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出版家的社会责任
韦君宜
目前,小报泛滥,已为众所共见。各处地摊摆着,小贩拿着,喊叫:“请看狐狸精迷人……”。实在不大象样子。
小报为一般市民所欢迎,这一事实大约难以否认。其销路远远超过了正规的文学刊物,而且内容越来越坏,都是事实。专登武侠和侦探小说的,还算比较好的,其末流则鬼怪妖魔、女尸,甚至不能形诸笔墨的丑恶文字,一概出现,以为愈奇愈好。这确是毒害人民。
对这个现象怎么办?我以为,欲采取正确办法必须先研究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原因其实简单,主要是群众需要通俗读物。
我们过去编过不少通俗读物。起先有鼓词唱词,有名为“春节演唱材料”的小剧本,后来又在提倡“把精美食粮交给群众”的口号下,把一些名作印成小册子,加上“通俗”名义,售价也从低。还早就提倡过作家写通俗作品。但除了《林海雪原》、《烈火金钢》等少数外,都很难得到群众的真正欢迎。努力宣传也不行。直到前几年《七侠五义》盛行,挤破了县新华书店的橱窗,才使我有点感觉到群众看文学书的心态。当时我们出版家们(我也在内)力持反对态度,不让这些书多印,但并未采取什么有效对策。结果几年下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各种以“传奇”为名的刊物纷纷创刊,各种武侠、推理、秘幕、丑闻、色情、淫秽等小说及纪事,充斥市场。从三十年代就早已被左翼所打垮的礼拜六派作品,根本谈不上文学价值的“作品”,现在忽然再版流行。比较起来,《七侠五义》倒成了好的了。小报只不过是以短篇形式印行的一部分而已。有的地方一听人代会提及小报,便下令扫除一切小报,但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禁了小报,他们可以改头换面改为小册大本,照旧流行。禁而不止,怎么办?
现在文艺界也在讨论通俗作品,即“雅俗共赏”作品。这个意思很对,但实际执行起来,却不容易。因为,我们可以观察到,普通群众所喜欢的是情节离奇、故事性强、含有许多未知数的作品。至于人物塑造、思想性、艺术性,则往往并非受欢迎的必要条件。你要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实在很难,往往好作品倒在坏作品面前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只能鼓励正当的出版家起而想尽办法与那些不顾信誉只顾赚钱的出版物争一日之短长。占领阵地,让群众能在他们喜欢的范围内看到点健康的和比较健康的东西。得想办法代替坏的,然后才能驱逐掉它们。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了一种《故事会》,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一种《文学故事报》,无非此意。后者采用小报形式,从文学宝库里挖掘一些情节新奇、健康的故事。这些故事摘要本身并无多大文学价值,节选作品也可能损伤原作的韵味。这些均属不言自明的事。但至少,这总算得文学宣传,不是低级下流。这样的小报小书到底能否真的竞争得过那些下流东西,还是很大的疑问。不过,我们应当有信心,我们应该有一种责任感,不能一味谈高尚的文学,而对普通群众的精神饥渴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或者任他们去吸食鸦片。
怎样才是进行改革的态度呢?我以为应当考虑。


