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5-07-29

1985-07-29新闻联播 文字版

故乡水

第8版()<br/>专栏:<br/><br/> 故乡水<br/> 丁宁<br/> 到了南国,花城之花,先使远客陶醉。但是,秀美的江河之水,却也最是令人忘情。<br/> 白天鹅宾馆,一身洁白,落在珠江之畔,高耸云端,那优雅的风姿,自是南国第一流,和那美丽的名字很是相称。夜晚,在高层楼的阳台,俯首眺望,只见珠江岸边,巨厦,重楼,点点灯火,一齐倒映水中,与那流星般的快艇、渔帆,竞相争辉,珠光翠影,飞采流丹,只觉坠入千里童话之中。<br/> 最吸引人的,是二层楼的花坛大厅,悬挂在奇石嶙峋的假山之前那壮美的瀑布,飞流直下,挟着一串富有神韵的笑声。它的旁边,有三个慑人心魄的大字:“故乡水”。真是别出心裁,奇妙的构思!我们家乡人,常爱说:“美不美,家乡水。”走进这间绿叶青枝、花气袭人的大厅,谁不为这“故乡水”所打动!<br/> 瀑布下面,是清清的池水,水中有金色的鱼儿嬉戏。对面便是一座围着栏杆的平台,平台上,人来人去,都爱在那儿以瀑布为背景,摄影留念。那天早晨,一位年约七十左右的老妇人,满头银发,穿一身现时流行的素花丝绸便装,带着两个年轻人,在平台上轮流拍照。看样儿,象是海外归来的侨胞。老妇人不时指指那瀑布,似乎唯恐把“故乡水”失落在镜头之外。当青年人把相机对准她的一刹那,我看见她那庄严的面孔,有晶莹的泪珠。啊,故乡水,引起多少游子的情思!<br/> 我想起几年前,在海南岛访问过一位割胶女工。她自三岁作了童养媳,公婆便带她到马来亚,七岁就作了割胶工。她只知自己是广东人,却不知出生在哪县哪乡,依稀记得有条珠江,珠江就是自己的家呀。五十年代回国,一到广州,就和丈夫跑到珠江岸边,双手捧起江水,美美地喝了几大口。<br/> “啊,喝了家乡水,又是家乡人了!”<br/> 我永远不忘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欲哭又笑的表情。<br/> 开平,是著名的侨乡,坐落在潭江之滨。1 980年年初,我曾路过那个县城小住。浩浩的潭江水,鼎足而立的三埠,气势非凡,但她的市容风貌,并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曾听说,潭江两岸的土地,虽然肥沃,在旧时代,却没有一寸属于穷人。男人们无路可走,便一批一批弃家舍子,漂洋过海,流落异国。已故著名画家司徒乔就是开平潭江岸边人,他爱人冯伊湄在一本书中描述他的曾祖父,当日家贫出洋时,抱着帆船的桅杆,哭了七十三天。多么凄惨!故乡难舍,人之常情。到如今,开平人散居在海外各国和港澳的,竟达四十二万!<br/> 时过五年,又到开平,我竟认不出了,她变得太快!潭江水似乎更加壮阔,三埠换了耀眼的新装。树木成荫的滨江大道,飘散着玉兰、茉莉的甜香;潭江两岸新建的大楼,鳞次栉比,市内的住宅区和乡村的绿树丛中,处处可见别墅式的小楼。这里的主人说,近四年间,三埠新建住宅二十五万平方米,70%的居民和部分船民喜迁新居。人们赞扬,这里对侨胞的政策落实得好。秀美的小城,以新的风采,吸引一批一批的海外游子,重返故地。当日,他们抹着眼泪走,今天,带着笑声归。许多人,当看到萦绕梦魂的旧居老宅,被修葺得焕然一新,禁不住热泪纷纷。为振兴家园,都愿献出一片赤子之心。<br/> 几天之后,参观深圳的罗湖桥。那儿一带碧水,十分秀美。我站在桥头,端详桥上往来人,不知怎的,心头很不平静。这桥因它历史的特殊地位,似乎笼罩着神秘的色彩。蓦地,想起一位海外归来的故人,描绘她从前往返罗湖桥的心境。她把罗湖桥比作山东老家传说中的“奈何桥”和“金银桥”。旧日去国,觉得是走上绝望的“奈何桥”,后来归国,却是跨上幸福的“金银桥”。<br/> 此时,一位衣著华丽的中年妇女,象是刚从桥的那边来,以奇异的眼神,注视桥下闪闪的流水。她在想什么?啊,我懂了,她看到了故乡水,她回家了。<br/> 旅途中,我看到一幅描绘侨乡的乡土风情画,题为《安居》。作者陈金章曾师事于岭南名家高剑父和关山月。这幅画,以深情慧眼绘出海外归来人的生活美景。画中,榕荫、修竹、蕉叶,掩映着瓦屋、庭院,竹椅上坐着安度晚年的老人,怡悦、恬静。清清的河水,潺潺流过,小舟自横。我好象听到小河在欢快的歌唱,唱故乡水,唱故乡美。<br/> 1985年6月中旬

