是日出的地方,你们给我们带来了太阳。”我也举杯致答词,表示在中法建交二十周年的时候,能有机会访问香槟酒之都的兰斯古城,感到很荣幸,谨祝兰斯的人民幸福康乐,繁荣昌盛!<br/> 中午我们在皇宫咖啡馆吃了午餐,然后即由导游员韦罗尼克·马雅尔女士陪同参观兰斯大教堂和近旁的丁字形宫殿。兰斯大教堂在外形上很象巴黎圣母院,但更为雄伟,因此被称为是哥特式建筑的顶峰。它有两千三百零三个雕像;正厅里还有多处用彩色玻璃镶嵌的大玻璃窗,其中尤以描绘创世纪和圣母玛丽亚事迹的两处大玫瑰形玻璃窗最为有名。教堂进口处有三个正门,在中门的正中门柱上有兰斯城圣母的塑像,在北门的头顶上,又有一座称为兰斯城微笑的天使的塑像,游客都要在它们下面照相。法国大雕刻家罗丹盛赞兰斯大教堂的建筑和雕刻,他曾说过:“我从没有见过太阳象在兰斯大教堂正门的拱门上放射出这样多的光辉。”<br/> 下午四时,我们回到市政厅的战神大厅,在这里接受了兰斯城《团结报》和电视广播台记者的采访,接着向兰斯城各方面的人士作了关于法国文学在中国情况的演讲。这次演讲会是由兰斯大学教授华思先生主持的。他还把他用法文翻译的李白诗选《云松间》(1984年出版)送给我,其中选译了李白的二十四首名作。<br/> 六时我们离开好客的兰斯古城。回到巴黎城郊时,已是华灯高照,万家灯火的时辰了。