第8版()
专栏:剧评

豫丑艺术的新创造
——《七品芝麻官后传》欣赏杂感
曲六乙
河南平顶山市豫剧团最近演出的《七品芝麻官后传》,对唐知县这一豫剧丑角的艺术形象,给予了新的创造、丰富和发展。
几年前,豫剧名丑牛得草创造的唐知县,突出了人物“梗”、“辣”、“鲁”的特征。这次孙连久扮演的唐知县,唱做俱佳,不论表情、声口、气质,都近似老牛,保持了观众心目中这一艺术形象创造的连贯性。他在表演方面还有些“嫩”,但注重分寸,火候掌握得好。这表明他对人物的宦途坎坷和性格发展,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他塑造的唐知县仍然体现了“梗”与“辣”的特征,但却不“鲁”了,而显得韧性十足。你看他江上私访,遭到老渔翁的讥讽时,却能不动声色;在江边碰到杀人犯张义的帮凶冯亮时,他假装买鱼,巧使小计,便骗得冯亮上了圈套;最后,与张老夫人辩论时,不浮不躁,不鲁莽从事,而是随机应变,全凭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迅速判断真伪。突出了“韧”字,使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新的发展。
观众在欣赏《后传》时,总会联想起审诰命,并且琢磨出前后两剧不同的侧重点:审诰命的戏核,在权与法的矛盾;《后传》的戏核,在情与法的矛盾。唐知县同诰命夫人没有任何瓜葛,只要没有私心杂念,不畏权贵,执法如山,案子就能秉公处理。这次可就难办了。杀人犯张义是当朝宰相张居正的独苗嫡孙,而张居正则是一位于国有功、于己有恩的国家重臣。如果不是他奏明皇上,恢复了自己的官职,恐怕就得卖一辈子红薯,永无出头之日了。唐知县对张居正是感恩戴德的。他动摇了,对难妇白玉娟说:“你的冤大,我的官小,到府衙告吧。”他想当个睁只眼、闭只眼的糊涂官,一推了事。但他不曾料到,那新任知府正是自己,造成自我嘲弄。他羞愧,自责,但庆幸自己这颗“良心还没被狗吃掉”,终于下了“鸡蛋碰石?”的决心,“不怕再去卖红薯”。
张老夫人胸中城府甚深,远非母老虎诰命可比。她揣度唐知县是个吃软不吃硬的犟牛筋而采取一系列新的策略:首先承认孙儿犯罪,检讨自家管教不严,请唐成秉公处理;然后让张居正奏请皇上提升唐成为荆州知府。目的是提醒唐成知恩当报,高抬贵手。这一招儿果然使唐成陷入人情的羁绊,再加上老伴扯后腿,劝他不要“过河拆桥”,使他进一步感到宦途维艰,唱出“过河拆桥,前头还有桥”的心境。这里,孙连久苦丧着脸儿两只眼盯着观众,两只水袖从右肩陡的向左脚下甩去,顺势侧面转身,痛苦、委屈、彷徨、烦躁,似乎在向观众倾诉心曲:“俺可咋办好哩!”无形的心理矛盾,外化而成生动感人的视觉形象。观众用同情的笑声,赞美了演员真挚朴实的表演。
戏曲舞台上的清官大致三类,其一是包拯,净扮,声若洪钟,气贯长虹,大义凛然。但他在一定程度上被理想化到神化的程度。其二是海瑞、况钟,生扮,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执法如山。但他们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带有浓厚的士大夫气质。其三是徐九经、唐成,丑扮。他们官卑职小,常常是在强大势力集团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他们手中没有御赐金牌、铡刀,没有侠客义士辅佐,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甚至用狡黠的手段制服敌人或诱使敌人上钩。包拯体现了崇高感,海瑞体现了壮美形象。唐成的形象却通过滑稽与幽默体现出浓厚质朴的人情味,幽默中显露正义,诙谐中展现才智,执拗的梗,狡黠的辣和老练的韧,赋予他歌颂性的喜剧美。他的语言、气质、心理状态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农民审美理想的产物。(附图片)
“七品芝麻官”唐成 白学义摄


第8版()
专栏:

振奋民族之魂
——写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映时
杨恩璞
目前,正在隆重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在这前夕,我们摄制完成了大型彩色科教片《海上“丝绸之路”》。
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创造,如四大发明、长城等,与此相并列的还有航海。远在汉代前,我们的祖先就探索远洋航行;到了宋、元时代已能通向亚非国家二百多个港口;十五世纪又出现了世界古代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郑和七下西洋。
近年来,我有机会多次参加航海,看到世界航海事业蓬勃发展的景象,很不甘心中国航海后进的现状,时常想起我们祖先的航海业绩,想起郑和。我深信,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落后只是暂时的。于是,想通过银幕谱写一曲中华民族的志气歌,以雄辩的历史事实和科学根据,激励当代人继往开来,创造更辉煌的未来——这就是影片《海上“丝绸之路”》的创作缘起。
拍摄反映古代科学成就的影片,往往容易犯片面夸大的毛病。这次我们力求作到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如:郑和下西洋的船舶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在历史学家和造船学家帮助下,按明代资料和出土文物设计出比较合理的造型。影片还注意到历史事实和各方面的关系。在讲述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功勋时,特别提到其他亚非国家的贡献;讲述郑和船队的导航技术时,突出他们吸取了阿拉伯国家天文学之长。
《海上“丝绸之路”》涉及的内容上下二千年,横跨半个地球。为了避免主题不集中,我们采用了散文游记体裁,串珠式结构,使观众在观赏海上“丝绸之路”的风光中,一步步回顾历史,增长知识,受到陶冶。
这部影片的摄制花费了两年半时间,摄制组先后采访了亚、非、欧九个国家,并得到外国友人和海外侨胞热情帮助,有的提供文物和资料,有的亲自协助拍摄,很多国外博物馆免收拍摄费。有位泰国考古学家说得好:“拍摄《海上“丝绸之路”》,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友谊和文明,它不同于商业电影,因而这是我们共同的事。”我深深感到,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人民和亚非人民的心靠得更紧了。(附图片)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影片剧照) 景虹摄


