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我代表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发言强调
国际社会应加快援助非洲步伐
新华社日内瓦7月23日电 (记者任正德)中国代表团代理团长王保流今天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讨论非洲危急经济形势时的发言中指出,国际社会应加快步伐共同支援非洲,除需要解决进一步提供足够的粮食紧急援助外,目前还需抓紧解决如何更快更有效地把援粮分运到灾民手中的问题。
王保流说,当前非洲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有些地区的情况还在继续恶化。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非洲的粮食生产状况仍然处在严重的危机中。1984年,非洲的人均粮食产量进一步下降,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仍在上升,谷物进口需要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他说,面对这种危急的经济形势,非洲许多国家调整了发展战略,把优先发展农业生产,谋求粮食自给作为政策调整的重要内容。王保流指出,这说明,“非洲国家和人民在解决自身面临的困难方面表现了巨大的决心和远见”。
王保流还说,非洲的债务问题也已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据统计,非洲国家的外债总额已为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用于发展的资金因而所剩无几。
在谈到国际援助时,王保流强调说,除了紧急援助外,帮助受灾国恢复其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抵御灾害的能力是援助非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他还指出:“援助不应附加严苛的条件,援助国更不应借机推行某种特定的经济模式。处于极其困难境地的非洲国家所需要的不仅是援助,而且是真正的善意。”
王保流接着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非洲人民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并尽力提供了援助。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共向非洲捐赠粮食十七万吨,并保证运交受灾国。同时还决定捐助并负责执行粮农组织最近提出的恢复性计划中的七个项目,包括提供专家、技术服务和配备必要的小型农具、疫苗、种子和农药等。
王保流最后表示相信,经过非洲国家的不懈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援,非洲形势一定能出现转机,非洲国家一定能恢复发展进程。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夏季会议是从7月3日开始在日内瓦举行的。非洲危急经济形势是本届会议讨论的优先议题。许多国家在发言中都表示要积极援助非洲国家,使其尽早摆脱目前的严重困境。


第7版()
专栏:

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纷纷发表声明
强烈谴责南非当局实行紧急状态法
据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24日,一些国际组织、国家和南非境内的解放组织和工会纷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南非当局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在三十六个城镇实行紧急状态法。
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声明中说,南非政府本月20日宣布紧急状态是它推行种族隔离政策和种族歧视的又一例证,对和平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他在呼吁南非政权停止使用武力的同时,要求国际社会争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用和平方式根除种族隔离制度,在正义和所有南非居民都享有同等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种族和谐的社会”。
联合国非洲集团本月份主席、马里常驻联合国代表塞杜·尼亚尔在声明中要求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立即解除紧急状态,彻底根除种族隔离制度。
肯尼亚总统莫伊在声明中说,南非当局宣布实行紧急状态法是“无效的”。
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发表声明表示,尽管南非当局宣布紧急状态,但丝毫不会动摇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决心。
南非工会大会发表声明,呼吁各国工会会员立即对南非当局实行全面的、强制性的制裁。
约一千巴黎居民24日下午在南非驻巴黎大使馆前示威,抗议比勒陀利亚当局宣布紧急状态,要求对比勒陀利亚种族主义政权采取惩罚措施,表示对南非黑人的声援。法国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克洛德·埃斯蒂埃和其他几位法国人士也参加了示威活动。
据南非警方24日宣布,南非当局已逮捕了六百六十五人,其中包括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民主联合阵线领导人、牧师、工会会员和其他反政府人士。
据新华社联合国7月24日电 联合国反对种族隔离特别委员会今天下午举行紧急会议并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南非当局实行紧急状态,指出这“完全是向南非被压迫人民和其他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人们宣战”。
声明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审议目前的南非局势,作出向南非种族隔离政权实行有效制裁的决定,根据联合国宪章采取一切必要行动,防止更大的冲突。
声明敦促美国和英国政府和其他国家一道对南非种族隔离政权实施制裁。
联合国反对种族隔离特别委员会主席加尔巴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和其它一些组织的代表也在会上发了言。(附图片)
南非黑人群众反对种族主义统治、要求平等自由的斗争日益高涨。七月二十日,三万多黑人群众在开普省东部科拉多克体育场集会,追悼四名被杀害的反对种族隔离的民主联合阵线成员。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

法国召回驻南非大使并暂停投资
本报巴黎7月25日专电 记者马为民报道:法国总理法比尤斯昨天下午在总理府发表一项声明,针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最近加紧镇压黑人群众的行径,宣布了政府决定采取的三项措施:立即召回法国驻南非大使;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一项提案,谴责南非当局的种族隔离行径并建议国际社会对此采取明确措施;立即暂停法国在南非的新投资。
由于决定暂停在南非的新投资,法国成了对南非采取经济制裁措施的第一个西方大国。
法比尤斯总理说,法国是在南非当局实行紧急状态法,加紧逮捕和枪杀平民的严重情况下采取上述措施的,他希望其它国家能采取相似的措施,使“正义和理智最终能在世界的这块地方占上风”。