携手同作画中游

第8版()<br/>专栏:春潮曲<br/><br/> 携手同作画中游<br/> 郑恩波<br/> 辽东湾的五美房是我的故乡,阔别十年归来,她的一切,于我是那样新鲜,那样的富有生气和魅力。为了更牢固、更清晰地把村子里万象更新的胜景锁在记忆里,大年初四的后半晌,我和几个童年朋友一起在村里转了一圈。<br/> 天气也真作美,头天夜里下了一场瑞雪,田野、山丘、房屋,统统披上了崭新的银装。站在村头放眼望去,一座座涂了天蓝、珠红、葱心绿等五颜六色的新房,配上洁净灰白的石院墙、粉红盈盈的桃树,还有杏树、李子树,委实漂亮;在洁白闪亮的雪地映照下,显得格外俏丽多姿,整个村庄恰似在一张宽广无边的道林纸上画出的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br/> 我记忆中的那一座座矮小丑陋的泥棚茅舍,怎么一座也不见了?几十年来一直作为小学校舍的西大庙,什么时候被育种站所代替?后山顶上那片兔子不拉屎的乱石碎砾中,什么时候建起了一座新型的四合套白房?噢,那是小学的新校舍啊!这种房子是在传统的辽南农村平房的基础上,又吸取了城市楼房的一些特点发展起来的。房顶再也不用海滩上的盐碱土铺盖,而用沥青、混合灰及水泥筑成。周围有半尺多厚的水泥镶边,上面绘出各种飞禽走兽的图案。房子的外墙利用石头的自然形状顺碴砌就。不知家乡何时培养出了那么多的能工巧匠,他们利用石头的原形或稍加修理,砌出各种生动逼真的形象。你仔细往墙上瞧瞧,立刻便会大为惊叹:鸭梨、蟠桃、苹果……再加上各种油彩相配,仿佛那新鲜甘美的水果,不仅是树上所结,而且也长在了墙壁上。真不愧为苹果之乡啊!有的人家甚至还在墙上砌出了展翅翱翔的雄鹰、报晓迎春的金鸡、抓耳挠腮的熊猫、象征吉祥与幸福的丹顶鹤……如果走进屋里观瞻,更会使您咂嘴称赞:半截墙壁瓷砖闪亮,水泥地面红漆耀眼,蓝花棚顶庄重素雅,一幅幅贝雕画、字画、织锦画,使您大有走进艺术宫殿之感。家家屋里温暖如春,却不见烟熏火燎的炉子,原来那电镀的暖气片散发出的热量,使您只穿件毛衣,也会直冒热汗,窗台上,酒柜上,墙边处,那一盆盆牡丹、君子兰、桃柳,生机勃勃,一尘不染。走出屋门再往四周看上几眼,具有辽南特色的石头围墙,护卫着房前屋后的花果林木,排排葡萄架连成一片。可以想见,夏日里,家家的院子里定会撑起遮天蔽日的绿伞棚;那姿态娉婷的海棠、桃子树,又该把花园般的院落装饰得何等的丰满和谐!<br/> 我曾经多次在白色的匈牙利农舍前留连忘返,也曾在南斯拉夫千姿百态的农村别墅群中拍下过不少终生难忘的照片。然而,今天在故乡楼座式的新住宅面前,我却得到了更大的美的享受。我敢说,它就是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农村别墅,象征着故乡人民幸福的明天。生活方式是生产方式的亲姊妹,漂亮舒适的楼座式房子,正反映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时代的惊人的变迁。<br/> 突然,村东头响起了一阵轰轰隆隆的马达声,我朝那里一望,只见往日的蛤蟆湾现在矗立着一排白石碧瓦的新房。原来那是方圆百余里颇有名气的五美房机械厂和靠垫厂。<br/>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故乡人打把镰刀,磨把剪子,都得去熊岳城,如今却建起了好几个产值十分可观的工厂。假如不是目睹,我怎会相信!<br/> 我们赶到机械厂前面的广场时,那里已经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海洋。十五对眉清目秀的青年男女踩着高跷,化着装,张张笑脸都象小荷初绽那般新鲜、水灵,讨人喜欢。一个个身段都象春风中刚刚吐叶的杨柳那么柔软轻盈。快拍的卡戏过后,便是双人对扭对唱,歌声笑语灌满山村。<br/> 这才是人间最伟大的欢乐!这才是世上最美的图画!<br/> 我随着欢天喜地的人流,一边朝前涌去,一边大声歌唱。歌声中,那激动、喜悦、幸福的热泪,竟湿透了我的衣裳……

菲律宾的文坛巨匠

第8版()<br/>专栏:域外文谈<br/><br/> 菲律宾的文坛巨匠<br/> 申奥<br/> 据《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菲律宾文坛巨匠弗朗西斯科·西奥尼尔·约瑟最近已完成了反映近代和当代菲律宾生活的五部曲,这些小说都是以中吕宋岛的罗莎尔斯镇为背景,记载了从1880年到1972年期间菲律宾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中的人物包括穷苦百姓、中产阶级和富翁。<br/> 《根》是约瑟的成名之作,它叙述美西战争中一支小小的菲律宾队伍在一次海战中被美国巡逻艇打败的故事;《骗子》(1962)记述一位知识分子背叛自己的封建家庭投向人民;《树》(1978)叙述一个庄园主的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成长和变化;《我的兄弟,我的行刑人》(1979)反映五十年代的农民运动;最后一本是《群众》(1982)它描绘了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的学生运动。这五本小说中最受欢迎的是《骗子》和《群众》,前者已被译为俄、德、日、希腊、瑞典等文字。后者也被译为俄文和法文。目前约瑟又在写一本新的小说《埃密塔》,叙述马尼拉一个上等地区的变迁,预计今年可以完成。从1981年开始,他还着手写一本散文著作《菲律宾人探索》。<br/> 约瑟谈到自己写作时,曾说过,他没有固定的创作日程表,但随时都在写。在国外时他往往进入最佳写作状态,《骗子》和《群众》是1960年和1976年在巴黎写的。1983年,他在东京写了半部《埃密塔》,他还时常到马尼拉以北风景秀丽的碧瑶去,在那里从事写作。<br/> 约瑟1924年生于罗莎尔斯镇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幼时家境贫寒,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晚上只好到路灯下看书。十五岁时他去马尼拉上学,并在他叔父家当僮仆。以后他进山都·托马斯大学攻读文学,但中途辍学。从1949年至1960年,他先后担任过马尼拉、香港和斯里兰卡几家报纸的记者。1965年他从科伦坡回国后,创办了时事政治性季刊《团结》,还办了“团结书店”和一家印刷公司。1958年他发起成立了菲律宾笔会中心,他担任这个中心的书记。