诗人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

第8版()<br/>专栏:<br/><br/> 诗人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br/> 蔡若虹<br/> 侧帽难遮薄宦名,<br/> 一生憔悴伴啼莺;<br/> 朱轮碾碎梨花梦,<br/> 衙鼓敲残野鹤情。<br/> 道德归真观胆略,<br/> 才华出众听心声;<br/> 莫愁冷暖无人识,<br/> 万古诗盟胜酒盟。

烽火中的征程——序舒湮著《万里烽烟》

第8版()<br/>专栏:书林漫步<br/><br/> 烽火中的征程<br/> ——序舒湮著《万里烽烟》<br/> 许幸之<br/> 三十年代初期,我还从事电影艺术“学步”的时候,舒湮同志已经是电影评论的权威人士了。那时,由于各人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有经常交往的机会。全民抗战爆发以后,抗战主力向大后方转移,上海暂时沦为“孤岛”。留守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为了大力开展爱国演剧运动,集中了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职业和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成立。我这时才和舒湮同志有比较频繁的交往。特别是在集中当时剧坛主力创办的中法戏剧专科学校教学期间,和在中法剧社的建立和《阿Q正传》的演出过程中,使我们建立了战斗友谊。可是,当时我并不知道,他已经是行程万里、通过关山阻隔,访问了革命圣地,然后又从大后方转战敌后前沿阵地的“探险家”了。<br/> 解放后,我回到美术专业教学岗位,舒湮同志也转而从事经济工作了。《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编委会约他把“孤岛”时期写作的散文、通讯报道和杂著汇编出版。舒湮同志委托我执笔作序。我慨然承诺,并在两天匆忙的时间内,突击式地通读了一遍。集中出现的人物和故事,几乎是一幕又一幕地把我引入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去。如第一辑中的《空袭下的广州》、《夜渡黄河》、《石友三与“八千子弟兵”》、《风陵渡待发》、《土皇帝阎锡山》、《和朱老总一道过年》、《会见了毛泽东》、《洛甫访问记》;以及第二辑中的《西行的向往》、《伸出了欢迎的手》、《在延安的日本人》、《闹元宵》、《我爱延安,这座自由的城》等篇,把人们带进那些艰辛的战斗岁月的回忆中去。<br/> 今天,我们读到舒湮同志用他淳朴而流畅的语言,生动而又简洁的文字,记述了他在抗日战争炮火中耳闻目睹的一切真相: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贪生怕死的丑恶面目,大后方发国难财的飞蛩们的穷奢极侈、纸迷金醉的荒淫无耻生活;而相反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区和人民,却奋发着抗日救亡的昂扬斗志;上海虽沦为“孤岛”,而对敌斗争一刻也未停止。这部题名《万里烽烟》的文集,实际上是八年抗战的历史纪录,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心声。它值得我们这老一辈的人,唤起亲身经历过的苦难生活的回忆,也促使年轻一代的人们对往事的忖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认为,这就是舒湮同志将这个集子整理出版的动机吧?<br/> 往事虽已如逝波上的浮沤,但历史的经验教训,却永远值得我们记取。<br/> 我仅以此短文,作为对舒湮同志辛勤的劳动成果和正义的革命精神,表示无限的钦佩和敬意。

洛阳桥(外一首)

第8版()<br/>专栏:<br/><br/> 洛阳桥(外一首)<br/> 〔菲律宾〕王勇<br/> 当村屋还未醒来<br/> 我们就去拜访你了<br/> 洛阳桥沉沉地躺在那儿<br/> 我们都争着邀你入画<br/> 当自行车铃铃响过桥身<br/> 高低的群屋都张开了眼睛<br/> 来瞻望远方<br/> 和那些忠诚的归人<br/> 三两小童<br/> 把古桥逗得活泼起来<br/> 悠闲的电杆们交换着<br/> 心声,我们发现<br/> 你将路<br/> 指的老远老远<br/> 久待的心情<br/> 久待的心情<br/> 已展翅飞翔<br/> 我们是远归的雁族<br/> 经过漫长多黑夜的<br/> 有风有雨的旅程<br/> 终于有机会<br/> 轻松地背起画囊<br/> 去寻求我们的根<br/> 不曾迷失过<br/> 也不曾背着吉他<br/> 无聊地去浪漫<br/> 我们只是区区一队<br/> 知道满足<br/> 却不曾堕落的雁<br/> 我们高飞我们追觅<br/> 在久违的故里<br/> 以热血<br/> 完成一幅幅<br/> 母亲的江山<br/> 附记:去年四月初,我们美术社部分社员,带着岛国的激情,回祖国侨乡写生展览,一路行程匆匆,但祖国人民的热情、友善,却使我们难以忘怀。踏在这日思夜忆的土地上,看到了美好风光和飞速的进步,我们更有一种自豪感,虽然远居异邦,我也愿以自己肤浅的汉语知识,写上两首小诗,表示我们难以言喻的心情。<br/> 一九八五年于菲岷