第8版()
专栏:听乐札记

异国同调多知音
——听日本文化交流使节团筝曲音乐会有感
吕远
前些天,日本传统文化交流使节团来京,应邀去听了他们的筝曲音乐会。看着那满台熟悉的民族乐器、那些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老少演奏家,听着那铮铮鏦鏦的东方风格的乐曲,感到由衷高兴、分外激动。在充满现代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日本,不仅没有使这些古老的筝、尺八、三弦的合奏和弹唱音乐失传,反而保存得十分完好,且又有发展。日本大使中江先生和总团长村田先生向我介绍了民族音乐在日本受到重视的情况,以及艺术家们励精图进的精神。
谷井祚子是日本颇负盛名的筝琴演奏家。她几十年为普及筝曲,为光大传统文化,走遍日本列岛,又奔赴各大洲,为日本音乐赢得了很高的世界声誉。美国白宫的大厅、华沙的音乐堂、澳大利亚的大剧院、开罗的大舞台,都回响着她所率领的乐团留下的旋律。她这次率队来中国,演奏了具有鲜明日本风格的九首作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格调高雅。《打起鼓来》是一首协奏性很强的筝合奏曲,担任独奏的藤木丰子技巧娴熟,表现力丰富,颇有高屋建瓴的气势。二十一架筝组成了宏大的筝群音响,与合唱交相辉映,展示了一幅动人的风俗画图。由富永澄子和谷井举子操筝、藤木丰子与和森健山操十七弦和尺八的《日本名曲集》则另辟蹊径,把古今的名曲,用古乐器特有的语言串连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音乐效果,既古老又新颖,既高雅又通俗。池田静山与和森健山的尺八轮奏《鹿之远音》更为别致,两支古老的竹管在二位演奏家的手里出神入化,音色、音域和音量都在不断地大幅度变幻,曲调古朴安详。他们用一种类似中国国画的手法描绘出蓝天白云、幽谷鸟兽的图景。
谷井祚子在《秋天的曲调》里且弹且歌,声音圆润、明亮而又饱含深情,把一位少女怀念恋人的心境,表现得十分动人。《越天乐变奏曲》是一首曲体组织复杂、难度很高的作品,也是这个音乐会上声势最大的曲目。威武的阵容,美丽的和服,和森健山的指挥棒一落,迸发出满溢日本民族精神气质的宏伟音响。《越天乐》原为我国唐代传入日本的音乐,我国虽久已不闻,但日本人民却不断演变发展,终于成为日本民族的特有财富。现在,它又展现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里,以其绮丽多彩的形象打动着我们的心灵。真是异国有同调,隔海多知音!


第8版()
专栏:新园一角

竹园风姿
日升 瑞统
坐落于福建泉州城南新门外的“竹园”,是一座独具风姿的新辟园林。在晋江故河滩和吊桥护城河一带,由于二十年来植竹护岸,形成了一大片绿光盈眼的竹林。泉州市园林部门因地制宜,略施整修点缀,便把这里开辟成别有情趣、自成一格的“竹园”。竹荫深处,有两座竹构凉亭,楹柱瓦甍全为竹筒,婷婷玉立,幽雅别致。
园以竹名,自然以竹为主。久受中华民族文化熏陶的侨乡人民,对竹子有一种挚情的偏爱。从广东和厦门、三明、建阳移植来的方竹、乌竹、凤尾竹、琴丝竹,使整座“竹园”显得生机勃发。或幽篁三两丛,或修竹千百竿,轻风过处,凤舞龙吟。草坪间,山石旁,错落有致地点缀几株月桂、山茶、广玉兰,散发着幽香。
据园林管理人员介绍,“竹园”还要拓展,使之更臻完善。护城河上将架起曲桥,碧波如镜,一任游艇穿梭。他们将设置更多娱乐活动项目,使“竹园”更增添魅力。看来,城市园林小有小的好处,多建几个,分散一点,便于当地群众和游客就近观赏休憩,而且投资少、见效快,何乐而不为呢?(附图片)
竹园双亭 沈如瑜摄


返回顶部