草原与马群(三首)

第8版()<br/>专栏:<br/><br/> 草原与马群(三首)<br/> 姜强国<br/> 大马群<br/> 黄昏的风,轻揉马头琴的皮弦<br/> 奏出了牧归曲的前奏<br/> 大马群,铺天盖地的大马群<br/> 在涌动,在长嘶,在奔腾……<br/> 骤雨般急促的节奏<br/> 在牧人的心房里强烈共鸣着<br/> 草原又一次发出粗犷的回声<br/> 哦!大马群,大马群<br/> 火烧云般地驱逐着残阳<br/> 漫过敖包隆起的弧线<br/> 漫过牧草茂盛的甸滩<br/> 炊烟扬起的乳白色纱巾<br/> 仿佛要擦去所有的倦意<br/> 牧归——牧归——<br/> 大草原扯着马嘶般的嗓子喊<br/> 回栏——回栏——<br/> 河水扬着清波大声叫<br/> 手扒肉与奶茶的香味<br/> 诱惑着风中浮游的暮色<br/> 骑马的小伙一个惊险的倒立<br/> 回答着营盘地的微笑——<br/> 那一双鲜奶子浆洗出的明眸<br/> 黄昏的风,滑过马头琴的皮弦<br/> 奏响了牧归曲的尾声<br/> 大马群,膘肥体壮的大马群<br/> 在喘气,在摇尾,在撒欢<br/> 夜在毡包的小窗垂下幽暗帷幕<br/> 马群的眼睛象星星闪动亮光<br/> 哦!大马群,哦!大马群<br/> 草原与牧人苦恋的灵魂啊!<br/> 成熟的理想<br/> 白昼<br/> 驮着燃烧的太阳<br/> 夜晚<br/> 驮着宁静的月亮<br/> 牧马人扬鞭的大草原上<br/> 被放牧的青春与爱情<br/> 在风风雨雨无情的洗礼中<br/> 马踏般涌向正在成熟的理想<br/> 草原之夜<br/> 夜,沉寂地降临<br/> 大草原躺下了<br/> 全身舒展于甜眠的微风中<br/> 一片寂静<br/> 一片茫茫无际的寂静<br/> 一片有如玉石般纯净的寂静啊<br/> 人的灵魂仿佛也都安谧了<br/> 安谧得象是不存在了<br/> 只有淡漠的月光<br/> 如银,如梦,如无边的海水<br/> 悄悄洗涤着大草原白昼的疲倦<br/> 洗涤牧歌微沾马蹄飞尘的音符<br/> 洗涤着莎日朗花就要开放出的<br/> 一瓣瓣微笑而绯红的黎明

在跑线上

第8版()<br/>专栏:<br/><br/> 在跑线上<br/> 李秀林<br/> 岁月,在行程上,<br/> 总要遇上些坎坷;<br/> 时间,在大地上,<br/> 不能在死水潭浅搁。<br/> 在奔向蓝图的起跑线上,<br/> 有日有月,<br/> 星闪日落,<br/> 不用担心农家的脚步,<br/> 象天庭的光灼,重新组合!<br/> 听,<br/> 山涧里<br/> 有人在起步<br/> 平原上<br/> 有人在奔走,<br/> 连幼儿园里的娃娃们,<br/> 也拍着小手,<br/> 欢唱着天天向上的歌!<br/> 于是<br/> 老年——壮年——青年——幼儿,<br/> 便成了祖国,<br/> 向前循跳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