美国来的信

第8版()<br/>专栏:<br/><br/> 美国来的信<br/> 於梨华<br/> 第六封信:<br/> 美国人的住<br/> 小李、小青及其他年青的朋友们:<br/> 住在美国,可真是五花八门。光是纽约市,有钱的,一个人住在最高的豪华公寓里的接近月光星星的楼顶公寓;没钱的,一家几口挤在冬天没暖气、夏天不通气、睡觉与耗子同床、吃饭有蟑螂同桌的低租金蹩脚单间。更次的无家可归,市区是他们的家,车站的条凳是他们的床,垃圾箱可找到食物,四季的衣服在他们的大纸袋里,随着他们流浪。<br/> 当然这些都是极端的,一般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家。住在市区的,租或买的公寓,大小看本身的经济状况而定。住在郊区的,租或买的单幢房屋,地段、大小、款式也看自己的银行存折。刚成家的青年夫妇,经济不充裕,职业不固定,通常是先租,如是在纽约市工作的,租房子是最头痛的事,市东交通方便,住家安全,环境整洁,雇有“守门神”的,一个单间斗室(白天是客室晚上变卧室)公寓既要上千,更不必谈两间房的了。象我住家的纽约州的奥本尼这样的中等城市,城里公寓的租金,好地区的,一个卧室的公寓(一间睡房、客厅、小饭厅、厨厕各一)几百元,水电热气自理,家具一件也无,但房东供冰箱、电炉等,底层有公用洗烘衣机。搬进去时先付两个月房租,一半算损坏保险费,退租时,如公寓无恙会如数交还——但房东多半要找些毛病扣你一点钱的。合约通常是一年,到期时,如双方满意,再延长。<br/> 成了家的年青夫妇,一旦职业固定,宁愿买一幢小房子,不愿租公寓的。买房子有两大好处;一、不受紧邻干扰,清净,二、房租不是交到房东手里,而是付银行。你们当然知道,在美国,买屋,买车,甚至买家具,都可以向银行贷款的。有固定职业,就可以向本地银行申请购房产贷款。假设是四万元的房子,自己可以付出第一笔款(五千到一万)定下,剩下的三万向银行借,六分利,(那是十年前的,现在是十五分利了)二十五年付清。每个月固定付三、四百给银行,不比房租高多少,但每付一次,债少一些,房子多属于自己一些,划算。<br/> 在买房子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中国人与美国人人生哲学的不同。美国人钱再紧,什么东西先买下来,再慢慢付。虽然没多少存款,但够付定金,管他要三十年付清,房子先买下吧。车子也是,尽量买新车,反正可以贷款(利息比买房子要高)。有不少人连彩色电视机、冰冻机等,都不惜贷款,先顾到生活上的享受。每月薪水,扣了各种付款,所剩无几。主妇把日常生活的费用预算掐得紧紧的,一家同甘苦。中国人则不然,欠债好象总有点那个,象房子这样要花好几万才能拥有,因而非借债不可以外,车子、家具、电视、唱机等,有钱才买,没钱预算,借钱不干!车子也不一定要买新的,电视也不见得要二十几寸大的,沙发要借钱买,宁愿席地。很多人,连买房子都情愿一次付清,这样,房子才真正属于自己的。晚上睡觉,也不会辗转难眠。当然,一次付清几万元,也只有做生意的、拥有遗产的,有额外收入的才做得到,薪水阶级是不行的。<br/> 美国房子的格式,分三大类:一、两层楼的,楼下客饭厅加起坐间,厨房,客用厕所,楼上三、四间卧室,两间澡房,五口之家住,足有余。二、一层楼,流线式的平房;第三种是半劈形的,把楼梯分两段,在两段之间有一层。两层楼的格式较保守,但从面积上讲,最合算,一般美国人喜欢,尤其东部的。流线形的平房则在西部比较吃香,也适合那边没有风雪交加的严冬的气候。<br/> 不管是哪种格式,美国的房子多半是木头房。城里的公寓大厅是钢骨水泥,市区毗连的单家住户多半是砖房,郊区的则是木屋房多。尤其是新开辟的,由地产商包办的住宅区,象搭火柴匣似的,三五个月,几十幢木房子全部搭起来了。屋外是黄土,屋内是灰沙,搬进去再说。然后是铺草、植树、做车道,种种头痛的事。<br/> (十五)

乡情(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乡情(水印套色木刻)<br/> 郝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