第7版()
专栏:

七十七国集团召开部长级会议
全球范围内贸易优惠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拉·甘地说发展中国家加强集体自力更生有助于继续进行南北会谈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新华社新德里7月25日电 为期两天的七十七国集团关于国际贸易优惠制度部长级会议今天在新德里开幕。
来自六十五个发展中国家的部长和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
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说,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强集体自力更生,以有助于继续进行南北会谈,争取平等的国际贸易制度,进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拉·甘地指出,为了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而要求建立国际贸易优惠制度完全是全世界被剥削人民的愿望和历史的需要。他对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贸易障碍表示遗憾,并呼吁发展中国家在南北会谈中持统一立场。
发起举行国际贸易优惠制度会谈的决定是1982年10月在纽约举行的七十七国集团部长级会议作出的。这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建立关税和免税优惠等方法,扩大相互贸易的一项重要建议。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优惠将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在这次部长级会议召开之前,曾举行了三天预备会议。


第7版()
专栏:

国际纺织品和服装局协议理事会举行会议
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纺织品贸易
新华社日内瓦7月22日电 国际纺织品和服装局协议理事会22日在日内瓦举行了首届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三个发展中纺织品出口国和地区的代表在会上讨论并通过了工作计划,会议选出了领导机构。
这次会议通过的工作计划包括,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援助,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关于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和对纺织品协定谈判的立场。
国际纺织品和服装局是由发展中纺织品出口国和地区组成的一个国际机构,成立于今年1月12日,总部设在瑞士,现有十三个成员。这个组织首届理事会的召开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纺织品贸易领域内的协调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是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的重要步骤。


第7版()
专栏: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纺织品委员会开会
发展中国家要求纺织品贸易自由化
新华社日内瓦7月23日电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纺织品委员会23日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第三个纺织品协议的前途问题。中国和其他五十个纺织品进出口国和地区参加了会议。
第三个纺织品协议及其延长议定书分别于1977和1981年签署生效,明年7月期满。该协议背离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对纺织品出口规定了种种限制。继续延长还是逐步取消这个协议,不仅关系到国际纺织品贸易体制,也严重影响整个国际贸易体系。尤其关系到发展中纺织品出口国的切身利益。
从会议发言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反对延长纺织品协议,要求纺织品贸易自由化。而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则主张延长该协议。中国代表刘显铭在会上发言主张,与会各国“应努力寻求途径和方式,使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回到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规则上来,逐步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
另据报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理事会19日宣布无限期休会,会议没有就新的一轮贸易谈判达成任何协议。
这次会议是17日在日内瓦开始举行的。会议的主要分歧是劳务问题,美国坚持将包括金融、保险、海运、旅游等在内的劳务贸易列入新的一轮贸易谈判的议程,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这一主张。
以前七轮贸易谈判都没有包括劳务贸易。


第7版()
专栏:

日本预测亚太地区将带动世界经济发展
到2000年中国可实现经济翻两番的既定目标
本报东京7月25日专电 日本经济企画厅太平洋地区经济结构研究会最近提出一份研究报告,预测今后十五年内,世界经济平均年增长率将是3%,欧洲共同体为2.5%,太平洋地区将达到4%,这一地区将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富有活力的地区。
这份研究报告名为《太平洋时代的展望》。报告中说,未来十五年,亚洲太平洋地区中,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亚洲国家和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将是最快的。
只要中国不改变现行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到2000年平均年增长率将保持7%,可以实现经济翻两番的既定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由目前的四百美元增至九百五十美元。
研究报告还预测,今后美国仍将保持在尖端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为3%;日本在发展尖端技术产业和设备投资旺盛的条件下,今后仍将保持年平均4%的经济增长速度。


第7版()
专栏:

“金框框”里特色多
——奥地利纪行
经济日报记者 王浩天 本报记者 计泓赓
6月的奥地利,凉爽如秋。我们应奥地利联邦商会的邀请,在这个国家访问了一周。虽然行色匆匆,但却深深感到了它的经济发达,中奥两国经济合作的前景良好。
中国人民多年的老朋友、联邦商会主席赛林格初见我们就表示,奥地利在音乐、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是值得骄傲的,但这并不是它的一切。这好比是一个金框框。在这金框框内,还在发展工业、技术。
此话说得实在。这个举世闻名的音乐之邦,不仅在世界乐坛留下了海顿、莫扎特、舒伯特、贝多芬、施特劳斯的不朽名曲,而且在工业领域的“乐章”上,也有诱人的旋律。奥地利的主要工业部门,技术比较先进,有些项目居世界领先地位。历史上,奥地利首创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不久前,他们又与联邦德国一起,初步研究成一种叫KR的省煤炼铁法。用这种方法,煤不用炼成焦,而且可用劣质煤与铁矿石一起直接炼成生铁,再用氧气顶吹法炼成钢。冶炼成本一下可降低三分之一。闻名于世的“新奥地利隧道建筑法”,是萨尔茨堡一家地质工程技术咨询公司发明的。这是一种在掘进中视情况向拱壁表层喷上加有化学剂料的水泥,并打进钢铆,防止坍方的技术。它比传统的钢筋支撑法,不仅安全,而且省工、省料,最多可节省成本一半。历尽艰难曲折,从事这项工作已十五年的哥尔萨教授对我们说:隧道建筑工程师与岩石,始终处在不断对话中,就象医生要不断切脉、了解病情一样。这项新技术的特点就是用科学方法,来掌握复杂的地质情况。在格拉茨市,我们参观了保尔泵管公司的喷灌设备。这种设备喷得远,喷得匀,不漏水,不漏气。特别是管子的接头装置,设计精密,操作方便。我们在看工人拆装接头时照了一张相,刚刚按完快门,管子就已接好并恢复运转了。如非亲眼所见,真是很难相信。
我们参观过的一些工厂都很重视技术改造和市场信息。生产多种机械设备的福伊特公司,近十五年来每年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就有三千万到五千万奥地利先令。以制造拖拉机和卡车为主的施泰尔公司,使用电子计算机已有整整二十年。全公司一万五千人中,有七百名工程师在设计部门工作。这些企业都很强调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用户需要。在施泰尔公司我们看到了一批待运的拖拉机和载重汽车,它们有多种型号,不同规格。其中有两辆车几乎完全一样;但仔细看,一辆车的驾驶室装有门,而另一辆则没有装。挂在车身上的卡片表明,这都是出于客户提出的不同要求。
由于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注意满足客户需要,再加上价格合理,奥地利的一些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奥地利钢铁联合公司营业额的四分之三,来自国外市场。福伊特公司的营业额中,出口部分占了60%。
奥地利是欧洲小水电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水力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著名的多瑙河,流经奥地利三百五十公里,河上建有十二座水电站。奥地利建成最多的是低水头电站,水流只要有零点五米的落差,就能发电。发电机组多采用横向灯泡式,比一般垂直式机组建设工期短,节省水泥,还可充分利用水能。
奥地利的这种灯泡式、低水头水电站,目前在世界居领先地位。我国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已与奥地利签订了水电领域的合作协议。
中奥两国很早就有经济技术交往。我国上海造纸厂第一台造纸机,就是奥地利在1936年提供的。至今仍在运转。现在经过几次商谈,确定仍由奥方帮助分期进行技术改造。第一期工程今年开始。
在这里,我们还听人谈起了1926年—1932年间曾在上海同济大学任教的里斯特先生。他研究设计的高速柴油机在世界上很有名气。相隔半个世纪之后,里斯特教授旧地重游,在中国见到了不少当年的门墙桃李。师生重叙旧谊,欣喜万分。现在,他的柴油机研究所还专门派了两位工程师常驻中国。
国小特色多。的确,在奥地利美丽的金框框里,镶嵌的画面是多姿多采的。在技术上,它有独到之处,但又不裹足不前,总是在新的基础上不停地开拓、前进。这大概就是这个小国立足于工业国之林的秘诀吧。(附图片)
保尔泵管公司的喷灌接头装置一会儿就接好了。


第7版()
专栏:

着眼未来的太阳能汽车赛
6月底在瑞士举行了欧洲首届太阳能汽车赛。车队从瑞士南部博登湖畔的罗曼斯霍恩出发,要求在五天内到达终点日内瓦,全程三百六十八公里。近六十个队用各种型号的太阳能汽车参加了比赛。
这次比赛,实际上是欧洲各国生产的各种太阳能汽车的一次展览。在赛车中,有的头顶六平方米的太阳能聚光板;有的把聚光板做成盔甲;还有的则把聚光板安装在车身的一侧,犹如展开的单翅,……
据介绍,参加比赛的太阳能汽车,平均功率为一马力,时速最快的可达一百公里,但这种车爬坡能力较差,1.4%的坡度,还得由司机推着走。
车赛的组织者说,举办这一活动,目的是为了引起大家对太阳能汽车的兴趣和重视,推动这种汽车的研制工作,因为“未来是属于它们的”。
·祥生·(附图片)
图为参加比赛的太阳能汽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